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内卷”这个词最初的定义上来,其实这个概念的核心就是一句话“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如果不是人云亦云的话,某些人至少应该知道“内卷”这个词又被翻译为“过密化”,原本是用来描述东南亚某些岛因为人口增长而大家又不愿意或者是无法向外找寻新的资源,最终大家就只能对着越来越少的耕地投入越来越多的劳动力。最终的结果可能是,以前你随便种地亩产300,但现在花了几倍的力气亩产也只能到400。这样一来,你的努力很大一部分就被浪费了。
在当时的世界上,破解内卷唯二的两种可能,要么是工业化,要么是直接去抢占殖民地。实际上,对于当时欧洲的很多年轻人来说,他们想要打破自己国家已经逐渐固化的阶级壁垒,最好的方式其实也是去殖民地寻找机会。一个在英国只读完了中学的学生,出路无非就是去工厂做工,但到了非洲就有可能成为殖民地政府的公务员,甚至有可能拥有几个奴隶。而在今天,很多在欧美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只要随便能搞出个本科学历,至少到发展中国家靠教教外语什么的,也足可以过上还算不错的生活。
现在之所以很多人把努力叫内卷,是因为随便学了个名词就瞎XX用。或者说就是以战术上的努力来掩盖自己战略上的失败。就我身边所见到的人来说,凡是能在大三之前想清楚自己的求职方向的人,几乎没有人抱怨“内卷”。想考体制内单位的,好好刷题,搞清楚各地的考试政策,打听清楚哪些地方更容易上岸;想去企业的,预先了解好自己能去的企业级别和大概薪酬,然后找老师、学长学姐或其他方式找合适的企业实习,增强自己的履历;想考研的,也先想清楚要不要转行,转行之后要做什么等等。有些实在觉得自己考体制内很难的,直接参军两年,毕业还是应届生但又有两年工作经验,直接就能干掉一大批人。
当然,以上的每一种选择都是有代价的。当你把大部分时间用来刷行测申论的时候,自然就不可能拿一个好的GPA成绩,然而公务员考试却并没有GPA的要求。你把大部分时间用来学专业,也许能获得保研资格,但实习和考公的时间就必须放弃。
现在什么人最爱说内卷?就是前三年想不清楚自己干什么,别人刷GPA他也刷,别人考雅思托福他也考,别人看行测申论他也看,别人去找实习他也找,结果到最后GPA没刷多高、雅思托福达不到申请要求、行测申论始终都到不了进面的分数、别人一心实习最后留在公司他被人拒了说工作态度不好。到最后看着人家学习好的保研、看行测的上岸,他仰天怒吼——这世界真是太特么卷了。
卷?呵呵。
只有有了努力的方向,才可以称得上是破了内卷。其实这个道理真不难懂——比如,如果我向你介绍一个兼职岗位,你肯定会问“这个工作挣不挣钱”。什么叫“挣不挣钱”呢?其实就是问付出同样的努力,会不会挣到更多的钱。假如你正常上班每月8千,每天3小时做兼职月入三万,那很多人无疑会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兼职上。但现实中很多人的问题是,不去琢磨新的选择方向,反而是一边在旧的系统中无法自拔,一边又在骂跟自己在一个系统里的人“内卷”,这就是很精分的事情了。
这其实也是我之前说过很多次的,我很建议大学生以及职场新人多利用自己试错成本低的优势,去进行多方面的尝试,发掘出自己的特长——或者说,找出何种行业、何种方向最适合自己。举个例子,如果你做行测申论学了半年,连70分都考不上,但做自媒体却得心应手半年涨粉几十万,月入已经开始一两万,那你非得放着你擅长的自媒体不做,偏偏觉得“只有公务员才是正经工作”而去抢一个乡镇公务员的岗位,最后没考上却又怪社会“卷”。这不是哭丧找错了庙门么?
今年我也是30多岁的人了。我的很多朋友之前都曾遭遇过职业危机,他们的职业危机无一例外都是工作一段时间之后行业越来越难做,自己虽然努力却始终突破不了收入和层级的天花板。最后,很多人都选择了转行。其中我认识的几个人几年前就做了保险经纪人,抓住了过去几年保险经纪行业发展的机会,现在也都是年入几十万甚至百万以上了。再比如我的朋友、知乎上的出版大V萧溪老师,几年前就发现了传统出版越来越“卷”,去年在疫情之下开始做线上内容课程,结果成绩意外的好,现在整个团队也已经要基本全部投入线上了。
萧溪老师就算骂一万遍传统出版业内卷,有用吗?行动起来,才是最重要的。
现在整个社会的暴富机会相比于90年代的确少了不少,但无论怎么说中国也是当前世界上经济增速最快的主要经济体。如果在中国都找不到挣钱的机会,那你去国外人生地不熟更不见得能挣到钱。而我也确信,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站在未来五年回过头来看,今天一定是有大量的面向普通人的发财机会和就业机会的,但是能不能找到和把握住这个机会,那就要看你到底是只会骂内卷,还是有心思去考察一下它们。
世界上第一内卷的东西是比特币,计算出来的结果没有任何现实价值,产出按照当前网络上总算力的比例分配且随时间递减,越到后面,挖矿的人越多,大家投入的算力越大,得到的比特币越少。
第二内卷的东西是围棋,几乎没有和棋,几乎没有随机性的对抗类运动,产出也对现实社会的生产力几乎没有意义。
后面依次是“有平局无随机性的对抗类运动”(象棋等)--“有随机性的对抗类运动”(乒乓球,足球,战争等)--“非对抗类的排名型运动”(短跑,高考等)
只要你做的东西有现实意义上的产出,在内卷程度上,就比上面这些内卷玩意儿弱百倍了。
这两个词是不同语境下的词汇,努力面向的是个体,也即你自己与自己的懒惰、傲慢斗争的过程。而内卷则是对于一个群体来说的,在这种场景下,其中的每个个体的努力,都只是在彼此竞争,而并没有增加每个人的收入。百度百科的说法我觉得挺贴切,“内卷是努力的通货膨胀”。
看起来很简单,然而几乎所有回答都是错误的,不是事实错误,就是逻辑错误。他们只是在想象一个干净的模型,以为自己懂了而已。
要想深刻理解内卷,要有真实的工作经历,还要至少参与过企业经营,观察过行业兴衰,能够认识到经济运行的规律。知乎的绝大多数答主,没这个经历,甚至一个学生就敢给你头头是道的讲内卷,你信他,你就变成跟他一样的废物了。
如果你还有时间,我用1分钟的时间帮你梳理清楚内卷的原理,再用3分钟来批驳几个高赞回答,帮他们找到关键错误。
内卷是一个群体体现出的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大量的精力都花在与同行竞争上了,而这种竞争并不能让每个人获得更高的收益。
如果是一个学生,他就会给你举学习的例子,我是管理者,我给你举企业的例子。
伊查克艾迪斯曾经提出过一个经典模型,叫企业发展十阶段,可以用来观察大多数企业:
当一个企业进入到盛年后期,就开始由盛转衰,内卷也就从此爆发。
此时,外部市场份额已经基本固定,推出新产品风险极高并且收益极低。同时,企业变得庞大,内部摩擦加剧,流程冗长,大量企业的资深员工凭借自己的资历、人脉即可获得比新人多得多的协作效率。这些人于是开始利用这些资源,在与新人的竞争中获得优势。
所以你就会发现,在这个阶段以及之后的企业里,你动用政治手腕,赢得更多人的支持,比你真正的提出一个有用的点子,要有效得多。
我自己就曾经在一个公司里,凭借我认识的人多,交下的朋友多,就能够很轻松的坐稳我的位子,压制所有竞争对手。但是那时候我所在公司的业务已经日薄西山,急需破釜沉舟的创新。无奈所有管理层都是这样的人,导致哪怕CEO下定决心用一年来折腾,最终结果也是一败涂地。
如果我们在基层仰望公司或者社会,我们会认为是资本家或者社会管理者造成了内卷。这也是知乎最普遍的认知。
但是当我们跳出这个圈子,从外面看,一切就很简单。
一个个体要获得更高收益只有两个选择:把蛋糕做大或者抢夺更多的蛋糕。
假如做大蛋糕的预期收益低于抢夺的收益,那么最优选择就是抢别人的蛋糕。
这也就导致一个组织在最初阶段都是奔着把蛋糕做大去的,但是做大的难度是指数上升的(边际效应递减),在成熟后期就达到了顶峰,于是大家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抢蛋糕上。
抢蛋糕的行为绝大多数情况下并不能帮助企业把蛋糕做大,但是却能帮助企业更加稳定,更不容易死。这也是企业哪怕进入了成熟后期,也并不愿意破釜沉舟的重新洗牌,重新上路的原因——创业九死一生,再来一次可不一定能活下来。
企业管理的艺术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你到底能够调动大家多少精力向外,向目标使劲儿。
社会与之类似,中国经过了前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先是内部野蛮生长,后来又向全世界野蛮生长,这个发展的边际成本越来越高,各个国家都开始抵制中国。
原本简单的纺织厂,没受过教育的纺织工人,只有基本管理知识的企业家,不用资本家帮忙把关,就能在全世界赚钱。
后来我在英国都碰到当地纺织业被中国干趴下以后,群情激奋的反中人士。
等到2017年开始,中国的对外出口持续受限,经济向外走不动了,内卷就越来越厉害了。
有限的外部订单带来有限的合作厂商,意味着有限的工作岗位,意味着只有少数幸运儿才能有工作。
这是中国内卷发生的必然。
几乎这个问题下的每个回答都有关键逻辑问题或者事实错误,我随便抓几个,不是针对他们。
为什么现在人把努力说成内卷呢?内卷和努力有什么区别? - @拾贰参半 的回答 - 知乎
他写了半篇好回答,后半篇问题很大:
内卷是一种无奈的本可以避免的无用竞争,同时它有一个极大的弊端——本来资本家月薪5k可以雇一个人885,结果有人愿意月薪5k,996;又有人愿意月薪5k,007,资本家乐了,直接月薪4k,007,还是有人愿意干。
内卷是极难避免的,除非有人能够打破这个陷阱,用颠覆式创新帮助组织开拓一条路出来。
事实上大家也正在这么做,只不过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往往选择自己成为企业家(也即这位答主口中的资本家),而不是给人打工。因为这条路一旦走通,就是百倍的收益,完全没有必要带着之前内卷的这帮庸才一起做。
而这位答主指出的这种内卷的弊端,也很难称为弊端:对于社会总体成本来说,是下降的;对于企业来说,竞争力上升了;对于消费者来说,往往意味着价格下降。
只有对劳动者本身是问题,劳动增加了,收入下降了。
实际上这是一个必然也合理的现象,也即,如果你只是重复昨天,你就必然陷入到内卷中去。只要有任何人达到和你一样的能力水平,你俩就只能拼谁更便宜了(仅针对内卷,其实有其他拼法)。
能够安稳地过小日子,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工作,极少。而且这玩意儿温水煮青蛙,等变天了你再想努力,一般都晚了。
为什么现在人把努力说成内卷呢?内卷和努力有什么区别? - @北方知妤 的回答 - 知乎
同样写了半篇好回答,前面内卷说得挺好,后面就跑偏了。
那就来谈谈两者不一样的地方吧:努力学习就如同表面意思一样,而卷就已经是指超过了正常努力程度的学习或者是工作。
这句话最大的问题在于“正常”。什么是正常,谁来规定正常?
你写1000字,能够卷过100字的同学,你觉得多出来那900字,在导师眼里,有没有用?
如果有用,这900字就不是什么超出正常了,这就是其他同学没做到,而你做到的产出。
无论是内卷还是非内卷,正常两个字都不是你说了算的,而是由这个体系的管理者说了算。
这个想不清楚,整个都错了。
为什么现在人把努力说成内卷呢?内卷和努力有什么区别? - @殷大神物理 的回答 - 知乎
很棒的一篇回答,但是受限于作者的语境(也可能是格局),他看不到内卷对二次分配的贡献。
……
3、以前的寒暑假,老师、学生都正常放假,现在老师要加班,学生要补课,昨天跟一个辽宁省的家长聊天,她家孩子刚上高一,压力就非常大,每天晚自习上到10点半,暑假学校也只安排5天假。
越来越卷,大家得到什么好处了吗?没有。
我们都知道,高考是通过排名来录取,当大家重新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结果和卷之前是一样的。
不对,大家得到好处了。
排名不是固定的,在卷的过程中,有其他选择的人会选择放弃继续内卷,而没有其他选择的人受益了。
内卷永远是选择更少的人更喜欢,因为他们会因此受益。工厂里也是年轻人通过内卷把老年人赶出工厂,35岁现象就是年轻人卷出来的。他们是内卷的原动力。
为什么现在人把努力说成内卷呢?内卷和努力有什么区别? - @九风楼主 的回答 - 知乎
这位答主的回答是我很想点赞的回答,他基本上摸到边了。
其实,所谓内卷和努力一一
对上层设计者,确有区别。
好的设计制度,多劳多得,整体向上而人人努力;
不好的制度,或一潭死水,或窝里争斗,从而导致整体下滑,事事内卷。
对个人而言,没有区别。
主观上,都是为了更好养家而奋斗。
客观上,却受制于外部环境和顶层设计,被迫背上“内卷”、“奋斗逼”、“战狼外交”、“种族灭绝”、“XX威胁”的称号。
观世界格局,感一种凉热。
但是他受限于自己的格局,能够看到的是管理,在评论区有人提到了市场,他才展开思考。
内卷是市场饱和、业务稳定,是公司发展的必然,并不是管理者通过良好的制度就能够避免的。
一般来说,需要战略决策层破釜沉舟,通过战略性地创新投入和制度保护,来实现颠覆性创新,才能打破内卷。
一般来说至少也要CEO为内部创业项目站台,授予特权,特事特办,事中还要调节矛盾,号召配合部门,利益分配均衡,才有一丝成功的可能。或者干脆就成立分公司,在新领域大展拳脚。甚至公司集团化,作为投资方,不再管企业运营,让现金牛自然死掉。
但无论如何,很棒的回答了。
为什么现在人把努力说成内卷呢?内卷和努力有什么区别? - @宫吧老哥 的回答 - 知乎
这个回答其实才是知乎普通水平,基本上就是靠自己的屁股决定脑袋,全是拍脑袋想象。
因为少数人的“努力”害的大部分人要加倍努力,这就叫内卷。
你既然敢不要加班费,那就别怪打工人排挤你;你既然敢搞衡水教育,那就别怪在网上被人骂你应试教育……
主观上看,你做的这些没有任何错误,但是客观上讲,你就是整个社会的大祸害因为你的自私举动害的全社会为你背锅,这种人叫什么,这就是工贼啊!
……
以个人粗浅的见解,就应该出台反内卷法案,任何形式的内卷都应当被视为违法行为依法进行查处,与其继续为内卷的人鸣不平说“他们不“努力”就【自行带入】”,倒不如想想自己愿不愿意降薪+007
这见解还真是“粗浅”。同样,答主的格局应该就是基层,没接触过管理,没观察过公司和经济运行,最朴素的工人的智慧。
他的法案,最好的实现方式,就是下班了就把人捆上。否则打开电脑就是卷啊。
为什么现在人把努力说成内卷呢?内卷和努力有什么区别? - @思维与超越 的回答 - 知乎
这位答主是做思维教育的,他提出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点,就是应当关注价值。只不过,他的这个口号太理想了,导致后面的原因定位都是错误的。
我们声讨的不是内卷本身,而是内卷是否有意义,是否创造了价值。
一群人为了争夺一个不变的资源,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你多努力一些,我就要多努力一些,不然就只能出局。
而应试便是无意义内卷的一个经典例子。
因为应试磨练的能力,是应试能力。
每个人都在浪费自己最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去卷应试能力,这种能力只存在于虚构的环境中,放到现实这个环境中来,这种能力几乎无法创造任何价值,于个人和于整个社会都是一样。
他指出,内卷的意义在于创造价值,这是对的。
但是后面就扯淡了,他举例批判应试教育,这没问题。但是怎么让应试教育的内卷创造价值呢?
他其实没办法。
所以,无意义的内卷什么时候能消失?也许是规则趋于完美和人们信用意识逐渐完善那一天吧。
这什么玩意儿啊兄弟。你做思维教育,你的思维就这种纯粹的想象,不接地气?科学决策还有收集信息这一步呢。
咱们也说应试教育的话,应试内卷是因为评价标准单一就是卷面分数,而这是因为面对有限的教育资源为了保障公平,而这是因为中国想要实现阶级跃迁通过教育是最便宜的手段。
所以解决方案很多,比如私立大学、比如提升蓝领薪资等等,但是每个解决方案都有现实的限制,比如优秀教师不愿意去私立大学,因为公立的有编制还有隐性福利。
为什么现在人把努力说成内卷呢?内卷和努力有什么区别? - @桑甜 的回答 - 知乎
这个回答把内卷归因到了价值评价单一上,实际上哪怕是单一价值评价也有发展的可能,但是是体系发展而不仅仅是个人发展。
总结一下,资源是有限的,稀缺的,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竞争,不管是在学校,在职场,哪怕在知乎都是。
竞争的人数多了就会造成所谓的内卷,这是不争的事实,在哪里都一样,就算再不喜欢,这也是事实。
但是问题的实质不是竞争,而是过度竞争。之所以会有过度竞争,是因为咱们整个社会的价值观过度单一。主要赛道就那么几个,人又多,大家如果不甘心认命,就只能拼命。大家都拼命,导致衡量标准越来越高,这就造成所谓的内卷。
个体在组织中的作用其实不大,尤其是无法决定他人的个体。这也是为啥我一直强调,一个社会中,资本家、企业家才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普通员工只是在一个设计好的体系下拼命的卷而已。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是科技的发明要能够真的促进生产力发展,也必须是当前能够实现的,才能是有效的发明创造。这两条都是资本家和企业家来判断的,这个“判断”本身就是关键技能,就有高价值。
至于当前无效、未来可能特别有效的,投入产出比太低了,风险太高了,一般都只是交给国家有限度地长期搞。
你只要看看我的回答,再对比其他人的回答,你自然就能感知到,正确地做出选择,这是妥妥的高价值劳动,而这个劳动在中国普通老百姓的脑袋里,是不产出价值的。
只有生产线上的重复行为才是大家可以认知的劳动。
"努力"是更能打。
"内卷"是更扛揍。
真的 ,很奇怪,班上有一种氛围,一摸书就有人阴阳怪气:“牛啊 !学啊 !拼命学! 又悄咪咪的学了一节课嘛。” 然后自己又是上课学下课学 说他学吧他又说,我哪里学了我明明睡了一节课倒是你一直学嘛,一开始还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贱,看个书还要被阴阳怪气,但是最近发现内卷这个词之后才想明白,真的很…明明自己一直在学,还总是阴阳怪气别人,弄的一股你学你就输了的感觉。
内卷和努力最大的区别在于
1,你付出的努力是否引入了新资源,还是已有资源简单的叠加
2,你通过努力是否推动了你的目标事实上质的提升。
有新资源引入,或者通过努力是推动了质的提升的,就不是内卷,反之为内卷。
举个最直白的例子。以内卷这个概念最初诞生的农业生产领域为例。
如果一块地,还是这么多种子,这么多土地,没什么新技术,新方法,简单依靠不断地提升精耕细作的程度,恨不得每个土块都砸开松土,最后可想而知产量也不会有成比例的提升,那这就是内卷。而如果虽然种地很辛苦,但由于你采用了新方法新技术,你辛苦了,产量也同比例稳步提升了,这就不算内卷。
大家更为熟悉的例子,很多人说教育内卷,以前本科生奇货可居,现在研究生都找不着工作,是内卷。可问题是,国家办教育的目的是提升人民文化素质,不是让你把学历弄成金字招牌好找工作。30年前一个大学生奇货可居,现在一个大学生不好找工作,表面上看起来的确是竞争、努力的水平在提升,但问题你要看我们国家的文化水平提升了多少,国家的科技 、经济、军事改善了多少,老百姓的生活改变了多少。这就是因为努力发生的质变。有这种变化在,怎么会是内卷呢。
你在高中,你多努力一点,多考几分就能上更好的大学,整个人生都不一样,为什么会说内卷呢?所以你的问题很有意义,因为现实中的确很多人借内卷之名在反对努力。只要有努力,有竞争就说内卷,只要竞争不过别人,就面带鄙夷地说别人好卷,说自己卷不过别人,好象还特光荣。其实都是这种心理。
为国家的前途努力,并且放弃自己的利益,叫做奉献。
为自己的前途努力,叫做努力
为其他人或者事物,比如说为公司前途努力的过程中免费加班,叫做内卷。
我的老公给我在路边买了一把花。
然后一路走来,他不断比较着别的女孩拿的花是啥样的,念叨:赢了,输了。
并且决定下次遛弯给我整个艳压群芳的大花束——笑话,老子一个社会人在疼老婆的层面能输给学生仔?
以上【我要赢】的思维,叫内卷。
但是如果我说我想要花花。
于是次年,我老公努力把家里的院子收拾出来,看了很多资料,尝试种了很多种花,而且用心打理,花期到了后满园芬芳。
这个【我要达成某个具体目标】的行为,叫努力。
也许次年我晒我家花团锦簇满园芬芳花园,必赢无疑。毕竟今年热搜就是这个。
但是他不是为了【赢】去种花的,而是为了【老婆喜欢花】去种花。
【赢】是【满园芬芳】必然的副产物而已。
Ps:其实他自己搭配的花束在审美上输惨了。
但是别人买的是现成的,买的是专业人士搭配好的花。
所以我觉得这个直男审美丑花束反而很珍贵哈哈哈哈。
此内卷男子完全可以明年努力一把。
公众号:杜嘟嘟嘴很毒。
每周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可以直接实操的恋爱相处干货,一个一语中的的犀利吐槽。
知乎干货已获赞120万➕,收藏32万➕。我希望在恋爱婚姻家庭上,能够守护好善良的你!比心~
努力:每搬100袋砖拿100元,搬的越多拿的越多,上不封顶。
内卷:每天搬砖排名前10%拿100元,以下依次递减,排名最后10%淘汰。
两种模式,工人看上去都是越努力挣得越多,但区别在于:
第一种模式,搬1000袋砖就能拿1000元,工人们可以一起把蛋糕做大,然后和老板分蛋糕。
第二种模式,搬1000袋砖最多也只能拿100元,工人们互相竞争排名,但是分到的蛋糕总量是恒定的,工人们越努力,多创造出来的蛋糕最后全部归老板所有。
为什么这几年内卷越来越严重呢?
除了老板的良心这个主观原因之外,另一个客观原因是经济发展速度下降了,蛋糕不容易做大了。
比如一家东北的搬砖公司,刚开始按照第一种模式分配,最后把东北的搬砖业务都垄断了,但是市场上并没有那么多的砖可以搬,那怎么办呢?
也只有两条路,要么就南下山海关,去新市场抢新业务,让工人有更多的砖可搬,要么就只能进入第二种模式,让工人们卷起来,这样老板才能赚到更多的钱。
对老板们来说,后者可比前者容易多了。
“内卷”这个新词,教科书上叫“竞争”,意思是跟别人比。“努力”是跟自己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