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大家的点赞,这个行业为什么发展到这个地步,主要原因我觉得有两点:
第一,注协不作为及乱作为,只知道好大喜功,努力增加注会人数,对注会的生存现状及执业壮观漠不关心。去年中办及国办联合发文,证明高层已经对这个行业看得很透,要极力改变现状,但注协没有任何动作,只知道组织下面的学习该文件,没有出台任何针对性的政策,组织修改的注册会计师法征求意见稿也是仓促之作。
第二,这个行业的业务特点决定了,最重要的业务来源是靠关系和低价竞标,注会并不是这个行业最主要的资源。只要有业务,随便找人做就是。一二线大所的情况不清楚,小所出了老板以外,做事的基本上没有注会,还有很多都小所真正的老板也不是注会,挂证现象经过整治但还是普遍存在,事务所的老板宁愿去找证书挂靠,也不愿意养注会做事。我所在的城市大约有七家本地事务所,所里所有的注会加起来大约100人,除了老板外,我所知道的在一线从事审计业务的注会就五六个人。
我去年去一个国企做审计,该单位会计也在考注会,对这个行业比较关注,她对我说,她们企业这十多年来经历过无数次的审计,我是第一个到现场的注会,以前来的都是些年轻娃娃,最基础的会计知识都搞不清楚,她问我做这个行业有什么门槛吗?我想了一下,苦笑着说,的确没有。当会计都还有个门槛,以前是从业资格证,现在是初级会计师,但审计的确没有。
我认识的很多同行都是在事务所做几年,有点人脉关系了,就跳出来自己做,在外地找个所挂靠,找几个助理就可以开工了,这种挂靠出报告现象太多,对这个行业冲击最大。
以下为原回答
内地四线小城市,去年底国企招标审计单位,一国企一共25个子公司,一共需要出30个审计报告(含4个二级子公司的合并和1个最终合并审计报告),大家猜一下多少钱。
单位的采购限额是12万元,财务总监打电话,希望我能去投标,我了解了一下,说太忙,婉拒了。最终的投标结果是5.18万元,按计算器算了一下,1700大洋一个报告,对了,这些报告后面附的财报附注是需要事务所帮忙编制的,合并数据也是需要事务所的来做。
这些企业的总资产基本上都在五千万以上,总部的资产过亿,这个价格能做什么审计?帮忙并一下表,编一下附注也要这个价格吧!就这个价格,去投标的事务所还有七八家,其中还有省城的几家。
没有办法,你不愿意接,有的是人愿意做,怎么做,找些实习生走一下流程就是,这些企业也不指望你能帮忙纠正什么,只是需要一个报告而已。
一个马桶牌子,用来装奥利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