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一场大型真心话大冒险。
我上网这么多年,看到的女网友鼓吹“不婚”的言论多到都快把视网膜看出刻蚀了。
以前年轻的时候还打打字驳一驳她们的虚伪,
本来嘛,你要是真如你所说做出了所谓“生活方式”的抉择,需要这么吵吵八火的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吗?
见一个扒拉一个说你要不婚,见一个扒拉一个说,跟祥林嫂似的。
后来看得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也懒得搭理了。
我自始至终就不信她们真的会不婚,我打头里就明确她们就是在那要价呢。
这队列让她们刷的,创造纪录了都。
看来还是彩礼香,一个个眼看吃不到了都急坏了。
也从侧面说明了大部分女性比男性更想结婚,想通过婚姻这种方式获取大量原本不属于自己的资源和财富。
大肆鼓吹和联合炮制不愿意结婚的舆论环境只是为了在婚恋市场的谈判桌上获利更多。
这答案评论区我前前后后翻了一翻,越看越想笑。
这些动态里多是综艺,电视剧和小说,甚至最近关注高考相关,成人本科的账号发出一条一条诸如
“你还年轻”“你太幼稚”“看到大一我懂了”“长大以后回头看”...
顿觉荒诞与魔幻。
Cosplay这一块还是妳们擅长。
返场小节目:
说明打拳和觉醒真的有用啊。
看到不给彩礼的,怎么就这么急?
急了说明有用。
说明所有人都要跟这位大一的同学学习。
我这个回答,是说给男性听的。
我已经放弃说服女性,也已经放弃辩经。
不要再显露你们的"女性规训"了。
号召所有男性不要给任何彩礼。无论什么理由,习俗,生育补偿,保障,都不是给彩礼的理由。
或者再说的明白一点,要你给彩礼,说明人家女的没看上你。
她们的话术是明明白白的,"如果遇到真的喜欢的人当然可以不要彩礼""你连彩礼都不给,我图你什么?图你长得丑不洗澡?"
所以,你愿意给彩礼,就说明你是低人一等的。别人愿意嫁给你,也是觉得你不配的。因此彩礼就应该完全的抵制。
一个人的抵制,可能是无用的,但所有人拒绝给彩礼,就能改变这个社会。况且,只要你拒绝给彩礼而且足够优秀,你一样能够找得到对象。
不要觉得给彩礼是爱的象征,要彩礼恰恰说明女人不爱你。
三毛说,如果是你,吃的少一点也没事。爱你的女人,最后也都是不要彩礼的。
要彩礼说明什么?说明不仅不爱你,甚至连你的条件也看不上。你仅仅会成为一个供养者。
毕竟女人也说"如果你学历高工作好有房有车,我才不要彩礼呢,你达得到吗?"
说明要彩礼,其实心里是鄙视你的。
无论什么理由,只要要彩礼,就是鄙视这个男人。
大家可以看看,只有完全不给彩礼,你才能知道女人到底是爱你仰慕你,还是感觉你个人价值比不上她,捏着鼻子嫁给你。
虽然我完全不能理解,给个彩礼就嫁给不好的人是个什么心态。
至于所谓彩礼是给生活生育的保障
如果你不相信这个男人你还有什么好嫁的?
彩礼没有任何合理性。不要试图跟规训那个大一学生一样来规训所有男性。你们要彩礼,去找愿意给的。我的话只说给讲理的人听。
因为这些要规训男人的女人们,动辄"没有女人爱上你""你没有钱"。
还有什么?没地位,没钱,没前途,说吧!那又怎么样呢?也不过说说你找不到另一半嘛!为什么人非要结婚?
不给就是不给,所有男人要把有本事的人不给彩礼像思想钢印一样印在脑海里,让女性规训见鬼去吧!
彩礼这个东西,曾经存在是因为一个契约。也即女性完全失去人身权利加入男方家庭,男方支付补偿女方家庭损失。
而现在,女性结婚,依然拥有完全的人身权利,依然依法律拥有冠姓权,依然可以随时选择离婚。
因此,彩礼所应该交换到的东西,现在已经消失了!彩礼的社会契约破裂了。
现在之所以还有人索要彩礼,其实只是旧的社会契约的延续。但因为这个社会契约已经是不存在的,所以彩礼也终将消失,灭亡。
但灰尘不扫不会自己走,如果有人白给几十万,我也会要的嘛。这不丢人,但作为男性,既然付出彩礼得不到彩礼应该对应的权利,那么就应该完全拒绝彩礼。
至于新的契约,会在斗争中形成。
有一些女性说,我们可以不要彩礼,但你要让孩子随我姓,你要入赘,你要如何如何,还仿佛自己获胜了一样,嘲笑说:"吓,被我捏住软肋了吧"
但要知晓,彩礼本身,就是极其无理的存在。当代的彩礼,正如美国将贸易战强加到中国头上,制裁中国。现在要谈判了,竟妄图以取消这种制裁,来换取利益!
正如中国的态度,男性的态度也应该是一样。彩礼没有道理,就应该无条件的取消!只有无条件的抵制彩礼,取消彩礼,才能够去谈其他种种。绝不能以取消彩礼为缘由,换取利益。
每个人的婚姻,是每个人自己去谈出来了。每个婚姻都不同,都是一次博弈。但有些女性,竟然因为女权的存在,天然的拥有彩礼这么一个优势。试想,曾经的男性,在自己的妻子说愿意不要彩礼的时候,该有多么感动,并因此让出了多少其他的利益?而这种感动,又有多么的可笑!
所以彩礼,应该无条件取消,也必须无条件取消!这就是我们要做的,是我们要互相传播的理念。
而提及嫁妆的,更是可笑。男性彩礼的最大问题在于,其伴随着财产所有权的转移。嫁妆呢?依然归属于女性。
如果嫁妆都能成为给彩礼的理由,那我拿一千万出来放在银行卡里面,给你看看不就行了?
试看女性们的真正想法:女性被侵害,就是"真正要关注的事情。"男性被侵害,只是不痛不痒,甚至不应该被关注。如果你关注,你就是男呼。这是一种多么无情而又毫无悲悯与共情之心的表述啊,她们甚至都不会遮掩自己的目的,说一句男女权益都应该伸张,而是说,女性权益还没有达到,男性权益又有什么存在的价值。这种横行霸道的行为,正是男性们之所以奋起觉醒的原因所在啊!
我来立个总纲。
不给彩礼,天经地义。
强要彩礼,可笑可耻。
不需要讨论生育、态度、保障……结婚前不提结婚后的事,男性没有义务提供补偿和证明态度。
不同意就不结。
不同意就不结。
不同意就不结。
请务必记住,结婚没有彩礼,不同意就不结。很公平,完全尊重女性的意愿,不愿意可以拒绝,何必千方百计规训国男呢?就那么想结婚吗?求人还这么高姿态,不觉得羞耻吗?指望男人心甘情愿做奴隶吗?对不起,站不起来的那是龟男,别指望正常人跪着求你。
支持进步主义的普通女性啊,你们被忽悠瘸了。
在婚恋市场上,男性通常需要直面激烈的择偶竞争,所以大部分男性都非常清楚:
残酷的竞争发生在同性之间,比自己阶层高的同性最需提防。
如果有男人发帖意淫一夫多妻,大部分男人绝对不会和他一起畅想温柔乡,而是会猛烈地喷他:“你个屌丝,到时候有钱男人把老婆都占了,你一个都娶不到。”
但大多数女性,在“被追求”之前,与同性的竞争已大致分出了胜负。她们对择偶竞争没有直观的感受,导致后知后觉。
有些女人为何想结婚却迟迟结不了婚?因为同性竞争,条件比她优秀的女人把合适的好男人抢走了呀。
另外你看,带朋友相亲这事儿基本就只发生在女性身上。带朋友去相亲,朋友比自己差太多的话,是丢自己的脸;朋友跟自己差不多,那对方为啥一定要看上你呢?
再比如作为大坑的处女问题,普通女性也是稀里糊涂的。
亲子不确定性是刻在男性基因里的,你到现在都能偶尔在欧美影视剧里,看到对virgin的正面评价。当然,真要说这层膜有多珍贵也不见得。大家都是实在人,一大笔嫁妆或者其他现实的收益,显然更受欢迎。
所以你看,那些冲锋在进步主义排头的女性,她们有着高学历、高收入,高收入还能带来高颜值。她们完全可以忽略“处女”这种传统女性的资本,在自由享乐之后,凭借着其他实力赢得男性的青睐。
但如果你是一个普通女性,你有什么竞争优势?为什么要支持进步主义?就因为进步主义给你画了一个男女平等的大饼?
你本来就没什么资本,更应该想办法差异化竞争。处女的价值虽然有限,但保有它有什么难度吗?你为什么要跟随进步主义,破坏自己的资本,丢失自己本不多的竞争优势呢?
回到原题。
进步主义一直都要求女性独立自主。结果谁得利?高知女性得利啊!
她们有钱有头脑,突破了共识层的枷锁之后,她们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走自己的人生。
你能吗?
你能你就别要彩礼。甚至婚都可以不结,孩子生出来,随母姓随母上户口,冠姓权的问题也解决了。
你没这些能力,你需要男人,那就必须让渡一部分自我,为家庭服务,为你的男人服务。中国的传统男人,可都是兢兢业业赚钱给老婆孩子花的。
你跟随着高知女性打拳,要求独立自主,于是独立自主的好处被高知女性得到了。高知女性不需要男性的支持,打拳的副作用对她们没影响。可打拳的副作用影响到你了啊!
男人们都知道比自己阶层高的同性是敌人,普通女性为什么一点同性斗争的意识都没有呢?
你如果回归保守主义,宣称愿意相夫教子,承担家庭内部主要义务。这个时候再要求男人承担家庭外部的主要义务——也就是赚钱养家——就没有任何问题了。
你既要又要,靠打拳就想让男人把钱交出来,你觉得男人傻啊。
综上,如果你是一个普通女性,就需要分辨清楚,什么样的观念对你来说是有好处的。进步主义让你热血沸腾,但你需要想明白,你到底是需要独立的自由,还是温暖富足的家庭。
人生最精彩的时段也就二十年不到,别被他人创造的理念忽悠了。
如果你像我一样在知乎参与性别议题的时间更长的话,你应该并不会对类似的现象感到惊奇。
一句话:社媒的情感版块里,女性的统治力从来就没变过。这次不过是难得有国男注意到了而已。
我一直都认为,在两性博弈和情感讨论中,国男是必败的。究其原因,男人们是天性不会主动参与各类情感话题的;只有当某套拳打得出圈了、到自己头上了,他们才会缓慢进场。
而即便进场了,也鲜有能打造爆款文章让更多人看到的优质传播点,更多人只是无意义地重复刷梗或者到对方的评论区对线(然后被删被封)。
相比之下,女性——或者说题目中「支持彩礼」的一方——则完全不同。
思想建设上,她们更早、更深刻地意识到自己是在为利益而战,并且敢于、善于把性别议题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去参与和改造;行为模式上,她们会主动搜索、参与、填满你能想象到的任何情感话题,并且让自己的观点成为语境中的既定标准。
就在你不注意的地方,有无数自认正义的账号,正在宣传、灌输、谩骂、举报。
答主的某位弟弟(美本T20/国内大厂)结婚后,在某次好奇的搜索中我发现了弟妹的知乎账号。
作为资深用户我自然快速浏览了成分,结果发现她收藏了一系列「如何能让老公听话」「如何不留痕迹地管老公」「彩礼怎么付算作婚前财产」式的问题。
但这时候,人家已经结婚,而那位弟弟也没有签过什么协议。更可怕的是,婚后利益共同体造成的立场问题,让任何提醒都只会变成破坏夫妻感情……
所以直到现在,那位弟弟依旧不知道这回事。
但他本人,显然是不会去看这种问题的。
知乎作为一个高级版百度知道,已经是越来越多年轻人「解答问题」的首选来源。而就在男人们搜索显卡天梯图和游戏推荐时,小姐姐们也在学习情感技巧和穿搭美妆。
对现有这帮所谓「男权」而言,知乎的(非女权话题)情感板块简直是一片未知之地。
如果你想输出内容的话,请不要扎堆在那些队友们已经攻占的问题,因为重复无法带来扩张;
走出去,走到那些充满规训的爱情悲剧和家长里短里去,走到那些高赞回荡着「给钱」声音的问题去,走到那些一发言就会被无数人攻击的危险地区去。
只有这样,你们才不会沉浸在「男乎」的幻想里。
知乎女权平时总爱批判父母重男轻女
然而一谈到彩礼和孩子跟谁姓的问题,立马变成原生家庭利益的坚定捍卫者,变得父慈女孝了
个人结论:
1、在知乎,女权的组织性很强。
2、在知乎,男权的组织性也很强。
3、在微博,男权完全被碾压。
4、在知乎,男权女权势均力敌,才能展开大规模会战。
5、双方都暴露了主力和火力密度,先进话术也抖干净了。
6、暴露了女权的当裱立坊心态。
7、暴露了男权情绪发泄的心态。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有一招叫做:“以战养战”。
就是打下一块地盘,然后和国民政府谈判。
国民政府虽表现得据理力争,但实际上就是在人家打下来地盘上分出一小块儿回来。人家大部分吞并的不可能吐出来。这种情况下,甚至有民国商人发国难财,将物资倒卖给日本。
在这种情况下,毛主席就提出:“要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要对日宣战,断绝与日通商,断绝与日交往,拒绝与日在主权问题上进行谈判……
而张学良干脆把蒋介石抓了起来,逼他把那些国民党内亲日派处理掉,逼迫蒋抗日。
结果呢?
效果出奇的好,自西安事变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快速形成。虽蒋政府还和日本政府眉来眼去,但随着美国参战,蒋介石终于对日宣战。日本国内物资日渐紧缺,各战区情况急转直下。
所以,新中国吹成立后,我们就宣布:
嘿嘿,不好意思。主权问题,不容谈判。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六国论》
《了不起的盖茨比》里面有句话,:"当你想要批评别人的时候,要记住,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势"。
所以我能理解,芸芸众生中,确实有相当一部分适婚男性,在谈婚论嫁时,免不了一番彩礼。甚至家庭条件,自身条件越差,被索要的彩礼数目就越多。
对于男大学生这一个群体,想要避免彩礼,喊口号用处不大,要早早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和未来的职业,不要让自己到了谈婚论嫁时被动。
大一的男大学生,如果已经进了天坑专业,首先要做的就是爬坑。大学专业选一个男女比正常,甚至女生多的专业,适合男生的专业有计算机科学,汉语言文学,法学,英语,临床医学。除了计算机大类之外,其他几个专业都能保证在大学的几年。身边充斥着各种女生,同女同学正常交往,乃至谈恋爱的机会会很多。
第二,如果专业是汉语言文学,法学,英语这类文科专业,专业课成绩差不多得了,大学多参加交际,多锻炼自己的口才,同时做好身材管理,提升自己的穿搭衣品,校园恋爱,有机会就谈,有了各种恋爱经历,才不会对恋爱结婚有着各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第三,找工作的时候,工作地点要在市区,工作时间大致规律。要么选择忙,但是收入远高于社平的互联网大厂程序员,医生。要么选择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考教师。这几种职业不需要担心未来的另一半对你狮子大开口,毕竟,这个不行,还有下一个。
大学期间,多恋爱,有丰富的恋爱经验和恋爱技巧,情绪价值提供满,让你的婚恋对象如沐春风;毕业后,找到金码公医师的工作,让你婚恋市场上尽占主动。彩礼,女方和女方家长敢提吗?
我愿意称之为:两性战争之知乎彩礼格勒战役,可以视之为网络男性集体意识自我觉醒的转折点。
从之前男性躺平挨捶,仅仅一小部分人有一些非主流的埋怨,一下子发展到烽火燎原。
尤其是货拉拉事件和北师大电梯事件,让人认识到女拳不仅是网络的言论,而是已经照进了现实,照进了公检法和顶尖大学,已经是城市小资产阶级女性的共识了。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要感谢中国女拳,多谢她们打破了传统陈腐思想,打醒了男同胞们。反面教员也是教员啊。
1956年,毛泽东在与访华的日本前陆军中将远藤三郎谈话时说:“你们也是我们的先生,我们要感谢你们。正是你们打了这一仗,教育了中国人民,把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打得团结起来了。所以,我们应该感谢你们。”
这个回答是同一个问题下的另一个热门回答,不过是2020年的。大家可以看看评论区的高赞回答,对比下一年时间,知乎上面的舆论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变化。
一年,仅仅一年时间,就已经天翻地覆慨而慷了。历史的进程太快,堪比时代的高铁。
最后,我说的是,加速,继续加速,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