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怀念陈浩南女朋友被人强奸,被人打死吗?
电影看看就得了,入戏这么深。
大陆有什么江湖?
上海青帮帮着国民党残害工人和共产党,日本人来了他们就当汉奸,国民党一完蛋他们麻溜儿润了。
杜月笙最后不也润香港了怎么不去台湾呢,解放战争后期老蒋没钱了先拿他开刀。
就在那个没人管的地方当几年混混,97一到全老实了。
老北京拾粪就是个江湖,你以为是康熙私访明月楼里东南西北四霸天呢。
宋金刚那故事就是瞎扯淡,换现实里早直接打死了,还给你送产业送金叶子?
水浒传把梁山泊写的多英雄,史书上里被张叔夜一波连根拔掉。
历史上有几个为民除害的啊,史书里就见着学了功夫给权贵当刺客的了。
西汉大侠郭解,洛阳有事儿都叫他去平,大将军卫青面前都说的上话,最后还是汉武帝看不下去把他办了。就这么个大侠,他家门客听说有人说他坏话,直接给人砍死了。
我现在丝毫不怀疑唐山菜刀帮让某些人拍电影的话,也能拍个热血沸腾。
大陆男演员不行?难道现在的香港新生代男演员就行了?
说说为啥“不行”,这和两地的演员选拔,经济制度有关。
大陆在经济发展的阶段中,从人均收入综合购买力来看平均落后香港大概30年左右。
香港哪一批人演黑道角色厉害?梁家辉,张耀扬这类60年左右生的人。他们本来就出身底层,又成长于社会剧烈变迁的时代,整个社会是真的有“黑社会”这个群体存在的,“底层”和“黑社会”本就密不可分,在他们刚成年的时候,“字花档”,“一楼一凤”,“烟馆”都是半公开的状态,廉政公署成立几个华探长隐退,江湖从之前的几大帮派交保护费警察维持秩序划分地盘再次进入靠小弟拼杀来抢地盘的时代。
而tvb在七十年代末开始做演员培训训班,进去的无论刘德华/张耀扬/陈小春这种,都是底层才愿意,不像现在大陆都是有钱人的二代才去做练习生(笑)。而那种从小养尊处优的,比如徐锦江或者王敏德,就完全演不了黑帮,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90年代后的香港,无论谢霆锋还是冠希哥这种,没有出身于底层,没有靠拳头摸爬滚打的经历,怎么演都像是富二代体验生活。
大陆的演员,首先基本来源军艺/上戏/中戏/北电,考进去砸钱砸资源,基本杜绝底层出身考进的可能。第二社会上扫黄打黑彻底,这些出身优渥的小鲜肉小公主最多只能跟着学校的三流混混有样学样。第三考的科目声台形表,完全和你的生活阅历毫无关系。第四社会和广电也是抵制黑帮题材影视作品的。
如果想出这样的演员,也不难,首先广电放开限制,然后到海陆丰地区去做一个演员培训班,或者到监狱去开个演员培训班。这样的演员真不难找。
大陆影视剧太学院派,自然演不出那种浓浓的江湖气。
而实际上当你看那些不那么学院派的大陆影视剧,比如赵本山的那些时,你就会发现实际上江湖气十足,丝毫不亚于香港黑帮片,只不过是本土风格的江湖气:
https://www.zhihu.com/video/1412871831452299264影视作品的风格不是只由演员决定的,制片人、演员、导演、编剧、武术、灯光、道具、布景、剪辑、摄像、音乐……这些东西全部加起来,才是观众在荧幕上看到的“电影语言”。电影语言不是靠演员一个人讲的,你只看到演员在演戏,实际上是代表了一个小社会的剧组在讲故事。
演技高超的演员完全可以演什么像什么,大陆演员不是不会演黑帮,但他们背后的集体却是扎根于社会文化,而无法随手发明的。
而艺术来源于生活,没有社会基础就不会有相对应的文化审美。
“江湖”的最典型特征就是遵循相对自由的丛林法则,没有明文的条条框框,也没有权威法律的压制,只有约束力有限的潜规则。政府的力量可以存在,但不能太强,否则丛林法则就无法存在,“江湖”也就不存在。无论是艺术还是现实,都是如此。
大陆这边,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政府对基层的控制力很强,在大多数地方,不存在法外之地的“江湖”,黑社会团伙要么是散兵游勇,要么是官家的爪牙,你只会看到保护伞下的黑恶势力作威作福,和保护伞倒掉以后黑恶势力随之消散的对照,要么就是没有后台的蟊贼被公安追得心惊胆战,一切社会生活都完全围绕着利维坦进行。大陆的黑社会只不过是利维坦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骨子里依旧是威权和集体主义的产物。
有人说90年代大陆的治安也不行,黑社会十分猖獗,但治安再不行,社会秩序的绝对主角依然是政府,黑帮只是官员作恶、外包治理的结果,他们不具备在社会结构上分庭抗礼的政治能力。不是有黑社会就叫江湖,没有相对独立的地位,就不是“江湖”。
而香港是殖民地,港英当局的统治力有限,它无力构建一个超越于资本哪怕只是基层的权威,警察作为一个整体无法超然于资本的影响,也就没有把触角伸到社会每个角落的政治能量,基层权力出现真空,资本控制的社团在基层影响力极大,并且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司法,是社会治理的一部分。这样的社会才会有独立的“江湖”,并伴随“江湖文化”的出现。
武侠小说里打打杀杀没有官府来管,本身就是现实的一种夸张表达,黑帮片没什么区别,不过是穿的衣服不同,内核都一样。
不是大陆演员不会演,是没有土壤罢了。
你发现没有,但凡这些香港演员来大陆演戏之后,你所谓的“那种骨子里的江湖气”也随之消失了?
不谈虚头八脑的,我来点干货。
提到香港黑帮片,你肯定首先会想到两个:
《英雄本色》和《古惑仔》
然而你肯定想不到,《英雄本色》的导演吴宇森是武侠电影名导张彻的爱徒,他直言《英雄本色》是现代武侠。同样,《古惑仔》电影是改编自漫画《teddyboy》,连载28年,去年刚完结,它的画师伦裕国在TVB综艺《画时代》也坦言,古惑仔最初的创作目的就是把古代武林江湖放到了现代社会。也就是说,香港黑帮片最初的最初,只是现代版的武林江湖,所以说香港黑帮片散发“豪迈江湖气”再正常不过,这就是他们的初衷。
香港黑帮片(现代武侠片)本身如丧尸片、鬼片一样,原本只是个小众亚类,是《英雄本色》的大获成功,让所有电影人、投资商看到了赚钱的希望,然后资本一窝蜂地往这类题材上砸钱,20年间拍了几百部,把这类小众题材推到了和武侠功夫片同样的高度,至于有人说是黑社会控制香港电影来洗白自己云云,是有,但并不多(这个扯淡的说法待会儿我再谈)。
《英雄本色》三部曲,反映的是现代武侠、江湖情义,导演吴宇森“暴力美学”成型,驰名世界,同样改变了好莱坞的动作片模式,好莱坞从拳拳到肉的《第一滴血》到后来主打动作炫技的《骇客帝国》《史密斯夫妇》《速度与激情》《撕裂的末日》。你把《英雄本色》的枪战换成大侠们的绝世武功,没有丝毫违和感。小马哥、宋子豪的情义,二人从巅峰到遭人陷害落魄、再到崛起复仇,这个模式眼不眼熟?这不就是吴宇森的老师张彻的《独臂刀》系列么!小马哥被人打断一条腿,方刚、雷力被砍了胳膊,还说你不是现代武侠?
然而随着黑帮片数量的增大,不可避免的,他的种类题材也变得丰富起来,正如原本恐怖类的丧尸片,逐步有了喜剧类(童子军手册)、爱情类(温暖的尸体)、科幻类(生化危机),黑帮片从传统的“现代武侠”开始了多元化,一马当先的是《我在黑社会的日子》,是第一部较为写实还原了洪门地下秩序与神秘色彩的黑帮片,主旨也非常的黑色幽默:想当龙头的当不上,不想当龙头的反而怎么推都推不掉!(像不像后来的《黑社会2》?),这部电影的主题曲《飞砂风中转》基本成了香港黑帮电影的精神内核,“人在风暴中,无奈的打转~”,而这部电影也直接催生了古惑仔漫画,古惑仔漫画的第一章《原青男篇》也致敬了它的主题曲。
古惑仔电影改编自漫画,而原著有三个来源:第一当然是《英雄本色》,现代武侠的模板;第二主角陈浩南的外貌参照的是《天若有情》刘德华,第三,故事背景则是借用了《我在黑社会的日子》,洪兴这个帮派名字就出自《我》,洪兴老大蒋天生的外貌原型是周润发,因为周润发是《我》的主演。这导致了古惑仔电影既有《英雄本色》的现代武侠、快意恩仇(您看看,每一部陈浩南or山鸡是不是先遭诬陷再绝地反击?《独臂刀》的模板用了30年),又有《我在黑社会的日子》对黑帮帮派的写实描写。古惑仔电影加了一个原著漫画没有的人物——牧师——而只有这个人物是有现实原型的,即陈慎芝,外号茅趸华,“慈云山十三太保之首”,后来其恶从善,入了基督教会,他戒了毒,也帮(胁)助(迫)其他烂仔戒毒,当选“香港十大杰出青年”,他的名言“我不是香港黑道仲裁者,他们瞎说的”,然后过生日时,水房的叶仔、大眼,新义安的林江、鬼添,胜和的国华、陈安,都跑去庆生.......古惑仔电影并不如原著漫画对黑帮的深刻批判,但是牧师的加入使得这部电影的思想层次上了一个台阶。
随着《教父》系列的成功,八九十年代美国拍了一系列黑帮电影,比如《美国往事》《巴格西》《疤面煞星》《好家伙》,把一个个流氓头子当主角拍,并对主人公加以美化,使其动机符合大众心理(俗称洗白),从而达到批判时代背景的效果。而这种黑帮片流传到香港,催生了与现代武侠、血腥写实完全不同的新类型——枭雄片。香港黑帮片的巅峰之作《跛豪》应运而生,之后跟风的有《雷洛传》《四大探长》《三支旗》《上海皇帝》《湾仔之虎》等等,不是剧本不行深度不够,就是小成本粗制滥造,个别的还有《濠江风云》这种黑帮大佬自己出钱拍自己的,真是生怕港澳警方不知道你啊,崩牙驹。《跛豪》有一段着墨不多的描写,跛豪刚到香港,被人诬陷顶罪,一个善良警官救了他,跛豪富贵后去报恩送礼,警官拒绝贿赂收礼,跛豪落寞地拎着两包礼物走在路上,后来跛豪被抓,抓他的正是那个善良警官,他恨,他恨这个警官为什么不接收贿赂,为什么迂腐死心眼,可是,如果那个警官真是贪腐之辈,你跛豪早就被诬陷打死在牢房之内了!宿命?讽喻?“大虾,我是不是醉了?”
既然有枭雄片,那么必然也有正邪对立的双雄片,然而与警匪片把笔墨主要刻画警方的不同,比如《警察故事》,双雄片把笔墨较为均衡的放在警匪二人,一个兵,一个贼。兵要抓贼,比如《黑金》《无间道》,《黑金》里刘德华的上司被收买,反派梁家辉反而竞选了立委,《无间道》里一个去警方卧底,一个去黑帮卧底,身份认同的混淆;兵与贼相爱相杀,比如《喋血双雄》《龙湖风云》,《喋血双雄》里警察逐渐认同了杀手,二人一同干掉了大BOSS,《龙湖风云》里警察看着像坏人,坏人看着像好人,一个卧底到悍匪里的警察最后宁愿与悍匪同生共死,也不愿出卖弟兄,因为比起不顾卧底和平民死活、只知抢功的警方,那帮悍匪反而更像个人。
在80年代黑帮片还局限在枪战、武打、传记的传统类别,90年代以后,黑帮题材的类型片也多样化,比如政治讽喻片,《一个字头的诞生》《暗花》,“一个几十年没回来的老头儿能干什么?”,最后洪先生(红先生)把他们安排的明明白白。包括《黑社会2》结尾,古天乐背靠着树,而尤勇背靠的是一座山,一个碎尸都不眨眼的恶魔,打尤勇打到最后自己趴下了,而尤勇只是说“谢谢合作”。
甚至于,黑帮片开始自己解构自己了,自己嘲讽自己,诞生了一系列黑帮喜剧片,有些还是向华强投资出品的,“为了赚钱我脸都不要啦!”,张学友梁朝伟主演的《阿飞与阿基》,黑帮老大的愚蠢迷信,地下社会里小弟们都是赚钱充门面,哪有真卖命的?吴镇宇的《旺角FIT人》前半段讲了个被诬陷而复仇的俗套故事,到了后半段话锋一转“都是骗你的!”,哪有什么因受尽冤屈而黑化的大佬?黑帮天生就是恶、天生就是坏!2010年郑伊健陈小春主演的《飞砂风中转》,算是黑帮电影题材的一部挽歌,电影名取自《我在黑社会的日子》的主题曲,恶搞了《无间道》《黑社会》等电影,陈小春不想当坐馆,却被老大强逼着竞选,郑伊健也不想当,从监狱出来后浪子回头,他想考大学,他妈不干了,“你竟然学好了?好好的黑社会不当,去学人家考大学?!“
悍匪片是黑帮片的一个亚类,比如《贼王》《追龙2》《龙虎风云》《追踪》《大事件》,源于八九十年代张子强、叶继欢、季炳雄等人在港气焰熏天,连香港本土黑帮都退避三舍、不敢正面冲突,诞生了一批以他们为原型的悍匪片,但是严格来说,悍匪并不是黑帮,黑帮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守序邪恶),悍匪是社会秩序的破坏者(混乱邪恶 )。黑帮要“守规矩”,而悍匪不需要,黑帮要仰鼻息于政客财阀,而悍匪竟敢绑架他们的孩子。。。
黑帮江湖片的另一个亚类:监狱题材。代表作《监狱风云》,以及跟风的一大批杂七杂八的电影,什么旺角监狱、少年犯、力王啥的,把正常人和黑帮关在一个逼仄的环境里会发生什么,一个监狱就是一个微小的香港,黑帮打骂其他狱友,却对港英狱警点头哈腰,狱友上报自己被欺凌,反而被黑帮与狱警联手镇压。。。
全世界范围内的黑帮以及黑社会性质的组织,都有一个共性,即他们是当地政权的依附者,是被当地政权接纳下的、在夹缝里生存的边缘人,比如苏联“律贼”、美国黑手党、日本极道,无论看上去多么凶恶,但都只是政客、资本家们的打手而已,如果他们之中有人敢嚣张地如悍匪一样、明目张胆地骑脸,政权分分钟教他们做人,又或者他们有人名声实在太臭了,政权顾及民意也会对他们弃之如敝履,一夜壶而已。当然,黑帮里不是没有成功洗白上岸、加入政坛商界的,比如黑手党出身的肯尼迪家族,比如艇户走私出身的霍家,比如《黑金》里描述的台湾黑帮当选“立委”,说一句,竹联帮最早其实是一帮国民党官二代军二代们的组织。
那么香港呢?
像很多人扯香港黑帮控制影坛,我跟你讲,香港黑帮最兴盛的五六十年代、最吊炸天的“黑帮四大家族”,以及把黑帮四大家族当狗训斥的陈志超、吕乐,也没有一个人敢惹邵逸夫、何冠昌、邹文怀这帮“太平绅士”,向华强向华炎又算的了什么?港英时代,一等人英国权贵,二等人太平绅士,三等人港英政权的官僚政客,四等人一般富商,至于黑帮?不过是帮上面这些人“催债要账”“强拆扒房”“杀人放火”的白手套。向华强确实监制出品了很多电影,但是也要注意到,他的电影多是中小成本的,真正大成本的电影,笑死,他根本拍不起,大成本的《A计划》《红番区》《警察故事》《黄飞鸿系列》那都是何冠昌、邹文怀等人拍的。。。
你只有了解了“黑道依存于白道”这个潜规则,才会明白为何我们很少拍涉及当下的黑帮片,很难过审,而拍的最多的是悍匪片,包括被玩梗玩烂了的刘华强,这个人物塑造并不像黑帮,因为他总是在破坏秩序规则,也没有塑造新的秩序规则,更像是一个悍匪,无法无天,没有任何约束与后台,自然什么都不怕,恰恰这种人才是最恐怖最危险的,就如同没遇到宋江的李逵,不如林冲更适合“江湖气”,有牵挂有挣扎,方为“江湖”。
我就给你简单讲一个人的故事吧:
跛豪:一个二流子到了一个新地方,认识了一个新大哥,靠着敢打敢拼闯出一番天地。
对比一下:蒋中正,受人所托去上海,认识了一个新大哥,靠着敢打敢拼,转手整了一所军校,带着军校生跟着北伐军风生水起最后成了一国总统。
这是最烂的一个。
你不信?
长沙,街头,人头涌动。
和香港一样,这里经济发达,
和香港一样,这里礼崩乐坏,
和香港一样,这里的学生没有前途,
和香港一样,这里的部队打算勒索当地政府。
在香港陈浩南杀了个老大成了个二流子到处砍人,创出了自己的一片天,成为了非法组织的头目。
而在长沙,一个学生站了出来;
“为什么我们不能把溃兵收编了呢?”
身旁的人都懒得反驳他,3000多溃兵,带着各种火器机枪大炮,你一群学生,收编人家???
他,站在一个台子上,开始演讲,然后说服了长沙商会,带着20个警察。100个手无寸铁的学生(人手一把棍子),收编了3000溃兵。
看清楚,120个人,20把治安用的破枪!
收编了3000,北洋兵!!!
要什么江湖气?
江湖里要的是啥?
侠客!
侠客的宗旨是啥?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不止内地,香港现在也拍不出那种感觉的黑帮片。
梁唯烈是非常不错的演员,虽然不是大牌,但是一直兢兢业业拍戏。
你要说他演的不好,那不对。
但是你说没有以前那种古惑仔味道,确实如此。
时代变了,香港已经没有黑社会,最多也就蟑螂。
因为这种江湖气是假的啊!
香港电影背后金主就是各种黑帮,卖毒品、逼良为娼、无恶不作,这种人哪有什么江湖气啊!
香港小家小业的,自己把自己忽悠瘸了。
大陆可是经过了扫黑除恶、严打、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等事情。
你让大陆老百姓相信坏蛋讲义气,难!
你让大陆老百姓相信卖白粉的讲义气,扯淡!
你让大陆老百姓相信逼良为娼的讲义气,妇女能顶半天铁拳砸死你!
在这种文化氛围下培养起来的演艺工作者,演绎黑社会老大,巨贪大恶,要么坏得纯粹,要么恶得嚣张。
唯独没有灯红酒绿下的假仁假义。
因为,我们从小是带着批判、否定的眼光,以一个正确的三观去看那些黑涩会的。
其实,大陆也不是演不出,如果你把演艺背景放在民国上海,大陆的演员还是能演出一丝江湖气的。
但这一丝江湖气,在当时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革命豪情下,永远是配角。
诗言志,词抒情。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就是说,在一个国家丧乱的大时代,给诗人更多接触社会、思考问题的机会,不寻常的人生经历,非凡的情感体验,客观上成全了他们个人的“小时代”,比如李煜、辛弃疾、李清照、陆游的许多诗词就有这种悲凉的凄美感。
同样地,近代以来由于国家衰落,只能“眼睁睁地看你离去”,在殖民统治之下,香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中西交融的特色文化。最简单的例子,现在普通香港市民的日常口语都是夹杂着粤语和英文单词的“谐和”表达方式,比如说停车为“pa(rk)车”,没有长期的殖民背景是不会形成这种似通非通的蹩脚语词的,可见这种影响已经深入文化基底。
殖民统治的副作用之一就是社会族群分裂严重,英国殖民者要想花最少的成本维持比较稳定的统治,就必须一方面让渡部分利益,同官僚买办阶级合作,另一方面就是各种无事生非,挑拨离间,姑息纵容一些大大小小的利益集团存在,分化瓦解民众,借助这些代言人和二鬼子,让他们无法形成比较大的合力,从而威胁港英当局统治。
在此背景下,一些权力真空地带就形成了一些“社团”,比如“屋村”和地下交易网络,这些人蛇鼠一窝,长期盘踞,甚至控制一些社会领域和行业资源,自然会形成自己的帮派文化、精神图腾、行事风格、道德标准之类的准自治衍生品,所谓“骨子里的江湖气”即由兹而生。
这种黑恶势力本质上肯定是社会毒瘤,无论其客观上发挥了哪些正面作用都无法改变其反社会属性。因此,大陆演员很难演出“江湖气”不止是因为没有那种社会存在,所以就没有切身体验,更重要的是这从侧面反映了大陆的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成效。银幕上的“江湖气”可能是许多人的血泪伤疤堆积起来的“副产品”,许多时候对普通民众来说,与其笑傲江湖,不如相忘于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