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当然能在新疆集结出大部队,没有什么无法投送兵力的说法。这在历史上就是已经实际发生了的。
1880年,沙俄就已经集结了45个步兵连、33个骑兵连。也不想想看,要是沙俄在中亚真没两把刷子,能吞并浩罕么?
而且,沙俄可没打算和你单线作战,他们要的是在东边和西边,两面出兵。清朝拿头去打?
真到了那个时候,按清廷的尿性,左宗棠要是敢和沙俄开仗,他的下场,参考那几个庚子祸首。
==========回答原文==========
没有任何可能。当时的左宗棠,根本无法和沙俄开战。
真实历史上,左宗棠已经用实际行动表明了他的态度。翻一下《左宗棠全集》中,关于那段时间的记录,左宗棠在对待沙俄的问题上,基本态度就是“静以待之”、“不可挑衅生端”之类的。
比如,给金顺的信件:
给英翰的信件:
给张曜的信件:
给刘锦棠的信件:
===========
左宗棠这种态度,是当时环境下的最优解。从事后回顾来看,当年的西征,最后能成功,其实具有相当的偶然性,原本大概率是要以失败告终的。其中,洋行和民间资本提供的借款,以及沙俄提供的粮食,是决定性的影响。
不需要考虑兵力、武器之类细枝末节的问题,此时的左宗棠军队,有两个最基本的问题无法解决:
1、饷银不够用了。
2、粮食不够吃了。
============
首先是饷银的问题。
左宗棠在新疆打仗所消耗的军饷,虽然无法计算出准确数值,但是估算数值是,纸面上消耗6120万两,实际消耗5000万两。
那么,剩下那1100多万两是怎么回事呢?
答案是:很多都赖账了。
左宗棠西征时,很多的军饷就是打个白条,先欠着。哪怕是问洋人、华商借款,也只能勉强补上一部分。
打完后,欠饷越积越多,新疆的清军都已经因为欠饷过多而哗变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欠饷的问题到了光绪十一年都没能解决,还越积越多,造成军队哗变,可见有多少严重。
(这是原文说得很清楚的,奈何有人脑子转不过弯来)
事实上,左宗棠军费欠债的情况是经常性的,贯穿了战争的全过程。而且战争结束后,过了N年,也没解决就是了。
《左宗棠全集》中,关于那段时间的记录,欠饷的问题多得数不胜数。
欠饷。
欠饷。(沈幼丹就是指沈葆帧)
欠饷。
欠饷。
欠饷。(其实左宗棠的西征军,没那么神奇,本来就是个团练,吃空饷、贪污腐败的问题比比皆是)
欠饷。
欠饷。
上面是我随手摘录的一点,只是一小部分而已,但也足够反应当时的情况了。
欠饷成这样的军队,打打阿古柏这种还能用,但要是和沙俄开战,确定不会遇敌即溃?
============
除了欠饷的问题,左宗棠的军队还有一个更加致命的问题,那就是粮食不够吃了。
因为同治陕甘回乱的原因,西征路上已经是十室九空,生产力被严重破坏,根本无法获得足够的军粮,到了1875年,左宗棠的西征军已经基本处于断粮状态了。
当时左宗棠总共开展了4路运粮,其中一路,就是从沙俄大量购买粮食。
但即使是4路全开,最后的结果,军粮也只是勉强满足需要而已。
如果直接扣除来源于沙俄的近1500万斤粮食,你觉得会怎么样?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题。
《左宗棠全集》中,那段时间的问题,断粮是更加致命的问题。
看看左宗棠写给友人的书信,满满的绝望:
断粮。
断粮。
断粮。
断粮。
断粮。
欠饷+断粮。
当然,就在这种情况下,沙俄伸出了援手,给左宗棠的部队提供了粮食供应。
具体可以参考我的这个回答:
简单地说,沙俄为了和英国抢夺中亚的利益,决定扶植左宗棠击败阿古柏,为已经断粮的左宗棠军队提供粮食供应,并借此控制左宗棠的部队,在新疆获得更多的利益。
索思诺夫斯基的调查报告,也很能说明问题了:
最后好歹沙俄部分遵守了合约,提供了大量的军粮,给左宗棠的西征胜利送上了最后一块拼图。
随着沙俄不断交付粮食,度过了艰难的春季,夏季本地粮食丰收后,西征军断粮的问题,才终于被解决。
更新:
原来左宗棠的西征军对俄粮的依赖,比我想得还严重。
光是卡缅斯基一个俄商,在4年内供应给北疆清军的粮食,就达到近1.1亿斤。更别说除了他之外,还有其他俄商也在为清军供应粮食。俄商就是跟着清军的伙食主要经办人。
这种情况下,清军想和沙俄开战,武力拿下伊犁,完全是痴人说梦。
其实俄国本来就打算靠断供粮饷来阻止左宗棠收复南疆了,这也可以证明,他们确实成功压住了清军的命门。只不过通商原本就是沙俄的主要目的,阿古柏政权在此时,又已经被沙俄所轻视,才只给口头许诺而没有实行而已。如果真和沙俄开战,那可就不是这么轻描淡写的了。
===================
总结一下,当时左宗棠的军队情况是:
1、欠饷巨多。
2、军队的命门——军粮,是被沙俄把持着的。
所以,你们觉得,这种情况下,左宗棠可能和沙俄开战,武力拿下伊犁么?
后来完颜崇厚在1878年和沙俄签《里瓦几亚条约》,其实非常符合当时的大环境。清军根本无力在新疆对抗沙俄,要是沙俄不高兴了,亲自跑过来干仗,清军全军覆没只是时间问题。
左宗棠西征军购买俄粮,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在当时的情况下,这已经是能做出的最优解了。
要知道,真实历史上,最后仍然是签订了《改订条约》为结局。这个条约也是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根本不是什么俄方的让步,只是在不损害沙俄的利益前提下,调整了条款而已。
《改订条约》的后果,就是沙俄通过建立贸易圈地,控制了几乎整个新疆,“是与割让何异”。
如果真能不受沙俄制约而武力收复,谁会签订这种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