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部分坟地没有缺氧环境,也不是干旱无水地区,棺材及尸体都被微生物分解掉了~
广东客家人有殓骨(捡金)的习惯,通常在下葬后3-5年能进行,这个时候的棺材早已破烂不堪,排掉棺材里黑色发臭的尸水之后殓出来的人骨也很难齐全,多数小骨已经被微生物给分解完了。
土葬的坟墓地势较高不会积水,那么在数年之后会变成小动物的巢穴,最终慢慢塌陷下去变成树木生长的好地方。
如果积水则是微生物的乐园,它们处理完骨头及棺木之后坟墓也会塌掉,成为喜水的草木的乐园。
坟墓在无后人打理的时候,不消十年就会因被化、塌方等因素影响而渐渐夷平,如果附近的村落受到战乱或天灾的影响被迫迁移或死绝,那么坟墓很快就会与环境失去差别。
等盛世到来,人口爆炸上升,数十年上百年后后人回来开荒,这些无法分辨的坟地倒是成了沃土,无论如何耕种都不会刨出骨头或棺材板来着。
PS:如果刨出来了也极大可能随手往山沟一丢,没后代打理的死人就不要干扰要吃饭的活人开荒种田了~
题外话:
我们镇上有个抗日期间留下的乱葬坑,死者多为北上江西逃难的广东人,这些难民沿着梅关古道前往江西,一路送儿卖女,一路留下饿殍,三里地不到就有一个乱葬坑。小时候经常能看到雨水将骨头冲刷出来,没多久就开始被微生物腐蚀,好端端的头骨渐渐风化碎成一块块,最终消失不见。
我初恋女友的爷爷就是标准的地主家傻儿子,被家人安置在村里,一辈子都不精通家务,幸好初恋女友家缺个男丁就让他当了上门女婿,他生性又是个逆来顺受的主,解放后家人也来找过,估计是家庭早已不如当初就没带走这个傻儿子。
我奶奶也是受战乱波及的可怜人,原生家庭已不可考据,但名字是相当的秀气,比起泥腿子致死都只有个绰号或小名完全不一样。跟我初恋女友的爷爷一样不精通农务,数次嫁人生娃都因不会持家而被休,最后我爷爷用一碗饭娶回家。
好了,下面是感恩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