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泡沫」在经济学中有明确定义吗? 第1页

  

user avatar   divinites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已经有不少挺好的答案了。我从相对微观一些的角度来说说泡沫吧,这篇文章可能有点长。


首先泡沫确实是没有明确定义的,并且我们严格意义上判断一个东西是不是泡沫很难。虽然现在有不少学术论文也用泡沫这个词,但是一般来说是自己给一个定义,然后用这个定义去套现实。比如说『价值偏离现金流的总折现』这个定义,看起来是非常合理的,但是关键问题在于,我们对未来的价值只能取一个期望,而这个期望其实是主观的,是信念(belief)而不是客观概率(probability)。


就比如说,亚马逊是不是泡沫经济?看公司的赚钱能力的话,从一开始,亚马逊就在赔钱,到2002年算是网站能够帐目平衡自给自足了,但是因为投资特别巨大,从2002年到现在,又15年过去了,亚马逊总体上每年还是亏钱的。也就是说,从95年到现在,20多年过去了,投资人一直在不停的给亚马逊投钱!亚马逊的掌门人贝索斯也认为这个趋势至少还会延续到2020年。


支撑亚马逊连续烧钱二十多年的,是投资人的信念。因为投资人相信亚马逊的发展和投资的项目在未来会带来更大的回报,现在的亏损是暂时的,并且是有必要的。只要投资人的这个信念不改变,亚马逊就可以把钱一直烧下去。


有人可能会说,这不是庞氏骗局(Ponzi's Game) 么?其实严格意义上的庞氏骗局是一个事后的概念。比如说,当你运营一个项目,当项目结束的时候,你所借的钱,超过了你能产生的利润,这个我们才可以说是一个庞氏骗局。


有些庞氏骗局相对比较容易判断,不需要等到结束。这是因为其盈利模式很简单,很不可持续——比如传销,比如纳斯达克前主席麦道夫搞的投资管理,从我们目前的知识来判断,我们看不出这些项目盈利模式的可持续性,所以我们在项目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就直接断定是庞氏骗局。像这种项目往往依赖于信息不对称,一旦骗局被揭穿,投资人的信念转化可以是很快的,比如麦道夫的基金会,开始大家不知道怎么回事的时候,很多人都上当了,而一旦被揭穿之后,投资人的信念集体的从“乐观”转移到了“悲观”,那么,我们这个时候就可以说,泡沫破裂了。


但是绝大多数的金融资产,市场对其未来价值几何并没有共识,只是根据历史的业绩和其他资料去估计。这个时候市场上就对同一个资产出现了多种多样的“信念”。只要有足够多的投资人都持“乐观”的信念,都认为其盈利模式可持续,在未来能带来更丰厚的回报,那么这个金融资产是不是泡沫,有多少泡沫就很难说。而只有当这个金融资产成熟(mature)了,生命周期完全结束了,我们从事后去总结,才能看出来它产生了多少价值折现,然后买家是不是用多于其价值的钱购买了它,如果是,那么泡沫就曾经出现了。


很多人诟病经济学家的一点就是,整天夸夸其谈,都预测不出来下一次经济危机是哪一年哪一月,只会进行事后的分析。这个其实很正常。因为泡沫的产生和破裂,从信念的角度来考虑,可以看作是一个多重的贝叶斯纳什均衡,而多重均衡之间的转换在纳什均衡中是没有定义的,可以以非常随机的方式来回变化。


因为贝叶斯纳什均衡的定义只保证:给定其他人的信念,单个投资人没有单方面偏离的动机。比如说如果大家都认为一支股票会涨,那么这支股票的价格就真的会涨,而这个时候如果就我一个人看到了这个企业的财报已经非常危险了,但是我也确定的知道只有我一个人能看到这个财报,我会怎么办呢?我依然不会改变我的信念,马上卖出这支股票,因为我知道给定其他人的信念不变,这支股票依然有前途。


而一旦大家都看到了亏损的财报,我们彼此都预计这支股票会跌,那么股票真的会跌,投资人很短的时间内集体转移到了悲观的预期,那么即便是我偷偷的了解到这家企业其实还是很有前途的,我也会先卖掉股票,至于是不是在更低的点再吸入那是以后的事情。


小到一只股票,大到一个国家的经济,让经济学家去精确的预测投资人『信念』集体从一个均衡跳到另外一个均衡的时间点,这无疑需要经济学家有实时的读心术才有可能。


在现实中,我们往往只是根据一些客观的证据去构建我们的信念,比如美国的国债已经超过GDP了,但是美国依然没有破产,因为大家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在未来美国完全有能力把国债给还上。这个其实就取决于投资人对美国经济和科技的『信念』,在这个时候,你说美国国债是不是Ponzi Game?有没有泡沫?我们不知道。除非等到『美国』这个国家结束的那一天,否则我们永远不知道答案,你可以说是泡沫,然后举出很多理由,我也可以说不是泡沫,我也有很多理由。其实归根结底,这只是大家根据自己眼里的所谓客观事实,所构建的信念不同而引起的争论。就拿中国来说,有人说地方债是个大问题,有人说地方债不是多大的问题,各自有很多理由。


如果所有的地球人都坚决的、一贯的、忽视任何不利证据的认为中国的地方政府债务不是问题,那么地方债就真的一直不会是问题;如果所有人现在就认为地方债是非常严重的问题,那么经济危机分分钟就发生了。其实这个问题的中心问题在于,地方债如果继续增加下去,会多大程度上改变多少投资人的信念?一切的摆事实讲道理,都是为了改变和影响人的信念。


在古代,金银本身曾经就是货币,那个时候信念不是那么重要,因为金银本身就有价值,挖金子要付出很大的劳动,种粮食也要付出劳动,尽管金银很昂贵,但是也没有很多人去挖金子为生,因为付出同样的劳动去找金矿挖金子,和付出同样的劳动去种地,折算下来风险等等之后,挖金子可能并不会比种地怎么赚。这个时候金银可以看作是一个通用的劳动的证明"Proof-of-Work"。我们拿着劳动的证明去交换其他的商品给自己用。


这种情况下,整个世界的通货是有限的,通货的流通是缓慢的,而政府的调节经济的能力也是有限的,经济的发展自然也是缓慢的。因此,我们开始有了法币,尽管法币可以和金银等价值兑换,但是因为事实上大部分法币都在流通,真正用来兑换的只是很小一部分,人们就此进入了信用时代的快车道——只要所有人都相信法币能够兑换等值的金银,那么绝大部分人就愿意持有法币。


而到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美元和黄金脱钩,意味着我们彻底的进入了信用货币时代,这极大的增加了政府和央行对经济的调控力,也增强了经济体“从未来借钱”的能力。只要企业或者国家发展势头好,甚至于可以发行超过于自己当前支付能力的债券来获得融资,因为在投资人的信念里,未来该企业或者国家是能够还上的。既然未来能还上,现在多借给该企业或者国家一点钱又有何不可呢?


所以现代金融资产的背后不再是“Proof-of-Work”,而是"Proof-of-Belief",公司的业绩、国家的发展状况这些所谓的客观事实只是人们用来更新自己信念的一个凭据,归根结底,是集体的信念在支撑着现代经济的大厦。我们潜在的融资能力和灵活性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这极大的激发了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也造就了今天的空前繁荣。但是靠信念支撑的经济,当信念从悲观转移到乐观的时候,泡沫就会产生,而相应的,当信念从乐观转移到悲观均衡时,泡沫也不可避免的会破裂。


在信念经济时代,小到一个公司,大到一个国家,生命周期被大大的加速了。在以前,一个经济体的兴衰往往延续很多年,因为积聚财富诚然不容易,但是积聚多了,“吃老本”也能吃上很久。但是现在呢,公司的兴衰往往就是弹指之间。比如黑莓Black Berry,2005年和2006年的时候,还算是风头正健的市场的宠儿,股价一度超过100美元一股;而iphone一出,不过短短6年,就以每股9美元的价格被收购而黯然收场。也就是说假如一个人有一万股黑莓的股票,他的资产从100万美元降到了9万美元。这中间损失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投资人的信念被扭转了,当年黑莓的股价中所包含的美好的前景的折现,不再被投资人所看好和相信了。


无论如何,我们走上了信念经济这个快车道,享受了信念经济所带来的无以伦比的灵活性和流动性,就再也没有回去的可能了。我们今后的经济,注定是一个和泡沫阶段性产生又阶段性破裂的经济。


user avatar   drpmdb 网友的相关建议: 
      

@Zampeli Diana邀请。我不是这个领域的砖家,但是问题很有意思,试着回答,更多算是参与讨论吧。


通常来说,泡沫的定义比较模糊,一般是指一个产品或资产的价格在某个市场上升,高于它的“正常”价格,偏离值(差异)就是泡沫。明确的定义(精准的定义?)用来界定泡沫应该不容易,因为真实市场中资产的内在价值(intrinsic value)很难观察(或者说计算),到底泡沫是多少(假设内在价值确定且是正确的情况下价格偏离多少算泡沫?)很难说,所以很多时候只有当泡沫破灭的时候,我们才意识到,我们刚刚经历了一场“泡沫”的洗礼(retrospect的角度)。可见,价格的高低与真实内在价值的偏离是泡沫的核心问题所在 – 所以我觉得,与其说是经济过热的泡沫(媒体用词),不如我们称其为资产价格泡沫(asset bubble)更为准确。当然,泡沫不代表就是不好的,如下面例子中的郁金香狂热(社会收入再分配),铁路泡沫(净正效应),而日本房地产泡沫则是负面。


快速回顾一下历史上的几次著名泡沫(很多人肯定很熟悉了,这里过一遍主要是为了总结发现泡沫的规律),以及一个近期欧洲房地产市场的例子欧元区主权危机时期大家容易忽视的欧洲周边国家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和破灭

1630年左右到1637年著名的郁金香狂热(Tulip mania)- 历史可记载的第一次泡沫,但是当时不叫泡沫,叫狂热(mania)- 挺形象的:


1720年到1721年英国南海公司泡沫(牛顿炒股大亏的那次,第一次叫作泡沫):

1840年英国的铁路狂热:


1920年开始的美国股票市场泡沫(以及之后的大萧条):

80年代日本的房地产价格泡沫(Heisei boom):



当然,还有近代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1990年中期到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2003年到2008年的次贷危机(具体分析请移步:

欧洲债务危机的根源是什么? - 钱粮胡同的回答

)等。

基于过去这些事件,我们可以总结泡沫的几个重要组成因素(规律)

  1. 资产价格的迅速攀升 – 往往伴随短时间内两位数的快速增长,与基本面价值快速脱离
  2. 同时期大规模的投资与投机 - 泡沫期无论进与出,总是有着大量资金的参与(无论是smart money或是老百姓的血汗钱 - 这个涉及到了阴谋论来解释泡沫,见答案后附图-泡沫的完整周期
  3. 泡沫期总是会出现一些特定的投资标的行业或公司或某种资产,从各方面来看都有着极好的前景,恰恰缺少的是明确的盈利前景(如互联网泡沫时代的高科技公司,英国铁路泡沫中的铁路行业等)。
  4. 高杠杆(郁金香狂热中的期权,南海公司的低比例首付与分期,20年代美国股市泡沫/日本房地产泡沫/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的银行积极信贷支持)
  5. 政府有意(或无意)的参与和影响(无论是泡沫形成期-助长,或是泡沫的破灭期-捅破)

因此,我的理解是,符合上述特征的就是泡沫-泡沫无处不在(每时每刻,不同国家不同市场,各种资产价格都有可能有泡沫);然而大部分时间,历史上反复重演最多的,大家关心最多的,主要是房地产泡沫-见下面几幅图:

##欧洲债务危机期间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和之后的破灭

泡沫期间:1999-2005期间欧元区周边国家年均房价增长高达10%上下(西班牙高达13.8%的年均增长,爱尔兰紧随,只有德国是负的0.9% - 德国房地产市场比较特别,可以另开话题讨论

破灭:房地产市场投资大幅下滑与房价的崩溃


当然,学术界也对泡沫的形成有着各种派别的理论解释,从基于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动物本能(animal spirits)发展出的心理学理论派(搏傻理论,羊群行为理论,外推理论等)到投资者行为等。

根据Blanchard(1978)和Caball(2010)的研究,从数学角度也可以证明泡沫的存在


最后,附上一个泡沫的完整周期,参看下图(可以看到每一个环节参与泡沫投资/投机的主体都不同,从最开始Smart Money的参与(信息垄断者),到最后老百姓的接单(~韭菜)):

不知道对题主是否多少有点儿帮助,之后会尽量更新。多交流讨论。

主要参考资料:

  • Blanchard, O. (1978): “Forward and backward solutions for economies with rational expectation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Blanchard, O. and Watson, M. (1982): “Bubbles, Rational Expectations, and Financial Markets.” Lexington: D.C Heath and Co., pp. 295-316.
  • Caballé, J. (2010): “Financial Sector: Crisis.”, Teaching notes UIMP
  • Shiratsuka, S. (2003): “The asset price bubble in Japan in the 1980s: lessons for
    financial and macroeconomic stability.” IMF-BIS conference in Real Estate Indicators
    and Financial Stability 27-28 October.
  • "Economic Bubble" - from Wikipedia里面提到三篇文章,对于泡沫有过定义:
    1. King, Ronald R.; Smith, Vernon L.; Williams, Arlington W.; van Boening, Mark V. (1993). "The Robustness of Bubbles and Crashes in Experimental Stock Markets". In Day, R. H.; Chen, P. Nonlinear Dynamics and Evolutionary Economic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0-19-507859-4.
    2. Lahart, Justin (16 May 2008). "Bernanke's Bubble Laboratory, Princeton Protégés of Fed Chief Study the Economics of Manias".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p. A1.
    3. Shiller, Robert (23 July 2012). "Bubbles without Markets". Project Syndicate. Retrieved 17 August 2012. A speculative bubble is a social epidemic whose contagion is mediated by price movements. News of price increase enriches the early investors, creating word-of-mouth stories about their successes, which stir envy and interest. The excitement then lures more and more people into the market, which causes prices to increase further, attracting yet more people and fueling 'new era' stories, and so on, in successive feedback loops as the bubble grows.



  

相关话题

  韩国、日本是我们的未来,越南、柬埔寨是我们的过往,这句话正确吗? 
  一两千可以玩股票吗? 
  怎么评价罗纳德·科斯的学术地位?他对于中国的「十大忠告」是正确的吗? 
  如何反驳「女性要生育,所以用人单位出于成本考虑而付给低工资」? 
  10 月 28 日,中概券商股美股盘前大跌,富途控股、老虎证券跌超 20% ,发生了什么? 
  怎么看待责任感? 
  中国是否有美国那种金融反噬制造业的问题?为什么? 
  假设购买的东西都是性价相宜的东西,“浪费金钱”从经济学上是否存在,还是只是一种道德上的谴责? 
  感觉中国空姐比国外空姐更漂亮,能用市场规律解释吗? 
  如果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下跌,普通人如何保护现金?如何保护持有资产价值? 

前一个讨论
失业率下降会导致通胀率上升吗?
下一个讨论
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有什么区别?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