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听完就急忙赶来答题了,趁这会儿还有热乎劲,跟大家好好唠一唠我心目中的杰伦。
首先先表个态,会好听,一定会好听,肯定会好听。无论外界的人对于周董的评价有多么不好,说他江郎才尽也好,有些人专门去曝光黑料也罢,甚至说这次发前奏是营销包装自己炒热度,想重新回到大众舞台,这种言论在我眼里简直是可笑。周杰伦在华语乐坛的地位那是众所周知的,哪怕以后有人超越了他,做出了比他更好的成绩,那都无法改变周董在我们这一代人和下一代人心里的地位和在华语乐坛的话语权。
杰伦实力突出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自出道以来他发布的《青花瓷》、《双截棍》、《稻香》、《晴天》等作品都广受好评。他也凭借专辑《魔杰座》获得第20届金曲奖最佳国语男歌手奖。才华横溢这四个字简直是为周杰伦量身打造,因为他不仅唱歌动听,写歌能力也十分突出,2003年,周杰伦凭借自己创作的《晴天》获得“第十届全球华语音乐榜”港台地区最佳歌曲奖。
杰伦2000年那年出道的,当时年轻人主要是80,90后,他所唱的歌非常符合当时年轻人喜欢的风格,因此受到年轻人的热捧。杰伦出道20年,经历了两代人的年轻时光,毫不夸张的说,周杰伦的歌声里承载着80,90后人群的青春,只要音乐响起,人们会不约而同的追忆起自己年轻时的时光。记得之前曾看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有天我失忆了,请用周杰伦的歌声唤醒我”这句话出自周杰伦一位粉丝之手,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透露出周杰伦极大的影响力,格外受80和90后人群追捧。他们将自己的青春寄托在了周杰伦的歌声里,因为便会格外喜欢周杰伦。
再回到这首新歌上,新歌没有公布名字,但是从MV前奏的风格和旋律可以判断,这是一首轻快励志的歌曲,25秒的前奏都非常抓耳,勾起了无数歌迷的听歌欲望。MV里杰伦在峡谷地带的平原上走着,周杰伦头戴鸭舌帽,配上轻快的旋律,仿佛又看到21年前那个青涩害羞的时期。
听完前奏我就有一种,当年的那个杰伦,貌似就要回来了。虽然在编排上像极了某乐队的《我的天空》,但毫无疑问的是,这是一首向《一路向北》的英伦摇滚风格的流行情歌,而往往是这种风格最容易收割粉丝们的泪水。
反观现在的娱乐圈,用乌烟瘴气四个字来形容最好不过了。恰逢8月27号发布,微博热搜霸榜好几个艺人流量明星,更加衬托出了一种作为音乐人的朴实无华。在娱乐圈即将迎来大洗牌的日子里,也许是最纯真的作品才能给群众带来最好的体验。
就等新歌完整发售啦!
聪哥哥的视频 https://www.zhihu.com/video/1414752770402025472“人情畏死,众人以死奉王,此天授也。“——《旧唐书·尉迟敬德传》
这个问题下面竟然没有人提尉迟敬德吗?
著名的“三次救主”了解一下?
第一次,李世民征洛阳期间亲侦敌阵猝遇单雄信,尉迟敬德横刺之落马:
因从猎於榆窠,王世充出步骑数万来战,贼将单雄信恃其骁悍,领骑直入,以趋太宗。敬德乃跃马大呼,横刺单雄信,中之。贼徒稍却,敬德翼太宗以出围,因率骑兵与王世充交战数合,其众大溃。擒伪将陈智略等,获排槊兵六千人。——《册府元龟·帝王部·推诚》
第二次,河北对阵刘黑闼期间,李世民为了营救李世勣身陷重围,尉迟敬德率领敢死队破围而出:
又从讨刘黑闼于临洺,黑闼军来袭李世勣,太宗勒兵掩贼,复以救之。既而黑闼众至,其军四合,敬德率壮士犯围而入,大破贼阵,太宗与江夏王道宗乘之以出。——《旧唐书·尉迟敬德传》
(李世勣:真正的名将敢于直面最黑的黑历史,“发现我的笑容成长在你哭泣里”就是写给我的没错。)
第三次,在玄武门当天射杀了正要勒住李世民脖子的齐王元吉。
太宗所乘马又逸于林下,横被所繣,坠不能兴。元吉遽来夺弓,垂欲相扼,敬德跃马叱之,于是步走,欲归武德殿,敬德奔逐射杀之。——《旧唐书·尉迟敬德传》
嗯对,之后“擐甲持矛”地去“保护”李渊的也是他,这个地球人都知道就不说了。
要说有什么“遗憾”的地方,大概就是不太符合题目中“无论兴衰”的要求,因为李世民没有给过尉迟敬德衰败的机会。
只有当唐军众将都怀疑尉迟敬德投降的诚意时,李世民会将尉迟敬德引入卧内,对他说:“大丈夫以意气相期,勿以小疑介意,寡人终不听谗言以害忠良”;
当尉迟敬德果真救主报恩,李世民会在战斗结束憩于古丘的间歇,对他说:“天诱我意,福善有征,何相报之速也”;
当闲来无事,李世民与玄甲军众将漫步汜水滨顺便考察敌营时,会独独对尉迟敬德说:“吾执弓矢,公执槊相随,虽百万众若我何?”
——贼见我而还,上策也。
惜字如金的史书从未记载那天天气如何,但是每次看到这句话,脑海里浮现出来的,一定是一个晴朗得可以奋衣而云翔,回雕戈于日光的四月天(别想多,真的是阳历四月。)
以及,当尉迟敬德回朝之后遭人构陷,被高祖李渊“下狱讯验,将杀之”,李世民会不顾自身亦处于猜忌之地,跑到高祖面前去“固谏”,终获保释。
这大概就应了那句著名的心灵鸡汤:没有人值得你为他去死,因为值得你为他去死的人是不会让你死的。
不过呢,在尉迟敬德的生平事迹中,最为传奇的不是三次救主,不是背锅逼宫,而是一场“无关生死兴衰的小事”:
王世充兄子伪代王琬,使於建德军中。乘隋主所御骏马,铠甲鲜华,出於军前。太宗眄之曰:“彼之所乘,真良马也!”敬德曰:“请往取之。”因与高甑生、梁建方两三骑直入贼军,擒琬,引其颈、持其肘以归。贼众无敢当者。——《册府元龟·将帅部·勇敢》,并《旧唐书·尉迟敬德传》
没错就是这个虎牢关决战当天「阵前夺马」的故事。
之所以说这个故事最为传奇,是因为:
战场厮杀,是将军之职;
临危救主,是部下之命。
“阵前夺马”属于哪一种???
若说“两军对阵,气势为先”吧,然而先声夺人可以有无数种方式,比如窦建德派人来“请选锐士数百”先小试一个回合的时候,就可以陪他玩玩嘛!何必非要选择如此高难度如此挑战想象力的玩法?
这就好比什么呢?
最初读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正值红得发紫的小甜甜布兰妮刚刚发表了《Oops I did it again》(暴露年龄系列)。其中间奏部分有一段对白是这样的:
当年尚不能理解歌词的我,听完之后满脑子就记住了这一个经典句型 "Oh you shouldn't have~~~"
你品,你细品。
“岂可以一马丧猛士?”——李世民如是说。
实际上心里是不是甜到爆炸就不知道了。
所以我也很能理解为什么后来尉迟敬德会变得那么轴,直至在国宴上因为座次问题当着李世民的面大打出手。
天下太平已久,那一段“只要敢冲上去干仗就能牢牢占据主君身边最重要的位置”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李世民再也不需要尉迟敬德为他栏枪夺马了。
这对于当年主君亲口盖章“天下有我们两个人就能搞定”犹在耳畔的人来说,的确很失落吧?
好在后人并没有忘记尉迟敬德。
北宋名臣田锡在其《鄂公夺槊赋》中用一句「非太宗不能得我之死力,非我不能赴太宗之指踪」高度概括了尉迟敬德的一生。直到现在这种认知依旧是大多数历史爱好者心中对尉迟敬德的形象注解。
这是某著名直男引战论坛前几天搞的投票贴,尉迟敬德如果泉下有知,想必会非常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