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比上一辈年轻时压力大很多? 第1页

     

user avatar   liu-shu-bin-5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多数国人肯定不会担忧温饱了。压力更多是来自于自身处境与自我目标之间的巨大差距。而我们的文化阶层们却全都在回避这一问题:年轻人个人的目标是什么?

对于我那前工人阶级父母来说,这个问题在年轻的时候很容易:拿到分配住房,自己和长辈少生病,孩子学习好有出息。

而且这三者都有很明确的实现路径“好好表现评优秀,锻炼身体少喝酒,以及期末考试后对我的双打”。有可实现的目标与路径,只要按照路径走压力就不会很大。

而到了我这一代呢?从二线以下去一线城市安家(500万左右买房),有影视剧里的生活质量(月2万算少的了),子女有好的教育(月5000吧),父母有病时三甲医院级别保底(一场大病几十万打底)。

而多数人就算辛勤工作,一年20万的收入已经很难了,但这距离自己的目标依然很遥远。可是这个目标不对的话,那年轻人的目标是什么呢?

我更愿意把这个不切实际的目标看做是现代化病的一种,当社会从追求平稳的前现代化(小农经济,老国企,红脖子都在内)转移到追求变化飞跃的现代化时,这种大范围的个人目标确实就会出现。欧美上世纪的嬉皮士,也这个背景。而且嬉皮士们把这种目标的缺失总结了下“什么都要,现在就要”。

西方的策略是搞出政治正确这门新宗教,宗教化是“逆现代化的”,也就是用新宗教引导一批人去念经返回前现代化,以此削减矛盾爆发。

而东亚国家貌似还没有什么好办法。于是大家自发性的躺平宅家自己吃饱就行,把个人目标设定的很低就没有压力了吗。

但这显然不能长久,要继续现代化,必须要解决现代化后个人目标是什么这个问题。


user avatar   ffancag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父亲在童年期、少年期和青年期,先后经历了饥荒、父母被批斗、下乡插队、在工厂修火车……然后高考恢复,考上了大学,后一直都在体制内。

我母亲在童年期、少年期和青年期,先后经历了饥荒、父母被批斗、父母被发配外地而独自生活、在学校和小环境中被政治性打压和排挤、下乡插队、恢复高考后却因政审而被禁止高考、参加高考且成绩很好却不让提档不让录取……最终很惊险且充满戏剧性地,神奇过关,被分配至师范学习,当了一辈子人民教师。

我父母算是他们那一代人中,过程和结果都很不错的了。

此处所说的 “不错”,是指综合社会评价,大概率比他们那一代人中的起码九成人都更好。

我没有亲历过他们的时代,于是只能去从他们偶尔讲起的事情中去拼凑和想象。在众多著名的文艺作品中,《孔雀》算是一个比较容易让未经历那个年代的人去想象和共情的作品 — 依然,其只是反映了 “城市工人家庭” 的状况。而在那个年代,“城市工人家庭子女”,已经算是同龄人中的幸运儿了。


我无法准确衡量他们那一代人和 “现在的年轻人” 之间,谁的压力更大。

毕竟,压力是一个主观感受,高度取决于一个人的主观预期和主观目标,而绝不仅仅有关客观的困难乃至苦难。

但不论如何,假设现在的年轻人,压力确实相对 “大很多” 的话,那么,他们更大的压力,显然不是来自于,他们面对了更大的困难,经历了更大的苦难。

也正是因此,我个人对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河殇派,尽管坚定支持在今天对他们影响力的压制,但也并不会在人格乃至智商层面,对他们进行过度批驳。


注一:“下乡插队” — 在几乎不存在任何电气化农业机具的情况下,每天从事中至重度体力农活,如弯腰插秧,如搬运重物,等等,以此来挣 “工分”。

注二:“修火车” — 将手腕粗的铆钉加热至红炽态,连接车轮和轮毂,在圆头一端人力抵住,在另一端用机械锤砸平。


user avatar   cao-ling-er-3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问题我和几位年龄较大的大佬有过讨论,最后的出来的结论,其实还挺心酸的。

首先就是看到的多了。

这代年轻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互联网时代是从有自我认知开始就全线覆盖了,互联网拉平了世界,但是也把最美好的东西放在了我们面前,然后明确的告诉我们,看看,别摸,想摸也摸不到。

40多岁的人在他们那个年代其实也有压力,不过压力更多的是来自身边的,一个大院的尿泥伙伴,一个学校的小伙伴,一起进入单位工作的同事。

相互之间也有比较,也有碾压,也有卷,但是当鸡头的难度,不大。

而互联网时代,你看到的,是最刺激的东西,还记得之前被禁止的那些探富视频么,他们其实并不制造焦虑,但是他们让我们看到了。

在我和身边的小伙伴讨论房价几万一平米的时候,这些视频告诉我,原来离我家不到5公里的地方,成都麓湖原来有1.5亿的豪宅,而且不是一栋,还是很多栋。

而目光再放远一点,我还能看到有人能把车开到一个封建王朝皇帝住的地方去,我还能看到有人能把公司做到亏了的钱把现在全球最贵的公司卖了塞进去都填不平的地步,当然,如果我再看身边,还有一晚上消费会超过我一个月工资的夜店,一顿饭就能吃掉我半年工资的私宴。

如果说这些,因为离得远,所以不好对比的话。

其实翻开朋友圈,就能看到很多自己认识的人活出了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在没有互联网的时候,我们的视野完全被邓巴数给管着,但是有了互联网,看到的就太多了,太美好了,也太心慌了。

其次就是选择的更多了。

上一代人,还处在那个大学毕业以后包分配的阶段,那人生,说起来其实也惨,很定性。

定性的好处,就是容易苟,按部就班的混,虽说不能发福大贵,但是求得就是一个小富即安。

每天做的选择,更多的就是早上吃什么,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每个月大家都差不多的工资要怎么花。

那年头可能最大的人生抉择,就是要不要搏一搏去下海,拼一拼看能不能变成万元户。

而我们这一代,可以说每天都有一个新选择,这在商业里面其实有个词,是用在超市货架摆放上的,叫做选择过载。

选择太多,剩下的就只是心慌,今天我可以考虑换个职位,明天我可以考虑换个公司,后天我可以考虑换个行业,大后天我不干了,回家自主择业了。

每个选择,面对的都是未知,而且是大大的未知。

可能没有人会想到,K12会突然雪崩,可能也没人会想到,互联网行业会产生那么大的内卷,可能更没人会想到,自己租的房子买的房子会暴雷,这些通过选择叠加起来的不确定性,对天生就喜欢冒险的人来说,是刺激,是机遇,是成就的基石来自于混乱。

而对于达尔文选择留下的更多的安分的基因来说,是恐惧,是迷茫,是多重压力。

最后的压力,来自于掉队。

上一代人掉队的其实也有,但是总体来说,因为有稳定或者说沉寂的市场经济和隔绝的信息渠道,在认知里面掉队的压力不那么大。

而现在的年轻人,掉队的几率太大了,而掉队以后的损失,虽说饿不死,但是在认知上会带来很大的反噬。

我不想说35岁死线的问题,这很多人觉得是互联网企业独有的特性,其实仔细看就会发现,身边很多行业都有自己的溢出门槛,而很多人不是自己不努力,完全是因为行业顶层只能容纳那么多人而底层不断有新鲜血液涌入,所以被迫溢出。

这某种意义上像是一个鱿鱼游戏,规则就是这样设定的,参与者哪怕都是十项全能,也会有人被挤下去。

而另一种掉队,来自于不可避免的货币贬值带来的过往积累的消亡,这个大家都懂,回头看看十年前的平均工资,再看看现在的平均工资,想想十年前有人说自己找了一个月薪过万的工作是什么样的神情,再想想现在有人说自己找了一个月薪过万的工作是个什么神情,想想十年前你买一辆奥迪是什么心情,再想想现在买一辆奥迪是什么心情。

这导致的就是,如果当时没有及时的投资到某种不动产,自己就会掉队,而未来会因为错过把自己的收入放在什么特定的地方而掉队,谁也不知道。

而且,这种掉队,还会有传承性,看看现在的学区房,看看现在小孩参加的神奇补习班,看看城市里面顶尖学校的录取门槛就知道。

当然,我可以理解,每个年代都有每个年代的压力,而且哪怕是现在的年轻人,依然有自强不息不断精进的人。

但是咱们可以从数据来说话,我记得就前几天,知乎的热榜就是这个:

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达到24.6%。

如果说是少数人,那可以说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但是当比例已经达到四个里面就有一个抑郁症,而且重度抑郁已经达到7.4%的时候,我觉得就可以说现在的年轻人比上一辈年轻时压力大很大。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团队在2008年做调查的时候,青少年抑郁检出率是16.8%。


user avatar   liulangdeham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父母那一代,很多下岗的,自杀新闻屡见不鲜……

现在真比那个时代压力大?

我是不信的……

只是现在的人有宣泄的渠道,那个年代没有而已……

大家都觉得自己的感受才重要,以前的根本不重要,谁特么关心以前的人压力啥样啊?


user avatar   tuo-ma-si-bu-shi-xiao-huo-ch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

你小时候吃不饱饭?

你小时候吃红薯吃到反酸水?

你离开农村只能靠当兵?

你进城会被城里人瞧不起?

你的同龄人有一半念到初中就不念了?

你的父母只有小学学历?

你需要一件衣服兄终弟及?

你一年到头都不一定有件新衣服?

你一年到头只能吃一两次鲜肉?

你吃片腊肉比过年还开心?

一个个吃饱了撑的,以为以前都是神仙日子?以为以前人人都是厂里工贵天天摸鱼老子退休了儿子顶班?你把厂里一家四口住二十平分配房的工贵叫来,人家也觉得现在好。

矫情啥呢矫情?

父辈祖辈的血汗给了你一个更高的台阶和更好的物质条件,不去想着在这个台阶和条件上进一步改造客观世界,让无产阶级的事业更进一步,只想着求神拜佛,天天喊压力大,指望有个青天大老爷出来拯救自己?

你指望青天大老爷,你父辈你祖辈指望谁?人家发发牢骚粮食就自己长出来了?机器就自己开动了?

还一个个跑过来和我谈精神压力,你看几个富人心理不平衡的压力,比得过上一辈、上上一辈饭都吃不饱拼死拼活养活一大家子的压力大?

笑死个人。小布尔乔亚果然像个蔡国庆,动不动就硬起来。

教员说六亿神州尽舜尧,我看这六亿舜尧,应该不在知乎。


user avatar   zXr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当时没有互联网。

你去问问30年前下岗工人他们年轻时下岗了压力大不大。

你去问问一些知青,50年前他们回不了城更回不了家压力大不大。

你去问问雷锋,70年前他童年父母就被地主double kill压力大不大。

你再去问问南京百岁老人,90年前日本人来了压力大不大。

并不是上一辈人年轻时期望并不高,不饿肚子,有地方住,有工作就行了。

而是这些话你没地方说去。


user avatar   chen-wen-bin-97-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1,这代人要的多。上一代人从衣食住行的匮乏,到衣食住行的合格,获得的成就感和安全感很大。但这代人从衣食住行的合格起步,获得相同的满足感,需要的代价是呈几何增长的。

2,前现代化思维。观念和思想是与前代人一致的,在小环境生活养成的前现代伦理下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但成年后面对的是原子化的后现代世界,操作系统不兼容。

3,前代人年轻时,大众媒体能够塑造和规训社会共识,而当代的社会共识由于新媒体的极化,出现大量的分离,导致日常的媒体环境中,对立感非常多,容易引起自我怀疑,以及造成思维的极化。

4,自媒体中存在大量的夸张信息(如知乎人均XX),导致年轻人无法判断自己在社会中的竞争位置,自我矮化。

5,多年的功利化教育和消费主义渗透,导致年轻人做事情急于获得收益,并且轻信各种反智的路线。

6,当前经济没有足够大的门槛较低的新赛道(风口),提供较短期可以完成的新机遇。

7,缺乏博弈教育,缺乏逻辑教育,导致上一代人中的失败者仍可以剥削这代人。

以上。

供参考。


user avatar   doctorw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上一辈:年轻时没得选,一切被安排。大家物质匮乏。

年轻人:年轻时没得选,而且没安排。极少数人有钱,但是看起来很多人有钱。


上一辈的人,一辈子被安排得明明白白,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变数,不会大富大贵,也不会饿死,没什么娱乐,大家打发时间的娱乐都相对简单,欲望会少一些。


年轻人面临的是完全不一样的世界。年轻人其实仍然是没什么选择的,而且还遇到了一个可怕的情况:外面的世界欲望太多了。到处都是各种炫富,秀身材,提高了人的欲望,但是不能提高人的能力。


而且随着城市化发展,高薪岗位不断地向大城市集中,又被一些阶层发现了房地产的财富密码,导致生活成本不断被推高。市场经济用消费主义提升了人的欲望和眼光,然后利益阶层放任房价让奋斗彻底沦为买房,由于文化原因,许多人即使不甘心,也要突破自己的极限和超越贫富差距去赚到足够的钱买房子,走上传统的人生正轨。


也就是说,在这种环境下,不管你是天资聪明,还是生性愚鲁,你都得超越平均薪酬远低于房价的客观事实,获得自己想要的生存安全感。而且没人告诉你该怎么做,全靠自己想。你想得到,恭喜上岸,你想不到,那你就漂泊吧。


这样压力能不大么?而且这还不是最难的。复杂的职场环境,永远不满意的上司,不稳定的工作,时刻让你有危机感。消费主义的媒体将有钱人的生活展示在穷人面前,让穷人认为这是生活该有的状态,这就很有毒。


没有希望不可怕,虚假的希望才可怕。这就是年轻人压力大的原因。


user avatar   shi-jie-xian-bian-dong-lu-l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类简史》中有个很有趣的观点:

农业革命虽然让人类获得了比狩猎多得多的食物,但却并没有让人类变得快乐

相反,农民比采集者过得辛苦多了,农业革命的本质是让更多的人以更糟糕的方式活下去。

虽然在现代中国发生的事和农业革命不一样,但是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观点:

生产力的发展,不一定会带来所谓的快乐


互联网革命就是这样。

在互联网革命之前,被牺牲者,他们根本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什么活法。辫子带在头上,已经不想摘下来了。我之前看过《中国农民调查》,里面真的有很可怕的一些事,现在虽然也有,但因为信息的便捷,已经不算太疯狂了。

但在互联网革命之后,大家都知道了,哦,原来可以这样活,原来几千万的房子,别人随便买,原来一年吃不了一次的战斧牛排,是给狗吃的。

人不怕穷,就怕比,但互联网的信息茧房,是逼着你和其他人比较。

年轻人不愿意进厂牺牲了,年轻人也不愿意让孩子当耗材了。年轻人“焦虑”了


user avatar   touchfat-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的人明明是“吃地沟油的命,却操着美国白宫的心”岂不更可怕?

美国原驻华大使洪博培在中国积极推销美国制度,中国就有许多人是他的信徒。当年,就有一帮人跑到王府井,准备复制阿拉伯之春,洪大使、西方媒体早早跑去站街助威。这些人没有得手而已,如果得手,就是香港的曱甴,就是美国全程操纵的乌克兰反对派,香港、乌克兰被祸害的还小吗?

洪博培在竞选总统电视辩论时说,为了重振美国经济,要借助中国亲美网民扳倒中国(经济)。

现在,许多人感受不到当年亲美网民们的疯狂,我仅仅在天涯辟一下谣言,就能被人疯狂的咒骂。

造谣者秦火火已经猖狂到叫嚣要“谣翻中国”。秦火火造了数千谣言,在当年众多热点事件中,推波助澜,甚至是起到重大作用。而秦火火的谣言就得到一干公知的鼎力转发,比如PK薛,现在侮辱烈士被抓的罗昌平等。秦火火是谣言的生产者,一干公知是谣言的批发者,公知通过转发、求证、评论等方式将谣言批发出去。和秦火火打的火热的公知,无论是当年,还是现在,都是大腕。



有人说,这些公知是“不小心”误转发了秦火火的谣言。这种可能有吗?有,概率相当于你每次买一注大乐透,连续5次中了一等奖的概率。

2010年,微博的用户已达6000多万。秦火火造谣一段时间后,ID自杀,再重新起用新ID,而这些拥有数百万粉丝的公知大腕,从6000多万微博用户中,精准关注一个寂寂无名的新ID,这种可能性有多大?




     

相关话题

  这一代年轻人变老后会变成什么样? 
  上海地铁一男子因工作太累未让座,被 70 岁大爷怒怼没道德,你认为地铁让座是义务吗? 
  如何评价阿里 P10 赵海平对王垠的面试? 
  研究天文学有哪些乐趣? 
  如何看待男子车祸接孕妻电话,求消防员别出声「她怀着孕呢」?还有哪些成年人为家庭努力生活的「破防」瞬间? 
  调查显示:全国约万分之三人口年薪超百万,年薪百万有多难?从实际来说,你的理想薪资是多少? 
  已经提出离职,但是主管画饼挽留我该怎么抉择呢? 
  2018年众多公司裁员,是个别现象还是经济真的不景气了? 
  如果有一个很好的工作机会,但是在自己能力之上,你们会选择吗? 
  体制内是如何把人练废的?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印度电厂燃煤库存平均仅剩 4 天,部分燃煤电厂煤炭库存为零?世界煤炭行业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中办、国办鼓励上市公司和行业龙头企业举办职业教育?释放了什么信号?





© 2024-09-1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9-1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