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大一法学新生平时花大量时间用“幕布”做思维导图,这样学会不会本末倒置? 第1页

  

user avatar   sujiahequak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工具上来说,思维导图就不适合用来知识整理。

好的思维导图应该是信息量有限的,一眼可得的。它的工具特性使它只适合用作思维发散与头脑风暴的时候用,不适合用来记大块的知识。

一个思维导图几千个字堆在一起,识字都费劲。

记课堂和读书学习笔记还是用个大纲式软件就好,配合HQA笔记法,易懂又易记。


user avatar   jiang-yuan-7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我没有做过思维导图,但我认为你现在的学习方法的确不好。

根本的问题在于,你不知道、也没有办法判断你记下来的这些内容,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的思维导图最顶上一行写的是:“法:Jus、Drait、Recht的含义是……”。且不说这句话本身的内容是否准确,我可以百分百保证,这句话对于你未来的法律学习没有任何价值;你所在的法学院从老师到学生,也没有任何一个人会在乎这句话的含义。所以题主整理和记忆这句话纯粹就是在浪费时间。只不过我受过几年专业教育、从事过法律职业、碰巧还对法理学有点兴趣,所以才有把握说这句话。但是对于大一刚开始法律学习的学生来说,肯定没法作出判断。

大学教育和高中教育有一个极其根本的差异,高中教育是围绕考纲和课本开展的,教科书里也没什么废话;但是大学教育并不存在特定的范围和标准的答案,所以教科书上写的、老师上课说的很有可能是废话,甚至有可能整门课程或者某个老师说的所有东西都是错话和废话。大学学习不能拘泥于学校的课程设置、手中的教材和老师上课的内容。我们再说得直白点,法学导论和宪法恰好是两门最没有价值的课程。从司法实践的现实角度,这两门课完全没有实际用处;而从学术理论研究的角度,大一的课程又太过浅显。

于是这里有个悖论:“我”不学习又怎么知道学的东西不靠谱或者没用呢?我的个人建议是超越课程设置和教科书,进行自主学习。在入门之初更加侧重广泛的阅读,以积累对某一领域的总体性印象,而非深究具体的技术细节。而且在大一阶段,我甚至建议不怎么需要学习法学,而是把时间花在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之上,以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同时了解这些学科在研究什么问题、如何研究这些问题、如何呈现和讨论研究结果。




  

相关话题

  大一普通二本法学生,暑假想去区的法院实习,家里没有关系怎么联系法院?? 
  为什么民众“判案”大多数都有“重刑主义”的味道? 
  本科二本想进红圈所应该怎么做? 
  法硕(法学)要选择区分研究方向吗? 
  为什么在法学生解释某种理论观点的时候,总要被一些网友喷“学法学的没有人性了”? 
  是不是律师熬过几年之后,收入都很高? 
  大三,本科工科,21考研,准备了一段时间法硕(非法学),又有了想换法学学硕的想法,大家有啥想法吗? 
  你们听说过或者看过哪些让你震惊的杀人案件? 
  什么样的人可以进红圈所? 
  读研对一名诉讼律师的发展会起到多大的作用? 

前一个讨论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被征服,为什么东罗马帝国不派援军来帮助呢?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朱元璋不把国号定为吴?





© 2025-05-1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1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