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卖的好的美国产品有这些:
飞机类产品,从民航的波音客机,到西科斯基,贝尔的直升机,到航空自卫队的F-4,F-15战斗机,E2,E767预警机,C130运输机等。
半导体类产品,英特尔的,英伟达的,AMD的等等,日本也需要进口大量美国的芯片,当然还有相应的软件产品等
消费类电子产品,苹果手机,平板等在日本市场很受欢迎
食品类和农产品等
此外这几个月特斯拉电动汽车对日本的出口也开始暴涨,也许会引领一波美国汽车反攻入日本的潮流。
事实上和很多人臆测的不同,二战后美国对其盟国是执行了利益输送政策,帮助他们繁荣起来以共同对抗苏联集团,因此美国在国内施行自由经济政策的同时,对盟国的保护市场的政策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最典型的就是日本, 日本长期存在对美国产品的非关税壁垒,比如汽车,日本国内的补贴政策和限制政策,都是针对日本车和美国车量身订造的,日本的车款总是能在本国通产省的保驾护航之下,美国车就总是处处受限步履维艰。 在日本和美国互相出口汽车的规模甚至错了两个数量级,也就是百分之一的程度, 这在其它任何市场都不存在,比如在中国市场,日系车对美系车是有优势,但也到不了日本市场这么夸张吧,归结到日本人爱国就太可笑了。
所以从一开始,日本汽车厂商以及家电等各个制造业产业就等于立于不败之地,国内市场打底,不会让美国人进来,而日本制造可以自由的去美国市场攻城略地——而且背后还有通产省的弹药支持。这才造成了1980年代日本制造业看上去要横扫全球的架势。
随着日本人口老龄化以及在信息产业这波革命中落伍,现在说美国产品在日本表现不佳其实也不是那么回事了,日本产品在美国市场又如何呢,主要就是汽车了,家电,相机这些早就不那么重要了,智能手机类终端信息产品才最具战略性,日本反而出局了。
顺便说一下,为什么在美国本土日本汽车也占据了优势,
很大一个原因是美国当年被搞出了汽车工会这个怪胎,他们盘踞在北方汽车老基地好吃懒做动辄罢工,把美国汽车公司的成本大幅度推高,通用福特等汽车公司不堪重负。
而日本丰田等汽车公司进入美国后首选美国南方建厂,并长期抗拒工会进驻,因此综合成本大大低于北方老牌美国汽车公司, 特斯拉现在也是如此,马斯克坚持不要工会进来,保持自己企业的活力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