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以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种地,养殖,没进过厂没上过班的那种。
前几年我爸住院,前前后后花了七十多万吧,一辈子的积蓄差不多都搭里面了。
同病房的一个伯伯,人特别好,身体也好,没啥病,但是隔一段时间就去医院输点营养品,做做检查,因为全报销,所以一年去个四五次,每次半个月左右。
我们住院一段时间以后,伯伯才来,进病房就先问了一下我们的情况,然后说:他那张病床我们随便用,柜子什么的都可以用(很感谢他,晚上陪床的时候能有个睡觉的地方,因为他的关系,护士也更照顾我们)他说这次是来只是拿点药,不注院。但还是每天来医院和我爸聊会天,每天聊一个小时左右吧,正好我爸也解解闷,倒也自在。
通过聊天得知,伯伯退休金一个月1.8w左右,偶尔发点福利,综合起来有2w,自己看病全报销,每年原单位还组织出去旅游和各种活动,实际上就是以各种活动的名义发福利,购物卡、服装、烟酒等等,伯伯的原话是:复制后期的领导,给他们发的越多,领导贪的越多,所以才这么热心。
我爸就一个新农合的保险,但是大病医疗国家报销70%左右,算是减轻了很大压力。
我妈是前几年有机会,托关系给买了一个养老保险,一次交8万,好像是给找了个厂办的退休职工保险,现在一个月领900元养老金。
20000和900的差距,是不是很大?
不是,村里的很大一部分人,特别是我爸妈那个年龄段的,都后悔当年没找关系,也花8万买一个保险,现在一分钱养老金都没有。
20000比900比0。
医院同病房的那个伯伯,确实帮了我们很多,他上班25年,退休,在原单位一直负责宣传工作,一直做到退休没变过。
伯伯进厂的那一年,我爸因为没关系进不了厂,去当兵了,复员的时候因为是农村户口,不给安排工作。
所以说:阶层很重要,现在退休金领一万多几万的那些人,和现在的社畜,根本上就不是一类人。
2022.3.22更新:
最近疫情有点反复,在社区值班,跟社区老党员一起聊天。
三位老同志,一个退休金一万多,一个退休金七千多,一个退休金三千多。
三位老同志唯一的共同点,都想多活几年,帮衬一下子女们。
以下为原文:
非常影响。
说两个身边的事例吧。
第一个,一个女同事A,她跟她老公一个月收入七千多,注意是,两个人总共七千多,在知乎这年均百万收入里面,确实拖后腿了。她公公婆婆早年离婚,公公另组家庭,她老公跟她婆婆一起。婆婆是普通农民,六十多岁,每个月能有两三百的补贴。
两夫妻平时日子也还凑合,虽然挣得不多,但好在女同事勤俭持家习惯了,日子虽然紧巴,也能凑合。女同事生下一女,新生命的诞生,给这个普通的家庭带来了很多欢乐,两夫妇工作更加努力,一切都在向着美好的方向发展。
按照电视剧的发展,一般这个时候,都会出现意外了。也真的出现意外了。年底的时候,女同事的婆婆突发脑栓,脑干部分,虽然各种抢救,但最终也是瘫痪在床,保留少量的意识,浅白一点描述,就是24小时需要照看。
前期抢救、住院,已经花了很多了,基本上把这个家庭的积蓄掏空了。
她婆婆继续保守治疗,在医养结合的医院里,长期住下了,夫妻两个还要上班,不可能24小时照顾,请了一个护工,一天两百多的看护费,一个月加药费七八千。
孩子小,没人照看,只好请保姆,一个月又花三千元。
我们假设,如果她婆婆退休金五六千的话,家庭还能勉强度日,但是目前每月只有两三百,对每月医药费、看护费来说,杯水车薪。
说句不正确的话,因病返贫。
这样的日子会持续多久呢?三年?五年?十年?
女同事有时候说起这事就哭个不停,为什么?没钱
电影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
第二个事例,同事B两口子都是独生子女,双方四个老人都年轻力壮,有刚刚退休的,还有没退休的,其中有两位是处级干部(实职),另外两位是科级干部,四个老人的工资和退休金加起来三四万吧(估算,不一定准确,前段时间有个四调退休,能拿到九千多,B双方父母退休也是享受老政策,未并轨之前的养老政策,估计医保报销比例挺高的)。
同事B的父母不想给他们看孩子,请了两个保姆,一个负责做饭,打扫卫生之类的,一个负责带娃。
同事B两口子闲暇时间四处游玩。
或许您可以认为这两个例子是个例,不能代表一切。
很多事,只有真正经历过之后,才懂得的。
老人退休金,真能影响一家人的生活质量。
打完这些,其实内心挺沉重的,像同事A这样的家庭,全国有多少呢?
还是那句老话,幸福总是相似的,不幸则各有各的苦。
愿,一切都好。
退休两个
爹正处8000,娘企业退3100。
另外有投资收益。房子两套出租收益。
每个月贴我两千块。养娃。
我生老二,给了五十万。还帮我带娃
我家老人摇钱树
为什么?
因为我爹文革知青回来,不满足码头装卸工,读书,拼命读书到本科,提干。
我妈不甘示弱,考了大专,考了会计师,为什么工资低,98年就辞职回来了。因为我爹说他养
我爹文革开始那年,初三没毕业 我妈初一没读完。
他们从来都知道读书重要,要努力。
我爸工作,台风来了,三天三夜没回家,没合眼
爹妈读书,每天晚上去上夜大,我八个月一个人在家床上睡觉,长大点,绑在床柱子。
我父亲经常说现在很满足。
所以,年轻时多努力吧,会有回报。
你今天看到他们工资高,有机遇,更有努力。
再说一个,我妈同事,不满足知青回来当工人,白天干活,晚上躲在猪圈读书,现在大学正教授
写一个我自己真实的事情,我父亲以前退休金5000多,我母亲2000多,合在一起在我们这种4线城市,生活是足够了,住在我另外一套房子里,基本上每年他们都能攒5、6万,因为水电煤气通信费他们都不用出,考虑来给我带孩子,还给我们烧饭吃,我已经很感激了,我是独生子女,父母总觉得钱以后走了也是留给我,所以总是想给我钱,现在我父亲去年底病逝了,我母亲很焦虑,担心自己的2000多退休金不够用,我安慰她不用担心,她还有老家的一套房子,之前还有20万的积蓄,跟我们一起生活没有太多开销,退休金足够了,但是我母亲总觉得现在她收入太低,只够自己日常开销,不能给我留太多钱了,我只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吧,希望她能过的开心一些
我爸民警退休,一年退休金9万。我母亲部队退休,退休金13万。我公公正科局长退休,一年退休金13万,婆婆事业编,7万。这都是他们的纯到手收入,建立在没房贷没车贷的情况下。
我和老公收入还行,两个人加起来40万,不算特别多,但是我们敢买500万的房子,还月供一万八的贷款。因为公公直接把工资卡给我们喊我们用,我妈每个月贴补我们5000。
你说退休金有没有用。年薪40的家庭可以活的像60。。。
看到大家都这么高,而且很多体制内的,我就写个不一样的
我外婆以前是做生意的,和我外公一起卖机械,后来自己交社保,一次性交了几万块吧
现在70多了,一个月1700。。。。。
邻居家里只当了十年小学音乐老师的,一个月退休金5000多,都在18线小县城
这就是差距
当然我知道有更低的农村老人一个月60几块的
唉
无法理解,我爸妈都是体制内退休人员,退休前一个月工资也就四五千,我以为他们退休金额撑死也就四千左右,按我对社会的肤浅理解,一个人不干活了总不能比干活时拿的还多,直到前不久偶尔得知他们的退休金,当场就被震惊了。
我爸妈退休金高是利好我的(而且我自己也在体制内),但是我一点也高兴不起来,我实在是理解不了这背后的分配逻辑,我只感到忧虑。
昨日大家庭聚餐,正好聊起了这个话题。我母亲六姐妹,12个老人都已在拿退休金,加上大去年也开始拿退休金的大表姐,低的1000多,高的8000多,算中位数4000,社保账户每月要为他们开52000的退休金。母亲姐妹六姐妹总共11个孩子,正式缴纳社保的8人,每月为社保基金充盈大概2万多一些。即从母亲这边算,即便我们想的美好一些,把社保基金投资增益和其运行成本持平,社保账户每月会亏损3万元。为了平衡亏损,势必需要在税收段去平衡,从汽油、猪肉、住房等等等等,千方百计的去努力填充缺口,即每家每户因为社保需至少要多开支30000/17(分子其实不到17,有两个还未完婚),即2000元左右,而老人日常开支远小于年轻人,即每个年轻人但就社保这一块需要需要额外多开支5000左右(3000平衡,2000缴纳),自然的,大部分年轻人就出现赚得少,花得快。算上那三座大山,以及你懂的其他种种,不少年轻人为了make the ends, “觊觎”老人的养老金也成了自然之事。
顺带说一句,这种账略微一算,年轻人日下的不婚不育,甚至直接“躺平”,也就不足为奇了。
外公是离休干部,15年去世的的时候每月11000多点,还没算书报费,烤火费,节日费等。
我妈是国企员工退休职工,有副高职称,一个4900,我爸是国企小领导退休,有职称,45年工龄(16岁下乡算工龄,退休又晚了一年),每月7640。
而我,一个体制内的小兵,本月到手4600,从考入体制内至今,一直追不上我妈的退休金,基本处于我涨一点,她就涨一点的状态,当然,算上目标奖和杂七杂八的,比我妈高一些。
但是今年我妈她们突然发了一笔绩效,导致我和她几乎持平。
我甚至不知道自己退休的时候,工资能不能超过2015年去世的外公的离休金和我妈去世那个月的退休金。
所以你说退休老人的钱,能不能影响家庭生活。
最可怕的是,我不是刚毕业,而是30+的年龄了。
————后续————
根据大家的评论,问了我妈一下,纠正两个错误:
一,我妈除退休金外,原厂每个月补给她每月670,因为当时可以选12万买断工龄内退,还是正式退休后长期补贴,我妈是选的长期补贴到去世。
二、我妈去年发的不叫绩效,是退休人员一次性生活补贴,原因是国企退休职工收入远低于体制内退休职工,如果原厂有钱,就可以发放一定的生活补贴,不知是否各地国企通行。
人间真实了属于是。
拿我自己来说,我妈作为一个退休基层警员,每个月退休金五千多。而同时这城市月收入两三千的年轻人比比皆是。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这笔钱是占相当比例的。如果双亲都有,那就更可观了。
尤其是,我们老一辈的消费欲望很低,而且有倾尽全力造福后代的文化传统,这些钱花在他们自己身上的很少,大部分还是奉献给儿孙了。
排除那些极富有的,在城市里如果父母都是体制内退休,自己又是独生子女的,往往生活质量会比较高。不管是物质水平还是财富积累,都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上。如果出身农村,独自在城市打拼,是非常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