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闪电战的核心到底是歼灭对方主力还是瘫痪对方指挥系统? 第1页

  

user avatar   yong-le-da-di-ming-cheng-zu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为了尽可能减少术语,让大家都可以理解闪电战的核心,还是有必要先从一些基础概念,尤其是长期以来被影视剧制作者们严重误导的基础概念开始。

为了不搞得长篇大论说不完,我们默认这里的闪电战主要指二战时期。毕竟严格来说现在和古代一样有符合当时定义的闪电战。

首先是题主的直接问题,是歼灭对方主力还是瘫痪对方指挥系统?

其实,在二战期间,要瘫痪当时一流军队,且有准备的军队的指挥系统,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

尽管有些战例看起来的确做到了瘫痪对方指挥系统,但多数时候是来自于意外之喜,例如苏德战争前期的苏军方面的各种混乱和出洋相,经常性使得自己就把自己的区域指挥系统瘫痪个一天三天的。

又或者是斯大林格勒反攻阶段,苏联快速坦克支队在雪夜中突袭罗马尼亚第五军军部,顺带把德军在斯大林格勒西北战区的联络官给抓了,直接把保卢斯左翼一大片指挥和情报系统瘫痪了一天多。

二战时,指挥系统运作有多种方式,无线电联络,有线电话,参谋部人员,骑兵,空军,担任人肉联络官。

即使部队被包围了,也可以通过低速滑翔机将指挥官运入包围圈中,完成组织度重构。直到全军溃散突围之前,只要电台,或者是可供人肉跑腿,飞机滑行的空间或走廊还存在,就能保持指挥。

因此,你无法做到瘫痪指挥系统。

尤其是敌我双方水准均提升至较高水平之后,指挥系统的多重冗余保障能力,都可以不断重建指挥联系。


所以,闪电战的核心,是以歼灭对方主力为核心目标吗?

很遗憾,这个答案也不完全正确,歼灭对方主力,是闪电战的目标之一。

更准确的说法是,闪电战的核心是以较低,甚至理论上最低的成本来达成我方战略战术目标,而歼灭敌方主力有生力量,确实是优先度很高的一个目标。

在法国战场,苏德战场,其实都发生过,闪击成功之后,对于唾手可得的全歼眼前残敌的机会,不去理会他们,而追求更重要的纵深地理优势的情况。

例如北乌克兰集团军群在桑多梅日-利沃夫战役遭到科涅夫的重大打击之后,科涅夫就没有对撤退德军进行更多追歼,而是尽快通过横亘在通往纳粹本土,匈牙利道路上的三条河流。以确保红军能够在纳粹集团继续利用天线层层阻滞自己之前,建立好完善的登陆场和桥梁。

所以闪电战的核心,是成本,是以较低成本,达成我方主要战略战术目标。

为什么闪电战能够最大限度节省作战成本代价呢?

很多普通人不能精确理解这一点的重要原因在于战争类影视剧基本无法展现战争的全貌,它们更侧重于人物的刻画。总是描述一些个人的技战术动作,来体现敌我双方的斗智斗勇。而且由于成本原因,和影视美学要求,很少客观展示重武器,重技术类兵器兵种的作用。

这一点别说我国国内的影视剧了,连《兄弟连》《血战太平洋》《拯救大兵瑞恩》这样最顶级的战争剧也做的很不到位。

这一点反而毛子的许多冷门片子会更专业。

你们想想,在你打绝地求生的时候,对方一个四人队占据了一个绝对制高点的山头或楼顶,而你四周一望无际,光秃秃,没有掩体,你和他们对枪或试图冲到他们脚底下,得付出多少代价?

这只是一种普通的团队射击游戏,进攻有准备有地理优势的四人防线,而且敌我双方除了手雷燃烧瓶,就只有单兵射击武器了。

如果加入枪榴弹?

如果加入迫击炮?

而二战军队的防线上,士兵们会利用各种地理地形条件,构筑钢帽堡,半永备机枪堡垒,永备工事。有复杂的交通壕联通他们。还有专门的迫击炮阵地,反坦克炮阵地,圆弧形中间支撑点,以及斜线型中间斜切阵地。

这一切的苦心孤诣,都只为了延缓进攻方的速度。

从而为防守方的重型火炮阵地创造打击预备时间。

这样就使得防守方的人员,在面对进攻方人员时,拥有巨大的优势。

如果选择一字展开,全面平推,你需要有防守方三十倍以上的兵力优势,火力优势,才有可能做到。

因为对完备阵地进行炮击或者轰炸,至少在二战那时候,效率还是非常低下的。

无论达成战术目标还是消磨防守人员,都几乎不可能做到。防守人员会躲入反切面轰炸爆炸隐蔽部,等你发起冲锋要争夺战壕时才会通过交通壕进入前沿战壕。

然后他们的炮兵观察哨就会根据你的冲锋路线,规模,向他们后方的指挥官协调呼叫炮火打击或者轰炸。

二战里所有的直接杀伤敌军的方式里,单兵射击,飞机轰炸,在重炮群面前都是弟中弟。一轮密集的105 155榴弹炮弹幕,能让无数进攻人员血肉横飞。

而且防守方可不是孤立无援的吃鸡四人组,他们背后,有增援力量,有工兵随时补修中间缓冲防线,确保第一道防线放弃了,还可以在中间迟滞你,然后退入第二道阵地。

还会有雷场,有医务兵救治,有补充兵加入。而他们的机枪和火炮会源源不断的补充弹药,甚至新枪新炮。

但是防守方也有很大的劣势。

那就是主动权在别人手上。

进攻方可以隐蔽的将大部分兵力兵器集中于两个或数个狭窄的突破点,力求在该点上拥有数十倍人力物力火力优势。单点突破地方全防御地幅纵深之后,快速机动兵团迅速突入对方防线后方,与友军汇合,实施合围,并建立内外正面,屏蔽对方援兵,切断对方补给线。


闪击战一个要求隐蔽,你不能让别人知道你所有主力都选择了这几个点来进行突破。一旦别人知道了,一方面会加强该区域的火力配系,大大增加各色火炮。

还会增厚防御工事纵深。

最要命的是会配置反突击的预备队,甚至是装甲兵预备队。

那你就会白白死掉很多进攻兵力,而一无所获。

二战时期的一流军队,都是技术型军队。一个步兵师里,手持步兵武器进行战斗的作战步兵通常很少超过40%。

战斗力量的核心,在于技术兵种,技术兵种保障部队,后勤保障。

说白了,是体系的力量与体系的对抗。

而军队一旦被合围,被切断了补给,增员和保障部队的联系。战斗力就会飞速下降。

尽管影视剧宣传和战争故事都非常乐于强调和渲染一些身陷重围,英勇奋战,大量杀伤敌军的英雄事迹。

但是它被大量宣传这件事本身就说明了它的稀缺性,不可能指望这种情况大量出现来挽回战局。

如果被合围前依托完备工事,战斗力有120分,野战临时构筑防线有100分,那么被合围后,战斗力还剩个15分就不错了。

一旦部队被合围,重型技术兵器会最先最快失去战斗力。战车缺乏油料与备用零部件,大口径火炮缺乏炮弹。

一旦你只剩下一些类似吃鸡小组这样的作战小队,哪怕你有足够的储备弹药,射击武器弹药,甚至迫击炮弹药。对别人也没有足够的威胁了。

因为你的敌人不再需要冒险在开阔地带去面对你的优势射击视界。你占据有利地形是吧?我好整以暇的慢慢调整我的155重榴炮曲射角度,一发打不烂你那就两发,两发不够就三发,四发。

再好的防线,再好的射击视界,军队都有办法去破解。都能够见招拆招。只要切断你的补给线,切断你的保障系统,你多么英勇,战力都会飞速下滑。

这样消灭你就比从正面面对你的各种体系加持的防御要轻松无数倍了。

比如罗科索夫斯基最后消灭保卢斯的指环行动,就是以机动重炮为核心,逐个拔除据点,分割被围部队。

闪击的价值,就是为这种低成本歼灭,低人力损失作战,创造最佳条件。

还有就是快速越过防守方可能预设的中间阵地和预备阵地,让他们不能连续利用地理优势来阻滞进军。

越是技术型军队,战斗力越强的状态,展开布置所需花费时间就越多。

比方说你要对付突入你纵深的敌方装甲兵团,你的重型反坦克炮或重型高炮(类似苏军1939款85炮,德军88炮)要去别人面前找个好地方挖好壕沟和圆弧支撑点,来得及吗?

那要花很多时间的,需要马匹,卡车来托运这些大家伙,还要准备好弹药,配件,和好几个人一门炮的炮组。

那你可能会说,我用装甲部队去反击,会不会便捷迅速许多?

这个是当然的,但装甲部队的调动同样繁琐。

大段路程一般要用铁路运输,以避免高速长期行军带来的装甲战车故障损耗。

你还要预备好足够的油料,备用零部件。

而且要预判好交战地点,在战区后方不远处,设置野战修理厂和受损车辆堆积所。要有拖车部队,紧急抢修车,以及保护他们的保障部队。

一旦对方的打击方向,纵深发展路线,你都没预判对,那么你的反击,和阻滞,都会很低效,或者得不到作为防守方的交换比优势。

因此,最终答案是,闪电战的核心,是我方体系率先准备就绪,然后通过进攻投入点与纵深发展方向的选择优势,迫使对方更改作战体系配置。

在更改过程中,对方需要时间,配置不完善的体系,作战效能就会大幅下降。

则我方可以利用此时间差,获取围歼敌方有生力量或抢占战区地理要冲的优势。

因为二战军队体系的要求十分复杂,延伸空间很长,技术兵种保障非常需要时间空间许可。

所以有时候,地理要冲的重要性不亚于有生力量的保存。

因为某个要点被敌人牢牢掌控之后,你可能许多个方向的保障系统都面临侧翼打击威胁。

这种时候,也会做出要求被围部队自我牺牲死守到底的情况来确保地理区位优势不损失。

闪电战的进攻方有时也会认为地理区位优势的优先级高于歼灭有生力量。

所以,闪电战的核心,归根结底还是务求控制成本,利用体系/保障系统投入方向调整时间差,来以较低成本达成我方战略战术诉求。

=====================================================

对了,补充一点,关于机动部队时,要使用纵深内的道路。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尤其是整个部署必须快速变更时,经常是一场灾难。

二战时期,基建水平跟现在比,尤其是跟中国比,那就是绝对的战五渣。在非常有限的可用道路上,还经常出现多支任务目标不同的部队都要用这条路的情况。

所以一带总体布局和保障体系变更配置,塞车,堵塞,交通瘫痪,在战区内都是屡见不鲜了。

即使是铁路也涉及铁路调度,扯皮和车次占用的问题。

所以闪击战一旦发动在对方预判不到位的地方和战略方向,就会给防守方带来巨大的调动灾难。

德军在被苏军大纵深闪击时,在主要交通道路上,军士都不够资格维持交通秩序,必须由资深军官带着宪兵维持,随时就要开枪打死自己人,不然都走不动道儿。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次堪称伟大的传奇军事调度闪击。

1944年9月14日,苏联波罗的海沿岸第1.2.3方面军,发动北方攻势,史称里加之战。目标旨在里加湾南部宝斯卡地区切断德北方集团军群退路将其孤立。

在里加南部的巴尔多内市,爆发本次战役的决定性会战。德军调来包括著名的大德意志师在内的五个国防军老牌精锐装甲师配合德军重型战舰舰炮实施反突击。和红军著名百战精锐近卫坦克第五集团军打的是尸山血海。

千钧一发之际,芬兰弯地区的武装党卫军诺尔兰德装甲师四百公里急行军驰援,终于是顶住了苏联波罗的海沿岸第一方面军的进攻狂潮。甚至在9月25日反合围歼灭了一部分苏军前锋部队。

到九月27日,苏联三个方面军全部停止了攻势,虽然收复了大片失地,但未能打断德军中北联系,也没能整建制合围德军。

德国人靠着里加的希尔古达环形阵地,保持了极强的防御。

然后,足以让华西列夫斯基名垂青史的一次决定来了!

苏联大本营最高统帅部决定实施一次特大规模隐蔽转移闪击,由华西列夫斯基及其团队负责协调。

要在6天时间内,隐蔽转移巴格拉米扬麾下的波罗的海沿岸第一方面军向西南方向运动200公里。

他们包含50个步兵师,15个坦克旅,93个独立炮兵团。超过五十万人,1300辆坦克与自行火炮。以及供他们使用的超过三个基数的弹药,食品,燃油。

运输要在夜间的火车班次上运作。

这是任何战争影视剧都不会展现给你们看的奇迹!

但凡有一点点规模印象的人,都应该理解,这是何等庞大的运输规模。要占用天文数字般的车皮运力,而且要在夜间。

与此同时,战区后面的火车路线仍在继续运输波罗的海第二,第三方面军所需物资。

舍尔纳和德第三装甲集团军的司令部与各级参谋,大约在十月初似乎发现了苏军有可能存在较大规模调动。为了预防西南方向的三装集遭到苏军打击,特别加强了党卫军古鲁斯坦克旅,25坦克团,303强击火炮旅和一个装甲步兵营。

这是一支很精锐的援军了。

但他们万万没想到,十月五日,居然是一整个强大的波罗的海第一方面军全部进入了原苏43集团军的希奥利艾阵地。

他们当面四十公里只有一个德第551国民步兵师。

这真是给德国人整懵圈了,一整个五十多万人,一千多辆战车的强大方面军和保障系统,居然在一周之内转移了二百公里。然后对梅梅尔地区发起闪击。该区域德军被闪击打的溃不成军,组织不起任何像样的抵抗。

这次神奇的调度,奠定了北翼战局的终局。

庞大的北方集团军群被苏联人切断了与东普鲁士本土的联系。

苏联人复仇的炮火,从此将进入德国人赫赫武功的发源地,他们军官团的老家——东普鲁士。


user avatar   shi-yi-lang-54-59 网友的相关建议: 
      

都不是。

好多回答被题主带偏了。

德军为什么要用闪电战这种战术?古德里安在他的著作中说的很清楚,德军相比较他的传统对手,英法同盟以及苏俄,德军在国力和整体的战争资源上都没有优势,一战那种密布战壕加重机枪,使得步兵集群突破成为送人头的行为,战争被拖成持久战,而德国无法支撑持久战。

即使德军在局部打出大规模的运动战,因为骑兵面对重机枪没有攻坚能力,即使骑兵利用机动性,配合车载步兵迂回侧翼,因为无法清除对方固定支撑点,也无法打穿对方第二线的战壕地带,实际上无法形成合围,打出歼灭战。

所以坦克被古德里安认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战术性武器。闪电战的目的,不是为了歼灭敌人主力,而是创造出运动战的环境,避免战场演变成进攻方对防守方预设纵深阵地的强攻。至于怎么打出歼灭战,这是在形成运动战后需要设计和考虑的,不是闪电战战术本身的设计目的。

古德里安特别强调,是因为我军整体处于劣势才使用闪电战,如果本军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则不需要闪电战。相反对手如果大量集中使用他的机动部队,则闪电战无法发挥作用。

我们简要回顾闪电战的战术运用原则。

1、在主攻方向上大量集中装甲部队,集中是古德里安反复强调的原则之一。因为敌人比德军强,德军如果不集中坦克,就不能形成打击拳头。

2、为了确保装甲矛头快速打开缺口,而且在突破后保持冲击能力,应该在主攻方向上集中高密度的火力支援并彻底夺取制空权。

2、一旦突破口被打开,坦克及装甲掷弹兵或摩托花掷弹兵要快速插入纵深,而不是停下来合围敌人。老古在这个环节和德军其他将领是有分歧的。老古强调第二个核心原则就是速度,坦克不能停下来,必须快速大胆的向敌后突进,目的是不给对方在后方完成重整,集结,设置新防线的机会,同时破坏对方的后勤系统,让对方彻底无法立足。反对者说,老古你这么拼命的向前冲,谁来包围敌人?怎么封闭包围圈?

老古的回答是,在整个战场完全陷入运动状态中,在更大的战场空间里寻找歼灭敌人的机会,因为坦克是有限的,用于封口子,就没能力扩张战果。如果局现在眼前形成一个大包围圈,敌人完全可以用包围圈拖住德军,在后方建立新的防线,一旦新防线构成,就又从运动战变成攻坚战了。

老古的想法很对,但当时德军摩托化步兵数量有限,无法完成战术构想。

所以,闪电战的核心原则是打开阵地攻防的局面,创造运动战环境,在运动中捕捉大规模歼灭敌人的机会。

闪电战什么时候无法实施?

1、敌人已经形成大纵深的防御体系。闪电战无法打开缺口或者打开缺口也不能扩张战果。

2、敌人有强大的装甲预备队且集中使用。闪电战在打开缺口后,会遭到对方装甲军团的逆袭,一旦装甲矛头被削弱,闪电战就会瓦解。

3、完全失去制空权,闪电战无法实施,坦克部队会成为靶子。

4、后勤补给不利。闪电战无法持续,油料补给维修会严重影响军队推进。

—————

苏德战争爆发后。做为闪电战的首席导师,老古清楚的知道1941年夏季发起的闪电战德军能否成功有两个前提:

1、必须阻止苏军试图通过有节奏的抵抗,迟滞德军推进,在深远的后方建起大纵深的防御体系。

2、苏联辽阔的国土,德军不能复制在波兰和法国的成功,很难或者几乎不可能通过一次大规模的闪电战,彻底打垮苏联。但是分成若干次闪电战对于苏联这样的巨人是不现实的,如果第一次闪电战不能奠定胜势,等苏联回血后必然又变成持久战。

老古对第一次闪电战的构想和希特勒是有差别的,希特勒及其幕僚不想重演拿破仑兵败的悲剧。因此在巴巴罗萨计划开始就提出一个大原则:阻止苏军重兵集团成建制的退回后方,必须予以歼灭。

对于古德里安说,闪电战的战术目标之一就是打破对方的防御体系,为大规模歼灭敌人创造条件。

但是,

面对苏联这个战争巨人,会出现一个在西欧永远不会碰到的问题:

如果围歼敌人重兵集团和前面两个前提产生了冲突怎么办?

要知道,以苏联的体量,不可能损失一两个重兵集团就会把血流尽。

古德里安自己的选择就是以闪电战的战术要求为优先考虑,在整个战场态势上建立优势,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瘫痪对手,疲惫对手,让对手始终被动挨打,比一次性解决对手更重要(关键还是一次性解决不了)。

所以,在比亚斯托维克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围住几十万苏军,希特勒和他的将帅们都乐开了花,命令古德里安以装甲集群主力去封闭包围圈时。老古断然拒绝,在他看来,德军全力去吃包围圈里的肉,苏军就会在第聂伯河建立新防线,因此他毫不犹豫的,甚至是不顾自己暴露的侧翼,强渡第聂伯河,破坏苏军潜在的第二防线。

斯模棱斯克战役结束后,莫斯科的西大门已经敞开,这时候希特勒突然决定转向,集中中央和南方两个集团军群的主力,围歼在乌克兰的苏联西南方面军。

这一决定的对错直到今天还在有人探讨。

站在1941年闪电战的作战角度,这当然是错误的,古德里安是强烈反对的。因为这一决定与两个前提全都产生冲突:

1、德军必然会在莫斯科方向暂时停止进攻,给苏军围绕莫斯科建立完整防御体系的时间。

2、消灭苏联西南方面军,并不会杀死比赛,德军充其量就是领先进入下半场,对于苏联,他的替补席上有一群超级明星还没有出场,比赛胜负难料。

古德里安为什么坚定的把目标指向莫斯科,并坚持认为第一次闪电战就应该以莫斯科被占领而结束?

就是德军已经看到,一次闪电战,在德军力量极限使用的情况下也不可能把苏联打趴下。那最好的里程碑就是分割战线!

夺取莫斯科这个交通,政治的枢纽,就分割了苏联南北方,使得苏军失去了南北方的大规模机动能力,为德军下一次闪电战创造战机。相比之下不能全歼西南方面军并不算影响战局的损失。

虽然后人一直怀疑,不解决西南方面军会不会暴露进攻莫斯科德军的侧翼。

请注意,希特勒在基辅战役前决定性的说服或者说压制古德里安等人的原因,不是苏军威胁中央集团军群的侧翼,而是他们不懂战争经济,乌克兰的粮食及克里米亚的战略位置等等。

可见,军事上的威胁至少在古德里安等人看来不是个事。且不说拥有超过150万人的中央集团军群抽出一支庞大野战军顶住苏军一段时间不是什么问题,西南方面军向右旋转侧击德军时,自己的后背也完全暴露给德军南方集团军群,这种漏风的打法能有多大威力?

实战的结果,德军在基辅取得大胜,而1941年夏季闪电战也被终结。对莫斯科的战役就变成战地攻防,加上冬天的到来,德军最终功亏一篑。

————

感谢大家的关注。

再做个总结整理,顺便澄清一些问题。

闪电战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连续的挤压、切割对方的防线,使对手始终处于一种分散、混乱、动态的失衡状态,从而彻底瘫痪对方的防御体系或使其无法建立防御体系。

在这个过程中是否需要捕捉并歼灭敌人重兵集团,闪电战并不反对,但是歼灭敌人不能以牺牲闪电战战术原则为代价。

古德里安在1941年担任第二装甲集群司令官时,就是按这个原则指挥部队的。

有人会问:歼灭敌人重兵集团,打歼灭战难道不是作战的第一原则吗?

只能说这是打败敌人的方法之一。就像UFC,你可以KO对手,也可以凭借点数,两种方式都能取胜。

闪电战就是破坏对方防御,使对手始终被动挨打,被打的痛苦不堪主动认输,或者被持续压制到终局输掉比赛。

而歼灭战追求的是通过一下或一套猛烈的组合攻击直接KO对手。

想KO对手的前提是进攻方拥有强大的力量,就像1943年后的苏军,它可以在整条战线多点发起总攻,实施大纵深的突击作战。

和闪电战的主要区别如下:

1、闪电战要求在对方防线的薄弱点入手,利用偷袭,奇袭,配合强大火力,以坦克为主要突破力量;大纵深突击,要求在敌人防线的关键点(可能不一定是薄弱点),利用步兵坦克的协同,配合强大火力打开缺口。

主要差别是,大纵深是强行撕开缺口,不惜代价。闪电战则是高效率打开缺口,为后续冲击保持动能。

2、打开缺口后,闪电战要求装甲部队快速插入纵深,瘫痪,破坏,阻止对方建立有效防御,条件允许就配合步兵歼灭敌人;大纵深虽然也是快速插入后方,但它以在后方完成合围歼灭敌人为目标。

3、兵力配置上,闪电战以坦克为装甲矛头,以摩托化步兵用来衔接步兵,摩托化步兵一部分伴随坦克突击,另一部分则需要暂时担负掩护,卡点,封闭突破口,等待步兵主力接防的任务;大纵深以步兵和坦克为突击矛头,主要是以步兵为主坦克为辅助,保留强大的坦克和摩托化部队在后方等待缺口打开。

主要差别:闪电战是把坦克做为重拳先手打出去。大纵深则把重拳放在后面。

综上,我们回顾1941年闪电战。这是二战爆发后德军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如此大规模的闪电战,三个方向同时进击,希特勒是以闪电战的配置,企图打出大纵深的效果,实际上力量不够,按照大纵深的作战原则,德军至少应该在互不支援的情况下,同时打赢两个方向的战役,但1941年的德军无论兵力,武器和后勤都不支持,到了决定性会战时,必须集中全力在一个点上。

有人问,按照古德里安的设想,打下莫斯科,结束第一阶段闪电战,德军会比实战效果要好吗?

只能说,从战场态势上看,德军会比实战有利,由于分割了南北方战线,莫斯科的陷落,使得北方的列宁格勒也失去后方的支持,很有可能在长期围困下陷落。但是苏联南方得以相对完整的保留实力并稳固战线,战争会发展成什么态势,要看双方下一回合怎么打。

从二战东线和抗日战场看,面对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无论是闪电战还是大纵深,都很难迅速击败对手。

闪电战在一次能量输出的尽头,防守方必然会重整旗鼓,在核心地带建立完整的防线。下一次怎么打就很难了。即使割裂战线也不能奠定胜势。抗日战场,武汉丢了,大片国土丢失,中国也没倒下,依然硬抗日军。

大纵深连续打击围歼敌人重兵集团,对于大国其实恢复能力超强,如苏联初期损失那么多兵力和装备,都没伤元气。

超级大国的国战,打的是硬实力,战术无论多先进,只能暂时在局部建立优势,不会决定战争结果。


user avatar   zhong-jun-ai-guo-hong-cheng-chou-8 网友的相关建议: 
      

35年前马骏教授告诉我们闪击战内核是什么,35年后知乎民科越俎代庖争得你死我活有意思吗?

能当国防大学教授的水平能查吗?

闪击战的产生及演变:1870—1939年

马骏


《军事历史研究》

1987年04期

闪击战是现代各国军事理论界必须研究的一种作战样式。它与任何事物一样,有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它是怎样产生、谁最先提出这种作战理论、其发展过程、甚至什么是闪击战诸种问题,始终是人们关切的事情。由于创立这种作战样式的德军操典上并未承认有闪击战,因而,人们往往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认识历史上的闪击战。笔者试图就闪击战的产生及演变过程阐述一些基本认识

一、闪击战起源于普鲁士

闪击战的这个词汇出自德文blitzkrieg。这是个复合词,blitz为闪电,意为风驰电掣,突如其来;krieg为战争,所以闪击战也叫闪电战。英文借德文这个意义为lightningwar。闪击战的基本要素并不神秘,古代军事家也很重视机动、协同、速度等作战问题。例如:孙子说的“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等,指出了如何机动兵力的问题;《六韬·犬韬》阐释了步、骑、车兵的作战协同;至于“兵贵神速”、“兵贵胜、不贵久”的速度问题,更是历代兵家的基本军事原则。那么,为什么说闪击战源于普鲁士呢?这是因为闪击战不是一般的进攻作战样式,它是经济和军事潜力有限的国家为赢得战争,打败比自己潜力大的国家或联盟,所采取的军事理论。它不同于战术范围内的一般奇袭战,它是要通过一个或数个战役行动达成战略目的。简言之,它是直接实现由国家政策所决定的目标的一种作战样式。而第一个这样认识和解决这个问题的人,就是普鲁士著名军事家老毛奇

普鲁士是1701年由德意志霍亨索伦家族统治的王国。19世纪中叶后,普鲁士通过普丹(1864年)、普奥(1866年)、普法(1870年)三次对外战争统一了德意志。老毛奇就是在普丹战争中崭露头角,对战场上的作战进程施加决定性影响的普鲁士参谋总长。

19世纪中叶以前,欧洲盛行集中运动,分进合击的战术理论。但受交通条件的限制,作战部队展开的时间较慢。拿破仑尽管拥有编为师和军的进步的军队编制,但是他将一个军从行军队形转换为战斗队形仍需要一整天时间。因此,当时军队作战,在到达战场之前就实施兵力集中,就是说“先集中,再会战”。

老毛奇从拿破仑那里汲取了“运动是战争的灵魂”的合理内核,利用工业革命给他带来的运输条件,提出了兵力集中的新原则。他认为:“如果军队能在会战的当天从不同地点向战场集中,是极为有利的;也就是说,应这样来指挥作战行动:使军队从不同方向,经过最后的短距离行军,同时接近敌正面和翼侧。尔后,战略就达到了其所能达到的最佳效果,结局必然是取得巨大胜利。”他要求部队集中前应分散配置或分散行动,他说:“如果认为让所有部队或许多部队在一条公路上行军就是集中,这只是一种误解。人们在纵深失去的,比在正面赢得的要多。这是因为两个距离在1~1.5公里并行行军的师,比一个师直接跟随另一个师行进,易于更好地相互支持。”这就大大提高了作战部队的机动速度,有利于达成战役突然性。

战略的进攻性和战术的防御性。老毛奇认为:“当今战争的特点是,谋求大规模和快速的决战”。军队补给困难、武器价格昂贵、贸易和交通的中断,以及陆军组织的敏捷和易于集结,这一切都要求迅速结束战争”。因此,他十分强调进攻作战。但是,他根据普奥战争中已经证明了的、后膛撞针式步枪使战术防御成了较强的作战形式的事实,又提出战略的进攻性和战术的防御性相结合的进攻理论。用他自己的话去解释,这是:“一个人如果原地不动地射击,当然要比在前进中进行射击的人处于有利的地位,因为前者可以获得地形的保护,而后者却会受到地形的阻碍。如果以最猛烈的冲击去对付静止状态,那么,火力的效果,特别是今天威力强大的火力的效果,就有可能决定胜败。如果我们有可能占领这样一块阵地,而敌人为某种政治或军事原因所驱使,或者仅仅出于民族的自尊,决定对它实施进攻,那么,在我们采取进攻之前,首先利用它在防御上的优势,看来是十分合理的。”①


在老毛奇的思想中,战术防御不是目的,而是达成战略进攻的手段。但是,老毛奇并不主张实施正面进攻,他说:“单纯的正面进攻不会带来多少胜利,但却要付出很大的损失。所以,我们应该转到敌人翼侧,从翼侧向敌人发起进攻”。如果这不可能做到,那么就应“以我军一部兵力在正面牵制敌人,以另一部兵力包围敌人的翼侧。”但是,这样做绝对需要

的是,“我们在敌正面要保持强大兵力,以免在实施翼侧进攻之前,即被打垮。我们在正面上也必须主动采取行动,以便阻止敌人为对付我翼侧进攻而投入优势兵力。对于我们来说,无论如何在正面上也须配置兵力”。

概括地说,老毛奇战争理论有以下几点:

1. 根据预测,对战争和会战作好祥尽的准备;

2. 军队分别开进,在战场上才集中兵力;

3. 严格遵守行军序列和战斗序列;

4. 重视翼侧攻击和部队的纵深梯次配置;

5. 给下级指挥官以广泛的行动自由。

上述这些基本原则,尽管不是老毛奇统帅艺术的全部,但却反映了他战争理论的基本轮廊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了。当时,普鲁士还没有完成统一德意志的目的。内部的各邦与中央政府存在着离心力,外部的意大利、奥地利在待机分裂这个统一。法国军队已装备了射程1200米的后膛步枪和里费耶式机枪。法军的作战计划是:依托防御工事,利用武器优势,先防御,用火力压倒普军;然后再向敌人发起进攻,切断南北日耳曼各邦的联系


老毛奇深知普军的不利态势只能用速决战才能改变。如果,战争陷于僵局,地处中欧的普鲁士,势必四下受敌,而导致失败。因为,普鲁士的潜在对手奥地利等国会利用普军的不利乘火打劫。所以,普军必须在潜在的对手尚处于观望的时候,就结束这场战争。于是,他运用自己的战争理论指导了这次战争。普军的作战计划是:3个军的兵力从维梯赫、兰道,迂回通过摩泽尔河,直指巴黎,断敌退路,合围敌人。普军一部从正面牵制敌人,除非绝对必要外,不与敌打消耗战。从翼侧实施进攻的部队,时时保持进攻状态,不给法军一刻喘息时机。②老毛奇的军事决策使普军赢得了这场战争,德意志终于统一了。

普法战争中普军的战争指导充分体现了机动、协同、速度等原则。当然,仅凭这些不足说明老毛奇开了闪击战的先河。1757年,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同样运用类似战术大败过奥地利。然而,从实质上分析,有两点不同:其一,老毛奇采取的是外线作战方式,即在战争爆发之初就打入敌国纵深作战,它带有很大的主动性,容易达成突然性;而腓特烈当年指导的吕岑战役更接近于内线作战,是在奥军已经取得一些胜利之后,才与其实施的作战,战略上难于达成突然性。其二,老毛奇制定的作战样式与国家战略联系更密切,是实现国家战略目的的直接工具或手段;而腓特烈的吕岑战役的作战指导,只是达成战役目的的手段。因此,老毛奇之所以被认为是闪击战的最早制定者,就在于他把这种作战样式看作是与国家战略生死攸关,而实施外线作战,进而通过战略上的突然性,实现国家战略目的的最好手段。它是后来70余年德军制定战略的出发点。



老毛奇的继任者瓦德西在军事理论上无大建树。而瓦德西的继任者施利芬却被帝国主义争夺殖民地的狂飙和密布欧洲上空的战争风云,推上了发展闪击战理论的前召。施利芬的军事理论集中体现在他设想的作战计划上。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德国处于欧洲中部,战略上受对手协约国成员国的包围,一旦开战,势必两线作战。德国要取胜,不能平分兵力,两个拳头,左右开弓,否则是死路一条。因为协约国的经济和军事潜力大大优于德国。德国必须在对方来不及完全动员其潜力之前,迅速在一线打败最危险的敌人,再回过头来对付另一线上的敌人。施利芬计划的基点就在这里。

著名的施利芬计划不是一般制式化的作战想定,而是他亲自拟定或修改的几个未来战争中德军作战设想的备忘录。1891年,他在第一号备忘录中提出了德军作战设想的起点:如果法国边境要塞足以阻碍德军攻势,那么德军就取道比利时,迂回到法军背后作战。1892年,他发表第二号备忘录,提出法俄相比,法国是德国的心腹之患,必先除掉它的威胁,因此先在西线速战速决。1894年,他发表第三号备忘录,正式确定了德军东守西攻的战略原则。1905年12月,根据这个原则,他设想:东线配置10个师对俄军取守势;西线以梅斯为界,北为德军右翼,南为德军左翼,配置7个集团军。右翼的5个集团军是战略突击兵团,通过卢森堡、比利时和荷兰楔入到法国境内,然后向西南迂回,直指巴黎西部,再向东“旋转”,从背后攻击正在左翼交战的法军,合围敌人。左翼的2个集团军先守后退,吸引法军进攻。


施利芬计划比老毛奇在普法战争中的战争指导不仅规模大,直接设想了两线作战问题,而且还创造了“重力加速度”原则,即强调充实和扩大首次突击兵团的力量。③从而在老毛奇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闪击战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希特勒制定的“黄色方案则原则上与施利芬计划毫无区别,只不过是后者是从比利时中部向巴黎突击、迂回,而前者则从阿登山区向北法平原突击,先歼灭北法平原上的英法联军,然后再南下迂回至巴黎,合围马其诺防线上的法军主力。因此,施利芬时代就确定了闪击战的基本理论。

二、闪击战的危机和再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事实很快证明速战速决思想的失败。这并不是因为小毛奇修改了施利芬计划,而是机枪、速射炮、铁锹和铁丝网使得进攻者别说进攻,就连求生存也必须依赖堑壕。史学家认为,这次战争成为速决战的坟墓,至少闪击战出现了危机。于是,双方都寻找新的手段,企图打破堑壕战带来的僵局。

协约国凭借工定技术的优势,第一次把坦克送上战场,企图利用坦克冲破同盟国防线。1916年9月16日,英军18辆坦克,在宽大正面分散地支援步兵进攻,5个小时就在10公里正面上推进了4~5公里,而从前这个战果要耗费几千吨炮弹、牺牲几万人才能取得。④坦克震撼了德军官兵的心理。遗憾的是,英军把有限的坦克使用在宽大正面上,没有达成战役突破企图。更可悲的是英军根据这个理由,导出了一个错误的结论:坦克只适合战术行动,而不宜做战役使用。战后,这个理论一直统治着英法两国军事统帅机构的思想。

德军打破僵局的新手段却不是技术力量,而是参谋总长鲁登道夫的战术改革。1917年9月1日,德国第八集团军司令奥斯卡·冯·古特尔在实施里加战役时,采用了新的战术。德军里加战役的作战计划是:按事先准备的射击诸元对俄军防御的战术全纵深组织突然的密集火力突击,3个师组成的首次突击部队强渡德维纳河,突破俄军狭窄正面,楔入敌防御,绕过坚固防御据点,向伊克斯库尔、雷登波伊斯、欣岑堡东部方向发展进攻,以完成在里加地域合围消灭俄第十二集团军的任务;另以一部分兵力在德维纳河西岸实施牵制进攻,掩护首次突击兵团的行动;敌孤立据点由后续部队清除。尽管这次战役由于德军缺乏足够的机动步兵和火炮,没有全歼俄军。但是,这种新战术却引人瞩目:以往的战术在突击前,需要数天甚至数周的炮火准备,而它则强调短促的弹幕射击;以往的战术战斗队形密集,正面宽大,而它则要求在狭窄进攻正面梯次配置战斗队形。这就是“古特尔渗透战术”的基本点





鲁登道夫和他的参谋总部对这个战术作了认真研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条新的战术体系。他认为,获取成功所需要的各因素中,首要的因素是突然性,然后是找出敌防御阵地的薄弱点,并进行突破,避免对强固防御设施进行持久攻击,要迅速、猛烈而深入地扩大突破口,要自始至终地进行火力支援,以维持攻击的势头。

德军为在战场上造成上述因素,采取了如下战术:

1. 突然性

①采取措施,把表示攻击发起时间的征候,减少到最低限度。避免长时间的航空兵火力准备。炮火准备不得在攻击发起时间的4小时之前进行。

②限制新到炮兵连的检验射击,以隐蔽攻击地段的炮兵集结情况。

③攻击部队只能在晚上向前运动,然后隐蔽在攻击地段后方的集结地域。

④在前线其他地区佯装战备活动,以进行伪装欺骗。

2. 突破弱点

①要把“避实就虚”的渗透战术思想灌输给部队。攻击后向前推进要有一定限度,只有当敌抵抗微弱或无效时才紧接着进攻。

②攻击部队应绕过坚固支撑点或坚固设防地区,留待下一步后续梯队加以“扫清”。

3. 扩张战果

①突破成功后,突击部队不管大小,应径直向前强攻。

②跟随突击队的部队应向突破地区两翼施加压力,以扩大突破口,进而包围其翼侧。

③团、师扩大突破口间隙时,与最初攻击时一样使用避实就虚的渗透战术。

4. 最大的火力支援


①步兵班可得到一挺机枪和一门轻型迫击炮的支援。自动步枪和迫击炮是班里步枪手进行火力机动时的火力基础。

②掷弹筒每步枪班装备一枝,每个步兵的手榴弹分配数应增加。

③除标准的炮火支援装备外,步兵营应配属轻型火炮,以提供直接近距离火力支援。

④营机枪连应靠近集中于步兵突击部队之后,还可指定少数火炮前移,进行隐蔽,然后以超越射击或从步兵编队间隙射击的方式进行火力支援。

⑤各类支援火炮,不要按习惯严格地作线式配置,而应在隐蔽阵地上作不规则配置。炮兵连和炮兵营应准备跳跃式向前变换阵地,以提供不间断的火力支援。

⑥战术航空兵提供直接的火力支援。应攻击进行顽固抵抗的小块孤立地区及向前行进的敌预备队等临时目标。侦察机应协同修正火炮弹着点。

5. 维持攻击的势头

①工兵配属给突击部队,保障随伴炮兵和供应车辆的前进。

②不给先头突击部队指定目标点,仅指示其照直攻击前进,不要理睬翼侧的迟滞干扰。

③增援和补充要用从后方到前线直接补充的方法予以满足。

④使用跟进的步兵预备队,发扬机枪和火炮优势,迅速而猛烈地扩大局部战果。⑤

鲁登道夫这套新战术奠定了闪击战战术基础,并且运用这套战术取得了1917年和1918年春季战役的胜利。⑥

西方军事理论界十分重视这套以古特尔名字命名的战术,称它“对陆地作战的影响可以与马其顿的方队、古罗马军团、瑞士进攻中的长矛兵集群、英国防御中的弓箭手集群、西班牙方队和古斯塔夫·阿道夫横队的影响相媲美”。⑦

三、形形色色的机械化战争理论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但是,伴随着在这次大战中出现的、还没完全来得及显示作用的坦克这种新武器装备的使用,西方军事理论界开始进行新的探索。20~30年代之间,至少存在4种机械化战争理论:

1. 纯坦克论(Pure Tank)

该理论代表人物是英国人吉德法·马特尔。他认为坦克是未来战争中唯一的决定性武器。在突破敌宽大正面防御时,坦克将摧毁敌方所有防御兵器。而步兵不过是坦克的辅助兵种,在战场上居次要地位。1927年,马特尔建立了一个坦克师,编装了720辆乘员只有2人的坦克。他相信,这种坦克部队会战胜世界上任何军队。不过,后来发展起来的反坦克炮彻底摧毁了这种理论。

2. 步兵坦克论(Infantry Tank)

这是一种曾对法国、英国和苏联影响较大的保守理论。它拘泥于坦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战术效果,把坦克看作是一件活动的坚固机枪掩体,协助和支援步兵克服局部障碍。

3. 骑兵坦克论(Cavalry Tank)

这种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是美国人艾德礼·查菲和法国著名将军马克西姆·魏刚。他们把坦克看作是古老骑兵在战场上作用的重新恢复,认为轻装甲部队可以替代传统骑兵侦察、搜索和掩护的作用。受这个理论的影响,法国、英国、意大利成立了装甲骑兵师。美国、苏联和德国也建立了小型装甲骑兵部队,遂行侦察任务。

4. 快速联合武装论(Mobile Combined Arms)

这个理论是英国军事家利德尔·哈特兼容了富勒的机械化战争学说和“古特尔渗透战术”而提出的。大战后期,富勒发现坦克作为一种新型机动手段,可以发展一种新战术。富勒认为:意志和行动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行动如果缺乏意志就无法做到协调一致。军队如果失去指挥就会成为乌合之众。于是,完全以一支规模不大的坦克部队进行象亚历山大大帝打的那场阿贝拉会战:亚历山大大帝一面以方阵牢牢牵制住波斯军队的大部,一面亲自率领骑兵打击集中体现在大流士三世身上的波斯军队的意志,这种意志被摧毁后,整个波斯军队就失去了战斗力。他在《1919年的计划》中提出了新的陆战学说是摧毁敌人的体系,而不是敌人的人力。

富勒认为,摧毁敌人的指挥能力要在尚未进攻之前开始。这就必须大胆利用快速坦克部队,突然楔入敌防御区内,直接攻击敌人的各级指挥机关。同时,一切可以作战的轰炸机,要集中轰炸敌补给线或后方重要枢纽据点。只有在这些行动获得成功后,才能用正常方式发动进攻,突破后进行追击。⑧

利德尔·哈特根据富勒的思想和“古特尔渗透战术”,认为要想把富勒的思想变成可能,解决德军没有解决的“古特尔渗透战术”最大的战术效果问题,应建立一支诸兵种合成的快速部队。这种部队会突破敌防线,不间断地向敌深远纵深发展进攻,孤立敌前线部队。⑨

上述4种理论,只有后一种最进步。然而,由于军事领导人往往不愿将尚在试验中的东西,贸然取代成熟的武器及理论,所以英法等国虽不放弃坦克,但把其作为辅助兵种,限制在与杀伤人员的自动武器与小口径炮的同样水平上。他们所倚重的是在火力制胜学说指导下的消耗战和防御工事。只有德国不同。大战后,欧洲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变中也有不变:德国垄断资产阶级的军国主义思想没有变;德国的地理位置没有变,因此,德国要重整“国威”,与宿敌争斗,还是要解决如何对付两线作战的战略问题,闪击战仍是德国实现国家目的的唯一手段。这样,胚胎于英国的机械化战争理论——快速诸兵种合成部队,与德国传统的闪击战理论结合起来,产生了更先进的作战样式,或者说使后者更具体化了。而这种结合的嫁接人,就是德军著名的军事家海因茨·古德里安。

四、机械化战争条件下的闪击战


“古特尔渗透战术”曾因缺乏足够的机动步兵和火炮,没有取得预定的战术效果,德国军界在战后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军令署长(即战争前的参谋总长)冯·塞克特是德国高级军官中最先注意到坦克和装甲车辆在战场上的机动作用的。他要建立一支有充分机动打击能力的“小型军队”,发挥“古特尔渗透战术”最大的战术效果。1921年开始,他多次秘密举行由(模拟)坦克和装甲车组成的小型部队的军事演习。⑩他为德国陆军提供了一项关于机动的准则。在他任职期间,“在对机动的重视程度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军条令和法军条令截然不同。”11不过,20年代德军并没有真正的机械化部队,少数的摩化步兵只是遂行运输任务。德军的机械化部队是古德里安建立的。

1922年,古德里安在调任运输总监部参谋之前,到慕尼黑第七摩步营见习。总监楚施维茨将军命令他研究摩托化运输的各种问题如加油站、工厂和技术工作、道路等等。用摩托化车辆输送部队在大战中较为普遍。但一般是使用在一条固定战线的后方,从来没有使用在紧对着敌人位置的运动战中。就是说没有被作为具有打击能力的机动手段,战败后,德国处于无防御的状态,无险可守。古德里安认为,一旦发生新的战争,德国只能依靠机动防御。而机动防御必须要有装甲车,保护在机动作战中摩化部队的运输方式。他从塞克特小型军队的装甲兵理论家福克汉中尉那里,看到了富勒、利德尔·哈特的机械化战争著作,从这些著作中,他学会了装甲兵的集中使用。利德尔·哈特把装甲兵作为远距离突击向敌人后方交通线攻击的手段,和快速联合武装的思想,都给古德里安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决心将这些理论“加以发展,以期适用于我们自己的陆军。”12

1923~1924年冬季,他参加了一次摩化部队和空军的协同演习。1924年秋季,根据摩化部队在多次演习中的经验,古德里安向总部提交一份报告,第一次建议将摩化部队由勤务兵种变成战斗兵种。1928年10月1日,他兼任坦克战术教官,开始论证坦克作为一个战斗单位的可能性。1929年,他提出步坦密切协同在坦克战中的重要性,认为如果其它一切支援兵器没有坦克那样的速度和越野能力,那么坦克决不会产生或发挥充分的效用,坦克兵可以成为独立的兵种,在未来战争中担任突击任务。要建立装甲师。这年夏季,他首次以一个装甲师为想定基础,组织了图上作业演习。这个装甲师是一个为协同作战的诸兵种合成部队。1931年2月1日,他调任第三摩化营营长。该营编有装甲搜索、坦克(模型)、战防炮和机器脚踏车4个连。秋季,他又调任摩托化总监部参谋长,再次力阵建立装甲师。他说:装甲兵发展的方向不应是勤务部队,而应是“一种战略上具有决定性的武器”,13每一个步兵师都应编有反坦克炮兵营。1932年夏季,古德里安参加组织了世界军事史上第一次步坦协同演习,检验了步坦在未来战争中的合同作战能力,取得了很大成功。德国总统兴登堡兴致勃勃地观看了他一生中最后观看的这次演习,评价很高

1933年,希特勒上台了。他对高速汽车、高速公路和飞机有着极大的兴趣,早在20年代,希特勒就曾预言:“在下一次战争中,摩托化将以压倒一切和决定一切的形式出现。”14因此,他积极支持古德里安建立机械化部队,准备高度机动力和打击力的战争。“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古德里安遇到军队中保守势力的阻挠而发生困难,他都出面保护和干涉。”15在希特勒的支持下,德军机械化部队的建设速度大大加快了。

经过10余年不懈的努力,古德里安汲取国内外先进的军事理论,初步形成了一套装甲作战原则:集中使用、步坦协同、机动与速度等等。1935年,德军正式建立了3个装甲师,有了一支独立遂行作战任务的装甲部队,从理论上解决了如何达到“古特尔渗透战术”最大战术效果。机械化战争的试验中心从而转入了德国。

德军装甲师是按照机动学说,坦克、机械化步兵和摩托化炮兵合成编制的战术单位。坦克营和步兵营的编制比例是4:3 (苏军为3:1)。后来又增加一个步兵营,步坦比例变为1:1,每个坦克营都会得到一个步兵营的支援。古德里安认为,步兵在坦克部队发起冲击时,应消灭或摧毁敌反坦克兵器、夺取敌地面阵地,支援装甲部队的突破战斗。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军初期的胜利,充分证明这种编制的先进性。后来成为盟军装甲部队建设的标准条令。

几年后,西班牙内战成了古德里安检验他的理论的试验场。西班牙内战是现代军事史史上十分重要的一次局部战争。只是由于这场战争政治上的影响,而掩盖了其军事上的意义。闪击作战样式通过这次战争得到进一步完善、补充、修正。


集中优势兵力,组成强大的装甲突击兵团于敌防御薄弱地带的狭窄正面,予以突破。

1937年7月6日至28日,西班牙政府军以马德里为根据地向西南的布鲁内特发动进攻。7月10日,政府军的80辆坦克向德国支持的佛朗哥叛军阵地再次突破。但在敌反坦克火力的打击下,多次的坦克突破均失败了。坦克在这次战役中始终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德国军事观察员找出了政府军失败的原因:政府军没有把坦克集中到敌防御薄弱地带,在狭窄正面突破。而是按照法军的理论(这次战役中政府军的指挥官是法国军官法尔拉)向宽大正面展开和突破,未构成战役突破点,形成局部优势,给敌决定性打击。同时,政府军步坦协同不好。然而,佛朗哥叛军却在毕尔巴鄂战役中,绕过政府军坚防正面,机动到翼侧,在一公里狭窄正面突破。突破成功后,迅速向纵深发展进功,夺取后方交通线,从背后合围了政府军,取得战役全胜。这是典型的闪击战战术原则。德军从西班牙内战中得到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更加坚实了他们的军事理论。

陆军密切协同,突破敌防御

德军并不是最早发现陆空协同在战争中的作用的。早在1918年8月亚眠战役时,英军就曾把双座阿姆斯特朗一一惠特沃思型飞机的一个中队,配属给坦克部队,进行紧密的火力支援。1932年,富勒曾著文道:“坦克和飞机是互为补充的,从长远看,只有其一,而无其二,则不可能安全地进行作战……在未来战争中,坦克和飞机的协同将远比坦克和步兵的协协同重要”。161935年纳粹空军诞生之前,德军理论界就出现了陆空协同的观点。1935年以后,这个观点逐渐被接受,西班牙内战给了急于寻找陆空协同试验场的德国军队一个极好的的机会。内战爆发后,德军派遣空军少将施佩勒(后为空军元帅)率领“兀鹰航空志愿团”参加佛朗哥叛军,与政府军作战。战争中,德军获得一个最有价值的经验,即美国海军陆战队创造的俯冲轰炸样式。这种轰炸样式命中率很高。德军在数次战役中都用数十架俯冲轰炸机对对方炮兵阵地、防御阵地实施火力准备,有力地支援了步兵和坦克的突破战斗。为最大限度地鼓励士气和瓦解敌军,德军根据内战经验设计生产了带有叫啸装置的“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后来,这种飞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协同通信,保障步坦协同,实施不问断的指挥。

德军支援佛朗哥叛军的坦克都有无线电通信设备,它对密切协同步坦战场上的行动起了重要作用。根据这个经验,德军每个装甲师都编制了一个通信营。

此外,西班牙内战还为坦克战的指挥、地形、天候、与友军协同等问题提供了经验。

这样,到1938年古德里安担任德军机械化部队总监时,德军对坦克战有了较系统的思想,主要观点是:

1. 坦克是现代进攻作战中最好的陆上攻击兵器;

2. 只要在地形适合集中兵力、敌人防线上有漏洞或敌人坦克处于劣势情况下,坦克就能突破敌防御体系。

3. 运动战是坦克战的关键,奇袭是坦克战胜利的手段。

4. 为了获取最大的决战机会,所需的不是集中的步兵,而是集中的坦克。17

1939年9月1日,德军首次使用机械化部队,按照“古特尔渗透战术”的基本原则,在航空兵、地面炮兵的支援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数个方向上楔入波兰军队的防御纵深,迂回至波军重兵集团背后,形成“口袋”,合围了敌人。鲁登道夫抱恨终生而没有发挥出来的“古特尔渗透战术”最大的战术效果,终于在他死后的3年发挥出来了。从老毛奇,经施利芬、鲁登道夫,直到古德里安,要经过70年的演变,闪击战终于在机械化战争条件下成功了。它的基本内容是:

1.快速集中——行进间从疏散地域集中至敌防御狭窄正面。

2.突破——以压倒优势的兵力在敌狭窄正面决定性突破。

3.选择敌抵抗力最小的路线——首次突击兵团突破后,从翼侧对敌人实行迂回,或前出到敌人后方,获得于己方有利的战役结局。

4.摩化步兵跟进突击兵团的进攻——扩张战果,肃清敌孤立的坚防据点和残敌。

5. 制止敌后备力量的重新集结——达成对敌大规模的深远包围。18

闪击战作战样式尽管后来规模有所不同,但是,它所强调的这些基本原则并没有变化。机动、协同、速度闪击战这三大因素,在现代武器装备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之前,仍是现代战场上的灵魂


user avatar   jiang-cheng-23-41 网友的相关建议: 
      

闪电战不是战役法,只是旁观者及后世对德国作战的概括性总结。在不同将领的指挥下,德军的战役部署是不一样的;甚至连同一个将领指挥的不同战役,由于情况不同,部队的运用方式也会不同。死抱着一种思想不放,不灵活变通,顺风的仗也能给你整出活来


比如我们看战争前期的斯摩棱斯克战役。这场战役的克鲁格的第4集团军升格为装甲集团军,直接管辖两个装甲集群。这场包围战打的并不好,放跑了不少苏军。两位装甲集群司令都对此有回忆。霍特的观点如下:

他认为基于当时的情况,应当以歼灭出现的苏军主力为要务

而古德里安呢?

没错,他还在想着突击,眼里只盯着冲过第聂伯河然后继续突击,以至于他的回忆录里整个斯摩棱斯克战役几乎都只围绕着渡过第聂伯河而写。霍特所批判的“不应当以不适当的兵力夺取这些目标”一语中的,不幸被他的好同事所实践


而曼施坦因在克里米亚的两次快速进军更能说明问题。第一次快速进军,几乎是刻板印象中标准的闪电战(除了没有坦克)。曼施坦因倒是对此没多费笔墨(毕竟人家在56摩托化军的时候就玩过这一出),但其成就还是很惊人的。曼施坦因的回忆录这样写道:

20天的时间内,第11集团军就占领了接近2.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当然,最主要的目标行进间占领塞瓦斯托波尔并没有实现。但是正是为了占领塞瓦斯托波尔,才有如此快速的进攻。我们可以参考曼施坦因在北线当军长的时候的那次突击,一窥其逻辑:

对于防御者有利的地形,最好的方法就是在他们能进入这地形之前将其打垮,然后在行进中占领这类有利地形。陶格夫匹尔斯如此,塞瓦斯托波尔也是如此。这也是曼施坦因在突破后没有选择包围苏军,而是直冲后方的原因。要减少敌军依托地形防御的可能,就不能浪费时间抓俘虏,而是快速直插目标地点

第二次快速进军,即刻赤战役,看起来是个标准的大纵深作战:

在集中兵力击溃第44集团军后,曼施坦因最强大的机动部队第22装甲师并没有直扑刻赤,而是向北包围敌军,于5月10日封闭了第51集团军的退路。换言之,曼施坦因这次的策略和前一次完全不同了,他更用心于歼灭而非突破

为什么这次曼施坦因不直接飙车到刻赤呢?其原因在于本次行动的目标是消灭苏军,以解放兵力进攻塞瓦斯托波尔。这时就不能硬套那种纵深突破的玩法了,而是像霍特所说的那样,牢记战役计划的宗旨,以分割包围为主


快速部队是切断敌军后路、以围歼敌军主力,还是直接向纵深突击、以连续机动迫使对方无法组织有效防御,是由战役目标决定的。德军的推进速度造就了闪电战的赫赫威名,但是实际上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闪电战模板,如何实施战役全靠将领们自行发挥。而实际操作中,还可能会出现想围歼却没成功围歼、最终看起来像沿着漫长战线突破(蓝色行动)。而非要总结德国将领指挥的共同点的话,可能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对速度的追求和对打时间差的渴望,也就是从腓特烈大帝时代以来一以贯之的普鲁士/德国军事思想


user avatar   long-ya-57-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首先要意识到战争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组织一场战争至少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素(按照重要性排序):


1、后勤;

2、指挥与控制;

3、情报;

4、前线;

5、战场配置。


这几个概念不懂、不知道其重要性,没关系,一会儿会讲。这里只是先说闪电战到底在打什么,闪电战打的就是敌方的战争秩序,只要破坏了五个要素中的一个,敌方就没有办法继续组织战争,从而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用很少的兵力快速达到战争的目的。


战争的目的不是杀人,而是让对方在政治上屈服


破坏敌方的战争秩序,使得敌方没有办法继续进行战争,是闪电战的核心。至于具体的战役中到底是破坏哪一个,那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反正肯定不是“歼灭对方主力”。歼灭对方主力往往意味着大规模杀伤敌方有生力量,“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以歼灭战为主要目的就会很容易陷入拉锯战,闪电战不是这个打法。


瘫痪对方指挥系统有可能成为闪电战的运作方式,但是指挥系统并不一定那么容易瘫痪,只有高度依赖某种固定方式、僵化死板并且不会变通的指挥系统才会那么容易瘫痪,实际上很少遇到这种指挥系统,一般的指挥系统都非常健壮,没有那么容易瘫痪的。


除非是印度。

印军指挥体系极其陈旧、僵硬,导致其战术极其死板,部队的指挥控制基本上沿袭的还是冷兵器时代排兵布阵的思想。1)无法结合地形改变部队配置;2)无法根据战况调整部队配置;3)无法有效建立战场管理体系。


所以对印自卫反击战中,印军表现就是一触即溃、一溃千里,像戳破一个气球一样自己就炸成了碎片。他的指挥控制体系基本上还是个中世纪骑兵、步兵配合的指导思想,只不过把长矛和刀剑、弓箭换成了大炮和步枪,没有去思考过大炮、步枪该怎么指挥控制,只是僵硬死板的按照教范来摆布部队。


同样还有清政府的军队,尽管有西方请来的教练,却从没有真正掌握这些西方教范的内涵,只是样子看起来像那么回事,实际的指挥控制体系是无法变通的。


那么这种徒有其表的样子货,当然可以用闪电一般的战役动作来击破,一旦击破就束手无策,这种情况下才能用闪电战去对付。如果敌方的指挥控制体系是灵活的、可以变通的,即使一开始遭遇到残酷的打击,也会很快回过神来重新组织,闪电战也就失效了。




战争的五大要素尽管重要性各有千秋,但是确实每一个缺少了,战争、整个战场都会崩溃,即使还有很多部队完全没有遭到打击,战争也没办法继续了。


1、后勤


后勤并不是简简单单的装备、弹药、吃饭睡觉救护医疗,战役学上的“后勤”其实是个实力的此消彼长


我们都知道,补给线过长意味着后勤供应的紧张,比如说一支部队远离补给地100公里打仗,跟跑出去1000公里是两回事。它一直打胜仗一直打胜仗,跑得太快脱离了补给线,突然一下子就全军覆灭了,这在战争史上屡见不鲜。它在一定的临界点之前能够保持战斗力,超过了临界点战斗力就会急剧下降甚至直接归零。


这个临界点就叫“进攻极限”。


进攻极限不是一个点、一条线,而是一个存乎一心的概念,高级指挥员对此会有模糊的认知,可以通过士气、兵力、后勤补给、战场态势来准确的感知到,但是绝对无法真正计算和精确掌握到。我们一般说战争是个艺术,就是因为这个:无论你用多么强大的电脑和详尽的数据,你都不可能真正把这个临界点精确的计算出来,而必须要靠着人类的直觉。


部队超过进攻极限之后,高级指挥员必然会陷入焦虑和精神高度紧张中。一些平时看起来冷静沉着、提壮如牛的名将,到了这种时候都一样焦灼、烦躁甚至情绪濒临崩溃。


军事爱好者都听说过一次词汇叫做“基数”,一个基数的弹药、一个基数的补给什么的。所谓的“基数”实际上就是部队弹药、补给的携行量,带着能够作战、行军、到处跑,就叫“基数”。摩托化、机械化部队当然带的多,徒步、骡马部队当然就带不了多少,因此基数不能一概而论。


超过进攻极限之后,部队就只有“一个基数”。这个基数,打完之后部队就不再具备战斗能力,要么撤退跑路,要么全军覆没


越过进攻极限,就是部队生死存亡的时候了,由不得你不焦虑。


闪电战、大纵深、围点打援、迂回穿插,一切战役层面的概念都逃不开这个“进攻极限”。进攻极限的临界点以内那是人人都能办到的事情,在充裕的后勤条件下,谁都可以正常打仗、维持战线。


战争的胜负在于极限之外,临界点之外,这里是“生死局”。是赢是输,一切战术上的努力,都取决于这里,这“一个基数”,双方拼到极限之后的这几天时间。在闪电战中,进攻一方处于进攻极限边缘而且经常性的越过临界点,战术上目的在于让防守一方也不得不拉近补给线,扰乱其正常的后勤供应补给体系,从而让对方猝不及防的陷入供应中断的境地。


比如像马奇诺防线与德国对法国的闪击战。


法国天真而且死板的将马奇诺防线作为防御战的核心,但是德国绕过了马奇诺防线,这样法军部队不得不离开既设阵地作战,原来的后勤补给体系立刻就崩溃了。尽管这时候德军部队也是处于进攻极限边缘甚至有不少部队已经越过了临界点,但是法军情况更加糟糕,离开原来的防御配置的法军根本就没有补给支持,原来的后勤补给体系现在一点用都没有,后勤实力乃至于整个战争实力比德军还要困难。


所以德军对法国的闪击战,最主要战术指导思想是通过扰乱法军战场配置,扰乱击垮其在本土上的后勤体系,进而达到闪击成功的目的




2、指挥与控制


指挥控制常常会被误解,总被认为就是让干嘛干嘛,其实没那么简单。指挥、控制是两码事,指挥属于是“你去把事儿办了”;控制则属于“事儿办差不多得了”。


战争资源并不是无限的,不能紧着你造,你的一切行动都要服从战争大局,所以让你打你要能打,让你停你要能停,这叫做“控制部队”,部队失去控制造成的灾难比打败仗还要严重。知乎上有个问题:要是有个人不服从命令却取得了巨大的战功会怎么样?没怎么样的,现代工业化军队里面,这是个灾难。


你一个旅冲过去直接把二战打赢了,分别打败美国苏联日本德国法国英国顺带收拾了国民党,那你牛逼;


但是现实里这不可能。


指挥控制部队实质上是个合理分配战争资源的学问,基本要求就是令行禁止、服从命令。部队失去控制必然导致整体战争能力的下降甚至是整个战场的崩溃


比如解放战争、对印自卫反击战。


解放战争中,经过辽沈战役双方的接触、了解和试探性战斗,解放军一方迅速发现了国民党部队指挥控制系统的致命缺陷,通过大踏步的前进、后退,急剧提高国民党军指挥控制难度,通过“围点打援”充分的暴露了国民党部队“官不知兵、兵不从官”的短板,使国民党部队陷入无法控制的没头苍蝇境地。


很多人无法从战略的角度理解“围点打援”、“运动战”,实际上你把握住一点就好了:高组织度的部队在整个战略纵深上大踏步前进后退,迫使敌人跟在你屁股后面跑,活生生扯出空隙;利用空隙穿插包围,形成“围点”的态势,围住敌人不得不救的部分;在敌人前往救援的过程中牵着他鼻子走,进一步使其空隙拉大,首尾不能相顾;最后分割吃掉。


对印自卫反击战中,经过刚开始一段时间接触的了解、侦察和试探性进攻,中方迅速发现了印军在指挥控制上的致命缺陷,印军军官实际上不能控制部队,印军总体表现就是不听号令,战前好战、轻战、冒动,战时混乱、失序、盲动,遇到挫折立刻崩溃、溃散、奔逃。


所以对印自卫反击战就是直接打击威胁敌指挥中枢和指挥体系,造成其指挥与控制的困难,没有了指挥的印军士兵就像无头苍蝇,在有组织的解放军面前毫无抵抗能力。




3、情报


情报是指挥与控制的基础,没有情报系统,整个指挥控制无从谈起。


情报系统不是大家想象的“007”那种帅哥美女特工间谍,不仅仅是这些,还有一套稳定可靠的日常对内对外情报系统,更多是信息的获取和感知,属于是信息学的东西。


对内,是情况报知。这一点在前段时间的国内抗疫斗争中大家都有体会,每天新闻里对疑似病例、新增病例、治愈病例、危重病例都有详尽的数字报道,这个数字就是来自于各级防疫部门的统计上报。我国的GDP也是类似的系统统计报告的,类似的系统可以说随处可见。军队里也是一样,各个单位会把情况主动上报、汇总,各种传感器,雷达、侦察、卫星等等传感器的情况也要汇总报告,最终在指挥部形成“情报”。


对外,除了使用传感器获得情报,还要有判读、分析、汇总、分析等等工作,有隐蔽战线也就是最刺激的“007”那种,也有公开渠道获取的情报,还有技术手段侦察到的情报。这些东西也要进行处理形成详尽的情报。


最终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情报系统存在致命缺陷,就会被“闪击”。


美军在冷战结束以后的几次军事行动中都主要是针对弱势对手的情报系统进行“闪电战”,首先摧毁敌军的情报系统,从而使其失去指挥控制能力,失去战场控制。


例如“沙漠风暴”行动中,联军首先是使用远程火力摧毁伊拉克的情报获取系统、空中情报系统,配合中情局的情报战行动,进行了一场“信息作战”。




4、前线与战场配置


前线配置广义上属于战场配置的一种,但是因为重要性更大而单独列出,实际上是战场的前-后配置,通常战场还有左-右配置,组成一个立体化的战场体系也就是“战线”。


战场配置本身有问题的话,也一样会被“闪击”。


抗美援朝第一、第二战役是典型的针对战场配置出现问题实施的闪击战,当时美军轻敌、冒进,另外由于联军的性质决定了各个参战部队有强有弱,有的能打,有的逃跑起来脚后跟把屁股都踢肿了,这就导致其战场配置必然有问题。


彭德怀同志敏锐的抓住了这个重大战机,大胆使用部队猛击韩军防线,迅速击溃弱部后使美军孤立、暴露,再运用部队对美军形成包围,整个战场局势急转直下。


我都不明白,麦克阿瑟也算是有组织大规模兵团作战经验的人,怎么会犯下这么低级愚蠢的错误。大兵团作战方面,彭老总还不算是中国最厉害的一个,堂堂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这个水平真的是令人失笑。




所以你看,所谓的“闪击战”、“闪电战”,并不一定是针对哪个东西,往往是你哪儿有致命缺陷,就闪击哪儿。


兵无常态、水无常形


user avatar   sywx 网友的相关建议: 
      

闪电战的核心是空坦协同,一举捅穿防线,杀入腹地,肢解对方的后勤体系

迫使敌军退出设防坚固的防线地域。不断变更位置,无暇设防。

歼敌是后续部队的任务。不是闪电战部队的任务。


中越战争、海湾战争的实质都是闪电战。


user avatar   zhang-shuai-guo-56 网友的相关建议: 
      

都不是,闪电战主要亮点在于捣毁敌人的二次集结能力,就是组织度。

首先我们先明确一下,战争是组织打组织,不是人打人。

其次,战线是一点被突破堵不上以后整条战线都要后撤重新形成完整战线,才有能力谈继续防守或者反扑。

而闪电战是德正面部队出其不意出击以装甲部队强硬突破敌人第一道防线之后,不停止下来进行围歼,而是让后续部队对前锋屁股后面的敌人再展开打击,从敌后阻拦被分割、未撤退之敌去后方集结的路。而敌人退向后方第二道防线的部队未集结之时,德空军对未彻底动员的第二道防线、正在向后方集结的敌撤退部队、赶来增援前线之敌进行轰炸,使之无法完成军队集结、防线配置以及延缓其对前线的增援,德前线装甲机动部队迅速扑进对混乱的二线进行继续打击。一次战斗两层推进,在空军和机械化陆军大规模使用之前这是前所未有的打法,(正面突破能力、推进速度和制空权拖延敌人集结速度三提升),敌没有针对方案无所适从,以至于屡战屡胜。

所以其核心是迟滞或摧毁敌人的二次集结能力,摧毁组织性,并不是打杀伤或者打指挥。

大概说说

https://www.zhihu.com/video/1450858371611648000

再次强调,战术要与工具相匹配,脱离工具谈战术就是白送人头,说的就是“现代班排战术+刺刀~冲冷兵器军队大阵~凭借现代人的纪律性就能赢”的人。


user avatar   a-feng-34-2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几乎为零

出现死鱼的位置是青森县八户海,位置就是轻津海峡下面的小洼洼那里。(红箭头处)

而福岛废水离他还远呢。(蓝箭头处)

这种内海出现大量死鱼大概率是水体污染。

至于赤潮的话那肯定不是,这几天都冻成狗了。气象条件不符合赤潮爆发的条件。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台军一战车操演时翻覆 4名军官身亡? 
  《孙子兵法》放到今天的视角来看,其军事哲学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研发核武器难度有多大? 
  M1A2主战坦克为什么不用自动装弹机? 
  谷歌地球会不会泄漏军事机密? 
  美国是否应该撤出几乎所有在中东的军事存在? 
  肩扛式火箭筒RPG里的火箭弹是怎么发射出去的? 
  乐毅伐齐为何攻不下最后两座城池? 
  如何回复台湾人「中国敢打美国吗」的提问? 
  同学告诉我原子弹很容易造,是这样吗? 

前一个讨论
朱棣为啥要把首都从南京(应天府)迁到北京(顺天府)?作为燕王,是衣锦还乡吗?
下一个讨论
朱棣到底是哪位妃子的儿子?





© 2024-11-0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