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学历不高的网红有着高额的收入,而名校毕业生月薪才几千块? 第3页

           

user avatar   xiao-chu-bai-46 网友的相关建议: 
      

1.我自己在相关行业,我可以负责任的说,除了纯素人走红的,其他已经当上网红,且的确能叫网红(200万粉丝打底不过分吧)?要么颜值能打,要么团队能打(团队里大学生绝对多,运营和编导要求很高)。你看看papi酱?还有我这一堆网红,不少都是本科院校播音主持之类的专业出来的。

而大多数没有粉丝的“网红”,收入可能还不如剧组跑龙套的。

2.工作经验、学历、能力是组成工作收入的三要素,但网红如果是公司签约的,收入是跟带货能力(变现)挂钩的,人家有这个能力,那就是本事,学历在这个时候是最弱的参考项。

3.社会分工不可能靠一个维度衡量价值,虽然偶尔也有失衡的,但总是客观规律推动的,在这个时候,找出规律比抱怨更有用。


user avatar   lijingj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第一次发现“谢邀”可以有五个人...这么多人邀请我,是因为我在“名校毕业”和“月薪才几千块”都有着丰富的经验吗?

这个问题本质是变现路径问题,名校毕业生的选择直接决定了这个情况是Yes or No。

名校毕业生中仅有一部分从事专业服务行业(包括我和高赞答主 @菲利普医生) ,例如医生、律师和建筑师,这类行业的特征在于以经验技术和时间换取报酬。优点在于承担的金融风险小,就业率高,收益较为稳定(没头部网红多)。更多的毕业生选择大学毕业即转行择业,其中很多可能在校期间或者在摸爬滚打几年后也从成了网红...

我认为有专业积累的名校毕业生,是很容易找到稳定工作与合理工资的(有人肯定会杠我,月薪几千块也算合理?)。这只能怪是工资的钳制性,工资是受聘者在人才市场中“不可取代性”,如果该职位在对应行业不缺名校毕业生,拿工资就高不了,这并不代表名校毕业生的工作产生的价值低,而是被坐拥成产资料和业务渠道的资本家拿走了罢了(当然他们也承担大量的风险与前期投入)。随着阅历增长,大部分人会摆脱应届毕业薪资低的窘境,比较手上筹码在逐渐增加,不能只拿应届起薪说事,太短视。

而网红的本质是注意力商人,通过吸引人的注意力赚取流量,进而实现变现赚钱(不赚钱不变现的我觉得不能算是网红)。题主说的有高额收入的网红是变现成功的那类,什么赚钱卖什么,比如罗永浩老师...也有像知乎上的上百万粉丝的知乎大V,照样也有穷得叮当响。

所以,别天天想着当网红赚钱,这年头的网红其实都是人肉互联网平台。李佳琦是人肉唯品会、野行涛哥是人肉盒马鲜生、张大奕是人肉淘宝。所以网红也有头部效益特质,能实现高额收入的都带点垄断性质(那是真的很有钱),但累死赚不到钱的是99.99%...


user avatar   glaxyrov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发现这个图真的是万用。

1、学历不高的网红用着高收入,是金字塔尖的极少数,即便是这极少数,大概率也就只有2、3年的当红期,之后逐渐收入平平。

2、名校毕业生月薪几千块,大概率2、3年后过万,10年20年后大概率成长为企业管理者甚至高管,之后收入越来越稳。

从行业整体情况来说,绝大多数网红收入平平甚至中位数以下,而绝大多数名校毕业生收入在中位数以上。

更不用说,名校毕业生的上限,远非网红能比拟:


user avatar   davidts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正常。学校没有得教的技术才值钱。


user avatar   chen-sheng-7-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识字率

明代:

明朝对社学的入学年龄规定:“民间幼童十五以下者。”即15岁以下的孩子都可参加,入学时也不需要考试,招生数额也没有限制,凡是愿意读书的,都可以来参加。

《明史·杨继宗传》中记载了这么一句话,即:“成化初,用王翱荐,擢嘉兴知府.......大兴社学,民间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

明代小说出版业繁荣,有大量的人购买这种休闲通俗读物。

传教士记载:利玛窦等合法传教士的著作,他们不约而同地记载道:他们惊讶地发现明国老百姓识字率很高(而那个时候他们使用二十多个拉丁字母的西班牙葡萄牙母国的识字率可能还不如用几千个汉字的大明),并且把识字率高的原因归功于两点:1.中国人特别注重文化教育2.中国各地方言差异大,要互相理解必须靠文字作为桥梁。

清当局:

第一,生员不得言事;

第二,不得立盟结社;

第三,不得刊刻文字。

第四,大兴文字狱

第五,篡改历史文献

第六,禁毁和篡改汉语著作

通过以上手段,经过两百年黑暗统治中国人识字率终于达到历史最低的 1% (清当局学部在1909年的统计,当时中国人的识字率不足1%)



user avatar   chensiwei3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聪明人靠统计数字和洞察来得出结论。

平庸的人仅依靠统计数字来获取信息。

笨蛋成天看个案小作文来悲鸣或自嗨。


user avatar   Lincolnhom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聪明人靠统计数字和洞察来得出结论。

平庸的人仅依靠统计数字来获取信息。

笨蛋成天看个案小作文来悲鸣或自嗨。


user avatar   lancel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商场运营方的本质是物业公司,

想各种办法吸引人流过来,接着招商,目的是收取租金,然后涨租金。



所以这个问题的本质,是来福士想要吸引的大批顾客群体,他们是不是在意棒棒入内。

如果他们其实希望棒棒不入内,那么来福士不过是个手套防火墙而已,抵挡了来自网络和外界的骂名。

如果他们反对禁止棒棒不入内,那么就算没有这个报道一段时间后来福士自己也会被用脚投票的顾客教做人。

商场是否以为棒棒影响了形象不重要,最终用户怎么想的才重要,想想谁掏钱?



所以,到底是顾客有这样的需求而商场才这么去干?还是商场自以为是的猜测了顾客的需求呢?这只有顾客自己知道了。



user avatar   ray-8-64-9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钱不混乱,基因有问题,或者被别人拿捏的死死的。


性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是为了繁殖。。怎样才能更容易的把自己的基因繁殖下去?是“忠诚”吗?碰上一个不孕不育就绝后了。好像碰一个挺难的?你算一下人类有多少年的历史?假设25年一代(实际肯定不要,古代啥的都很早结婚),几千万年除以25。。。基因还能留到今天吗?


从道德社会制度来说,这是错的应该接受批判。。。但是这特么的才是正常的人性。。。所以没啥好奇怪的,我从来不相信“人设”这种东西。。。只要你足够有权有势,哪怕你后宫佳丽3000,那些根本不了解你的只能通过媒体了解你的还以为你是个柳下惠,只要宣传这样宣传就好了。。。哦哦,别说媒体这种隔了十万八千里的,你身边随便一个人,你真的知道他或者她有没有出轨吗?


所以,太正常不过了。。。


user avatar   2br2 网友的相关建议: 
      

5 月 25 日更新:

iPhone 12 优惠 1000 元,历史新低价,还有 9 元快充头活动,很划算。

618 iPhone 12 最新优惠活动实时更新看这篇文章:618买iPhone12的朋友看过来,超全的苹果12 618 购买攻略

买之前先领取618活动红包,可以直接抵扣,更划算一些。




先参考一下 iPhone 11 去年的价格走势,去年 4 月到 5 月稳定在 500 元的优惠,然后 618 期间优惠达到 900 元。

再看一下 iPhone 12 的价格走势:

  • 4 月 4 号优惠 600 元
  • 4 月 16 号优惠 800 元
  • 4 月 18 号优惠 900 元
  • 4 月 19 号回到 800 元优惠

iPhone 12 在 4 月就达到了 iPhone 11 在 618 的优惠水平,这波优惠力度确实够大,也让一部分人有些纠结,现在入手 iPhone 12 好,还是再等等 618。

其实 4 月前期 iPhone 12 的 600 元优惠,应该持续到 5 月份的,然后 5 月底预热 618,这也是京东自营应该的降价节奏。

这波价格大跳水,有电商平台间的竞争原因,京东这波基本是在跟苏宁易购杠,价格也基本跟着苏宁易购变。

还有一点,4 月之前 iPhone 12 的销量是不及 iPhone 11 的,3 月销量只有 iPhone 11 销量的一半,作为新款 iPhone,是时候冲一下业绩了。

不管怎么说,4 月中下旬这么大的优惠确实是利好消费者。

618 大概还会有三百左右的优惠力度,我在这篇文章里面有分析:

4 月 iPhone 12 的销量应该非常好,主要是因为 iPhone 12 的性价比提高了很多,和 iPhone 11 的差价也就在 1100 元,大多数人应该会优先考虑 iPhone 12.

如果不着急,就是想体验那种省几百买到就是赚到的感觉,等 618 也可以。

如果你是刚需,想尽快换上手机,最近 800 元的优惠真的很划算,也是入手的好机会,等 618 也不会再来个 800 元优惠,不如早点入手体验。




           

相关话题

  近几年为何没人再拍类似于《马大帅》这类体现社会底层人民生活题材的电视作品? 
  如何看待自称前美团员工的田源在微博上对这次美团招聘事件的说明? 
  2020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发布:逆行者、带货、奥利给、好家伙等上榜,你怎么看?背后有哪些值得思考的现象? 
  如何评价网红蔡萝莉? 
  为什么说3000块可以请一个大学生,却请不了一个农民工? 
  能送给大一的我一句话吗? 
  丁真爆火后收到全国各地官方邀请,四川甘孜机票预订量增长超 5 成,如何看待这种「丁真效应」? 
  北航 11 月 11 日一名同学在图书馆晕倒,目前情况如何? 
  现在实行 996 的公司,真的不害怕被追究法律责任吗,有没有近期员工因此起诉公司的案例? 
  产品经理怎样进行无授权领导呢? 

前一个讨论
文科生对国家有哪些贡献?文科生太多会影响国家发展吗?
下一个讨论
古人杀虎真的那么困难吗?





© 2025-04-1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1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