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应该加一个词:中国。
《潜伏》,个人认为是现阶段中国谍战剧的巅峰。但是,既然你问的是谍战剧,那对不起,它算不上巅峰,因为它是一部高仿剧。
以社会主义阵营拍摄的谍战剧为例,在央视播出过的这类谍战剧,有民主德国的《死亡档案》和《无情的战线》。有朝鲜的《无名英雄》和《敌后金达莱》。有苏联的《春天的十七个瞬间》和《盾与剑》。
1970年代,《春天的十七个瞬间》播出后,风靡东方阵营。朝鲜的金正日看完这部剧后,指示朝鲜的文化部门仿拍了一部以朝战为背景的谍战剧《无名英雄》,八十年代初在中国央视播出过。
八十年代后期,央视陆续播出过民主德国的《死亡档案》和《无情的战线》。戈尔巴乔夫访华后,中苏关系解冻,央视又陆续播出了《春天的十七个瞬间》和《盾与剑》。
《潜伏》的导演姜伟也说过,《潜伏》借鉴了《春天的十七个瞬间》和《无名英雄》拍摄手法:大量的内景戏,大段的旁白,部门之间,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的勾心斗角,主人公与各派别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制造矛盾,利用矛盾,最终再解决矛盾……
所以,如果同时看过《春天的十七个瞬间》和《无名英雄》,再看《潜伏》,你会发现很多共同的东西。
建议爱看谍战剧的观众朋友,可以在网上搜一下《春天的十七个瞬间》和《无名英雄》,也可以看一下法国的谍战电影《蛇》和苏联法国合拍的谍战电影《德黑兰43年》。你就会感觉到,《潜伏》只能是现阶段中国谍战剧的巅峰。
中国间谍片真正的巅峰是五六十年代,现在这些“谍战剧”跟那时比根本不值得一提。
那时的间谍片不少都可以当成给新人看的教学片。
全看完了基本上也就了解了最基本的人力情报工作的知识和常用手法了。
我在之前的一些文章中提到过一些这类知识:
而五六十年代的老电影里这些基本工作手段全能找到。
比如《林海雪原》里的杨子荣设置秘密情报投放点:
https://www.zhihu.com/video/1394676839915315200《英雄虎胆》里的敌方特务的秘密情报投放点:
https://www.zhihu.com/video/1394676964976816128《永不消逝的电波》里识破敌人的安全屋:
https://www.zhihu.com/video/1394676864833806336《野火春风斗古城》里用筷子设置的接头识别标志:
https://www.zhihu.com/video/1394684914302799872连这么个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都暗藏着学问。他们为什么交谈时还要开着收音机并放到那么大的音量呢?片中没有交代,但懂的自然懂,这是在防止别人在外面偷听:
https://www.zhihu.com/video/1394746831780323328从敲门方式到藏情报的地方,每个看似不起眼儿的细节都很写实:
https://www.zhihu.com/video/1394756513257320449而这段观察和评估潜在策反对象的过程真实得跟教学片一样:
https://www.zhihu.com/video/1394753566058262528那时的间谍片之所以如此经典,是因为这些影片要么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永不消逝的电波》、《林海雪原》),要么作者是有着真实的秘密工作经验的(《冰山上的来客》、《神秘的旅伴》),所以想不真实都难。
《冰山上的来客》的作者的经历:
《神秘的旅伴》的作者的经历:
现在的“谍战片”就完全是毫无间谍知识底蕴的胡编乱造了,我一般都当成笑话来看。
而且“谍战片”这个叫法本身就怪怪的。
间谍片(Spy Genre)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经典影片类型,全世界各国都这么叫,到了中国怎么叫了这么奇葩个名字?
2010年之后,南方媒体和ngo组织下,有些地方看东北就跟欧美看中国一样。带着一些东北人自己都贬低东北,何必呢?
东北由于时代的原因,建国初期没把财富留下来进行产业升级。但80,90后的城市东北人应该都是挺幸福的,城镇化早,父母基本都是双职工,重视教育,物质生活基本不愁吃穿,高考也不难,普遍大学都考的不错。东北没有互联网企业,又不是金融中心,重工业设备比人贵,自然人才回来的少。
东北轻工业建国初期还有些保留,后来因为地理位置不便出口,再加上税率比南方中基本走的走破产的破产。吃的用的基本都是长三角和珠三角造的,叠加现在物流这么方便,财富的转移更加明显。
最大的就是人口问题,三四线东北城市人口还不如南方县城人口。没有高端产业留下人才,密集型制造业又没有那么大的人口基数,产业升级错过了最佳时期。国企逐渐衰败,10年之后的四万亿跟东北基本没啥关系,东北的城建08年左右就完成了。
政策没有倾斜情况下,只能自救呗,不求回来工作支援家乡。但有创业需求首先考虑东北,快递优先考虑东北商家,多在本地消费,在外不诋毁家乡。
外公是一个十多岁就开始做老师的人,全村的人老老少少都是他的学生,虽然他的知识不像现在这么系统,但是有很多粗浅但却有意义。
小的时候家乡环境差,刚开始上小学,在没有任何取暖设施的教室冻得手脚都快没有知觉了,就天天不愿意上学,哭闹。
外公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人投胎的时候,阎王爷就会问这个人:“你是想要立地就能走,还是想要三年屎尿泡。”回答立地就能走的,出生后就当了牛羊鸡鸭,一辈子蒙昧吃拉同室。选择了三年屎尿泡的就成了人,所有的人到这个世界上以后都要把苦吃个遍才能知道啥样的叫人。
在这些年里,每当我有什么不开心,我总是想起这句话。
虽然和这个问题不是很贴题,但是我一看到这个问题就想到了外公的话。如果出于故事的角度,你可以把这个故事分享给孩子。
中途岛战役……
中途岛战役……
补习班:
上课了,上课了。
老师巴拉巴拉讲课。
下面认真听讲的,吵的,闹的,听睡着的。
然后就没然后了
因为他演的是胤禛啊
在他20来岁的时候,被康师傅批评喜怒不定,并且在《康熙起居注册》三十七年三月的记录中存档
他30来岁的时候,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十一月,他央求康师傅:“今臣年逾三十,居心行事大概已定”,请“将谕旨内此四字恩免记载”。得康师傅旨谕允:“十余年来实未见四阿哥有‘喜怒不定’之处”,“此语不必记载”
胤禛花费了十多年改了自己脾气暴躁的毛病,也可以说没改,但是起码他学会了喜怒不形于色
康师傅临终前还给了胤禛四个字“戒急用忍”
这几点加起来,能大体上得出胤禛的形象
一个多疑的帝王也不会喜欢下边的人靠猜他表情得知他爱憎
说回陈建斌演绎的胤禛,还是演的非常到位的
《甄嬛传》适合多看两遍,演员细微的表情很值得琢磨,尤其是题主说的几乎没什么表情的陈建斌,我甚至觉得在剧中他的表情可谓是最出彩的
面对胤䄉挑衅的时候,面对年羹尧让苏妃伺候吃饭的时候,面对皇后劝他不要再喝汤要懂节制的时候,非常多的细节,他的神色表情是很到位的,很符合正史中描述的胤禛的性格
一个随时挤眉弄眼,吹胡子瞪眼睛,大声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的皇帝只有紫薇他爹
因为他演的是胤禛啊
在他20来岁的时候,被康师傅批评喜怒不定,并且在《康熙起居注册》三十七年三月的记录中存档
他30来岁的时候,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十一月,他央求康师傅:“今臣年逾三十,居心行事大概已定”,请“将谕旨内此四字恩免记载”。得康师傅旨谕允:“十余年来实未见四阿哥有‘喜怒不定’之处”,“此语不必记载”
胤禛花费了十多年改了自己脾气暴躁的毛病,也可以说没改,但是起码他学会了喜怒不形于色
康师傅临终前还给了胤禛四个字“戒急用忍”
这几点加起来,能大体上得出胤禛的形象
一个多疑的帝王也不会喜欢下边的人靠猜他表情得知他爱憎
说回陈建斌演绎的胤禛,还是演的非常到位的
《甄嬛传》适合多看两遍,演员细微的表情很值得琢磨,尤其是题主说的几乎没什么表情的陈建斌,我甚至觉得在剧中他的表情可谓是最出彩的
面对胤䄉挑衅的时候,面对年羹尧让苏妃伺候吃饭的时候,面对皇后劝他不要再喝汤要懂节制的时候,非常多的细节,他的神色表情是很到位的,很符合正史中描述的胤禛的性格
一个随时挤眉弄眼,吹胡子瞪眼睛,大声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的皇帝只有紫薇他爹
因为现在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所以现在不会
历史上是社会主义?
所以古代军队会,现代就不会
中国军队现在同吃同住,营长教导员多拿了几瓶牛奶被处分
连长家属来连里面食堂没交伙吃饭连长被撤职
排长和士兵住在一起,连长为什么不和士兵同住,因为他们有大量文件要处理,很多文件涉密的,普通士兵是无权翻越的,所以才分开住,团以下干部和士兵寝具必须一致,只不过因为文件问题才需要分开
现在通讯员不能帮连长指导员铺床,叠被子
战士休假回来不能给领导送特产,送了战士没事,领导处分
只有战士过生日这种分一块两块蛋糕,这是领导唯一敢从战士手上接的东西,而是直接领导,隔一级都不敢要
至于小灶?已经处分一批敢开小灶的人了,首长机关有自己的食堂,但首长敢和普通机关干部分开吃饭?哪个被你批评过想不开的,一个举报电话你前途就完了
现在我们还有规定,领导必须最后一个打饭
很多时候都是战士吃饱了,领导只能吃菜,没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