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问题从来不是整治,而是毫无章法的整治。
市场经济总会面对市场失灵的情况,垄断、污染、脚臭酸菜,这些是市场经济自身缺陷决定了它不可能避免的问题。
这时候政府站出来做裁判肯定是没问题的。
现在的问题就是,这个裁判,为了避免市场经济的问题,直接把双方22个球员一起罚下场了。嗯,问题确实毫无疑问的解决了,但你tm这解决问题都方法可真tm太牛了。
下面竟然有回答认为整顿教培是为了让寒门更容易出状元……认真的嘛(老爷爷看手机·jpg)
你以为的寒门:刚脱贫或还没脱贫
真被针对的寒门:有点钱但又没那么有钱家长还没受过良好教育。
真刚脱贫那批,你不管啥教育政策基本都和他们无关,他们能吃饱就是胜利,教育全凭祖坟冒青烟家里基因突变。
真的被这玩意坑惨的就是那群有点钱但是又没那么有钱付得起高价教育经费,且自己又没能力辅导自己孩子的家庭,比如农村……城市里中产焦虑?他们算个毛,好歹大部分中产都有学历,实在不行咬牙自己教,比如我大表妹,买了全套小学教辅自己啃,啃完去教自己闺女。你让文化教育程度不高的家长咋整。
啥,你说不让补大家就都不补啦,你管的住职业,你管的住自家家长教育自己孩子吗?
另外,整治的是学科类,文体兴趣类可没整治,家里有过升学孩子的,是不是觉得这活眼熟啊。当年小升初学生没几个特长你都不好意思去报名……我同事姑娘当年为了进重点初中,从小拉大提琴,一年起码十万起,然后靠特长拼进重点中学,因为我同事心里明镜似的拼学科成绩她闺女妥妥完蛋。就说学科你们嚷嚷一年十万二十万掏不起,那换成特长你们一样掏不起呀……
————————
更新:好久不看咋这答案突然火了。当初只是因为自己有教育农村学生的经历在看了这么多年乱七八糟折腾人的改革以后有感而发,好久也没啥人看,但看来有人对农村教育有疑问,补充说下为啥我不太认可教育部这么多年的改革。首先,要肯定农村学生硬件这些年国家投资力度很大,现在去乡镇学校(为啥不说村,因为撤点并校那一轮过后基本村里没学校了)硬件上有的还比一些城市不太好的学校好,但是软件的改善相比硬件就比较呵呵了。
首先大家在谈论教育政策的时候一定要明白,我国是一个地理文化经济差异很大的国家,一个政策在有些地方是好的,但放在另一个地方未必都是正面效果。就说当年的撤点并校,中考分流,在有些地方也许起到了集中教育资源和拔尖的作用,但对有些地方那可能就是某些家庭辍学的借口。我06年在某西部省份镇上教书的时候就能用上投影仪,电脑,硬件不可谓不强,但是软件水平呢?我是他们全镇学历最高的,可能再扩大点范围也是一样。而因为我主动下沉到学校(原本安排我去机关我没去),我一个人从负责两个班到后面一个年级到后面一个年级兼班主任也不过短短两三年,为何?因为没有其他老师愿意和我比较,比不过我。而我不认为我就好到能傲世全校的地步了,而是当地教育资源(指师资)真的太贫瘠了。而教育部安排的教材,你们可以想象一下农村有些人认字不多的,要是遇到少数民族,更抓瞎,你们可能小时候遇到过的什么给家长读课文签字让家长检查作业这种,那是通通安排不下去的,家长听不懂签不了也给你改不了。而考试内容又不会因为你有个半文盲家长就对你客气,所以当初有人办辅导班的时候,一些家长是愿意送过去,弥补自己不能辅导的这一块。而铺开素质教育之后,虽然明面上是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落实到下面,就只有美——也就是艺术类了,毕竟体育他们觉得不需要,孩子从小疯跑到大还需要发展体育素质。其他德智城市有各种各样的平台来辅助学生完成,农村这方面资源相对就不行一些,所以你也能看到小城市或者小镇上艺术培训并不少见。
如果说本次教育部改革侧重点是在优化资源分配上,那我肯定拍手叫好,但是只是搞了个教培,还不动艺术培训,那我更倾向于教育部又不做人事。毕竟这么多年不做人事的时候多了去了。折腾完城里折腾农村,折腾完农村折腾城里……就说搞教育轮岗,结果这么多年过去了,雷声大雨点小。
ps你们应该也很熟悉什么衡水模式,小镇做题家,当然我知道在知乎这样高大上的平台,这都是贬义词了,但是在我看来,这是资源不足的地区孩子想要突破自身环境一种无奈的选择,我当然希望能有一天大家都可以进行素质教育,前提是教育资源分配要相对公平合理。
强制引导资金去该去的地方,
但是舍本逐末。
分配问题不解决,老百姓手里没钱。
谁不想用更高级的东西,问题是兜里没钱啊。
没钱就没法买更高级的东西,产业升级就是空谈。
产业升级是空谈,制造业利润就上不去,全都停留在拼多多的层次上。
制造业利润上不去,资金就往快钱的地方跑。
要么是高利润,要么是高周转,要么是高接盘。
反正就是不往制造业跑。
因为这些赚钱太多太快,而且不在国家手里
你见过国家这么狠打游戏,打教培,但是见过这么打烟酒吗?见过这么狠打油价,地价吗?
明明烟酒比游戏危害更大,明明房价对老百姓负担比教育大,明明教育公平应该鼓励互联网教育,取消各地分数线不同才对,结果北京分数线还是那么低,互联网教育没了,连网上自学,亲戚辅导都涉及恶意自学,违规辅导,能说啥呢?只有感恩了!
所以一切自然是为了人民,不然呢?
以前人人能干,现在不是人人能干了。
目的是让资金进实业,实际恐怕是瞎折腾。
制造业实体不行,原因很多。
其中重要的一个就是政策没有延续性。
轻工业还好一点。
重工业建设周期动辄五年十年起。
就算养个猪,三年政策大改三次,小变无数次。
小老板们今天猪瘟灭杀,明天集中屠宰,后天猪粪不得直接还田,大后天猪圈非法用地强拆。
草民的血汗钱进了实业就不是钱了,是废纸。
所以,草民们买房买金买玉石,买娱乐买教培买游戏。
真正落到具体的政策逻辑上,娱乐、教培和游戏行业的情况还是各不相同的。
如果非要放到一个平面上找政策逻辑的共同点,那就还是我曾经说过的“做了貔貅”——挣钱“凭本事”,出事甩社会。
纵观近几年监管力度增加比较大的行业,普遍有这个特点:自己使劲敛财、想方设法吃干抹净,务求快速敛财;所有的负外部性根本就不考虑,直接摊手丢给社会买单;二者结合起来,只要敛财速度足够快,润的安排足够前置,雪崩就追不上我。
在“放水养鱼”的思路还占据决策者主流的时候,做一条不太守规矩的鱼还是可以的,只要看起来这条鱼还在长大,扑腾地很欢实,塘主还是乐见的。
后来气候干旱了,塘主眼见池塘里水越来越少,然后个别大鱼不仅疯狂吃小鱼,还排泄毒素把整个池塘水质毒化了,不仅小鱼没了,连虾米水草水藻都毒死了。有的大鱼还嫌这个鱼塘不行,总想接机扑腾一下跳进别的鱼塘。甚至个别大鱼自以为有点牙齿了妄想去咬塘主的手,你说塘主应该怎么办?
答案显而易见。
至于为啥塘主的操作看起来有些无差别打击?很简单,“放水养鱼”被打脸后,一方面当年主张“放水养鱼”的人寒了心也失了势,另一方面当年就对“放水养鱼”持保留态度的人占据了现在的决策高地。
— 完 —
看不出有什么意义
酸碱体质和酸碱食物学说。
算是很有趣了,说它是民科因为它毫无根据,说它有趣是因为它利用了对的结论去反推无稽之谈般的原理这种奇妙手法,让很多人无法全盘否定它。因此在很多民科信口提出酸碱体质说的时候,因为他们最后的落点是:多吃蔬菜少吃肉更健康,导致我们无法有力反驳。这就是这类民科的厉害之处--用民科的论据去包装科学的论点。
而它的民科部分在于:空口说某些东西是酸性某些东西是碱性,比如我完全不明白它认为白米饭是酸性的?是体外实验还是吃下去后发现血液pH值有显著性下降?而且血液和身体微环境又是如何被这些所谓酸碱食物凭空改变了pH?
以下我们拆解下民科部分,然后肯定下真正科学的部分:
1.血液是强大的缓冲体系,不会因为饮食有大波动(此外呼吸也是调节pH的一个环节)
血液中有三对缓冲对(蛋白缓冲对,磷酸盐缓冲对,碳酸氢盐缓冲对),它们在血液中构成了一个相当稳定的缓冲体系;毕竟血液酸化或者碱化都是致命的,因此人体必然不会进化了这么多年还会仅仅因为吃的东西太单一就严重影响身体pH而生病。再说,其实人体摄入食物消化后产生的酸性和碱性代谢产物并不是主要由缓冲对来调节的。
2. 肾脏对血液的pH有强大的调节功能--维持体内pH长期稳定
肾脏不仅有滤过血液功能,还有分泌功能,因此它可以双管齐下来调节血液的pH,尤其是纠正因为饮食或者生理病理原因导致体内酸或碱累积过多的情况。
3.饮食所产生的酸碱作用非常有限
最后落实到食品上,到底哪些食品是所谓“酸性"或者“碱性”的。举个最经典的例子,就是关于大量动物性蛋白(如肉类)的饮食会增加尿酸,且尿钙上升(这是陈述性事实),而这部分钙的来由在以前并不明确,有学者猜测是骨钙释放而来;因此民科认为是“酸性的肉类”导致了骨钙减少乃至于骨质疏松。而事实上,近十年来的科学研究大多均表明尿酸增高和尿钙增高其实跟骨钙丢失没有关系(1),因此就对于民科把一个陈述性的事实(尿酸尿钙增高)和他们放飞自我的猜想(骨钙丢失--骨质疏松)联系起来,最后形成了一个看似严谨的套路:肉=酸性物质=有害健康。
4.利用共同“关键词”偷换概念
比如说酸性食品导致酸性“微环境”从而致癌这一说。这句话利用的就是一个基本事实:癌细胞可以利用糖酵解(无氧呼吸)的方式维持生存,而糖酵解的代谢产物正是乳酸这种有机酸。因此癌细胞周围的微环境确实是较其他地方偏酸性的。而这就被民科利用了,并且强行联系起来之前的肉类是产酸物质--所以酸化微环境--致癌。这显然是本末倒置说不通的,但是对于不懂生理学的人来说,听到个癌细胞偏酸,又听个肉类产酸,最后得出吃肉致癌的结论,反而比正统的说教更容易接受。
那么最后分析下,为什么说“酸碱体质说”的结论是对的呢。因为说它是民科,主要因为民科其实没有从头推导和验证的能力,而只有猜测和自圆其说的能力;因此大多数民科都是从结果推到到论据的。所以他们是从正确的饮食建议出发:多吃蔬菜水果,杂粮五谷,限制红肉和动物来源的蛋白,然后自己加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蔬菜谷物是碱性而肉类是酸性的说辞,这样的好处就是:你永远无法说他们是错的,毕竟他们用的结论都是对的。
然而这类民科的害处就在于,它简答粗暴的教会很多没有科学基础的人一个错误的观念,导致这部分人很可能会极端而粗暴的理解食品,比如很多人会长期完全不吃肉或者低蛋白饮食,而因此增大贫血和营养不良的概率,还乐津津的觉得自己碱性饮食很健康。
近期这个学说的创始人被罚款了,可见捏造一个似是而非的理论,对社会的危害是很大的,它会导致很多人的饮食观走偏而被商家利用,最后由于人群健康受损,买单的还是纳税人,所以抵制伪科学是全社会的责任。
Cao, J. J., & Nielsen, F. H. (2010). Acid diet (high-meat protein) effects on calcium metabolism and bone health. Current Opinion in Clinical Nutrition & Metabolic Care, 13(6), 698-702.
酸碱体质和酸碱食物学说。
算是很有趣了,说它是民科因为它毫无根据,说它有趣是因为它利用了对的结论去反推无稽之谈般的原理这种奇妙手法,让很多人无法全盘否定它。因此在很多民科信口提出酸碱体质说的时候,因为他们最后的落点是:多吃蔬菜少吃肉更健康,导致我们无法有力反驳。这就是这类民科的厉害之处--用民科的论据去包装科学的论点。
而它的民科部分在于:空口说某些东西是酸性某些东西是碱性,比如我完全不明白它认为白米饭是酸性的?是体外实验还是吃下去后发现血液pH值有显著性下降?而且血液和身体微环境又是如何被这些所谓酸碱食物凭空改变了pH?
以下我们拆解下民科部分,然后肯定下真正科学的部分:
1.血液是强大的缓冲体系,不会因为饮食有大波动(此外呼吸也是调节pH的一个环节)
血液中有三对缓冲对(蛋白缓冲对,磷酸盐缓冲对,碳酸氢盐缓冲对),它们在血液中构成了一个相当稳定的缓冲体系;毕竟血液酸化或者碱化都是致命的,因此人体必然不会进化了这么多年还会仅仅因为吃的东西太单一就严重影响身体pH而生病。再说,其实人体摄入食物消化后产生的酸性和碱性代谢产物并不是主要由缓冲对来调节的。
2. 肾脏对血液的pH有强大的调节功能--维持体内pH长期稳定
肾脏不仅有滤过血液功能,还有分泌功能,因此它可以双管齐下来调节血液的pH,尤其是纠正因为饮食或者生理病理原因导致体内酸或碱累积过多的情况。
3.饮食所产生的酸碱作用非常有限
最后落实到食品上,到底哪些食品是所谓“酸性"或者“碱性”的。举个最经典的例子,就是关于大量动物性蛋白(如肉类)的饮食会增加尿酸,且尿钙上升(这是陈述性事实),而这部分钙的来由在以前并不明确,有学者猜测是骨钙释放而来;因此民科认为是“酸性的肉类”导致了骨钙减少乃至于骨质疏松。而事实上,近十年来的科学研究大多均表明尿酸增高和尿钙增高其实跟骨钙丢失没有关系(1),因此就对于民科把一个陈述性的事实(尿酸尿钙增高)和他们放飞自我的猜想(骨钙丢失--骨质疏松)联系起来,最后形成了一个看似严谨的套路:肉=酸性物质=有害健康。
4.利用共同“关键词”偷换概念
比如说酸性食品导致酸性“微环境”从而致癌这一说。这句话利用的就是一个基本事实:癌细胞可以利用糖酵解(无氧呼吸)的方式维持生存,而糖酵解的代谢产物正是乳酸这种有机酸。因此癌细胞周围的微环境确实是较其他地方偏酸性的。而这就被民科利用了,并且强行联系起来之前的肉类是产酸物质--所以酸化微环境--致癌。这显然是本末倒置说不通的,但是对于不懂生理学的人来说,听到个癌细胞偏酸,又听个肉类产酸,最后得出吃肉致癌的结论,反而比正统的说教更容易接受。
那么最后分析下,为什么说“酸碱体质说”的结论是对的呢。因为说它是民科,主要因为民科其实没有从头推导和验证的能力,而只有猜测和自圆其说的能力;因此大多数民科都是从结果推到到论据的。所以他们是从正确的饮食建议出发:多吃蔬菜水果,杂粮五谷,限制红肉和动物来源的蛋白,然后自己加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蔬菜谷物是碱性而肉类是酸性的说辞,这样的好处就是:你永远无法说他们是错的,毕竟他们用的结论都是对的。
然而这类民科的害处就在于,它简答粗暴的教会很多没有科学基础的人一个错误的观念,导致这部分人很可能会极端而粗暴的理解食品,比如很多人会长期完全不吃肉或者低蛋白饮食,而因此增大贫血和营养不良的概率,还乐津津的觉得自己碱性饮食很健康。
近期这个学说的创始人被罚款了,可见捏造一个似是而非的理论,对社会的危害是很大的,它会导致很多人的饮食观走偏而被商家利用,最后由于人群健康受损,买单的还是纳税人,所以抵制伪科学是全社会的责任。
Cao, J. J., & Nielsen, F. H. (2010). Acid diet (high-meat protein) effects on calcium metabolism and bone health. Current Opinion in Clinical Nutrition & Metabolic Care, 13(6), 698-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