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没有任何问题,对于哈利波特的虐待本质上并非德思礼一家的错误。
为什么?因为德思礼一家从来都不想“饲养”哈利波特这个人,我说的简单点就是这样。
他们是被逼迫,被恐吓的。
哈利被虐待这件事上,罪魁祸首就是邓布利多。
对于德思礼一家而言,波特一家就跟邪教徒没区别,别忘了达利跟海格第一次见面就被变出了猪尾巴,最后手术切除的。
估计詹姆波特那个性格,比这个也好不哪去。
所以波特家,或者说巫师界,对于德思礼一家人来说,就像一群疯子加恐怖分子一样。
现在我们梳理一下整个事情发生的过程。
巫师界对于德思礼来说已经是个灾难一样的东西了,然后詹姆波特和莉莉又在跟真正的恐怖分子(伏地魔)作战。
现在二人死了,他们的孩子哈利波特成了英雄,但是恐怖分子的余党还在逍遥法外(食死徒),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来追杀哈利波特。
(不要跟我说什么食死徒不敢,食死徒尝试去杀了赫敏的爹妈,只不过赫敏通过记忆欺骗把爹妈骗到澳大利亚去了让食死徒扑了个空。而且达利差点被摄魂怪干掉也表明了,女贞路根本不安全)
一个糟老头子逼着德思礼一家收养这个定时炸弹(哈利波特),要求他们在扛着
随时被食死徒拜访
哈利魔法能力失控
这两个最大的风险代价下,养育一个他们狠的牙痒痒的巫师后代,的同时
不给一分钱
不给任何护卫
甚至连哈利自己的生活费都不给。
?????????????
生产队的驴都没这么惨,德思礼招惹谁了?
哈利波特这么惨的一大部分原因难道不是因为魔法世界不愿意掏一分钱给德思礼家做生活费,也不愿意派个人来当护卫保护安全么。
你魔法界一毛不拔,全靠威胁恐吓逼着德思礼养一个危险人物,那德思礼也就能做到最低限度的养育了,也就是“不让哈利波特饿死”
就这样啊,一分钱一分货,还能怎么样?
要是魔法界不恐吓,我不怀疑德思礼直接会把婴儿哈利扔出去。
但是他们有错么?哪里有错?
你想无偿养一个
随时能把玻璃变没
能把人吹涨
被一大群疯子追杀
的灾难级别养子么?
你就是当世大圣人?活佛?
邓布利多这糟老头子张嘴就是放屁
“你们没有按照我说的去做,你们从来不把哈利当成自己的儿子,他得到的只有忽视和虐待。”
那邓布利多你呢?魔法界做了什么?魔法界这么喜欢哈利波特,一个月给点生活费,安排一个便衣傲罗在周围保卫,最起码安排个隐身的家养小精灵也行啊,德思礼还能虐待哈利了?
邓布利多财产多的都砸不完,连个银旮瘩都没邮给德思礼过,他们一家子还得替你们魔法界担食死徒追杀的风险,德思礼欠魔法界的是不是。
在理解德思礼一家收养哈利这个问题上,中国读者和英国读者是存在一定的文化隔阂的。
按照我们的观念,抚养一个非自己亲生的孩子本身就已经是很大的恩惠了。即使是在抚养的过程中对这个孩子没有任何精神上的支持,甚至对孩子进行过精神和肉体虐待,但光是把孩子养大所必须的物质付出,就足以支撑养父母对孩子的“恩重如山”。孩子就有“知恩图报”的义务。
我可以想象如果哈利的故事发生在中国,肯定会有很多人出来劝哈利“人家德思礼毕竟一把屎一把尿把你养大,你要感恩...”。同样的在国内部分读者对罗琳把德思礼一家反派化也有所不满:“德思礼一家把哈利一把屎一把尿养大,肯定不是完全的坏人。就算他们精神和肉体上都虐待过哈利,但哪家父母不打小孩?毕竟有养育之恩...”
然而对于英国人来说,“一把屎一把尿养大”本身并不是非常大的恩惠,更不应该成为道德包袱。从书中的描写来看德思礼一家属于高级中产,大概能摸到富人阶层的边缘。多抚养一个孩子对他们完全没有经济压力,而他们对哈利的虐待是非常明显无法洗脱的。英美地区对虐待儿童的敏感度比中国高得多,在他们看来德思礼虐待儿童没法洗,要不是有莉莉的魔法保护,德思礼早就应该被警方剥夺抚养权了。
所以罗琳可以在原著中毫无压力地把德思礼一家往反派去塑造,而哈利对德思礼毫无感恩也没有任何问题。不过罗琳对德思礼一家三口的态度还是有微妙的区别,福农姨夫和玛姬姑妈和哈利完全没有血缘关系,所以态度最为恶劣,一点情面不留,象征着麻瓜社会对魔法世界赤裸裸的敌意。
佩妮姨妈表面上和福农姨夫一样,但她对哈利的感情更复杂。哈利本身无时无刻不提醒着她魔法世界的存在,那一个她曾经向往,被拒绝后刻意疏远以至厌恶,最后随着妹妹的死又让她心生恐惧的魔法世界,佩妮想把它抛到脑后但做不到。就像她长时间刻意地忽视哈利,但总归不可能真的无视他一样。第七部结尾她想对哈利说出的那句没说出的good luck,是因为她真的理解和伏地魔对抗意味着什么,是出于她对侄子想忘都忘不了的担心。
达利作为和哈利一起长大的孩子,受到父亲的影响继承了对哈利以及哈利所象征的魔法世界的敌意和恐惧。但随着年龄增长达利渐渐有了独立的思考,15岁夏天那一次他内心是知道哈利救了自己的,他总归会明白哈利对他到底意味着什么。达利从小被父母溺爱长大,在小时候自然会继承父母对哈利的态度,但随着达利的长大,他也会开始反思和反抗父母,很幸运的这种反思包括了反思父母和自己一贯以来对哈利的态度。成年之后达利和哈利的关系会更加理性,就像麻瓜社会和巫师社会之间再也不完全是敌意一样。罗琳曾说过哈利和达利成年后的沟通状态:两家成年人想对无言,但两家孩子一起玩得很开心。罗琳作为儿童文学作家在这里体现了她的温情和乐观:哈利父辈那一代巫师和麻瓜世界相互敌视不共戴天;哈利这一代保持距离互相尊重;到了哈利的下一代就完全放下隔阂一起快乐玩耍了,真是一个乐观而富有希望的结局。
所以总的来说罗琳对德思礼一家的塑造是很成功的,她想表达的东西都表达在里面了。当然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会有不同的理解,但作者确实已经做到了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