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印度因疫情医用氧气告罄,为什么要从新加坡空运大型氧气罐,制造大型氧气罐很难吗? 第2页

     

user avatar   sywx 网友的相关建议: 
      

建议印度迅速进口兔子这边生产给医院用的成套大型制氧机。

只要舍得花钱,走空运,工资给够,国内派人安装,一个星期就能搞定一套。


放下面子,放下抠门,还有救。


user avatar   liu-zhi-yang-9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印度的化工和钢铁企业完全能够生产足够多的氧气,但印度缺乏足够的流通氧气的能力,也缺乏动员企业转产医用气体的能力

根据美联社报道,印度医疗系统目前每天需要8000吨氧气。

印度曾经在2018年和2019年钢产量超过了1亿吨,所以应该肯定印度的钢铁厂有足够的能力满足这一需求。钢铁企业炼钢普遍使用氧吹转炉。氧吹转炉吨钢耗氧约为50~60标准立方米。按50立方米/吨钢计算,不考虑高炉富氧鼓风等其它环节的需求,印度钢铁行业的制氧能力至少应该达到年产50亿标准立方米的水平,合每年714万吨,每天1.95万吨,才能满足其炼钢的基本需求。印度还有年产量1400万吨的合成氨,也具有每年几百万吨水平的制氧能力。考虑到合成氨的技术路线比较复杂,不同技术的需要的空分能力不同,具体的氧气产能就不计算了。对合成氨来说,至少每个氨的氮原子都是从空气里分离来的,也就是产品氨中每5个氮原子至少对应空分分离1个氧原子,这年产合成氨1400万吨对应的空分能力约1万吨/天。

许多人将这一条新闻中武汉钢铁厂的气体厂产能当作整个宝武集团的产能,认为1亿吨的年产量只能每天生产医用液氧200立方米,全部制氧能力只有32万立方米/小时,大大低估了钢铁行业的氧气供应潜力。即使只有32万立方米/小时(工业上说气体多少立方米通常指标准立方米),氧气在标准状态下(0 ℃,1 atm)密度1.428 kg/m³,也是每天1.075万吨的产能。实际上,武汉钢铁厂目前一共5座高炉,最大的3800立方米,3个3200立方米,最小的一个没查到有效容积,也按照3200立方米算,高炉利用系数在达到武钢自己创下的3.0吨铁/(立方米×天)的月平均世界纪录水平时,年产铁约1800万吨。也就是说,整个宝武集团的气体部门应该达到每天生产5~6万吨氧气的水平。印度钢铁行业的1亿吨钢产能,考虑到其产能大部分为近年新建,不会过于落后,对应的全部氧气用量即使不如宝武集团这么高,也应该有每天3万吨以上的产能。

氧气的大规模运输和分发对于印度显然是一个难题,否则也不会全国氧气告急。美联社报道中提到的印度氧气日产能7500吨的这个数字,并未明确说明是医用氧气还是工业氧气。另参考INOX(印度最大的医用氧气生产商)的说法(India Has Enough Oxygen Production To Meet Existing Demand: Siddharth Jain, Director Of Inox Air Products),印度的液氧产量为每天7200吨,比较方便运输,在必要时可以全部提供给医疗系统。我认为美联社这7500吨应该是液氧+部分可运输的高压医用氧气的量。

将全国钢铁和化工行业超过10%的氧气产能转为医用,显然会大大冲击正常的生产。比如高炉富氧鼓风的富氧率下降,导致钢铁产量从源头上下降,又或者电炉吹氧减少会增加耗电等;合成氨生产可能会出现氢、氮不平衡,或者热不平衡等问题。这势必会大大提高这些工业产品的成本,降低产量,影响利润。现在就看印度有没有足够的决心和能力,牺牲经济来保医疗了。印度如果真的下狠心,我估摸着还是能够把医用氧气的供应量提高到每天1万吨,当然这需要调集大量的液氧储运设施和高压医用氧气瓶。液氧产量占比提高也得看印度工程师的手艺,别把低温精馏玩脱了导致停产。

谈一下运输问题,大家最常见的40L, 15MPa的氧气钢瓶,空瓶大约45~65kg,可以充氧气约8kg,也就是说如果运气体的话,80%~90%的运力会浪费在运瓶子上。印度如果能组织几百熟练焊接工人,直接用厚壁无缝管为基础生产焊接气瓶,应该也可以在每天生产几千只气瓶,左不过把压力定低一点,多浪费一些运力,总好过等着从国外进口。


user avatar   blackwarrior-6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可能还是制造业水平不行,家里老人手术前肺部有问题,花了几万块钱买了个制氧机,给制氧机水瓶灌水,插电,氧气是无限供应的。

所以理论来讲,这事应该也不难啊,一个医院买个几十台医用制氧机不就完了嘛,后期消耗成本还低得很。

这年头还用氧气瓶,比液氧输送还效率低n倍的设备,更不用说制氧机,就这设备水平,一天30万患者的增加速度,每天火化几千人,数百万的病人需要吸氧,就医院那几十个氧气瓶能够用就见鬼了。


就他们那个感染率和制造业水平,这事没救。中国不帮忙,其他国家都白扯。


user avatar   feng-shi-de-you-shang-4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中国久了,很多事都会觉得理所当然。印度现在是全国陷入医疗黑洞,跟中国2020春节相比,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人道主义灾难。

首先必须承认的是印度的基建没有中国强。武汉保卫战的时候背靠武钢这个巨无霸,氧气的产能足以支持全武汉的使用。初期医院氧气供给不足,不是因为产能限制了供氧量,而是医院的输氧管线无法承受如此巨大的消耗。因为没有医院的设计师会考虑到这样的极端情况,哪怕是金银潭传染病专科医院。随着临时管路的架设,氧气供应不足的问题很快就得到了解决。

现在印度遇到的问题不仅是医院管线无法承受如此巨大的氧气消耗,更是氧气的产能已经到了上限。武钢在疫情的时候每天产能是200立方米的液氧,约等于230吨/天。印度医用氧产能最大的是喀拉拉邦,也才300吨/天(“邦”是印度的行政区划,相当于中国“省”的概念)。但是印度现有病例是武汉的40倍,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天30万的量级激增。这还只是检测到的病例,更多的病例连检测的机会都没有。所以印度现在根本不是缺氧气储存罐的事情,虽然印度的制造业确实不如中国,但是制造氧气罐这种事情印度还是有能力满足需要的。制造再多的氧气罐,没有充足的氧气,这些罐子也只能在仓库落灰。

印度现存确诊患者分布图

其次,印度现在面对的是全国性的灾难,2020我们面临的只是一个省会城市的疫情。武汉保卫战我们是全国力量集中在一起,才获得的胜利。但是这个胜利代价是那段时间除了武汉,全国各地的医疗资源完全是处于极限运转状态。以北京为例,北京在抽调了国家医疗队后,又抽调了2批北京市医疗队。整个北京的医疗资源进入了临界状态,几乎全部的医院都没有了后备力量。哪怕就是这样支持武汉抗疫,在各省医疗队进驻武汉的初期,很多援鄂医护人员还是要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有的天使把命都留在了武汉。可想而知当时武汉的局面有多么的糟糕,并且武汉保卫战我们真的输不起。如若那时候疫情没有被控制在武汉,没有控制在湖北省内,扩散到周边河南,湖南,四川,江西等劳务输出大省,大厦倾覆只在片刻之间。

印度新冠死亡人口分布图

印度现在就是大厦将倾的局面。新冠病毒的致死率不是很高,但是传染性极强,轻症患者需要尽早介入治疗,否则很容易转化成重症。因为缺乏特效药,重症患者会大量占用大量的医疗资源。这就形成了一个死亡链条:一旦局地爆发疫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感染者不断从轻症转化成重症。重症占用大量医疗资源,造成物资和人员匮乏。匮乏的医疗资源导致更多的轻症患者无法得到有效救治,更多的转化成重症。同时因为缺乏医疗资源,轻症患者可能无法及时被隔离收治,又会感染更多的人。这个链条运转起来后,就形成了一个医疗黑洞。看似现在印度每天激增30万病例数量很多,但是印度实际人口是十几亿,累计感染新冠的总人数还不到总人口的2%,这个黑洞远没有到极限,只会扩张的越来越大。

在缺乏特效药的局面下如何打断病毒传播链,才是解决新冠的关键。2020春节的时候,全中国的居民万众一心在家隔离了1个月,才有效切断了病毒的传播链。印度现在的情况是所有人还在流动,病毒的传播链根本无法被打破。随着医疗黑洞的扩大,各地区的医疗资源正在不断恶化,群体性恐慌心里也会加剧,社会动荡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个黑洞正在不断的吞噬各种医疗资源,更在吞噬当地的人心。可以明确的说即使现在把全世界的医疗资源都填到印度这个黑洞里,面对每天30万的新增病例,还是杯水车薪。


user avatar   twins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新版动物防疫法,做足了

那价格还卖的出去算你赢

除此我没啥意见


user avatar   yuwellyu-yue-3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自己过去犯的错,如果一点代价都没有,那错误的成本太低了吧


user avatar   chen-yu-y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信吗?巴基斯坦人不信→_→。


首先,在政治层面,尽管巴基斯坦政治、军方高层对华友好,但巴基斯坦新一代青年对华友好感情有所淡薄,对中巴基斯坦关系战略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在中国外交优先列表中,巴方地位不高” 。长期以来,巴基斯坦历届政府都将对华友好视为外交政策基石。2011年总理吉拉尼访华时公开宣布,“中国是我们最好的朋友,我们将永远同中国站在一起。” 巴基斯坦军方坚持推动中巴军事合作与交流,是对华友好关系的坚定支持者。人民党、穆斯林联盟(谢里夫)两大党领导人都曾多次访华,并反复表示中巴友好是巴基斯坦外交的出发点。但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近年来,巴基斯坦新一代青年政治精英和中高层军官逐渐开始崭露头角,他们多留学西方,没有经历中巴友谊的风雨,对中国社会、文化缺乏了解,对与中国发展战略合作关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许多巴青年精英认为中巴之间只是单纯的利益关系,中国利用中巴特殊关系平衡中印、中美关系。他们认为随着印度的快速崛起,中国希望同印度保持正常关系,将印度视为潜在的贸易伙伴,将回避印巴之间任何冲突,包括阿富汗问题上的印巴矛盾,以避免在印巴之间作出选择。而在巴方所希望的借助中国抗衡美国方面,由于中美关系远比中巴关系重要,中国绝不会因美巴关系变动而有所变化 。有些人甚至单纯以援助多少和重大项目投入与落实多少作为标准,来质疑中巴关系,认为中国在对巴关系上说得多做得少。 另外,还有部分巴方亲美人士认为中巴军事合作不利于地区和平。在他们看来,中国对巴基斯坦军事援助的主要目的是“将印度注意力从经济发展与地缘政治方面转到地区军备竞赛” 。认为中印之间的游戏将进一步巩固南亚地区现状,对巴基斯坦长远发展不利。如果中国继续助推印巴军备竞赛,那么印巴之间各种合作,如贸易、阿富汗问题、能源共享,边境争端、应对跨国威胁如天气变化等就很难实现。巴基斯坦一些深受西方意识形态影响的学者还认为中巴友谊损害巴基斯坦民主进程。他们认为“……不喜欢民主带来的混乱和矛盾,更喜欢维持军方在政治和经济事务上特殊地位的传统局面,……可能教给巴军方如何控制抗议运动、屏蔽自由媒体和网络自由,回避人权和劳动权利”。

其次,在经济层面,巴基斯坦工商界人士期待搭乘中国经济快车,但对中巴经贸合作现状不满。巴基斯坦举国上下都将中国蓬勃发展的经济视为重要机遇,希望承接中国的产业转移,借机全面提升经济水平,融入亚洲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虽然巴中经济有一定互补性,两国经贸合作前景广阔,但当前巴方不满双方经济合作现状,认为中国对巴基斯坦投资与“全天候友谊”的高度不匹配,中国过于注重自身经济利益,而没有考虑巴方。中国在巴基斯坦投资的基础设施项目,如公路、港口、桥梁,更多是为中国经济利益或战略意图服务,如开采巴基斯坦各种矿产资源等就是中国强劲的国内需求所致,巴方在合作中处于被支配地位,获得收益过少 在巴方看来,中巴经贸也存在一定问题:(1)中巴贸易逆差太大。2010~2011财年(2010年6月30日至2011年6月30日)中巴双边贸易总额为74.23亿美元,其中巴基斯坦自中国进口57.89亿美元,向中国出口16.34亿美元,巴方逆差41.55亿美元。且巴方出口多为原材料,中方多为附加值高的产品。巴基斯坦出口商品高度集中在初级产品和工业原材料等领域。其中,棉纱、棉布和棉花三种商品对我出口额占巴基斯坦向我出口总额比重就高达69.21%;而中国商品集中在机械设备及配件、化工类产品、钢铁及其制品、机动车及配件、轮胎等工业制成品 。(2)中国商品严重冲击巴基斯坦国内行业。中国商品物美价廉,巴基斯坦国内相关行业无力同中国竞争,纷纷倒闭。(3)走私严重。由于中巴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部分中巴不法商人滥用协议,将非中国生产的商品也打上中国产地享用了优惠,致使巴方税收损失很大。(4)中国商品质量较差。(5)中国企业社会形象不佳。巴方认为中国企业只关心物质利益,对当地领导人热情交往,而对当地普通民众生活关心不够。还有当地专家认为中国对巴基斯坦投资与当地经济融合度不高,对巴基斯坦经济带动作用不明显,与巴基斯坦工商界对华期待形成较大反差。

再次,在安全层面,巴基斯坦部分世俗知识精英、宗教人士对中国打击民族分裂势力举动心存疑虑,担心中美在反恐方面渐趋相同。巴基斯坦部分学者认为,邻国极端势力日益猖獗,这给中国国家安全带来严重威胁。这些恐怖分子许多都在巴基斯坦境内受训,而且在危机时刻他们也往往逃往巴基斯坦进行避难。许多关塔那摩美军监狱拘留的维吾尔族恐怖分子都是在巴基斯坦境内被捕的。同时,新疆的稳定还关系到中国通向中亚的能源及贸易之路是否通畅。从安全角度出发,巴方认为“中国很可能采取同美国一样的强硬态度,要求巴方清剿境内恐怖分子避难所” 。巴方有观点认为,2007年正是在中国而不是美国的压力下,巴基斯坦政府对绑架中国人的“红色清真寺”进行镇压,使得巴基斯坦安全形势恶化。而且,前总理贝·布托就是因为支持这个行动而被杀害 。而中国在巴基斯坦工程人员众多,很容易成为各类恐怖势力袭击对象,2008年,“巴基斯坦塔利班”就绑架一名中国工程师,事后中国曾严厉指责巴方保护不力。2011年……,因此,巴方认为,“如果巴基斯坦境内恐怖势力对中国人员和投资的威胁越来越大,……很可能改变肯定巴基斯坦反恐努力的态度”。

最后,在社会交流层面,巴基斯坦普通百姓对中国怀有朴素友好的感情,但普遍对中国社会、文化缺乏深入了解。巴基斯坦民众多将中国视为应对印度、美国威胁的战略伙伴,年轻人则希望抓住中国崛起机会,希望到中国留学和经商的人数不断增多。但两国文化交流渠道狭窄,巴基斯坦民众对中国的认知多来自西方媒体或深受西方媒体影响的巴基斯坦本土媒体,对中国当前发展现状特别是中国政治制度不够了解,甚至存有误解。巴基斯坦青年则多向往西方生活,不了解中巴关系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未来中巴关系继续发展缺乏动力。 而代表知识精英的媒体和非政府组织主流对华友好,但认知不够准确、全面。

自穆沙拉夫总统放开媒体管制后,巴基斯坦社会气氛空前活跃,各种独立媒体日趋增多。近年来,巴基斯坦媒体和非政府组织作为独立新兴势力,在巴基斯坦影响力大增。巴基斯坦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多以中巴友好为基调,以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为主题,缺乏对政治体制、社会、文化等深度报道,同时,对中国的报道多转引自西方媒体,客观性和准确性不足。同时,巴基斯坦传统或有政府背景的非政府组织对华友好,但部分新兴非政府组织受美、中东资助,具有浓厚亲西方色彩,在人权、民主等问题上与西方保持一致,对中国认识较为负面。

巴方对中国的认知之所以存在众多负面因素,根本原因是在国际形势急剧变化下,两国外交战略层次难以完美对接。巴基斯坦政治、经济面临内外重重压力,对中国的期待较高,但中国外交目标与巴基斯坦并不完全一致,且能力有限,不能无限制满足巴方需求,属典型的“需求与供给不对称”。同时,由于巴方政治、安全形势不佳,即使中国大力推动,一些重要项目也难以落实,2011年9月,中国庆华集团就因安全问题而退出在巴项目。种种问题制约了中国对巴投资与合作的能力,这种高期望值与承受能力之间有着较大落差,这是巴基斯坦各界对中国存在一定失望情绪的主要原因。

其次,中巴传统交流方式无法适应巴基斯坦多元化社会的新局面。当前巴基斯坦社会碎片化趋势明显,权力越发分散,主体趋向多元化。但中国在当地的宣传力度明显不足,各种中巴友好活动也局限于传统的纪念活动、新闻报道等等,对巴青年缺乏吸引力。另外,由于历史、语言原因,巴基斯坦当地媒体在华记者较少,不能及时、深入报道中国情况,对中国的报道多转引自西方媒体,而且西方媒体也经常刊登歪曲中巴关系的文章,以上因素对巴基斯坦民众对华负面认知的影响不容小觑。

再次,民间交往过少限制了双方相互了解。中巴友谊一向呈现政治热、军事热、经贸冷、人文交流少等特点,经济上巴基斯坦属于资本主义体系,与西方经济体系关系更为密切,与我经贸往来程度不高。而文化与中东接近,属伊斯兰文化圈,与中国文化等有较大差距,这是两国社会文化交流不畅的重要因素。而中巴交通不便,这也造成两国人民交往困难。至今中巴之间空中航线仅有3条,还不能每日往返。陆地交通则只有喀喇昆仑公路,且自然条件恶劣,一年之中因天气原因要封闭半年,还经常因地质灾害而被迫中断,前不久中国援助的喀喇昆仑公路修复工程刚刚开工。同时,尽管巴基斯坦是中国最早签署的旅游目的地国之一,但因安全形势不好也让中国人不敢前往旅游,种种因素严重制约了中巴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


当然,对存在的问题,中巴两国还需重视,只有妥善解决目前存在的矛盾,中巴友谊之花才会在未来的风雨中更加娇艳。


引自

《“全天候友谊”背景下巴基斯坦的中国观 》

杜冰


user avatar   qiu-kun-5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我好久之前无意间记录下的,如果是评论里提到的董玉飞,那这位父亲的年龄我记错了,印象中这位父亲黑黑瘦瘦不大高。

我的本意是,不希望看到对事件中的个体进行攻击,从当初看报道时到现在回忆,我的心情依然是难以描述,不是愤恨。


至今还记得那年感动中国里的一位基层干部,这位父亲没几天就自杀了,对,以基层党员干部的身份满载荣誉,没几天就以父亲丈夫儿子的身份默默自杀了。

汶川的一个乡镇干部,在地震时从家里成功跑出来,让老婆照看一下老母亲,自己去学校看一下儿子,家、单位和儿子学校离得都很近,一条直线上,路过儿子的学校,看学校没全塌,鬼使神差的,对,他对记者的描述是鬼使神差的想先去单位,心里在跟儿子说“儿子你挺一下,挺一下,爸爸马上就回来”,等他参加完单位救援,经历第二轮余震后,反应过来往回跑,儿子学校全塌了。

就因为这个父亲的身份:党员、基层干部,当时还是央视王牌节目面对面的采访,无限扩大,表彰成一个基层党员的使命感责任感,轮回播放。

可节目中这个父亲已经被挖的体无完肤,记者一直追问这个细节:路过儿子的学校,为什么没进去。或许这个点是记者以及那整个群体引以为豪的功勋章,可这位父亲每一句话都在明显的责怪自己:鬼使神差、要是先去、要是听老婆的话。。。要有多无奈就有多无奈,能想象一个五十多岁一脸沧桑的父亲,一个家中独子,被记者逼着回忆自己面对“民族大义”时,只能自言自语一样重复嘟囔一句“要是当时”,像犯了错的孩子一样,他俩眼空洞地在记者牵引下回忆儿子很高、很开朗,早上出门还跟他比身高高,成绩很好,经常开玩笑,一米八几的大小伙对奶奶撒娇。。。。。显然,节目出来的效果是符合主流价值观的。

可是,对一个父亲、丈夫、儿子而言,这份“于灾难面前不顾儿子安危、来不及看儿子一眼、毅然决然冲入群众坍塌现场的基层党员”的荣誉,能否支撑他那个大家庭?还被评了当时“感动中国”。

他老婆看了那集报道,责怪他如果。。。

他老母亲责怪他,如果。。。

他自己也责怪自己,如果。。。

最后,在报纸的一个小角落里,报道出他自杀了。

(有些影像细节记不清了,这个父亲面对采访时不断的自言自语)


user avatar   zofee-6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居然有怎么又有本事的医生?能私自去手术室?还能找到麻醉师,手术室护士一起手术?我很好奇!




     

相关话题

  在没有免费医疗的国家当中,私立医院和公立医院有什么区别? 
  坚持每天喝黑芝麻糊会有什么改变? 
  天津雪糕阳性、大连服装阳性、多地汽车零部件阳性,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避免或减少这些意想不到的「阳性」吗? 
  3 月 9 日截至 18 时上海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4 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15 例,目前情况如何? 
  中国八百台制氧机抵达印度,你怎么看? 
  如何定义「素食主义」?会对人体产生哪些影响? 
  军人家庭医疗待遇保障新政策出台,将为广大官兵及家庭带来哪些切实温暖? 
  2 月 7 日全国新增新冠肺炎 3399 例,累计确诊 34546 例,目前防治情况如何? 
  英国是如何征服印度的? 
  心衰的新通用定义是什么?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 2021 巴菲特股东大会查理芒格评价比特币:「整个发展令人厌恶,与文明的利益背道而驰」?
下一个讨论
请问下,中国不断向非洲援助,其意义在于什么?





© 2024-11-0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