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各取其果。
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诚实地说,皮二姐和皮弟弟漫长的求学期中,就是典型的被父母抽离了“干扰”因素。有一年我妈做了个小手术,我在信中提了一下,父亲让我不要告诉在外读书的二姐。父亲的观点是,她看到后会很着急,但也帮不上忙,不如不告诉,让她平静专心的做好自己的事。
这样做有没有弊端呢?有的,就是我们在外的孩子,常常是事后才知道(或一直不知道)家长遇到的阶段性困难与杂事,不承担责任、不参与打点,也就失去了跟着事件一起观察成长的机会。 长期以往,从一些角度看,怎么说呢,叫不谙世事?
在这道题下,我掩面而思了很久。今年和大姐闲聊,我们确实在反思父母教育最大失误处就是让我们接触社会太少了(在事务和独立性培养上是很放手的)。但思来想去,我得负责任地讲:“不谙世事”似乎也是某些职业所需要的特质——我们知道,做一些工作,是要把冷板凳坐穿的。
所以,在教育这个问题上,我们得这么整体捋:
1、不是家长让孩子如何,而是家长观察孩子,帮助孩子自我发现兴趣所在。假如说,孩子他就是沉浸在某个领域里的料,也有这个志向和意愿,你非得让他三头六臂,长袖善舞,那是糟蹋天纵之才。同理,孩子无意于家长钟情的方向,强逼也得其形而失其神。
2、是的,我是说:专才,他们不需要各个领域都精通;他们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想潜力深扎,最需要的是不被打扰。
3、要从根源上创造自由的萌芽环境,鼓励孩子自我发现和选择,可以把牛牵到青草地和水边,但不要强按着牛喝水。
4、无论是哪一类人才,家长都不应剥夺孩子生活、欣赏美、爱的能力,这些能力确实会对人产生很大的影响,并贯穿着人的一生。但这应该是我们生活中自然的一部分,可能不需要占用太多精力(常见的是剥夺孩子放松的时间,催促孩子去“学习”),只需要放松的精神、意志,放手,以及时间、空间、精神成长上的留白。
5、不要制造各种各样令人眼花的概念,专注生活本身,大人们先做到敬躬有爱,把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做好,孩子只是随行其后。而非本末倒置,大人们纷纷自我放弃,又把一腔热血往孩子身上鸡。孩子只要身心健康,心智正常,大人们集体创造的环境适宜,他们就像自然界的其他生物一样,一代一代继往开来,这难道不是很自然的事吗?
美,在大自然中;
爱,在你我心中;
在我们与孩子的关系中,倾听孩子,比忙于自我表达更重要。
谢邀@黄医湿
谁都知道“抽屉”不好,“偏科”也不好。
谁都知道全面发展好。
但问题是你不是甲方。
甲方要的是“一棵树结5个苹果,今年摘了,明年再结6个苹果”。
所以,时候一到,甲方就来收割(验收)。
判断的标准有且仅有一个:
时辰已到!结苹果!谁管你歪不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