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皇帝是中国人按照自己的习惯翻译过来的。其实欧洲人的皇帝和中国人的皇帝区别很大。
根据欧洲人自己的看法是:Emperor指拥有最高荣耀和最高级别的君主,统治国家数量一般在一个以上,地位要超越国王King。皇帝一词和古罗马有关,罗马帝国最高统治者叫Imperator(罗马帝国皇帝),后来被东罗马沿用至1453年。Imperator来源于拉丁语的imperium(指挥权)。其实Emperor就是Imperator的英语形变,我个人的理解是类似汉语中的通假字,勿喷!法语形变叫Empereur,但本质是一样的。罗马皇帝还有其他很多别称,这里不做讨论。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进入中世纪的欧洲,皇帝一般特指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其他任何国家的君主都不能称皇帝,只能叫国王。沙皇除外,因为俄罗斯信仰东正教,是西欧天主教体系之外的帝国。而且沙皇英文一般不叫Emperor,而叫tsar(凯撒),不过彼得一世也曾加冕为全俄罗斯皇帝,因为在东罗马帝国灭亡后,俄罗斯也以罗马继承者自居。
皇帝名义上是其他国王的共主,因为神圣罗马帝国是由很多大大小小的邦国组成,其他邦国又称选帝侯国,这些君主有资格竞选帝国皇帝。事实上皇帝更像是一个荣誉头衔,中央权力非常小,一般来说只能实际管辖属于自己的领地,帝国中后期皇帝长期由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把持。三十年战争后(1618~1648),在瑞典,法国等国的打击下,神罗皇帝的权力进一步被削弱,帝国渐渐名存实亡。
拿破仑时期,法军暴打欧洲各国,直接解散了神圣罗马帝国,自己加冕为法兰西帝国皇帝,随后不久,原来的神罗皇帝改称奥地利皇帝。
皇帝头衔一般不能滥用,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在征服印度后曾加冕为印度女皇(Empress),但注意只是称印度女皇,在英国仍然称女王(queen)。
巴西在脱离葡萄牙后成立巴西帝国,君主称巴西皇帝。
普鲁士在1871年统一德意志以后,建立德意志帝国,又称第二帝国,第一帝国就是之前的神圣罗马帝国。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加冕为德意志皇帝,成为德意志共主。
另外因为宗教关系,中世纪的欧洲长期由一个皇帝(神罗皇帝)外加一个教皇(罗马主教)统治。
我觉得我们首先应该考虑的是,为什么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英文文本中,会将“大清大皇帝”译为“His Majesty the Emperor of China”。(条约中称英国女王为“大英君主”)
显然无论中英,在1842这个时点上都不认为有必要给“皇帝”另起一个英文翻译,而是径直选了“Emperor”;那么遇到其他国家反过来翻译的时候自然也就跟着用“皇帝”去翻译同“Emperor”平级的君主头衔了。
再往前推可能还有两个可以参考的时点;一个是《尼布楚条约》,另一个是马戛尔尼访华。前者的拉丁文本原文我没找到,不晓得传教士们是怎么给康熙的头衔定性的(考虑到康熙对全蒙古宗主权的声索,或许会是“契丹/蒙古大汗”之类的?)。后者有一份英王乔治三世给乾隆的信件,但我也没找到足够可靠的材料;能查到的部分内容好像也称乾隆为“Emperor”,但不知是否是原文。
其他情况下,在1840年以前很难想象清廷会认真考虑欧洲各君主头衔尊卑上下的问题。高兴点称声“王”,不高兴那就是“酋”了。
从1842往后就有意思了:法国国王、俄国沙皇、日本天皇、德国凯撒都在条约里被称作过“大皇帝”;当然还有美帝独一份的“伯理玺天德”……可能清廷当时都没有怎么仔细考虑过Roi、Император、Tennō、Kaiser究竟有什么区别,想着反正英国人统统译作“Emperor”,那我就也统统称作“大皇帝”好了(Roi:???)。而共和制的“President”对帝制中国来说显然是一个全新的概念,音译实属权宜之策,没称“大美大皇帝”已经算是不错了。
总之考虑中外交往历史,“皇帝”与“Emperor”的对译很可能是先出自耶稣会传教士/英国外交使节等欧洲人对汉文“皇帝”一词的翻译,而我们只是接受了这个对译之后继承了下来。毕竟清廷很晚才会实质接触到“Emperor”级别的君主头衔(哪怕1842年,英女王也并没有“Empress”头衔),而传教士和英国人考虑怎么翻译“皇帝”这个问题显然要早一点。
10/21更:
借着知友 @吴禅哲 提供的部分拉丁文本,我翻到了wiki上《尼布楚条约》的拉丁文定本
其中抬手第一句是
Sancti Sinarum Imperatoris mandate missi ad determinandos limites Magnates.
大意是“(后列之索额图等)钦差大臣奉神圣中华皇帝之命前来划定边界”,其中“Imperatoris”一词是“Imperator”的单数属格。可见康熙时期清方使团中担任翻译的传教士及俄方谈判代表即已确立了用“Imperator/Emperor”翻译清帝头衔的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