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直流传着一个经典的笑话。
“为什么EA是北美最差的游戏公司?因为UBI是个法国公司。”
G胖不会数三大家都知道。至于暴雪,自从德拉诺之王之后每个WOW的版本更新都伴随着争执冲突和敌视,“三年不更新,更新加个零”,“养寇自重大卫金”,“暴雪教你玩游戏”那些梗相信也还有人记得。
实际上游戏玩家针对这些大公司的抨击和讽刺从来不少。电子游戏玩家历来就是直率而且口无遮拦的代表。哪怕是过去声望如日中天的企业,在一两个令人失望的产品之后也会收获满怀讽刺的雅号。(比如斯德哥尔摩艹山羊的,波兰精户云云)
玩家并不是巨魔,虽然很多人确实以巨魔对线为乐,但多数人只是通过强烈的言行表达自己的失望和对良好产品的渴望。即使是同一个公司的产品,他们可以对一个优秀的产品自发宣传,建设一个极其繁荣的同人创作圈甚至衍生出一系列文化符号(比如滚5)。也可以对一个拙劣的产品编纂无数笑话,让它的低劣和浅薄暴露无疑,衍生出一系列“it's just work”的笑话(比如fo76)
从这个角度来看,电子游戏玩家是一个相当真诚,真实,真性情的群体。
v社: 本身是个老牌软件厂商,做过不少经典游戏。但自从坐拥steam之后就在做游戏上摆烂了。
而且steam作为平台方的抽水肆无忌惮,导致第三方对steam多有怨言。这点直接导致epic打着消灭g胖暴政的旗号带头反了。
同时威尔福这家公司有很多老私企的毛病,包括且不限于朝令夕改,效率低下,办公室政治下的内斗等等。
所以你会看到很多v社的伞兵操作。
比如电竞赛事的无作为管理,对菠菜的放任,对交易电子库存的一刀切管制。
讲个最近的v社精彩操作,v社前几年的大战略是拓展dota这个ip。 所以开发了artifact,做了龙之血动画。
结果artifact首发失利,在这个过程中v社去过圣诞节了。回来之后不想着怎么救游戏,第一件事是把做artifact的全部人清算了。
之后丢了两个人,真就两个人。连美工都没有。去开发新版artifact。然后这两个被流放的员工勤勤恳恳做了一年,然后v社大手一挥,别做了,砍掉。
育碧: 单机游戏大厂鄙视链底端, 为游戏界新添了一个专门形容育碧式游戏的贬义词:checklisty。
游戏做的千篇一律,而且机械式重复内容极多。
ea: 这个名字就是骂人的, 恶行累累。甚至可以在知乎问个:“ea都做过哪些恶?”的问题。
同时橘子因为非常慢的速度被称为烂橘子。被喷了很长时间了。
暴雪: 只剩下个牌子的空壳子。 现在的动暴和以前的暴雪的差别差不多就是西汉到东汉了。
丑闻不断,胡比裁员,做游戏产能低下,摆烂。
魔兽3重制版成为史上分数最低的一批游戏。
以上加起来不如一个腾讯烂。
V社垄断抽水,可比腾讯发行渠道垄断和高额抽水
育碧BUG不断流水线沙盒,可比腾讯的换皮垃圾游戏
EA业界触手怪,可比腾讯预防性代理竞品之后任其自生自灭
暴雪贪婪傲慢万年不更新,可比腾讯一个CF吃10年
这四个公司加一起,差不多够得上腾讯的一半烂。
剩下那一半,比如骗氪逼氪、抄袭、欺诈、传播盗版、软色情、南山必胜客等等,以上四个公司还比不了。
v社不会数3,育碧bug,ea卖翻新,暴雪的电子竞技。
这些都是超过十年的老梗了。
解释一下:
v社数不到3,这公司的几大招牌作品,半条命,求生之路,都只出到2代就没声音了,宁可躺在steam上收过路费也不开发新作品。
育碧bug,主要是说刺客信条系列,育碧选择流水线形式出作品的代价就是3以后连续几代都是bug无数还敢拿出来卖的电子垃圾,大革命更是史诗级的bug如云。顺便一提该公司的中国官网,玩家反馈页面是“任然存在问题?”
有句话说得好,为什么ea是最烂的美国游戏公司,因为ubi是法国公司。
ea卖翻新,主要是ea sports要负责,中国玩家最熟悉的fifa系列常年在游戏性上落后于we,nba live更是年年换汤不换药,更新个名单加几个庆祝动作就敢当成新作卖,游戏性十几年没变化。
暴雪电竞是出了名的坏事。最初星际在韩国人手里搞成了电竞标杆,暴雪要在星际2另起炉灶结果搞的一塌糊涂。war3的自定义地图dota大获成功,暴雪在分成问题上不肯让步逼走创作者,直接催生了dota2和lol两大业界标杆,自己的风暴直接暴毙。守望的那点烂事就不用说了。
哦?毛熊和鹰酱同年同月同日死的愿望要成真了?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