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挪威人布雷维克? 第1页

  

user avatar   ggg-lll-84-5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杀了一票大学生然后你说死的人都是白左,活该?

跟杀了一票平民然后大喊“他们侮辱伊斯兰所以活该”的伊斯兰恐怖分子还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事情一件一件说,别急着互喷。左派,圣母,右派,极右,都得先达成几个共识:

1. 布雷维克是不是恐怖分子?14岁孩子是不是无辜?布雷维克是不是恶魔?
屠杀平民,是。孩子无辜。布雷维克是恶魔。OK。
2. 布雷维克的策略聪明吗?
聪明。杀穆斯林,反而会激起对穆斯林的同情,不利于他的反穆大业;杀白左孩子,让经常替别人宽容的白左两难,隔应他们,撕下他们虚伪的假面。自己利用挪威法律的漏洞进监狱,发表《2080欧罗巴独立宣言》,养望。目标坚定,手段强力。
3. 挪威等国的法律有问题吗?
问题多着了,比如不应该取消死刑。布雷维克这种恐怖分子该枪决。
4. 布雷维克是不是欧洲极右的精神领袖?有没有资格?
有。凭他的所作所为和书籍,出狱后就是元首。

接下来:
5. 穆斯林都该死?
不该。站在与恐怖分子作战第一线的,也是穆斯林。他们是库尔德人,是叙利亚政府军,是那位一人守一城的英雄。世俗穆斯林还是占相当多数的。

6. 第一要务,是弄清楚谁是敌人,谁是朋友。
谁是朋友?辛勤工作的保守派,温和穆黑,利益受损的本分人。
谁是潜在的合作者?对穆斯林问题漠不关心的大众,当他们切身利益受损时,都会转变为合作者。
谁是可以争取的对象?白左,温和穆斯林。
白左分两类,一类坏一类蠢。第一类坐奔驰,带保镖。他们是希拉里默克尔这些用政治正确为自己拉选票,搞名声的政治家,他们是钻进钱眼里的大资本家,满心只惦记着廉价劳动力。他们是不可争取的,因为他们的屁股是歪的,他们是不与普罗大众坐在一起的,他们的心都黑了。
第二类,他们沉浸于几十年的多元价值观的熏陶里无法自拔,他们可能很难醒悟,但在根深蒂固的思想也比不过血淋淋的现实。在法国,德国,波兰,荷兰,美国,右翼都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支持。这证明白左是可以转变的,常识会回归,他们是我们可以争取的。
温和穆斯林可以争取吗?可以。但我不是要以库尔德人和叙利亚政府军举例子,他们对抗ISIS的理由可能很多,很复杂。就算他们跟ISIS不两立,消灭了ISIS后也很难与我们有一心。伊斯兰教的根本问题在于教义极端自闭,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解决伊斯兰问题一定要由外力进行宗教改革,将其政教分离。
谁是敌人?极端主义者,恐怖分子,应该杀光。

7. 如何区分温和和极端?
如果让他们散落在外,那就没法区分。谁也不知道温和穆斯林衣服下面是否藏有炸弹。要想区分并团结温和派,一定要将穆斯林限制在本国,或者至少建立隔离区,这是为了减少管理成本,闹事应给予坚决镇压。之后以国家或政治军事团体为单位,加以鉴别。团结可以团结的团体,消灭极端主义者。所以欧洲各国现在首要要做的,是驱逐与隔离。尽管这耗费巨大,可能激起民变,也要办。否则就是温水煮青蛙。再过几年就算国家机器开动,也不知道该把枪口对准谁了。

8. 叫嚣杀光穆斯林,杀光白左的人是不是傻逼?
目前来说是。这是把原本可以团结的力量推往对手。智识上懒惰,只好简单地鼓吹杀光,这是不好的。但是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如果外力介入的宗教改革和以国家机器区分温和派与极端派的努力均告失败,可是穆斯林人口还在扩张,可能这就是唯一的办法。

9. 有没有希望?
有。世界上不是没出过世俗化的穆斯林国家,60年代的伊朗可是世俗的很。卡扎菲和萨达姆治下的利比亚伊拉克也远强于今。现在是需要全世界世俗国家团结起来的时候了,别再搞冷战时那种培养极端势力互相隔应的事儿了,也别再搞阿拉伯之春这种傻逼事儿了。现在最好的结果,是欧美的特拉普们上台,在几年内反应过来,欧美中俄组织起来,则大事可期。


user avatar   yu-tun-zhou-8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布雷维克就是互联网时代网络中毒症的重度患者。同样的例子还有“大汉之风”。

过去我们总是觉得,互联网方便了人们的沟通,能够让各种不同的立场观点互相激发碰撞,从而让人们更加理性客观。可是,现在看来,有的时候互联网反而为某些小群体设置了一个圈子。在这个圈子里,具有接近思想的人,很快有一种找到同志的感觉。而每天沉浸在网络上,长期与那个小圈子接触,自然就互相鼓励、互相加强形成了一套他们自己的逻辑。

如果没有互联网这种沟通渠道,他们还不得不与现实接触,自然会发现原来自己的荒谬可笑。而在他们的小圈子里,就算门口开了一家卖牛肉面的,他们也可以分析出一整套阴谋出来。

这其实是与前互联网时代的宗族势力是一样的。在一个紧密的宗族内部,所有人的心理定位,或者说羞耻感,都是在宗族内部。之所以宗族势力发达的地方往往形成集体犯罪,就是因为这种小圈子内部形成了一种相互鼓励、相互加强、自成逻辑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之下,这个圈子里的人总有一种被打压、不被理解的感觉。比如某些地区对买卖妇女的包庇、冰毒村、云南的“盲井”县等等,都是有一个外人难以融入的圈子。在这个圈子里自有它的一套“政治正确”,对外界的批评总是一种迟钝反感的状态。

而在网络上,在这些互相认同加强的小圈子里,肯定有那么个别的行动派。他们在行动之前,都是在那个小圈子里沉浸很久的。在某种氛围之下,他们会觉得无论从哪个角度论证,自己都是正确的。其实这有点类似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自洽而不科学。换句话说,他们已经有一套自己的逻辑,在一定的前提下是颠扑不破的。比如:出现了移民的负面新闻——你看,我早说他们不是好东西;如果出现正面新闻——他们正在伪装,骗取我们的信任;右翼抬头——啊,人民觉醒了;右翼竞选失败——唉,圣母太多,这届人民不行……总之,不管出现什么信息,经过他们的逻辑加工之后,都可以用来用于他们观点的心理加强。

他们其实最怕的就是与现实接触,因为他们要维持一种信念:就是他们是人群中的先知先觉者,其他普通人都是有待他们唤醒的麻木者。他们总是活在自己编织的阴谋论当中,通过网络过滤自己的精神养分。如果他们认识到他们一个劲论证的“邪恶的人”同样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根本不像他们一样活在阴谋论里,他们的逻辑就会失去支点。

所以,无论是布雷维克还是大汉之风,每天大部分时间泡在网上,只有网络空间才可以让他们感到舒适。在这个空间里,才会有一群和他们一样生活在阴谋论中的人。

也正是这种“众人独醉我独醒”的精神状态,让他们做出了普通人难以理解的举动。布雷维克和他精神上的朋友们(包括本问题的一些答主),觉得自己是某种先行者,甚至为自己的手段自鸣得意(比如不是直接去杀穆斯林,而是去杀工党的孩子,参见隔壁的答案)。

不客气的说,他们其实是很懦弱的人,不敢面对现实世界。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是失败者,于是他们更加依赖那个小圈子的肯定。而这个小圈子之外的任何批评,都可以激发他们“众人独醉我独醒”的情结。既然现实那么辛苦,那么就干脆干一票大的。如果有人认同呢,自己就是先知先觉的英雄;如果被人骂,那么说明他们不理解我,自己是更加超前的英雄。

反正这廉价英雄我布雷维克当定了,你们都别和我抢!

其实,对布雷维克之流的研究还非常不够。无论是其支持者还是反对者,很少有一种透彻的论述。互联网对人的思想意识领域的影响,这是一个鲜活的例子。我倒是很奇怪,这明明是一座学术金矿,却很少有学者去触及。

从布雷维克身上可以看出某类人共有的特征:宅,封闭,爱思考不爱读书,喜欢幻想和脑补,时常有改变命运的决心,没有持之以恒的能力;有想法,缺认同,有迅速成功的渴望;自认为抓住了其他人认识不到的问题,希望抢先一步获取名声;自己觉得自己聪明,觉得群众易于煽动,并且被互联网的某些反馈而产生一种印证的印象(比如发表右翼观点,一堆点赞的)……于是出于“死则举大名而”的目的,他们就动手了。

其实,布雷维克与他口口声声反对的“伊斯兰极端主义者”没什么区别。欧洲那些千里迢迢跑去支持IS的人,一般都是移民二代或三代。这些人的父辈是从一个农业社会突然到了一个(后)工业社会,忙于生计的同时忽视了子女的教育。这些人长到二十多岁才发现自己没知识、没技能,不被社会接纳,内心充满挫败感。而他们又在一定程度上开拓了眼界,对父辈的劝告不屑一顾,甚至长期家庭关系紧张。一种叛逆和反社会的想法一直在他们的脑中盘旋。而在网络上,IS之类的极端组织提供了一种“高大上”的理念,正迎合了他们渴望认同的的心理。同布雷维克一样,他们同样觉得自己先知先觉,群众麻木不仁,都是觉得自己在为某种崇高的理想而奋斗。他们的内心只渴望小圈子内部的认同,对圈外的批评,他们觉得越是骂的凶,自己就越是正确的,越是超前的智者。所以,他们要很努力的干出来令人震惊的事,越是让人痛恨,他们就越是有一种报复的快意。

所以,如果不是掉进了不同的圈子,布雷维克应该和这些人成为好朋友才对。

最后我想说的是:不要觉得这种东西离我们很远。最近几年发生的很多事件,比如公交纵火、机场爆炸、袭击幼儿园等等,虽然都没有被定性为恐怖袭击,但都透露出某种失败者报复社会的情绪。现在我们可以说,这些是孤立的事件。但如果有人为其提供一种思想,提供一种类似于布雷维克的情感体验,就很可能被大量复制。事实上,媒体的报道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引领”了模仿性犯罪。比如,有一段时间,投毒犯罪(甚至是具体到铊投毒犯罪)就扎堆出现;最近的伤医案件不断,同样有这这种倾向。

所以,哪怕是为了自身的安全,稍有理智的人都应该对布雷维克之流说不。这些人在行动之前往往有个心理试探的过程,毕竟他们本质是不自信的人,是“易受心理暗示者”。比如,他们会发表自己的观点,阐述“圣母为什么该杀,甚至比穆斯林更该杀”之类的观点。如果有一群人给他点赞,就会坚定他们信心,给他们的思想充气,为他们的行动提供一个心理支撑。

为网络生,为网络死,这就是互联网中毒症患者的一生。我们也许无法救助他们,但起码要知道远离他们。每天沉浸于阴谋论和救赎情结的人,往往是最危险的人。

这种逻辑和情绪的扩散,将会让我们的社会更加不安全。也许你不是他们嘴里的“邪恶的穆斯林”,但你很可能成为他们心里“更加邪恶的圣母”。毕竟,究竟谁是圣母,都是他们说了算。当他们的刀子捅过来的时候,并不会先让你掏出手机,看看你是不是“穆黑”。若干年后,大家提起恐怖袭击,很可能就是这些人的思想作为主导。那个时候的袭击会比今天更加频繁和狂热。

真的希望我的乌鸦嘴说错了。


user avatar   david-dong-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本来现在欧洲现在乱成这样我还在考虑要不要索性就留在国内算了,看到这各种扭曲思想,我简直惊呆了。人性扭曲成这样还觉得自己特别有使命感,这是中国特色自我催眠吗?还是在国外混吧,就算不小心死了至少还有人来同情一下,亲人也能得到关爱。放国内这环境如果真的起了冲突是不是死了还要被人扒坟怒骂"你竟然敢同情别人,你这个民族的败类,死的太好。"

现实太无力,流泪都无处可流。

我觉得最可悲的是,恐怖主义已经越来越成功了。我们对付恐怖主义最有力的武器还是思想和文明,但有一群人自以为怀着崇高理想要解决文明毒瘤,却在不断毁灭我们的武器,不自觉的散布着恐怖主义的思想。

你们越接近成功的时候就是恐怖主义越成功的时候。索性最后来一场圣战,让"审判日"到来吧。




  

相关话题

  捷克总统就捷克参与 1999 年北约轰炸南联盟道歉,对此你怎么看? 
  为什么有人说“仇日是智商问题”? 
  居住在甘肃临夏州是怎样的体验? 
  《水浒传》好在哪里? 
  如何评价知乎用户 @自由与独立 ? 
  如何看待沈逸教授评价奥特曼为社会达尔文主义作品,圆古还是没有跳出日本人的固有思维吗? 
  为什么美国不在台湾建立军事基地? 
  在历史上,有哪些制定得巧妙的法律或政策完美地解决了某些问题? 
  希拉里作为大资本家的代表为什么被称为“白左”呢? 
  如何看待舒兰市委书记被免职? 

前一个讨论
棒球在古巴是一项怎样的运动?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中国一部关于慰安妇的纪录片《三十二》?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