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山地马拉松重大事故,以及前段时间五一期间的几起户外遇难事故,湿气和风是最大的杀手。关于失温其实很多人并不了解。
根据「中国气象爱好者」发布的关于天气的推文可以看出来,此次复杂天气交织,失温极有可能是这次重大事故的罪魁祸首。此前国内权威专业户外运动媒体《户外探险》杂志 @户外探险OUTDOOR 也多次在知乎上科普过关于失温和迷路等户外“杀手”的知识,建议多多学习。
失温号称,一种容易被“救”死的病。大家一定要警惕!
越来越多的朋友选择户外运动的各类玩法,而户外大自然的无情残酷再次给我们上了一课。
气候无常,尤其在山里,多只徒步队伍和多场越野比赛均遇到了极端天气:大雾、暴风、雷电和大雨,出现了我们很多不愿看到的状况。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全国多条户外线路中,发生了数起意外和事故,造成多人丧生,可以说是近几年来最凶险的。
纵观这几场事故,失温都是罪魁祸首。而我们在进行户外运动甚至是休闲露营的时候,虽然大多数时候不会被暴风雨、暴风雪直接侵袭到身体,但就是这样,更容易造成我们的麻痹和侥幸心理。
如果对失温的风险判断不够,装备准备不足,乃至问题处理不当,都会出现同样严重的后果。在扼腕惋惜之余,我们更要敬畏自然,面对失温风险,做好万全的准备。
失温,也叫低体温症,但并不意味着只有在寒冷气候才会出现,事实上在低于20℃时,失温就开始威胁着我们了,根据北美的事故报告,在0至10摄氏度是失温症的高发区间。
在户外,湿气和风是最大的杀手。在冰点以上,我们容易被环境温度所麻痹,有些人不自觉的就让自己走的大汗淋漓,这时湿掉的内衣增加了身体热量传导速度,是干内衣的5倍之快。除此之外,风寒效应、湿度都会加剧体温的散失,这些资料许多户外知识的文章里都有详细介绍,本文就不再啰嗦。
在本文中,我们主要说一下几个容易被忽视的细节,以及几个致命错误。
在此之前,先列一下失温的各个阶段和表现。
对于失温的判断看似很复杂,很多文章中会讲利用走直线法观察,有些还要问算术题。
其实,对于失温的判断很简单,只要是在寒冷环境中,出现行为和言语异常的队员,应立即怀疑其已经得失温症。
还能动的失温患者,说明在1级或者2级失温,应立即搭建庇护所、找避风处、休息、换掉湿衣服、增加保暖、进食碳水化合物,如有条件最好生一堆火。不要剧烈活动,防止四肢冰冷血液回流进一步降低核心体温。
如果已经失去自我行动能力,意味着进入了3级失温状态,那么首先要替换掉湿衣服,将患者用隔热层包裹起来,用布包住热水瓶对患者腋窝、腹股沟、脖子进行回温,然后立即将患者向医院转运。
在此期间其他队员应当制作一个简易担架,如果患者呼吸低于6次每分钟,要用口对口人工呼吸给提升至12-13次每分钟,如果出现心博骤停,应立即采取CPR(心肺复苏术)。CPR一定要去专门学习,只看书往往是不够的,不正规的手法容易把人“按死”。
记住,一定要在早期控制失温,永远不要让你的队员独自面对失温,哪怕是1级失温!
让一个不懂失温急救的人去救助失温患者,往往会加速患者的死亡进程。让我们来看这个案例:
当晚10点多时,队员们正通过电台进行呼救,突然发现“小明”不再说胡话,并停止呼吸。队员马上对“小明”做人工呼吸,以及猛搓手心脚心,希望能把“小明”救过来,可是忙了半天依然不见她好转。
到了晚上11点多,“小明”一头栽到了雪地里,呕吐并流鼻血,大家喊她,也没有反应了。(注:为尊重逝者,“小明”为化名)
这是发生在10年前的一个悲剧,她的队友及后来的救援者因采取了错误的救治方法,加速了患者的死亡。
根据救援人员的回忆,当时并没有采取隔热保暖措施,而让患者直接躺在雪地上,患者“呼吸停止”的时候应不是真正的呼吸停止,她进入了一种“冬眠状态”,呼吸频率很低,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状态(她后来的反应可以证实这点)。
这时候她的四肢和外皮血液循环已基本关闭,形成了一个“保温层”,身体大量脱水,身体将温暖的血液集中到一个“内核”之中,保证内脏得以存活,但是其他人对其猛搓手掌心的行为让“保温层”冰冷的血液回流到内脏,造成低血压,并进一步降低了核心体温,可能引发了心室纤颤(Ventricular Fibrillation),或出现复温休克(Rewarming Shock),并可能引起了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脏器衰竭,出血。
对2级以上失温患者的体外复温,应集中在对核心部位,例如脖子、腋窝、腹股沟。四肢只需要做好被动保暖防止结冰。另外回温时要用布包裹热水瓶,并不只是因为防止烫伤,而是为了防止复温过快,引起低血压和after drop,出现复温休克。
Afterdrop是一种理论现象,有科学家认为在快速体外复温过程中核心体温会进一步下降,控制不好将会导致患者死亡。
对3级以上失温患者进行体外复温,一般认为只能延长生命,并无法治愈。只能送医院进行体内复温,例如通过静注、利用呼吸机加热胸腔。口对口人工呼吸,也有一定的体内复温作用。
较严重的失温患者(2级以上)身体严重脱水,体液和细胞液浓度升高,身体内的生化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以适应低温环境,如果复温过于猛烈,可能会出现悲剧。例如浸入温水强制复温、把失温患者和健康人放进同一个睡袋“密切接触”,都会有一定的风险。
同理,也不能给2级以上的失温患者热水喝,这会剧烈扩张血管,导致低血压,进一步降低核心体温,可能会造成复温休克。热水所带来的温度杯水车薪,但造成的副作用却很大。要等患者恢复到1级失温状态再给其含糖的温水。
篝火是一种温和的辅助复温方案,它能有效的提高环境温度,对急救有很大帮助。但需要注意的是3-4级失温患者在野外无法复温到正常状态,复温只能拖延死亡,必须立即转到医院救治。
寒冷气候下的远足活动,我都会建议队员携带睡袋,用“三明治“包裹法,睡袋可以给失温患者提供最后的生存空间。但需要注意的是,睡袋本身并没有升温功能,严重的失温患者已丧失产热能力,所以必须辅以复温措施。
在没有睡袋和睡垫的情况下,可以用太空毯、衣物、座垫、地布、甚至是干草等一切能够用上的隔热物进行包裹,太空毯可以减少蒸发散热和辐射散热这两种热传导途径。
如果实在没有可更换的干衣物,在紧急情况下,应将湿衣物尽量拧干,然后用太空毯包在湿衣服外面,阻止蒸发,形成一种类似于湿式潜水服的结构。
在对患者进行包裹和回温的时候,其他人应制作临时担架,并联系救援,如果没有温暖的庇护所,在救援到来之前,就要尽可能的转移到山下,以争取时间,搬运失温患者时要小心,就像搬运骨折患者一样轻抬轻放,避免过大的振动,否则容易造成冷血回流导致室颤死亡。
如果没有看过本文,那么90%可以被救活的人,你可能会认为已经死了。
在3级失温后期,人体会进入一种类似于死亡的状态:瞳孔放大,没有任何痛觉反应;进入4级失温后,四肢开始僵硬,这在常识中,人就是死亡了,但是在低温环境下,低温反而会保护大脑和内脏,让死亡过程变得相当缓慢。
这时你应该通过触摸颈动脉来观察患者是否还有心跳,不应摸手腕,这时手腕因过度冰冷可能已经没有脉搏。要非常细心的观察患者是否有微弱的心跳或者呼吸,假如还有心跳,如一分钟1次,这时只需要给患者做人工呼吸,不能做CPR;如果出现了心博骤停,应马上开始CPR,这是一场与死神对峙的持久战,在CPR的辅助下,你能为失温的队员争取数个小时的存活时间,直到送进医院。
在寒冷中,不要轻易放弃任何一个队员,因为只有温暖的尸体才意味着真正的死亡。
很多喜欢露营的朋友聚在一起,都喜欢小酌几杯,“户外无酒不欢”,仿佛只有喝酒吃肉才能点燃户外的气氛。尽管许多人呼吁喝酒不能“真正暖身”,但直至现在,这个传闻还流传于江湖,看来一个流传了几千年的传闻,破除实属不易,所以在这里必须啰嗦一下,喝酒暖身=饮鸩止渴,有资料显示 33% 到73%的失温症是由饮酒造成的。
饮酒会经历一个扩张毛细血管的阶段,体表变热,会更快的带走核心体温,所以你会觉得热,甚至会开始脱衣服,是不是有点像严重失温时的“反常脱衣现象”?有人认为恐怖的“反常脱衣”就是因为神经在低温下受损,毛细血管不正常扩张导致的。
假如你没事在家里坐在热炕上边喝酒边吃肉,那么喝酒好像确实可以让人舒服点,因为你的能量源源不断。但在山野里,你可利用能量是有限的,喝酒很容易造成失温。案例:12年的一个冬天,泰山上有个小伙子因喝酒,当晚在帐篷里失温死亡。
只有当你喝醉了,血管才会收缩,这是酒精的一个反弹效应,不过在此之前,你会面对很高的失温风险,后期,由于毛细血管的收缩,你会觉得很冷,容易出现冻疮,冻伤。
那喝什么才能有效暖身?蜂蜜水、葡萄糖水等效果最好最快。当身体开始暖和之后,慢慢进食高能量食品,但仍以高糖分或碳水化合物为主,例如士力架、能量棒。但注意,2级或以上的失温患者很难吸收这些能量物质来自我复温。
有许多小伙伴一定有“冻尿了”的经历,前面说了,人在失温时,会大量脱水,在3级以上的失温,人体能脱水高达5.5升,这比人体血液的总量还要多, 所以在意识恢复正常后(1级失温状态),应适量补充辅以电解质的水分。
◎ 对于失温的预防,老生常谈
多穿衣服并不能有效预防失温,很多时候慢性失温是因为透支能量所致,穿防风透气的服装,不要穿劣质冲锋衣;携带足够的食物,随时进食高热量碳水化合物;多喝水,防止脱水;不要喝酒;保持手脚干燥可以防止冻伤,对于汗脚可以考虑用抑汗剂。
◎ 依情况实施不同的救治方案
上面所讲的都是慢性失温,即体温经历了一个相对漫长的下降过程,通常需要2小时以上才开始出现失温症状。
还有一种急性失温,多见于落水或浸水,这时患者体温会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
以10摄氏度水温来说,落水时间在20分钟以下,这时可以通过剧烈活动来提高产热,也可以换上干衣服坐在火堆前慢慢自我复温,最好是将身体的躯干部分浸到不超过43℃的热水中快速复温。因为这时身体核心温度还处于一个正常范围。
但落水时间超过20分钟,患者的核心体温可能已经无法支撑整个身体的恢复,简单的包裹而没有外部复温措施可能不能阻止体温进一步降低,进行剧烈活动可能会导致失温加剧。这时候一堆柔和、温暖的篝火显得无比重要。
作者小羽本人经历过一次急性失温,在漂流中因为下肢在冷水中浸泡时间过久,可能因为下肢血管收缩而没有产生全身冷感,上岸后走了几步瞬间感觉全身冰冷异常,寒颤难忍,大概是下肢冷血瞬间回流所致,这时思维开始迟钝,并失去了一些逻辑思考能力,在队友的提醒下意识到自己开始失温,脱掉湿裤子,生了一堆火,吃了半包饼干,而后慢慢好转,我是幸运的。
如果浸水时间超过2小时,要按照严重的慢性失温治疗,应小心而谨慎。
综上来看,对于2级或以上失温的救治是非常复杂的,需要极端谨慎,而且不一定有效。但1级失温是很容易控制的,所以哪怕在户外露营时,也要时刻保持警惕,防止1级失温症进一步发展。
撰文/供图:小羽
个人公众号:山野纪(ID:OutdoorArchive)
主要参考资料:
户外医学第六版, by Paul S. Auerbach,MD
野外医学第六版, by Willam W. Forgey, MD
RNLI:英国皇家救生艇协会, Bethany Hope
文章首发于原创作者@在下小羽小羽的公众号「山野纪」,户外探险OUTDOOR获得原作者授权转载。思谷猫Skogkatt为《户外探险》旗下新户外生活方式平台。
原文链接:
虽然是极端天气,气温骤降。
但是遇到这种情况,没有应急处理办法是有问题的。
100公里的路线,沿路没有足够的点应对意外。
一些崎岖的地方摩托车上不去。
从媒体报道看,国内这类越野赛。白银的难度并不是最大的。
海拔有4000米的,最长有500公里的。
类似的赛事隐患更大,只是没遇到这样恶劣的天气,没出事而已。
这次恶性事故,估计会改变现在遍地马拉松,遍地越野赛的情况。以后赛事会有更专业的组织和保障。
只是这20多人死得太不值得了。
很显然这是一次严重的救助保障不到位导致的户外群死群伤事故。
户外运动尤其是集体户外运动的保障工作极其繁琐复杂,国内很多机构在组织上都有掉以轻心的毛病,极端不重视细节保障,很多主办方领导拍脑袋决定,事先没有安排事后没有补救,运气好就圆满完成开庆功会美滋滋,运气不好么,两手一摊啥办法没有。
人已经不在了,说啥都不好使,写一点组织户外集体活动的常识吧,有组织举办的、报名参与的,多少了解一点为好。
人在大体力运动下极其脆弱,可能会有脱水、中暑、循环衰竭、电解质紊乱、急性肺水肿、失温等等急性症状出现,短时间内得不到支援救护,出现伤亡在所难免,主办方一定要做好预案,沿线布置医疗救护小组,配备高机动性交通车辆和相关药品、物资,确保有情况及时展开救护。
户外天气千变万化,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不是一个天气预报就足够预测的。地形地貌影响巨大,硬质崎岖地面和软质流动地面对体力的损耗完全两码事,也一定要注意。
总之,一个口诀:吃喝拉撒睡。实在搞不懂,你就一个一个考虑清楚再说,不行问一问,百度一下,也比闭着眼组织强的多。你搞些花花绿绿的旗子插着顶个屁用,死了人就是白扯。
我们军队里经常组织集体户外行军拉练,展开之前至少需要考虑和准备以下事情:
1、线路。
绝大多数人只考虑距离不考虑地形起伏,这是要命的。
我们平时见到的地图都不标注高程,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地面是不平的,在设计路线时不会去想地形起伏的事情,这是极其愚蠢的!上坡下坡消耗体力极大,而且坡度越大越累人,按照平地设计路线到时候面对陡坡只能抓瞎。
看到那些一圈一圈的线没有?那个叫做“等高线”,是海拔一样的点连在一起组成的一条线,一般都是闭合的,它可以反映当地地形的起伏,你得弄到有这个的地图你才能在地图上设计路线,否则,请老老实实去现场看一看再说。
户外行进中一定要记住一个原则,“翻山不如绕山”。直接翻过山头走的路和绕过山走的路差不多,但是绕山是走平路,体力消耗会小很多。
2、保障。
要有水,要有盐和糖,要有保温措施。
如果不是体脂率太低的人,比如只有10%体脂率,那么你的脂肪应付一天的大体力运动并没有什么大问题,你需要的仅仅是保持电解质平衡,否则就有“饿得发晕”的感觉。实际上血糖和电解质平衡保持住了,胃里什么都没有也不会出事的。
携带或者沿途提供5%葡萄糖氯化钠口服液(注射液)是最靠谱的做法,这玩意儿又不贵,补液盐也很便宜。
保温设备最好是用应急救援毯,一种涂敷了反射层的薄塑料膜,体积小重量轻保温效果可以确保不死人。
这玩意儿团起来火柴盒那么大,重几十克,打开可以做保温,也可以防雨防风。
3、救援。
除非有基础性疾病如心脏病、心脑血管疾病,否则猝死可能性也不会很大,主要需要应对的就是中暑或失温、电解质紊乱或脱水、急性肺水肿几种。
救援组一定要准备这三种情况。
中暑或失温:夏天防中暑、冬天防失温,春秋两种都要防,这是最起码的常识。中暑的话什么十滴水任丹那都是事后的事情,第一时间是控制住体温,尽快遮阴,用酒精擦拭身体,必要时可以用冰袋甚至凉水。失温第一时间是恢复核心体温尤其是躯干体温,做好保暖的前提下用暖宝宝、热水袋保持住心窝前胸后背体温,最好是水浴恢复体温。
电解质紊乱:重在预防,真的已经失衡了就很危险,一定不要大量急促饮用淡水!人急促大量饮水,身体会迅速出汗带走大量盐分,十来分钟人就不行了,运动中口渴了一定不能大口大口喝水,要喝水就喝糖盐水,不能拎着矿泉水咕嘟咕嘟灌!
遇到已经电解质失衡的人,趁他还能喝水赶紧给喝糖盐水,已经失去意识的话可以用静脉注射的方式补盐。
急性肺水肿:一般在高原环境更常见,这个急救经验很多医生都没有,也没什么特效药,主要还是对症治疗和生命支持治疗,如给氧、高压氧舱、利尿或者扩张血管之类。
有高原活动可能,一定要准备制氧机、氧气瓶。那种铝合金罐子跟灭害灵差不多的“氧气”是哄鬼的!是旅游商品店赚智商税的!完全没有用!至少也得是钢瓶高压氧配面罩式呼吸器,最好是便携制氧机,出现肺水肿、脑水肿,就必须要尽快吸氧,到达医院之前不能解除供氧。如果你给他吸了氧,然后又断了供氧,我的经验是反而会加重症状。
最后是一定要告诉所有参与者:有异常及时报告。
报告包括现有症状、地点位置信息,这样才能及时等来救援。赛事主办方一定要提供简便易得的位置信息参考,如带编号的路牌、里程碑、明显地名信息,供参赛者掌握。
参赛者要会报告症状,呼吸如何,心跳如何,意识如何,有没有出血,体温多少,这些信息要会自己测,明确报告。
还要有最基本的通信联络手段,如应急电话、手机,没有信号塔的地方要设置救援站,配备对讲机或者电台。
人只有一次生命,运动的价值在于提高生命的质量,而不是白白葬送生命。
不管是组织者还是参与者,希望能意识到户外运动意外发生的可能性。
组织者最好不要有什么官僚主义的作风,户外不是会议室,不会按照你会议室的安排走的,你会议室里面琢磨的那些东西在现场不一定有用。组织一个活动,光开会屁用不顶!
最近到处都在搞什么马拉松赛事,说实话,很多组织工作,怎么说呢,聊胜于无吧。
要预案没有预案,要补救没有补救,沿途就是些根本没有组织起来的志愿者在帮忙,说实话,组织者和志愿者都没有任何户外经验,这不出事真的是运气。
医疗组?医疗组开会的时候说了算吗?
该整治整治了。
我觉得是可以避免的,一个牧羊人收了六个人,就是靠着一个破窑洞,在里面升火。
举办方在中途,特别是无人区新建几个简易避难所放一些升火料和补给是完全没有问题。
主办方对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状况应急预案还是不足,救援队倒是准备好了,但地形条件恶劣,没有准备直升机就算了,救援车辆都不能上去,中途也没有设置足够的观察点、补给点。对强制携带的装备及其检查也可能还是有所不足。
选手方不少人错误乐观判断了天气形势,即使有准备,准备工作也不足。
这次事件让我联想起了一百年前日军的八甲田山事件,1902年1月23日,日军8师团5联队2大队210人在八甲田山进行耐寒行军训练,需要走完20公里的山路,但中途遇上暴风雪却没有停止前进,辎重队走不动了也没有考虑原路返回,而是抛弃辎重继续前进,指南针冻坏,在离目的地仅1.5公里的地方迷失方向,3天后才获得救援,最终严寒使得199人死亡。进行相同训练的另一支部队准备充分,请了当地向导,虽然总行军里程长得多、途中遇到了同一场风暴,但最终无一人死亡安全抵达目的地。
看了几段科普,大约是失温造成的。
当时天气风和日丽,30来度,天还挺热,想象一大群健身长跑爱好者们,想来段越野赛。
大太阳晒得地面发烫,又都是惯于长跑的,肯定人人都是背心短裤,以防止跑起来太热。
这帮人跑到大中午,12点正是最热的时候,结果天有不测风云,冷空气突然来了。一下子乌云密布,冷风嗖嗖得刮,然后雨水还是下来,接下来就是冰雹。
这时候想象下在无人区那一望无际的景象,景色优美,但是无地方可以避雨,结果漫天黑色乌云,冰雹雨水大风呼呼得来。
然后这群刚出了一身汗的大老爷们,身上近似没穿衣服的装备,遇到了0度到4度大降温的极端天气。
这温度直接就到冬天了,尤其是刚刚出了大汗,身体热得很的时候,突然直接降到0度的雨水和冰雹往身上浇,再配上冷空气的大风,身体一下子就挺不住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救援队一时赶不过来,一下子死了20多个。
这新闻总结下教训,就是在特殊地理环境的地方一定要考虑极端情况。
百公里越野赛,去的地方比较偏远,当地又偶尔出现极端天气,就尽量不要逞强,多做准备,小命要紧。
我是到1800一看手吹的拿不住杖了马上失温赶紧跑下来的。
这种事故,首先,对恶劣天气估计不足,黄河石林往届比赛都是暴晒,而且本地也是极其干旱,我和老乡聊也说这天气多年不遇的,所以从组委会到运动员主要工作和准备都在防晒上,强制装备要求不足,因为越野赛十公里一个补给点所以运动员也认为安全大多也自身不会携带冲锋衣之类的。组委会也未提前对恶劣天气做出预报,头天晚上的技术说明会也未提及任何恶劣预警天气的信息,倒是强调了防晒问题。
另外从当天看20日天还不错,报的21小雨7-15,组委会也未预告有恶劣天气,大家都以为天气不错,不知道那么大强风雨雹的突临,比赛当天早上醒来,阳光还照进窗户看又是晴天,大家还忙着把防晒霜都抹了一遍,吃完饭出发就阴天了,到赛场就起风了,起跑一小时半开始有雨丝,到黄河边那种刺骨的风就加大了,中午下雨山下从十几度降到5度,山上以到零下,而且有雨雹浑身湿透,最要命的是七八级强风,低温湿身加大风,穿的又是防晒为主衣服,自然出事。就是运动员带了冲锋衣,当地天也不会带防雨裤,而那种忽然强风加雨,腿上无防护一旦抽筋无法走动只穿冲锋衣也不会坚持太长时间。何况那种爬山身上出汗冲锋衣无法排出在体内造成潮湿小环境也会形成失温,如果想安全必须找避风场所换干衣服,那种大风天气无避风地的话停一会就失温就生毯一打开就撕裂,如果找机会去换衣功夫就失温了。
从地形看,当地山上无植被,找路是方便,但暴晒时无阴凉,下雨刮风更是无处可避。身体受强风直吹无法避风,也无法换衣是导致失温重要原因。
上面突发多年不遇恶劣天气加地形因素是造成措手不及的主要原因
其次,组委会应对迟钝,喊停太晚。如果在上午大风雨开始时候叫停,就不会发生。最迟中午上面有下撤和群里喊说风太大有问题时候,你组委会知道自己强装里没冲锋衣运动员大多也不会携带,那时候运动员正在爬落差千米的秃山,你不想办法赶紧终止?就是不终止那么改线路不爬山改公路也行啊,失去乐趣但最少安全。中间部队到cp2已经强风雨了就该截止,cp2不截止山顶有cp3的工作人员,该叫他们边截止边向下收容和劝退并救助。那么也不会出这么大事。直到三四点才喊停那不晚了末,这比赛完赛就1600,就算知道山上恶劣天气就有人为了1600要钱不要命,你组委会不终止这些人就有去拿命去赌的。截止不及时这是组委会责任。
另外,很多细节看似无关,实际上影响很大,比如放参赛者半程换取物资用的转运包头天晚上运到赛道60公里处的转运点,因为强装没冲锋衣,大多数选手包括我都是把应对寒冷气温的衣服放那里了,毕竟后半程才是夜里,按常理强装没要求的是把这类衣服放到半程应对晚上白天轻装上阵。这样一旦第二天发现天气突变,合适衣服已经在60公里外了……
另:这个山是这样,前面陡爬升,后面走山脊越来越缓,前面爬升需要身体大量耗热发汗,后面到山脊风大了温度也低了反而不需要多少体力,这时候体感会更加寒冷,觉得很多人是向下撤过程中速度慢消耗少(相对爬升)导致越来越不支,一旦停下来或其他原因比如崴脚几分钟就会失温。听说有四个过了cp3打卡,也许就是梁晶那几个,梁晶大神如果是过了cp3,cp3-4都是山脊跑风更大,而且cp3无补给,也无帐篷,志愿者就靠一面土墙取暖,梁晶前面爬升还好,cp3打卡和喝水停留这几分钟,马上就会失温,一旦失温很难立刻缓过来,再后面跑cp4都是山脊吹大风,加上前面爬山出一身汗,这样就很容易出问题。
关于很多人说选手不顾性命啥的,是,现在出事是这样,但是当时组委会不喊停,选手会想再上去也许天就好了,再坚持几百米就没事了,而且前面几个跑到山脊了一旦失温下撤也不易了,组委会不喊停,对于十公里一个cp点有服务人员的比赛,又有钱刺激,选手肯定有侥幸心理这不用想,再说选手想争名次挣钱有啥大错呢,后面想拿1600有啥错呢,你只要不停肯定有人爬,比赛是组委会组织的,选手交了报名服务费的,关键时候就应该起到组织者作用
转个前面第四名的经历:https://m.weibo.cn/2793295373/4640058562839497
————-
很多人质疑多年不遇雨这个,我也是晚上和村民聊天听村民这么说的,不是我自己的话,其实按雨量标准那雨不算大,主要是风,七八级以上大风,从黄河那边夹杂的雹和沙刺骨的吹。也许村民那多年不遇指的是那种突然的天气吧……
5月22日在甘肃白银市银泰县黄河石林举办的百公里越野马拉松,遭遇极端天气,最终造成21人遇难,成为世界运动史罕见的悲剧。
在这冷冰冰的数字背后,有着人们难以想象的苦难。21晚上,在抖音上就开始流传一些视频,一些人紧紧抱在一起,裹着白色塑料布。还有一张广为流传的图片,在一片荒地上一群选手拥在一起。图片是静止的,但是我们仍能感受到让人瑟瑟发抖的寒意。
所谓“极端天气”,就是大风带来的降温、降雨和冰雹,最近几天好几个城市的市民都遭遇过,但是在海拔两千米以上的山地和“无人区”,穿着跑步短裤遭遇这些,就是人类难以承受的灾难。
用最通俗的话说,这21个人就是活活冻死的,其中包括超级马拉松领军人物梁晶与残奥会冠军黄关军。
我们还没有得到这21个人的全部信息,但是很有可能,越是“成绩好的”,就越可能遭遇不测,因为“大神级的人物”才有可能冲到最前面,而遭遇危险时又无法撤出——在心理上,他们也有更强的“完赛追求”和克服困难的雄心,这都加重了悲剧的可能。
那篇流传广泛的自述《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到底发生了什么》,提到完赛会有1600元的现金奖励。作者是一位获救的参赛选手,他前进时碰到退赛的,还说了一句“一千六就这样放弃了?”这个细节让网友发出“为1600元送命”的感叹,这种想法是对选手的极大不尊敬,事实上,没有哪个超级马拉松爱好者是为了奖金而跑的。
百公里越野赛这样的长跑比赛,是一种极限运动,不管是冠军还是完赛,都不会像获得奥运冠军那样为人所知。这是一个“圈内的”某种意义上也是“私密”的追求,跑者追求的,是挑战自我的极限,“完赛”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目的之一,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那么多人不愿意退赛,最初的困难或许还让他们欣喜,因为这就是“越野”的应有之义。
但是,在“极限的野”和“绝对的安全”之间,我们必须拥有一种平衡。
很遗憾,白银百公里越野只做到了前者。几个选手裹一块塑料布,最准确地反映了这个赛事的安全保障水平。今天的一些救援视频我们也能看到,几个救援队员抬着一个运动员,这种纯粹人工的救援,让人想起地震的废墟。
“越野赛”的救援,本不应该是这个样子。一位在香港的朋友问我:“比赛没有直升机吗?”
这简直是不接地气的天问,她是基于在香港的经验。在香港,以前每年都会有百公里的越野慈善赛,参赛选手徒步穿越山地,也曾遇到冰雹这样的极端天气,但是这样的越野活动配备有强大的后勤,选手出现意外,会有医用直升机及时转运和抢救。一位朋友曾参加过这项越野,他中途退赛了,马上就有志愿者过来服务,检测他的身体状况。哪怕是扭伤这样的小伤情,都会得到最及时的处理。
即便是在内地,也具备提供强大后勤保障的可能。有朋友在盛夏参加戈壁滩200公里穿越,那对体力是很严峻的考验,但是却没有什么危险,因为医疗保障车就在后面,人们甚至可以及时吃到冰镇西瓜来降温——这当然是收费不菲的商业化旅行活动,但是却也证明,只要有足够多的钱,内地也能提供极致的安全后勤保障。
很可惜,马拉松主办方没有在安全方面花这么大的精力和经费。
白银越野马拉松有一段赛段是“无人区”,其实只是汽车无法到达的区域,仍然在广义上的景区。如果赛事主办方能有更多安全方面的考虑,每隔5公里设一个医用保障帐篷,就能在很大程度避免这次悲剧。不管是选手退赛还是遇到冰雹,都可以就近处理。
我们必须改变观念——越野赛,可能是条件很“艰苦”,但它并不是危险的荒原,也不是把人放入生死考验之地,而是昂贵的公共活动。
不管是越野赛还是城市马拉松,都应该在安全保障方面投入巨资,而不是花钱打广告、找网红造势,它不应该成为营销、欢乐秀和嘉年华,而应该具备专业性,甚至强制性的行业标准——比如,每隔多少公里设置一个医疗点和一定数量的救护人员。
就这个意义上讲,白银越野马拉松的悲剧,算是一个沉痛的提醒,也戳穿了当前国内马拉松比赛的泡沫。它不应该被简单理解为意外和天灾,而是一个反省、反思的契机。
痛感惋惜!
长达百公里的山地越野赛,应该在多个点、尤其是山上设置多个后勤、营救点!
组委会在赛前有没有考虑到恶劣及突变的环境影响?有没有做好详细的应急预案?
从那张图片就可以看到,光秃秃的山顶,除了参赛者和恶劣的环境,什么都没有!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一边呼救,一边却眼看着同伴失去生命……这是多么残忍!
希望这次事故,能够给国内的马拉松赛事泼一个冷水,全国上下,无论是一线城市还是十八线小县城,都热衷于开展马拉松。然而,很多地方的马拉松,严重违背体育精神,成为博眼球、吸引人的一个手段。
我们支持全民运动,但至少是在安全的前提下!
关于今天甘肃马拉松山地越野赛21人遇难事件,想必大家也都知道事故的直接原因就是恶劣环境导致参赛选手“失温”。
关于“失温”,有个我一直在西瓜视频里面关注的心血管王医生也讲解过,根据王医生的介绍,“失温”就是:
一般来说,失温是指人体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从而造成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并产生一系列寒颤、迷茫、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甚至最终造成死亡的病症。
这里所谓的人体核心区主要是指大脑和躯干内的心、肺等维持生命的主要器官,这一概念是相对于人体四肢和表层皮肤而言的。
我们都知道,人体是一个热源,在源源不断和外界进行热量交换,正常体温在36.5摄氏度左右,然而一旦处于低温且没有保护的环境下,人体的热量不断丧失,给人体带来一系列的生理困难。失温正是是发生在人体失去温度的速度快于身体制造温度的情况下。
失温按照成都来分,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失温。
轻度失温,核心温度在37到35.5摄氏度,体征表现为不能控制的发抖,不能做复杂的动作,例如攀冰或滑雪,但能够走路及说话。
中度失温,核心温度在35到33.88摄氏度,体征表现为意识茫然,动作协调性开始丧失,尤其是手部,例如不能够拉拉链。
重度失温非常可怕,直接危及生命!
重度失温,核心温度核在33.88到30摄氏度。会出现持续性的剧烈抖动,说话困难,思维迟钝并开始健忘,明显的活动能力衰退,不能够使用双手,走路经常绊倒,情绪沮丧,低落。在33.22到30摄氏度之间,外露的皮肤呈蓝紫色,并且肿胀,肌肉协调非常差,不能行走,思维混乱。在温度低于31摄氏度时,人体开始进入冬眠状态,关闭几乎所有的外周血液循环,并且降低呼吸和脉搏的频率,在30℃时,人体进入一种看起来像是已经死亡,但其实活着的状态。在30~27.77℃时,肌肉僵硬,半昏迷,昏迷,脉搏与呼吸频率变慢,可能有心脏室颤。在27.77~25.55以下失去意识,心跳和呼吸反复无常且非常浅薄,脉搏可能触摸不到,出现肺水肿,任何突然的冲击都可能引起心脏室颤并导致死亡。
赛前本来是风和日丽,然而却在开赛时突起大风,开跑一个半小时后下起大雨,大多数选手正处于地势险峻、1000米爬升的CP2到CP3赛道,此时陆续有选手选择退赛,因为手指被冻得几乎失去知觉。天气情况越来越差,甚至下起了冰雹,气温骤降。选手们都选择退赛开始下山,但是陡峭的地势加上狂风暴雨,参赛选手出发时只穿了短袖短裤,而携带的装备远不能够用来保暖,幸存下来的选手眼看着身边队友失去意识,倒在路上……
针对这个事件,不少对山地越野赛的略有了解的网友指出,组委会给参赛者的装备差劲、不齐全,在遇到低温环境是,选手根本无法有效保护自己身体的热量,最终导致悲剧发生。
正是因为这个事件,失温症走进大众视野,这也告诉我们大家,不要盲目地跟风参加体育赛事,要对自己的身体有所掌控。想要对失温症有更多了解,可以移步西瓜视频看看心血管王医生的更多医疗科普,不仅仅是失温症,大家了解的越多,就越有更多的机会战胜疾病。
参加体育运动,保护自身安全第一!
失温、失温——英语为hypothermia,一直是户外运动最致命的危险之一。这次一下子21人遇难就是一个再悲惨不过的教训!
这次活动虽然冠以马拉松的名字,但详细一看,其实就是一次复杂环境下的户外越野。然而从很多选手的服装、装备来看,很多人就当成了一次简单的跑步。比如下图,短袖短裤,也没有看到几个人携带必要的越野装备。
其实当地的海拔也不算非常高,最高两千多米,但当地的环境比较恶劣,植被少,多岩石,基本没有天然的避难或躲避场所。更为不幸的是,这次越野偏偏又遇到了极端天气。衣着单薄、没有携带必要装备,再遇上冰雹、冻雨,加之最致命的强风——最危险的失温要素就完全齐备了。
1. 强风:强风往往是导致失温的第一要素,风力越强,就会使温度越低。这个表格列出了这二者之间的关系(表中温度用的是华氏温度)
2. 湿度:导致失温的另一要素就是湿度。如果没有第一时间脱去被打湿的衣服(再换上干燥保暖的备用衣物),身体的热量就会被不断带走,如果再遇到强风,人很快就会进入失温,如下图所述:
上图还讲了预防失温的一些措施,比如正确着装,避免可能的危险天气,若被打湿尽可能快地让身体干燥,补充高热量食物等。遗憾的是,这次活动中这些预防措施都被不同程度地忽略或忽视了…
3. 冰冷的表面:人体进入失温后必须马上处理,否则人很快就会进入昏睡、昏迷、无意识的状态,如果不迅速处理,下一步就是休克与死亡。下图中可以看到左右这两位选手明显已经进入了这个状态,而且左边这位身着单薄,失去意识,还躺在冰冷的岩石上,这只能使失温进一步恶化。所以如果遇到失温的危险,一定要尽可能地避免再接触寒冷物体的表面(比如地面、岩石、冰雪等),以免身体热量进一步散失。
最后贴一点对于失温的急救处理(对于一般情况):
如果是一堆人又没有火源和干燥衣物,一个有点极端的办法就是脱掉湿衣服,大家抱在一起,依靠彼此的身体温度保温。比如下面海豹们就是这样:
虽然这个方法很“哲学”,陌生人之间估计也不好意思这么肌肤贴近。但不可否认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效的办法。人体站立时散热少,而且在不非常严重的失温情况下,依靠彼此紧贴拥抱,最高时每小时可以让失温者身体回升3.6度。不管哲学还是尴尬,再怎么说保命毕竟是第一位的。
生命可贵。在野外,生存和死亡的区别往往可能就是多准备了一件干燥的衣服或一条毯子。这次事故,主办方的责任不小(补给站、救助站在哪里?密度如何?)除去这个因素,作为普通的参与者,自己首先要重视自己的生命安全。所以从事户外运动一定要参加相关培训或训练,学习相关的知识,制定严密的计划和预案备案,从各个方面做好最充足准备再进行。就不说失温、中暑、落水、迷路等比较严重的情况,哪怕是蛇虫叮咬、磕碰擦摔这些小事故,也要有所准备。
当你真正遇到紧急情况时,最重要的工具是你的大脑。保持冷静、清醒思考,做出理智的决定是第一要务。要诀总结起来就是STOP:
S:停。先把进行中的事停下来,意识到自己已经进入了关系到自己生死存亡的紧急时刻。
T:想。清醒地思考下面要做些什么才能让自己活下去。
O:观察。仔细观察周围环境,寻找避难场所等、检查自己有什么工具等等
P:计划。基于自己已有的资源、工具等,计划自己的生存方案。不要等到天黑了再计划。
比如那位来自黑龙江的选手就做到了STOP,他用清醒的头脑做出了判断,果断地放弃继续比赛,将自己从迫在眉睫的危险中救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