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言之,「锡」在表示「赐予」的义项时读 xī,不必读 cì。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查《现代汉语词典》,字典上的解释是「锡」有「赐给」的意思,读 xī,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但肯定有人要说,现代汉语都把「骑」统读为 qí了,你举《现代汉语词典》的例子有什么用。还可能有人举出其他辞书证明,有读成 cì的。
比如:
字典的不同处理,其实基于两种不同思路。
古人对此的看法可以查询《故训类纂》。
第一种,用「赐、予、与」等解释「锡」。
第二种,认为存在假借关系。
第三种,指出版本差异:有些版本会把锡写作赐。
下面看一下《古音汇纂》中历代对「赐予」义的「锡」的注音。
第一种,折合现代音为 xī。
第二种,音赐或作为赐的异体。
第三种,看反切音四,和前面12号的又音一致。和赐的韵母稍有不同,我音韵学不行,似乎还是晚出的韵书,就当成特例吧。
再补充一些其他书。
另外,《佩文韵府》中「三锡」、「师锡」、「天锡」、「金锡」、「永锡」、「陈锡」、「申锡」、「九锡」、「鍜锡」、「飞锡」、「振锡」、「卓锡」、「缁锡」、「挂锡」、「瓶锡」、「掷锡」、「大君锡」、「用锡」、「蕃锡」、「纳锡」、「禹锡」、「敷锡」、「载锡」、「多锡」、「少锡」、「取锡」、「银锡」、「连锡」、「铜锡」、「无锡」、「备锡」、「崇锡」、「加锡」、「宠锡」、「纂锡」、「封锡」、「往锡」、「帝锡」、「光锡」、「殊锡」、「沾锡」、「铅锡」、「班锡」、「显锡」、「铨锡」、「广锡」、「赏锡」、「恩锡」、「优锡」、「铁锡」、「镕锡」、「褒锡」、「赉锡」、「夹锡」、「赤锡」、「砥锡」、「玄锡」、「青锡」、「荷锡」、「黑锡」、「雨锡」、「负锡」、「缩锡」、「杖锡」、「犒锡」、「汤锡」、「涣锡」、「重锡」、「寓锡」、「肇锡」、「顾锡」、「曲锡」、「休锡」、「神锡」、「拥锡」、「嘉锡」、「警锡」、「珍锡」、「宴锡」、「睿锡」、「圣锡」、「担锡」、「顿锡」、「大锡」、「追锡」、「纯锡」、「一锡」、「圭锡」、「累锡」、「禁锡」、「携锡」、「竹锡」、「倚锡」、「放锡」、「把锡」、「蛮锡」、「驻锡」、「擎锡」、「立锡」、「撼锡」、「鸣锡」、「盂锡」、「憩锡」、「绕锡」、「短锡」、「皇锡」、「孤锡」、「锡锡」、「九命锡」、「茅土锡」、「殊礼锡」、「赤仅锡」、「四牡锡」、「玄圭锡」、「非常锡」、「四时锡」、「支云锡」、「龙惊锡」、「光摇锡」、「天厨锡」、「戬榖锡」的「锡」也都读本音。
通过以上证据,得出「古人一般认为「锡」本身具备『赐予』的意思,可以直接读成 xī」的结论应该是较为公允的。所以我支持《现代汉语词典》的做法,不使用「通假」的概念,不用改读。
现在我们知道古代一般的处理办法了。但「锡」和「赐」究竟是什么关系,是现在各种词典常说的「通假」?段玉裁认为的「假借」?还是其他?
无论是「通假」还是「假借」,前提都是「赐予」的义项就应该属于「赐」,「赐」是本字。这种观念的代表就是《说文解字》:
如果深思,问题还是有的,比如《诗经》、《尚书》中有大量表示「赐予」的「锡」,为何不用更正式的「赐」?
从朴素的文字学知识来讲,赐予金属和贝壳(用为货币)都是可以的,这两个偏旁不应该演化出这么大的区别啊。
另外,古代易字有两声,交易的易读入声,容易的易读去声。锡和赐都是易声,但前者从交易的易,後者从容易的易。按理说,由「交易」联想到「赐予」更符合一般规律,「容易」就有点难说了。对此,徐锴的解释是:「从难易之易,赐之言易也,有故而与之也。《礼记》曰:『庆赐逐行,无有不当。』」 我是没大懂他的逻辑。
从古文字的角度来看。甲骨文和西周金文皆以「易」为「赏赐」之意,同时金文中开始使用「睗」、「赐」、「锡」,但仍以「易」为主,「睗」次之(但这个用法失传),「赐」、「锡」只有零星一两例。战国文献中「锡」数量极少,除了人名、地名外,主要用来表示金属锡。「赐」稍多,除了人名地名外,可表示赏赐或者读为「易」,这可能就是《说文》所本。但用例确实有限,论证存在缺环。
对此,我只能开开脑洞了。是不是冶炼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金属锡越来越常见,于是人们更愿意用和金属无关的赐表示赏赐,而《诗》《书》等文献由于某种原因保留了锡的用法。到後世出于实用和崇古(尊重《诗》《书》传统)两种不同的考量产生了不同的用字习惯。
锡和赐的读音也未必是对立的,《说文》本身不带反切,「从金易声」和「从贝易声」未尝不能同音。可能是先有了词义的区分,然後产生了用字的区分,或者读音的区分。这个演变的存在与否和先後顺序,现在可能很难考证了。我也没什么好的想法。倒是@msoeg 在下方链接的问题评论区【问题本身的评论区,不是问题下回答的评论区】提到一种可能,我觉得很有意思。
甲骨文
金文
战国秦汉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