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是吃吃饭,聚聚会,那可以打哈哈,尊重和“捧哏”就够了。
如果需要有实质的交流,有诉求在里面的,那就不仅需要注意技巧,还要注意时机。
沟通技巧中,也就是术的部分:
把整个沟通里,大部分重心让给长辈,让长辈多发言;
多倾听,多倒茶,多点头;
多用积极乐观的、求问的方式沟通,少用消极悲观的、好为人师的方式沟通;
记得用尊称,“您”、“叔叔”、“阿姨”等。
长辈讲道理时,适当“捧哏”,说“是的”、“对啊”、“很有道理”之类的。
要表现出认真倾听的样子,而不是搓手机毫不在乎的样子。
拿捏分寸,意在高兴,但不是“拍马屁”让其“得意忘形”
沟通内容中,也就是道的部分:
适当的引导一些茶余饭后的话题,减少一些假大空的叙事类的话题;
拒绝挑出对方沟通的漏洞和错误,这不是辩论场;
减少谈论你自己的事,而多让对方讲其自己的事,也就是“有的放矢”而不是“众矢之的”
出于尊重对方的接受程度,不需要较真,你的观点还是你的,适当的处理即可。
沟通技巧中,也就是术的部分:
运用先提出简单的诉求,再叠加较难的诉求,成功沟通的概率会高一些。
在对方心平气和、甚至心情愉悦下交流和提出诉求,会比对方心烦气乱、甚至烦躁不安下成功沟通的概率高一些。
研究表明,每天下午的三点到四点,是一个人耳根子最软的时候,此时去谈论一些诉求是一天中最好的时间。
沟通内容中,也就是道的部分:
要把想要表达的事情的背景、诉求、选择条理的罗列出来,而不是blabla讲一堆,都不知道你想干嘛
要设身处地的考虑对方对于这个交流内容的接受程度,包括但不仅限于文化程度、地域背景、所处利益、决定比例等,提出合理诉求是内容中的边界
与老人沟通,不要忘了他的自尊;
与男人沟通,不要忘了他的面子;
与女人沟通,不要忘了她的情绪;
与上级沟通,不要忘了他的尊严;
与年轻人沟通,不要忘了他的直接;
与儿童沟通,不要忘了他的天真。
当然,一切都基于善意的、平等的、互相尊重的、友好的交流氛围下进行。
剑跋扈张的情况下,术和道全部失效。
有时候,做你自己就行,不需要人人都拿奥斯卡。
作为长辈们非常喜欢的聊天对象,我常常能在长辈们那获得良好的口碑。
他们都会说这个小伙子很健谈,和他聊天很开心。
一次愉悦的聊天,双方都会有获得,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那么作为和谁都能自来熟聊的好的我,和大家分享我与长辈沟通的独特技巧。
试问谁都很难拒绝与一个阳光积极而且善于夸赞的人的聊天邀约。
况且对于长辈,是要给予相同交际下稍微多的尊重的,所以积极和夸赞是很好的。
“喔哟,叔叔,感觉你比上次气色又红润了,是不是阿姨最近做的菜都很不错呢~”
“哇,阿姨,你的围巾好好看啊,显得年轻呢~”
他们就会开始顺着你的夸赞下,开始介绍这些东西,话匣子就打开了,
而且会觉得你尊重他们,他们当然愿意把自己的一些好内容和你聊天、和你分享的。
在稍微知道了长辈的一些基础信息后,你可以开始聊聊他们年轻时候的经历。
人们是很乐意把自己的过往和想听的人分享的,
对于长辈,他们肯定有精彩的、回不去的年轻的时光。
“叔叔,听说你年轻的时候跟随铁道建设走过大江南北呢,好羡慕啊”
“阿姨,我看到墙上挂着好多阿姨一起聚会唱歌的照片,年轻时阿姨们也都一起唱歌吗?”
他们就会开始分享自己年轻时候的过往,有些内容可比电视剧精彩~
和长辈沟通,不要总是把焦点聚焦在自己。
除了职场上下级,没有人不得不听你侃侃而谈大半天的。
所以在和长辈沟通时,要多聚焦在长辈身上,多让他们成为沟通的中心
“我的事情比较鸡毛蒜皮,不如说说叔叔你发朋友圈去钓鱼的事情吧”
“我只能周末偶尔运动一下,我还是羡慕阿姨可以每天都去跳广场舞”
作为同理心,年富力强的年轻人要照顾体能退化的长辈。
就像记者采访小朋友要半蹲一样,要切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
对方会在这些细节上感觉到你尊重他和照顾他的。
语速略慢,便于对方感觉到你的沉稳和给头脑思考;
声音要略响亮,便于对方听清楚你讲的是什么;
倾听要耐心,便于对方表达完整TA想表达的事情。
这样极富亲和力下,长辈会很愿意和你沟通的。
由于时代的差异以及所接触文化的差异,
往往长辈是较难接触和掌握新鲜事物的,
类似于“YYDS”、“绝绝子”之类的流行用语和缩略词要减少、甚至不要用。
因为有效的交流沟通,是要在双方的表达内容在理解上可以平等的才能算有效。
你讲的是化学的氢氦锂铍硼,我讲的是平仄仄平,那你说怎么沟通呢?
其实,上述的沟通技巧,在其他的沟通场景、其他的人群下也是适用的。
你想有其他人和你沟通,你是怎么希望对方和你沟通会舒服的,你就可以参考的去和其他人沟通。
两句话:
不好的沟通方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良好的沟通方式,顾己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