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怎么看待日本「博士远离」(博士離れ)不愿意读博的现象? 第1页

  

user avatar   rewrgf 网友的相关建议: 
      

北大去年在X城给了5个名额,招了5个人,今年给了3个名额,招了3个人,

提问:”为什么X城的学生不愿意读北大了呢?北大难道真的不值钱了吗?“

真的是北大不值钱了吗?


这个问题,难道不应该问的是”为什么名额少了吗?“?

日本学校没钱养博士了呗。


user avatar   zi-mo-qi 网友的相关建议: 
      

1.日本是一个封建行会传统非常深厚的国家,在互联网世代看来感觉是无法接受的,然而正是这种强大的封建行会的学徒制传统保证了真正意义上的技术传承。

2.日本应该是发达国家里最不重视所谓学历教育的国家。只在意你脑子好不好,你脑子好的话,真正的知识都是公司在入职后培养的。所以日本非常不重视MBA教育。不然以日本的管理实践和人文社科研究传统,至少应该有不少于3所世界排名靠前的MBA项目。这点从东大一直不开设MBA项目,以及京大和一桥虽然开设了MBA项目,但是仅仅在近年才开始申请国际主流MBA认证中可见一斑。

3.哪怕大学高等教育也是学徒制传统,并非大批量流水线生产。以法学为例,日本大学做法学老师的最佳路径并非是读博,实际学校招聘时对博士学历并无硬性要求。最佳路径为法学部毕业,然后跟着学术大佬做3年法学助手,然后就出师了。这条路培养出来的学者才被认为是最优秀的法学者,尤其是东大和京大法学助手出身的学者,读博的反而是次优的。帝大法学部和法学府的法学博士比例不到一半。

4.日本的博士学历更多的被认为是一种荣誉,是对职业生涯成就的某种认证,而非被认为是学术生涯的某个起点。日本博士只要修完3年,哪怕没有拿到学位,即满期修了退学,也是可以找到学术界工作的,只要你的学徒制履历足够完整。然后,当这些退学的学者发表了足够多的论文,出了足够有影响力的书,做出了一些有影响力的成果以后,很多时候会回学校补答辩,然后补拿博士学历。

5.当然,另外的一种路径是退学后进入企业研发部门,在业界积累足够多实践后,50岁左右重回学界进入顶尖实验室,直接成为正教授,这种情况下也不会去补所谓的博士学历了。

6.当然还有一个读博少的原因,就是业界工作多,而学界工作少,而且由于业界尤其是大公司的福利待遇要好过大学,以及业界也有自己的研究机构,所以导致读博的机会成本大增。但是这只是一个次要原因,因为这点在欧美发达国家也成立,所以无法解释日本相对于欧美如此低的博士比例。

7.基于以上种种原因,日本博士在就业时反而是受到反向歧视的。这才是日本博士少的原因。


鉴于有人怀疑日本大学法学老师的学历,我贴几个东京大学法学部商法老师,和已经退休去学习院大学养老的神田秀树大佬的简历。神田大佬是绝对的亚洲商法研究的执牛耳者,牛津大学出版社《比较公司法解刨》的受邀作者之一。

以下的老师有教授和副教授,有老一辈,中生带和新生带。全部没有读过博士,全部都有法学助手经历。







再补充两点。

1.日本的博后体制也是比较特殊的,各个大学很少单独发博后岗位,非常罕见。绝大多数情况下,博后的岗位由日本学术振兴会单独统一发布,日本学术振兴会是一个类似于基金委的组织。因为这样的中央部门统一筛选原因,日本博后的数量是非常少的,而且博后的权限比较大。

2.另外,必须得说明的是,日本博士低奖学金是一个导致读博人数少的原因,但其实并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依然是机会成本过大。

其实想进学术界最大的原因之一,除了热爱科研和相对时间自由以外,最重要的另一个原因是稳定。然而,对于日本大企业的终身雇用制度和大企业提供的福利来讲,比如幼儿园,员工食堂,企业年金,补充医疗保险来讲,以及一些白企业的良好的产假制度和内部养老岗位来讲,大学的稳定性其实并没有大的吸引力。而且,日本的年功序列保证了职级不涨但是工资一定随着年限增长,所以当你28岁博士毕业时,拿着入门的薪水,而你的同学已经是你的收入的两倍时,落差是巨大的。当一个可替代方案如此强的时候,读博机会成本是巨大的,而预期收益又不太高,说实话还不如赌博。


user avatar   ning.mao.wils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就以英国为例。对英国学生来说,读博,至少从申请来说,是没难度的。但我所有队友里,只有一个人去读了。如今十年过去了,其实也差不多能说清问题了。

先说前因。英国大学有宿舍,但英国学生(本科生)最多住一年,就会搬出去住。用我的视角看,租的房子就是别墅,只不过是三四个人合租多。所以很多对于中国人来说需要终身追求的目标,对他们来说是不存在的。至于很多中国相亲节目上,男女嘉宾的终极目标环游世界,对于他们来说也不是什么问题,十年前我们都二十出头,球队里一半人来过亚洲,多的去过三十几个国家,少的也去过法国、西班牙、希腊。这就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不同,发展中国家需要努力得到的东西,对发达国家来说,是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

再说结果。这十年他们经常见,每年还都有比赛,但我和大家再没见面,从有限社交媒体能看到的信息来说,我觉得读与不读或许在精神上有很大差异,但物质生活上,其实没什么区别。我特别留意过一点,中国人喝的酒会因为工作收入变化而改变,但英国人参加工作后喝的还是学生时代的卡尔林和嘉士伯。以后可能也不会变。

估计日本也一样,当前后都没太大区别时,读博就从工具变成兴趣了。其实泰国人也一样,虽然泰国人的自由度上比英国人差多了,但泰国人多数家庭都有别墅,只不过位置有好有坏,所以当这种基本生存问题解决后,人的思想会改变很多。







user avatar   ge-wei-44-3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谁写的文章?完全不对。

泡沫经济崩溃以前,日本人去读硕士博士的非常少,因为很好就职。但泡沫经济崩溃以后去读的人直线上涨,大学数量也在增加。很多人读大学院就是因为就职困难了,也就是俗称内卷发生了。

这个标题里,说1981年的数据,你看看1981年才多少人去考博士?那2020年比1981年的升学率?

而到了2003年,日本大学开始法人化,从此大学申请研究经费要和成果挂钩,这才是日本论文发表数下降的原因。你没有实际成果就无法申请经费,不做实验没有数据,那怎么发表论文?


user avatar   yi-zhi-zhu-ding-l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难道你认为中国去读博的人都是自己喜欢?


user avatar   huo-hua-de-4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根本原因还是人少了。

这世界上无论那个国家高端职位都是少数,需要博士才能胜任的工作也是少数。

只有在人超级多的国家,才需要通过读研读博去获取个职位。就我了解的电网,很多985电气工程的毕业生,到了电网都要去爬电杆。这种工作以前都是中专生干的,真的需要985电气工程研究生才能胜任?

人少了,慢慢才是价值回归,让普通人读到中专就能去工作。而不用卷到博士。


user avatar   he-he-87-38-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共产主义政党长期治理的喀拉拉邦在印度处于人类发展指数的前茅,这就是共产主义对印度的影响。

印度及印占藏南、印占克什米尔的人类发展指数


另外,南亚人是非常非常喜欢取经名的。这也是一个地域特色了。


user avatar   bu-qing-xin-9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个人理解:显卡产生了200幅画面(200FPS),而你显示器只有120HZ刷新率,所以并不是所有画面都会显示出来,是有跳过的,但整体上你看到了更多的内容,所以这也是流畅度的提升
比如说30FPS的游戏明显没有60FPS流畅
但如果是显卡能做到200FPS,144HZ显示器会比240HZ显示器感受更差一些,是因为240能完整呈现每一帧画面,而144是跳跃式的




  

相关话题

  2020 年中国二季度 GDP 由负转正同比增长 3.2% ,意味着什么?会产生什么影响? 
  日本皇室旁系有多大可能恢復? 
  射手网、人人影视发布传播汉化字幕是否侵权? 
  日本情人旅馆存在的原因是什么? 
  现在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出来能干什么? 
  最让你震惊的一宗杀人案件是什么? 
  如何看待重庆一女子加班太晚,缺席公司周末春游,被通报「耍霸王假」记旷工一天? 
  为何愿意相信邓世昌自杀式撞吉野并赞美,却讽刺神风特攻队? 
  在日本不化妆是种怎样的体验? 
  婚姻制度在未来会不会彻底消亡 ? 

前一个讨论
12 月 22 日西安全市小区、单位封闭式管理,目前当地的疫情防控措施如何?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中国首款抗新冠特效药输液完立刻起效?对全世界新冠疫情发生有何影响和变化?





© 2024-09-1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9-1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