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 2016 年 6 月 30 日「苹果中国区所有游戏需要广电总局审批才可上架」的通知? 第1页

     

user avatar   xie-bo-han-24 网友的相关建议: 
      

程序员,独立开发者,技术科研型人才还是早日移民才是王道。

去能尊重自己的地方,不要在中国浪费了自己的大好青春。


user avatar   song-de-sh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拿我自己来举例子吧:

亲身感受总是最有说服力的。

以下转自我在贴吧的发帖:

从大约97年开始接触到《卧龙传》,到现在为止已经有差不多20个春秋了。

出于对这个游戏的特殊的,别人无法理解的感情,一直想把它复刻在移动端,并能完美地把它的精髓体现出来,同时加一点自己的粗浅的理解和改动,没想过要靠它赚钱,仅仅为了圆自己的一个梦,一个理想的梦,并同时向制作《卧龙传》的游戏公司NEO·GETEN致敬。

从16年春节开始,因为正好工作不是很忙,就开始筹划起设计制作ios上的《卧龙传》复刻版,主地图和素材主要来自《卧龙传》,但头像使用了光荣的,音乐因为抓不到原来的音轨,就使用了其他类似的,当然也有一些针对移动设备交互特点的UI改进,主要为了手机上操作起来更加流畅和顺手。


我利用业余时间,每个周末都泡在图书馆,从2月10号项目启动,一直持续到6月30号,耗费了很多个周末和节假日的时间,终于差不多完成了主要的逻辑战斗编码工作,全部的完成进度大概为70%左右,本来准备再奋战两个月就先上线的,但昨天广电总局的一纸发文《移动游戏上架App Store之前须审批才可发布》彻底击碎了我的梦。


发文要求,要想在ios上发布游戏,至少要有10人以上的公司,逛着一条,就把我们这些独立开发者彻底挡在了门外,更何况还有其他版号、文号等等更加变态的要求。

他们为了控制意识形态,占领这片阵地,可以完全忽略普通独立开发者的呕心沥血,在他们眼里你所付出的努力根本不值一晒,抵不过他们的报告小数点后面的一位数字。


别了,我的《卧龙传》,别了,我的三国梦,对于我这样一个马上进入不惑之年的工薪阶层来说,也许能够在这片我所深爱的土地上苟活下去,就已经是最好的期冀了,又怎么敢奢谈梦想?

现实总是让人苟且地活着,如果你不懂得这个道理,现实就会教会你懂得这个道理。


也许这个游戏的源码会一直躺在我的硬盘上,度过整个余生也不会与世人相见,这也许就是命。




-一个热衷于三国的独立开发者写于建党节,心碎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区对全球来说要求是最高的,审核时间是最长的,受行政管制也是最多的,甚至要加上中国特色文化,例如手撕鬼子这类电影题材的精髓。

而不允许纸牌屋、越狱、僵尸等违反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及唯物主义等的APP出现。

对于中国发行需要有《互联网出版许可证》,这个证需要首先是公司,其次规模10人,还得有某不知道啥的部门审批通过。

然后对于每个APP的单次审核时间是20个工作日也就是1个月,然后再提交各大渠道商。


为此会催生出大量的中小代理商,同时他们也会赚一部分钱,对于优质的独立开发者绝对是噩耗,口头的肉又要与人瓜分。甚至会出现能走后门加速审核,

只要花钱多就行的情况。


上面注明审核要到某部门,是具体哪里呢,还有寄过去么等等?原来你在全世界审核最严的APP STORE要等一个月,也许你在这里半年都未必过,因为每次20个工作日。


当然国外的APP就不用上了,等于我们与世界隔离了。


现在还有一个问题是这是针对中国市场,还是针对中国开发者及中国市场?


换句话说中国人能发布游戏到美国区需要广电总局审核吗?还是说仅仅针对发布到中国区而已,发布到全世界100多个国家都要经过广电总局吗?

慢慢国内的水平会与国内拉开很大距离。

最怕的是没有标准的标准,如果有标准,放权给各大平台审核不就完事了吗?

这肯定又催生出各种后门

还不知道做出来找谁审核

是寄过去?

EMS?

把游戏装进手机,然后各种文档,然后弄个包裹寄过去审核?

1次20个工作日?要是我名字不合规,打回来又20个工作日?

名字等啥合规了,苹果说不合规,打回来

然后名字变了,给政府审核又不合规又打回来?

然后苹果又不同意,死循环?

他们这些政府机构做了像苹果或各大渠道那样的审核平台了吗?没有全国统一?各个省各个搞?

寄过去还是网上审核啊?

我是不是要弄个顺丰快递啊

自清朝起就闭关锁国了,几百年历史了,其实想想也正常,一脉相传啊

10月1号

全部

到时中国市场瞬间100万APP不见

跟当年网站审核一样,全世界除南朝外唯一的


user avatar   guan-ni-s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老乡们误会了,我们支持的万众创业,万众创新是特指能给我们带来税收,雇佣多些人交多点社保顺便每年让我们审核审核来点事的创业。你一个人在家里做游戏又不缴税又不送礼让我们很难办啊。连摆地摊的都比你们有规矩,不弄点规矩治你们怎么行。


user avatar   Orzhu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件事挺好的。知乎不是流行“对你没啥影响”的逻辑嘛。只要政策不损害自己的利益、大多数人的利益,谁关心小众的利益是不是受到了损害。农民烧麦秆活该被赶,小贩摆地摊活该被砸,支付宝

20万额度限制管我P事,我又没有20w。

大家一起理中客嘛,反正我又不玩手游,你敢说手游对社会没有一定点害处?

有,那就活该被审核喽。某些程序员工作没了,收入下降了,那是他们不努力,政府又不禁止做打小日本的游戏,以后游戏全是抗日神game,这样阶级路线就对了。以前抱怨Google学术被封,很多人点赞的逻辑就是这样嘛。

城管为了城市环境驱逐小摊小贩,广电局为了游戏环境审核下架游戏,对程序员和小摊小贩一视同仁。这个社会谁没有是小众的时候,既然觉得小众利益被漠视没什么,那这件事就是挺好。


user avatar   arju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们都误会了,这是移民局在广电里的卧底干的


user avatar   feifeim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

以前老有人说,等到80后90后掌权文化审查机构就好了。其实我想说等这批人掌权了。业界的日子恐怕只会比现在更艰难。这些年已充分证明,外行管内行,远没有内行管内行狠。

上了一些年纪的老网虫都知道,90年代才是中国互联网最自由开放的年代—— 与全球无缝对接,从来不知有墙,上网人群素质高,最重要是监管极少,堪称用户体验的黄金岁月。

在1995年以前,中国是基本上不存在互联网监管的,体制内对这个新生事物完全弄不明白,大部分官僚甚至意识不到这个东西的存在。

到了96,97年,终于知道有互联网这回事了,于是颁布一些规则,但只是针对基础设施标准的,对互联网的理解还停留在觉得是高校里玩的通讯工具。这个监管空档给中国互联网崛起提供了第一次历史机遇,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中国互联网巨头,基本都是95-00年这一波热潮里创业的。

官家第一次意识到要对网络内容进行管制,已经是2000年以后的事情了。但那时候对互联网理解还不深,看见大家都在上新浪、搜狐,就拿网络当报纸的电子版看待,所以成立的机构都是什么“网络新闻管理处”之类的。

我们能感受到的实质性监管,是从2005年开始的,随后第一个标志性事件是2007年,8个机构联合发通知,规定所有网游要搞「防沉迷系统」。到2013年开始发力,在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决定发表中,第一次明确提出,面对互联网飞速发展,之前没管好。

根据我的观察,中国的网络监管,在90年代大概落后市场发展5到7年左右。在2005差距拉小到3到5年。这之后差距迅速拉窄,2013年以后已经拉小到3年以下。

也就是说,现在给每个互联网的新兴业态留下的野蛮生长窗口期,最多不超过3年。这和监管者本身队伍里的内行逐渐增多有关。

等到大家反映过来不对劲的时候,对互联网有管辖权限的部门已经有国务院丶工信部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丶文化部丶新闻出版总署丶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及公安部。

而手机游戏,原本的行业惯例是除了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外无需另外获得行政许可。这才有了最近几年的手游大发展。如果现在这样趋势收紧下去,是不是搞个小游戏还要去文化部批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去新闻出版总署批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去工信部批互联网电子公告栏服务?

我觉得整个互联网业界,需要整合自己的资源,在合法正当的框架内,统一发出自己的声音。一个例子是2009年著名的工信部“绿坝事件”(《关于计算机预装绿色上网过滤软件的通知》),要求所有在中国出售的电脑须安装政府指定软件「绿坝·花季护航」,以封锁「不健康文字或图片」。然而之后媒体炸锅,工信部扛不住压力,最终宣布放弃了这个计划。说明舆论是有倒逼能力的。

何况,和90年代末不同,现在互联网是中国低迷经济中仅有的亮色和增长点,整个业界不应该毫无作为,白白浪费了自己手上的议价砝码。


user avatar   leng-yue-wu-sheng-22 网友的相关建议: 
      

update:

收到法务的通知,手机不用提交了。

光盘要求我觉得还是可以理解的,那就没有什么强烈的吐槽欲望了。

本来我可以直接删答案,不过还是留着让大家看看最新情况吧,也算给广电总局正名,有一说一,不吹不黑。(虽然从影视观众的角度,我还是很反感广电总局)

======================================================

手游研发人员,从审核要求的角度,纯吐槽一下匪夷所思的官僚主义。

正常都要提供的文档材料我就不说了,说几点荒谬的:


1.必须刻录5张光盘,必须是dvd。

安卓版安装包一张,iOS版安装包一张。还有3张是公司相关的资质证明扫描件的jpg格式。对你没看错,现在这个时代了,不能直接传文件,甚至不能把五个文件放在同一张光盘里。

2.必须寄过去两个装好游戏的手机,安卓一部,iphone一部。假设这个游戏没有安卓版,就提供iphone两部。

你们就是不能自己准备测试机然后费一点宝贵时间自己安装是吧?那好,全公司的游戏都装进去,一个公司寄两部手机可以吗?答曰不可,一个公司假如有n个游戏,就要寄2n个手机。

3.手机里必须有电话卡,电话卡必须有流量。

所以说广电总局没有wifi咯?这意味着不能寄itouch了,假设有穷苦的小公司一直用itouch做测试机,则必须为了审核买iphone。




7-1补充说明:

1.很多人关心手机是不是不还了,这个怪我没说清楚,还是承诺会还的。

市面上手游总数起码起码五位数是有的,他们要吞下几万台手机不太可能。但是并没有承诺多久还,法务说估计要几个月吧。

我们测试机算多的了,但是2n台要消失几个月还是觉得非常不便。比如iphone,那都是按照代数和系统号来准备的,安卓手机是根据品牌参数配置准备的,都尽量覆盖全面,现在有缺口了是不是要补,补的话都是成本,不补的话,漏了机型专有的bug怎么办?(比如有的问题就只出在ios9,有的问题就只出在某种分辨率,有的问题a牌手机没有b牌有,bug就是这么任性)


2.有人问出处,我这边就是接收了公司法务部的统一通知邮件,原法律文件我没有看过,与有关部门的沟通我也没有参与过,抱歉无法给出明确答案。我们作为项目组,只能反复和法务确认是否必需而已,法务也很无奈…

不过我真的没有胡编乱造(虽然看起来很像胡说八道),评论中也有同行回复,确认说也收到这样的要求了。


3. 有几个评论说广电总局收手机是为了游戏公司考虑,防止这个游戏在他们自己的测试机上无法安装或者适配有问题,如果是我们寄过去的就没事了,可以提高效率。我想说,好的,请你解释一下为什么一个公司n个游戏非要2n个手机?寄2个不就可以解决问题了?请不要自作多情好吗,这种“强奸犯要用这个体位是为了让你爽”的论调我受够了!(╯‵□′)╯︵┻━┻


user avatar   huang-jun-lin-27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图流


user avatar   bobo-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图源见水印,侵删

这是一张带声音的图片




     

相关话题

  Cocos2d-x 的作者王哲说 Cocos2d-x 的开发借鉴了 OpenGL 的跨平台思想,是哪部分思想? 
  如何评价《原神》导能圆盘•诡境「血狼集群」的呢? 
  如何评价《原神》凝光新皮肤「纱中幽兰」和刻晴新皮肤「霓裾翩跹」?你会买吗? 
  为什么乔布斯能把苹果做那么大,却不能把 NeXT 公司做那么大? 
  有没有手机屏幕是护眼一点的? 
  如何看待郭明錤爆料称 iPhone 14 只有 Pro 机型采用 A16 芯片? 
  苹果 145 元抛光布,特斯拉 318 元哨子,到底哪个更像智商税? 
  如何看待《赛博朋克 2077》1.2 版本补丁跳票? 
  腾讯推出「英雄联盟手游」是出于什么战略考量? 
  你赢过的最不可思议的一局《王者荣耀》是怎样的? 

前一个讨论
十分恩爱的情侣,一方去世,另一方接下来做什么才是你心中最完美的结局?
下一个讨论
计算机行业领先的公司大多在美国,Linux为什么却是芬兰人发明的?





© 2025-02-2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2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