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两个知道的吧。
丹麦政府算是玩命地鼓励生育了。
小孩从出生到长大,不仅不用你养,每到一个特定阶段政府都会送你一个育儿大礼包。
公交车上都播放着,为了祖国,赶紧生孩子的广告。
丹麦就不用多说了吧,幸福指数常年第一,每个人都很快乐,不管你是清洁工还是大老板,生活没什么压力。
然并卵。
法国政府也是各种生育补贴。
生孩子基本花不了什么钱,生出孩子之后政府各种出钱帮你养。
法国的福利也不比丹麦少多少,就更不用说什么生活压力了。
然并卵。
当然我说的是传统法国人,不是特别能生的移民。
就这俩国家,这么玩命的补贴,玩命得让你生,这俩国家生育率都不行。
生育率这个东西,下来了就上不去,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个先例。
除非大量引入移民,我们已经开始引入高水平人才了,但是效果如何未知。
而且生育这个东西也不是说鼓励就鼓励的,钱从哪来?
所以啊,越早认识到这个问题,越早做准备。
当然也只能准备了,因为没什么办法可以解决。
但是resilience挡不住,最起码可以做adaptation。
最后放一张我们的镇楼吧。
话不多说,直接开讲。
其实就这段话的整体判断来说,这可能是较为乐观的一种说法。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育高峰出生的人现在年龄段是多少呢,正常计算是50-60岁,而在延迟退休没有彻底普及的当下,这些人本该是60岁退休的,但他们可能还得迫于生计被迫去参与劳动。
而后续维持6%左右的较快自然增长也需要打个问号,因为这个速度能维持多久依然是个很大的问题。
这段话里,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后续代表社会最大负担的老年人进入资产清算阶段,其实也从另一方面也是对我国目前养老金制度的隐晦批判。
对于养老金制度完善的国家来说,由于养老金普及范围较广的原因,老年人远不用清算资产来维系生活,因为他们有稳定预期的养老金作为生活所需,但介于我国目前养老金的普及程度,我国很多老人是没有未来的。
如果我们同样跟日本经历失去的三十年,那我们的处境只会比日本更糟糕。
这个数据大家是可以结合近期年老金增长4.5%的数据进行参考。
按正常逻辑来讲,养老金收不抵支的未来已经是能预见的了,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依旧推动了养老金的增长。
这就有点不见棺材不掉泪的既视感了。
因为就目前来看,虽然全国存在个别省份养老金缺口极大的现象,但就整体考量,由于前些年的底子足够厚的原因,整体养老金还是有一定结余的,虽然说给退休干部加钱是个你好我好的举措,也并不触动既得利益,但这种做法就明显有点不顾未来了。
其实大家可以直接把这些东西给直接代入到我们的未来。
低增长,低利率,低通胀,高负债以及失去的二十年,虽然这些看上去有些遥远,但其实很近。
就像1981年没有任何苏联人会认为他们的祖国会在短短十年内走向灭亡一般,上世纪90年代也没有任何日本人能够想象短短的二十年不到中国便能赶超日本一样。
时间从不站在任何人这边,而如果稍带悲观来看的话,留给中国的时间不多了。
就目前来看,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在人口红利仅剩的窗口期内实现产业结构升级,那么我们的未来,可能比这些还要糟糕。
而且我们也不要成天看着互联网上那些“美国割裂”的言论暗自窃喜。
事实上,割裂的美国与凋零的中国相比优势更大,前者可能只是社会矛盾的加深,而人口减低的我们则可能是整个民族影响力的衰弱。
二十年后,老年的中国要面对壮年的美国,青年的印度,虽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但我们如何拼得过正值壮年的世界呢?
如果我们过去几十年超越美国是靠着制度优势和人口红利,那么未来二十年在丧失了人口红利之后,我们还要靠些什么呢?
至于说央行文章对于老龄化的应对之策吧,虽然说都是应有之义,但很难实现。
能认识到人口红利是需要偿还的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就像过往我国的发展一般,虽然说我们借着制造业实现了大国崛起,但我们需要注意到的是人口红利中我们是几乎不负担代价的,就比如说企业社会应该支付给员工的五险一金,全国普及率是远远不足的。
是,从某方面来讲,由于人口红利和转移代价的双层存在,国家财政确实不需要承担这些人口红利的代价,这些代价都被统统打包给了社会,但这种打包是有代价的,我们过往的发展某种意义来说是透支性的,在人口红利丧失之后,这些人口红利会瞬间变成人口负担,并向整个社会索取代价。
把劳动者未来保障透支出来拿去发展自然可以,但这不意味着劳动者的未来保障需求就消失了。
实际上目前的生育模式是很难说的,就像现在社会所构建的框架一般。
如果我们问一个适龄女性是房子还是家庭更能给予她安全感时,在女性选择房子的时候,全面放开生育又能有多大效果呢,房子从来不是最好的避孕药,贫富差距才是。
其实这类言论应该说是震耳发聩的,消费拉动经济的模式是以民众高负债模式推动的,如果在福利制度完善的国家来说,这种模式副作用下,但在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没有普及的模式下,本身人口红利模式就是一种经济透支,再加上储蓄率迅速下降,社会的整体负担就会变得很大。
但如果社会都不能作为转移代价的最后承接处的话,经济发展就变成了一个空话,举个例子说明,在人口红利时期,原本属于劳动者老年生活保障的部分被透支出去了,而等到劳动者老年,这部分透支出去的红利是不会返还的,这就会要求劳动者不得不自我解决。
没有养老金的老人只能选择让自己承担养老,但如果自己的储蓄都覆盖不了自己的养老之后,那么为求生存,碰瓷就会变成对于老人的最优解了。
但实际上,由于消费是利在当代,储蓄是公在千秋,就像养老金紧张依然要提高养老待遇一般,想维持储蓄率的代价也是很大的,实现难度非常高。
这类的言论应该是理论上的最优选择。
但实际上这种模式本就是一种很鸡贼的做法,因为现收现付制的要求之下,上一代人是没有储蓄的,不按照这种模式,当下的养老金就发不出来了,所以这种模式是改不动上代人的。
改的是那一块呢?
没错,就是指现在的劳动者。
现在的老年人还可以指望守着现在的年轻人的养老金养老,但现在的年轻人再指望接下来那代人口严重不足的一代养老是不现实的。
所以这个时候现在的年轻人就要为自己未来的养老金做储蓄了。
说的明白一点,也即是,现在的年轻人,要为现在的老人提供养老金,同时也不要指望下一代年轻人为自己提供养老金,因为现在你需要在为现在老人提供养老金的同时给自己储蓄养老金。
也就是说,现代的年轻人输两遍,输麻了。
这段话其实是可以好好议议的,向创新驱动不是空话没有任何问题,因为如果我们不能在未来有限的10-20年甚至5年间获得产业结构的整体向上,中国的衰落可能会是正在进行时,而后续的两项却很难实现。
比如说教育、医疗的发展方向吧,虽然我们现在都在尽力地倡导减低家庭教育、医疗成本,但实际上教育、医疗的私有化依然是目前社会发展的大方向,而这种降低教育、医疗成本与私有化进程是几乎完全背离的现象。
可以毫不客气地说,教育、医疗私有化的对居民生活成本的增加是再怎么出台限制学区房,再怎么发展带量采购都换不回来的。
调控房价更是无比正确,但关键问题在于能不能做到,现在房价最大矛盾就是日益增长的卖地需求与房地产高涨对人民生成本骤增之间的矛盾。
不控制政府卖地,调整房价根本是难以为继的。
至于说理工科问题。
就说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吧,上世纪某个年代,劳动人民和工人的工资是远远高于公务人员的,在那个时候,论级别,一个高级技工的收入是要比市长要高多的。
而现在呢,理工科毕业出来的工作能有五险一金,能买起房嘛?
当做蛋糕的人吃不到蛋糕,谁愿意去学注定吃不到蛋糕的理工科呢?
想法很好,就等着政策落实了。
希望说到做到。
我是逐字逐句看过这篇工作论文才来答题的。
它重点讲老龄化社会必然要来,且危害巨大,一般政策无效,必须用猛药,还要长期用药。但最火的是那句“文科生不宜太多”。
毕竟官方,很多问题的讨论只是浅尝辄止,老龄化少子化的原因,以及这种状况在发展中能否规避,它就没有做太多深刻的讨论。否则就要否定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路线了,肯定为高层所不容。
反正我想到的第一个词就是灰犀牛(指那些大概率发生又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
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已明了我国经济的近忧是债务危机和房产泡沫,而远虑及最大的灰犀牛,就是人口危机。
2053年(最老的90后63岁),中国60+的人口数约为5.4亿,65+约为4.3亿。届时年轻人的养老负担,会是现在的4+倍。
这还在存在两个情况的低估:
一是随着医疗技术的提升,人们的存活率和寿命都会有所提高;
另则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社会抚养比上升,年轻人的税收负担加重,生育意愿只会越来越低。
任泽平的《中国人口报告》认为2030年新生人口将低于1100w,实际上从公安部公布的数据看,2020年的户籍注册就只有1003w了。
任泽平估计生育率为1.5左右,而梁建章在多个场合表示这一数据是1.2。
中国现在的生育率可能只有1.2。
欧美国家的生育率差不多在1.8左右。
我们的女性生小孩的痛苦指数,或者是生小孩的成本是世界上最高的;我们的房价相对于收入是世界上最高的;我们小孩的教育费用相对于我们的收入是世界上最高的;还有女性的机会成本也是世界上最高的。这些都有具体的数字,所以我们的生育率一点都不奇怪,是世界上最低的。中国人口减半速度非常快。北京(出生率)是0.71,每代人减少三分之二,50年后就只剩下十分之一。
上海还有一个有零有整的数据,看着也挺吓人的(后来有人说这个数据是谣传):
1990年1月1日,有2784名婴儿在上海诞生;
2000年1月1日,有1148名婴儿在上海诞生;
2010年1月1日,有380名婴儿在上海诞生;
2020年1月1日,有156名婴儿在上海诞生;
2021年1月1日,有27名婴儿在上海诞生。
需要注意的是建国后的第一波生育高峰出现在1962-1973年,现在他们马上就要进入退休状态开始领养老金了,社保压力山大。
相应的,20年后,80岁+的超老龄人口又会暴涨,而 80岁+的医疗开支是 60岁+的8倍……怎么说呢,长期利好医药股和养老产业。
央行论文也提到,不要高估养老保障制度和养老产业,因为说白了是收入分配的再安排和投资转移,资源都往养老上去倾斜,别的领域萎缩得更快。
一个社会中的老年人,总是净消耗的。
总之,“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死亡陷阱,而且我们已经掉进去了。
老龄化社会的样子,无非就是养老金短缺,老年破产,老年危机,劳动力短缺,低增长,低欲望,没有活力,没有创新之类,这也是日本正在发生的事。
但在网上看到一些莫名奇妙的说法,还很有市场,我就坐不住了。
比如:
中国将是日本的复刻。
是泡沫破裂导致经济低迷,才使得日本的生育率下降,所以楼市泡沫不能破!
全世界的发达国家都在加深老龄化,低生育是富裕病——只要经济发展,生育率就一定会下降。
一线越来越豪,而三四线会走向消亡是人口迁徙的客观规律!
我认为有相似性但不会复刻日本社会。
有相似性是因为中日老百姓都是一个调性——坚忍、勤奋,奉行集体主义,而且中日经济发展的路数也相同,所以掉进老龄化漩涡的姿势是一毛一样的。
按一般逻辑,日本社会的现状就是我们的将来,但有两个重要变量会影响这个结果。
第一个是预期。
预期是影响经济活动最重要的指标,没有之一。《人类简史》中讲人们是靠“讲故事”才组织到一起并结成了社会,“讲故事”的作用就是让人们形成了共同的预期。一种预期一旦成为社会共识,预期现象的后果就会提前兑现。
这种事在人类社会并不少见,比如大家都预期一季度会因为发债预算充裕而增强流动性,于是会在股市、房市走出个小阳春的行情,一旦大家都有这个预期,那么它的结果就会提前发生——比如这一轮股市的高点就发生在2月末,而3月份则呈扑街状。
也就是说,人们对老龄化社会即将到来的预期会把老龄化的后果前置,即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活动的恶性反馈,会在深度老龄化社会到来之前就发生。
then……我们所担心的老龄化社会的那些问题,比如养老金短缺、低消费、低欲望、低增长……会提前到来。
丝毫不用怀疑,90后这一代干到退休,必定是“老年破产”和“老年危机”。
这在日韩已经发生了,日本不用提,这俩词就是他们发明的,韩国的老年人更惨,接近一半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我国由于发展层次较低,情况只会更糟。
在确定领不到足额养老金的情况下,年轻人会怎么办?
首先是扎堆去考公考编,争抢铁饭碗,最大限度获取确定性。
其次是减少消费增加储蓄,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这里所说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说的都是对未来的预期。
为什么增长很重要?因为好的预期是在增长中创造的。不确定性增加,其实就是对未来抱有坏的预期,也就是网上热帖所说的“对国家前途很看好,对个人命运很悲观”。
经济活动,说到底是人的生产和消费。
消费不振 → 生产就不会有劲 → 投资就会减少 → 年轻人的就业不稳定 → 消费进一步受压制……于是形成了经济与就业的恶性循环。
你肯定听说过日本过于依赖美国市场,但我们有14亿人的大市场,所以我们比日本的结局更光明。但这个说法欠妥当,因为我国虽然有14亿人口,但其中的10亿是没有消费能力的。
消费要素包含消费欲望、支付能力和生产供给,只有3样都满足的时候,消费活动才能发生。日本现在的问题就是年轻人没钱消费也没欲望消费,老年人有钱,但不敢消费。
是不是想说让没钱的人有钱不就行了?
问题就出在这里,让“没钱的人有钱”是经济建设最难搞的地方,因为这涉及到财富分配问题。
先富带后富为什么行不通?
你看看先富们都在干嘛,有一个算一个,为了他们自己千秋万代都富,他们全都在抢占生存空间,然后焊死车门,不论线上还是线下全都这么干,压根不想有什么后富。理论上应该做和现实中能不能做,完全是两码事。
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投资、出口和消费!
出口嘛,现在这氛围是逆全球化,拜登的“n万亿”里就有一项是要重建供应链,市场在人家那,所以出口注定会越来越瞎。
投资又受限于债务压力和总需求(也就是消费)的水平。
所以就只剩消费是经济下个阶段能继续增长的指望,所以才要提内循环噻。一旦消费也抓瞎,那么经济低增长的消极循环就会扑面而来。
问题顶到了眼巴前,就一定会影响政策走向,而这也是会改变老龄化社会结局的第二个重要变量。
一项经济政策最终要起作用,得体现在它是如何影响人们的预期的。那么政策会怎么变呢?
这里面杂音很多,我们先讨论理论上应该怎么做,至于能不能这么做,决策者有各种利益需要权衡,就不是我能考虑的。
我们要做的,先是找出一般经济规律并识别出多数人的预期,再判断政策行为将如何影响这些预期,最后据此做出投资决策——这就是我所理解的“趋势投资”。
要想知道政策会怎么变,先得搞清楚低生育的原因是什么。
很多人都认为日本是因为泡沫破裂经济滑入“失去的30年”,生育率才低的。
其实这事说反了,瑞士信贷的陶冬有一篇爆款文章叫《人口悬崖》,文中写道:
日本九十年代房地产泡沫的破灭, 有日元汇率急升和事后央行政策失误等一系列原因,不过最大的基本面原因在笔者看来是人口结构的逆转,人口结构迅速老龄化,是日本房地产市场一蹶不振的根本原因。
我翻了下日本的历史数据:
但凡对日本经济史稍有研究的,就会特别注意到几个关键时间节点,1950,1974,1985,1989。
1950年,韩战爆发,日本承接了大量的军工订单,这是日本战后工业化的起点;
1974年既是日本制造业登峰造极的顶点,也是日本城市化建设的顶点;
1985年签订了著名的《广场协议》,日本经济走向泡沫化;
1989年泡沫破裂。你能看到,生育率下降发生在泡沫经济破裂(1989)之前,所以说泡沫破裂是生育率走低的原因,肯定不合理。
那么人口结构变化是不是导致了泡沫的破裂呢?
肯定有逻辑关系在,而且泡沫破裂之后东京房价再也没有像样的反弹,说到底还是因为低生育造成了人们对未来的悲观预期。
但人口变化是慢趋势,最为直接的原因还是央行的加息和限贷操作。
以上,泡沫破裂不是低生育的原因,但低生育是泡沫破裂的原因之一。央行那篇文章提到老龄化会有一个资产清算的过程,因为老年人会卖出资产去养老,这个预期肯定是会提前兑现的。
从世界范围来看,典型的低生育地区是韩国、日本、香港、新加坡、澳门,还有欧洲、加拿大和南美的部分国家。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综合生育率都在1.5以下。在中国内地,上海、北京是生育率低且老龄化最严重的城市。
所以很多人直觉上认为老龄化是富裕病,似乎只要经济发展,生育率就必然下降。
但东三省的生育率全国倒数前三又怎么解释呢?东三省肯定不算富裕省份,再说了,谁见过有几个富人会压抑自己的生育欲望呢?
所以越富裕越不愿意生孩子的说法纯属扯淡。
这些低生育的地区,究竟有什么共同点呢?
高房价?
不是,日韩的房价都不算高,韩国就武汉的水平,但他们人均收入是武汉的3倍。
东京的房价收入比在北京面前压根不够看,更不用提三亚、苏州、厦门、深圳这些著名的炒房城市了,可见这些国家搞资本主义都不太用心——不够水深火热。
我看过一日本纪录片,讲一个姑娘硬是靠着特别能省钱,在30多岁的年纪买了3套房过上了包租婆的生活。这故事在咱们这,谁敢想?
总之,日本泡沫破裂之后,即使是东京,房价也不算高,房贷利率更是低得可爱,只是不论政府怎么鼓励,小年轻就是不动如山,完全是一副主不在乎的造型。
新加坡的房屋管理制度算世界典范了吧,住房管理部门的大堂挂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格言,但也低生育。
中国东北房价也不高啊,鹤岗、双鸭山这些网红城市都在东北,生育率不是也垫底么?
高房价确实带来了更大的生活压力,让年轻人疲于奔命无暇组建家庭,但显然不是低生育的唯一原因。
依我看,这些低生育的地方,共同点是城市化率高。
具体说,就是人口密度越高,生育率越低。
这套说法目前并没有什么直观的量化数据来证明,我也没看到谁计算出了人口密度和生育率的数学相关性(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开一个研究课题去算一下)。
关键是这个设想符合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即阻滞增长模型。
这个模型又叫逻辑斯蒂模型——随着种群密度越来越高,种群大小越来越逼近环境承载力,种群的增长速度就越来越低。
但人类社会和单细胞生物种群还不一样,人类有各种各样的情绪问题,而且人类生命轨迹中有两个阶段是有依附性的,即成年之前和老年之后,都需要依靠劳动人口的抚养,这种情况导致低生育会形成人口减少的漩涡,而不是让人口数动态维持在一个平衡状态。
为什么呢?
因为老年人越多,养老压力越大,年轻人就越不愿意生育,生育率就越低……社会陷入低生育的恶性循环。所以牛津大学有个教授才警告说韩国有可能会从地球消失,而不是说韩国人口会在某一个水平维持动态平衡。
央行论文也认为人口形势一旦逆转,将下降得非常迅速,如同给航母掉头,需要的时间和能量都超出正常的政策范围。
先看看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怎么影响生育的。
首先,工业化高度依赖人口与资源的聚集,即规模效应。随着工业化进程,人们逐渐往大城市聚集,聚集效应造成了供求失衡,导致大城市房价飙升,人们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
其次,由于技术发展,掌握现代化的生产能力要求的教育时间也越来越长,晚婚晚育就成了标配。
再次,工业化的后半程,产能逐渐过剩 → 产业资本往金融资本过渡(脱实向虚)。金融资本主导社会财富分配 → 分配体系从按劳分配转变成按资分配。这个过程伴随着社会流动性的下降,因为优质资产的获得越来越难,而优质资产是财富分配的钥匙。
流动性下降,导致中下阶层剧烈内卷,教育、就业都变成了军备竞赛,年轻人身心俱疲。
社会情绪的演化方向为:内卷焦虑→ 失望丧气 → 克制欲望 → 佛系(出自《日本战后经济史》和《低欲望社会》)。
所以,低生育的根本原因从来不是什么教育水平高了,自由意志,享乐主义兴起之类。在日韩,有可靠的数据显示,女性公务员的生育比例明显比普通工薪族高,很大原因是她们生活压力相对较低,未来的确定性更强。
生育/基因延续是一切生物的本能,年轻人嘴上说着佛系、不想生,其实这并不是什么思想独立,而是“求而不得”衍生出的欲望克制,是一种痛苦修复后的自我心理保护。
按照阿德勒心理学的“目的论”来解释,“我不想”只是说法,“我做不到”才是原因。
社会中有许多人动辄指责年轻人没有社会责任感只贪图享乐是很欠考虑的。
储殷和杨奇涵有一场辩论,话题是“不生孩子是不是遗憾”,储殷换着花样地劝人生孩子。杨奇涵则又是讲“为天地立心”又是讲“为生民立命”的,讲年轻人除了生孩子也有其他的贡献和价值。
看着很像一对父子之间的争论——上一辈觉得是孩子的思想出了问题,竟然理直气壮地说不生孩子是一种更好的人生选择;
年轻人则梗着脖子,我有权利选择不生!
还有些家长更离谱,说什么:“你们这样下去,那郭嘉不是要亡了吗?”
我看着都急,就没有人告诉老一辈,大部分年轻人不是不想,而是做不到么?
谁不想儿女绕膝承欢,夫妻如胶似漆呢?
减少和延迟生育是年轻人保障生存的唯一选择,所谓不婚不育的自由思想,只是少数人才有的心理归因。
因为没有人愿意相信,在物质极度丰富的现代社会,年轻人不生孩子是因为生存问题,他们更愿意相信是“进步思想”带来的享乐主义。
而年轻人也乐意用这一套时髦的说法来表达自己,因为这样显得不loser。于是社会讨论的焦点就集中到“思想批判”上,认为解决低生育的问题是要鼓励生育,惩罚不婚和丁克。
我发现那些掌握话语权的人,脱离群众太久太远了,也从不往人群里多看哪怕一眼,也不想想,996 & 6个钱包都成都市青年的标配了,你让人怎么生孩子?
社会问题还得从社会运行方式上找原因,任何道德批判和心理归因都是瞎扯。
总结,低生育的社会原因是:
(1)过度城市化,人口密度过高,生活成本高,年轻人压力大。
(2)分配不公平造成的社会结构固化,流动性降低,教育过程在经济上卷父母,在身心上卷孩子,看着都怵。
老龄化和经济失落就是互为因果的消极循环。解决方案不能只是针对老龄化或者经济失速而提出,必须要有系统性的结构性改革,否则这个消极循环就会转得越来越快。
央行工作论文就很直接,在老龄化面前,教育科技、鼓励剩余通通失效。
日韩已经给出了政策效果的反馈,假期、补贴、公费扶养……他们想出了一系列鼓励生育的措施,然并卵。
安倍经济学又是宽松货币又是积极财政的,也无法把通胀拉上来,原因就是“放水”扭转不了人们对未来不安的预期,无法破解老龄化—低增长的消极循环。
在这个消极循环中,老龄化是经济问题的原因,而经济问题是一切问题的原因。
要打破这个循环,就必须打破固有的发展模式,所以城市化问题和分配问题都需要重新讨论。
按现有的发展模式持续下去,中国的城乡构造会变成一个巨大的人口漏斗——大城市通过政策优势从周围虹吸人口,二三线从18线吸……这个过程持续下去,就形成了日韩现在的局面——人口逐渐集中到几个大城市,卫星城和十八线慢慢荒废。
某专家鼓吹说这是人口迁徙的客观规律,还特别强调政府投资应顺应这个规律——往大都市圈砸钱。普通人则形成了只有大城市核心区的房产永远涨的思想钢印。
但这个发展模式,难道不是已经被走在前面的日韩试过错了吗?为什么还有人觉得走建设大城市的老路是必然选项呢?
其实这个问题高层早就认识到并已经在行动了。船长(最高领袖)在其署名文章《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中就提到:
城市发展不能只考虑规模经济效益;城市单体规模不能无限扩张;目前,我国超大城市人口密度总体偏高,北京、上海主城区密度都在每平方公里2万人以上,东京和纽约只有1.3万人左右;避免“一市独大”的弊端,应当引导城市平衡的发展;不能把优质资源都放在一线城市,也要统筹好三线四线城市的发展。
智囊郑永年在解读这篇文章时,特意强调了一个观点:城市越大,人类的生育率越低,因为人生存的压力越大。
而且高层在城市发展的路线设计时,还有战略安全问题的考虑。总之,什么北上广深核心地区的房价肯定不会跌,而且只会越来越贵的言论,可以休矣。
除非你不相信国家的调控能力,坚持认为我们一定会走上日韩的老路。
为什么说楼市泡沫必须要破?
因为“人口危机”这头灰犀牛早已长成了,且正在以可以预期的速度撞过来。我们的现在的处境是要么主动刺破,要么被动被撞破,决策者要做的,就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很多人没有关注到的数据是在2019年的1460w新生人口中,一胎占比只有40.5%。
其实,一胎数据,才是真正的生育意愿的反馈。
谁会生二胎呢?在城市居民中(怕得罪人,暂且不提老少边穷地区),二胎生育的主力是85前,有人说他们顶着年龄压力赶着生二胎。实际上,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抢到了房地产经济的时代红利(2015-2017是时代分水岭),所以他们没有90后所面临的生存压力。
这就是说先买房的,赚到了红利,不仅愿意生,还愿意多生。但年轻点的,面对高房价的压力,连一个都不想生。
再往后你会发现:70后,有钱,想生,但身体不行;85后,身体还行,但疲于奔命,精力不够;90后,庆幸没生;00后,生什么生?
现在很多人对新生人口的估计是按每年15%的速度递减,实际上,随着时间推移,早买房的85前的二胎储能被消耗完,新生人口里就没有多少二胎数可看了,然后新生人口的数据会在600-700w的水平按一定速率逐年递减,你想这该多吓人?
我认为这个时间是2025年,因为那时最年轻的85前也都40岁了,生育风险太大。任泽平认为到2030年新生人口才会低于1100w,绝逼是过度乐观了。
很多人说房价要维持横盘,不能急跌,否则就发生系统性风险啥的,银行危机,略略略略略。这逻辑大抵是没错的,房价一跌,银行的资产不良率骤升,问题确实很大。
但若人口危机一来,悲观预期形成,消费必定拉垮,房价泡沫不可能维持得住。
现在虽然靠政策拖着“近忧”不爆,但“远虑”在那,老龄化的预期一旦兑现,近忧还是得爆,而且问题只会比亲手刺破更大,因为经济会滑入低生育—低增长的恶性循环,这在日本叫失落的30年,在中国你觉得会叫什么?
叫“中等收入陷阱”,恐怕到时候就不只是低生育—低增长的问题了,因为日本国内经济虽然拉垮,但是他们还有一个海外“日本”在创造增长,而且日本基尼系数很低,社会矛盾并不尖锐……反观我国么,咳咳。
你觉得决策者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关于楼市泡沫和人口危机,理论上就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因为你拉起泡沫就一定有人口危机,而人口危机又会冲击泡沫。
泡沫破不破,也就这几年的事了,85前的2胎储能一旦耗尽,90后、95后真实的生育意愿暴露出来,老龄化社会的预期就要兑现。
温铁军老师总结工业化是“资本密集化的过程”。马克思早就预言过,资本密集的终极形态,一定会挤出劳动。而一个增长中的社会,一定是要鼓励劳动的,因为只有劳动才能创造物质增长。
以上三句话,限于篇幅,暂不展开解释,感兴趣的话自己去悟。所谓的在发展中解决问题,无非是说要创造出增量来解决社会矛盾,但增量从哪里来呢?
从人类历史进程来看,产业发展必然遵循由低级的资源开采和劳动输出,逐渐向规模经济→ 资金密集型 → 技术密集型 → 知识密集型发展。
打颇以往的路径依赖,并不是说要拆了工厂搞逆工业化、逆城市化,而是要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从工业化的规模经济/资本密集,走上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的发展道路。
直白说,未来的主流是信息化而非工业化,那还用得着把人都往大城市里赶么?
任泽平所说的人口往大城市迁移,也并非什么自然规律,而是人为创造的流动格局,因为人随产业走,产业随资金走,资金随政策走。
所以我不认为一线城市核心区房价会永远涨,在三四线扑街之后,紧接着就轮到一线凉凉。
我闻到了时代的脚臭味。
高赞回答王子君知友的回答中有这么一段
文章总结得很到位:发达国家这么多年应对老龄化少子化,有效手段说白了就两个:
一,资本扩张;
二,移民。
中国这个体量能靠移民吗?国民意志能接受吗?所以这点不用想。
那就是资本扩张。
我说的时代的脚臭味就在这里,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正是论述了资本扩张作为帝国主义的实质,其发生的必然性。这种必然性的实质,不完全是人口减少、人口红利枯竭的问题。而是市场经济发展所导出的必然结果,也就是生产过剩-资本集中所引发的经济危机的传统出口。
我之前就说过,知乎键政圈热门的入关学,其中有相当部分的意识形态是来自于“面对经济停滞,选择向外扩张”的资本主义视角(另一部分则是“打破国际剥削”的社会主义视角)
等等,别误会。我拥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没兴趣在这里自我高潮把资本家拉出来凭空打靶。
资本扩张有没有用?有用。是不是好事?未必。
该不该做?该!
实际上我国早就在做了,无论是建设非洲还是一带一路。
该怎么做?
这个问题,实际上我认为是中国最近一百年来的第三件大事。
第一件是什么道路才能救中国。
第二件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第三件就是,如何深化发展社会主义。
这个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如何处理市场经济带来的系统性风险——我们把它叫做产能过剩,实际上就是生产过剩,也就是所谓资本主义的固有危机。
能否走出一条行之有效的,中国特色的道路。
这是至关重要的,关乎我们的道路、我们的方向的问题。
我可以简单并且保守的说
我国的资本扩张必须以国有资本为主体,在思想和组织上都坚持党的领导。然后在实践中逐步、谨慎地酌情引入部分民间资本。而意识形态和制度上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上述的经济关系。
这保守得近乎正确的废话,仿佛是在写八股一样。
但这就够了吗?除了资本扩张,我们还有别的办法吗?
别看我,如果我能想出来这种办法, 我就不会在这里键政了。
在国内市场经济的固有矛盾不能再被诸如信息技术革命等因素缓解以后,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始终是,如何进一步的发展社会主义。这个问题的解决,必然伴随着重大的理论阐发。
将会给30年后考研、考公的学生留下一个“遗产”(笑)以后背完邓小平理论,就该背这个了。
我是由衷的希望我们能在资本扩张之外,找到另一条化解危机、深入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的。毕竟这东西,无非也就是海外市场为国内经济输血嘛。固然,欧美剥得,难道我剥不得?但是这真的是正确的道路吗?我不好说。
实在不行的话,去找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资本扩张道路。至少确保资本扩张的成果留在谁的手里。
还是没辙的话,也许我们只能看到又一次“土地改革”的发生了。如果说经济体制是第一次分配,税收是二次分配的话,所谓的“新土改”可能就是非常不好看的第三次分配了。
旨在将有产者囤积的、用以食利的生产资料:土地、专利甚至货币的所有现状统统打破,以释放长久以来市场经济制度积累下来的危机。这实在不是什么好的选项。更何况境外资本通过剪刀差和持股,把带走相当部分利润,而生产过剩只会留在国内。这意味着“新土改”或许能缓解问题,但是绝不可能解决问题。
同时这势必带来动荡和混乱,至于越来越魔幻的国际形势会不会给我们这个机会,就不好说了。
无论“新土改”会不会发生、怎么发生,我个人判断,在15-20年内,将大量资产配置为房产并且收取租金过活的人,可能会太不好过了。
我感觉这篇文章写的很虚。毕竟我没有提出任何有价值的判断,或者有价值的解决办法。
反而在讲一些似乎过于大而不当,有些空泛的东西。
另外还感觉好像写的东西会被夹嘴(希望不会吧)
简单的总结一下。
这不仅仅是人口的问题,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一步的问题
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能否打破资本主义周期律的一次期末考试。
跨过去了,2050就在眼前。跨不过去,你也不知道到底会拿哪个年代的剧本。
时代的巨人躺在那里,似乎还没有动,也不存在什么时代的脚步声。
但是时代的脚臭却直往我天灵盖里灌。
我大概看了一下。
哎……
大概就在二胎政策前后那两年,房价涨了几波,那时候就有人在说,你看二胎政策出了,人口增长还是这个鬼样子,那未来房地产肯定不行的,但又说了一句这是长期的事情,你不能看几十年后。
我很早就关注人口问题了,知乎上话题一波接一波的。我看了一下央行这篇文章的引用,论文集中在14,15年以后的比较多,可以说差不多是二胎政策前后,国家相关部门才开始有所松动,但其实民间相关讨论早就沸沸扬扬了,我觉得有些相关部门是不是装作看不见?
再者,他们再装睡也没用,因为所有人都在说实际出生率其实远远没有官方数据那么高,也就是说其实作为老百姓,大家心里是门儿清的,因为自己就不愿意多生,那实际出生率会是什么样子也不难猜。
哎,对有些相关部门,我是恨铁不成钢吧,我现在的心态是。14,15年那会梁建章天天喊话人口问题,当时就分为两拨,一拨人说的确有低生育率问题但我们生不起,一拨人说就业竞争这么激烈,负担不起更多人口,大家吵得不可开交。但至少民间的共识是的确人口出生率是在下降的。
那时候,官方居然还在讨论,放开二胎会不会出现大幅反弹,记得当时人口专家预测,如果放开,当年实际出生可能会达到2000万,事实赤裸裸打了那个专家的脸,实际出生率才一千四百万多,还比上年同期要少,呵,感情如果没有二胎这一波,那数字估计都不敢公开。
这就是事实,无可辩驳。
我只能说有些人真是不食肉糜,以为体制内的生活标准来看一家生育两胎甚至三胎能有多难,却不睁开眼看一看实际情况是什么鬼样子。
实际情况就是再也不是当年那个多生孩子多添双筷子的时代了,今非昔比,再也回不去那个爸妈工厂上班就能养活几个满地乱跑的孩子的时代了。
按现代这种学区房,培训机构,到处都是成熟的幼儿商品市场的情况下,老百姓养不起几个孩子,这种事情放在哪个国家他都这样。
央行现在放出这波文章,心累,原来是经济部门开始喷人口部门了,才意识到这笔经济帐吗?因为现代是要支付工人养老金的,不再是家庭养老了,所以跟农业古代不一样了,发达国家的例子早就摆在前面了,长叹一声。
真正靠谱的人口专家很久以前就喊话,二胎那两年其实是最后,注意,是最后的窗口期,即便如此,政策还是迈着小步尝试,从二胎到部分地区三胎,直到现在计划生育基本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
事实上各地区的政策不痛不痒,为啥呢,因为真正的问题是养育成本,这牵涉太广,发达国家怎么折腾,那生育率也只是小幅回升,也就是说极难反弹。现在能做的就是降低生孩子的成本,但是要降低养孩子的成本,我只能说已经提上去了,那就是无穷无尽的内卷。除非在教育方面大刀阔斧的改,反正现在房地产已经被死死按住,那只要经年的逐步改革,逐步的解决地方财政收入问题,学区房他也不是个死结。然后再想办法肃清一些其他问题,这样,除了超一线实在是比较难,其他地方相信会逐步有所改善。
生育率下滑,是一个涉及到民生领域的方方面面的综合性问题。政策要见效,起码也好几年吧,也许是十年起算。
但关键是时间来不及了。
因为我们是未富先老,在即将迈入发达国家的坎上,就已经一只脚跨入了生育率下滑的深渊。
我们在经济发展的高速列车上狂奔了四十多年,人口问题也一样,比别的国家恶化的快的多的多(这里还有一胎政策的锅),事实上留给政策辗转腾挪的时间并不多了。
况且,国家目前的重点仍然在经济发展领域,会考虑到人口问题,那也是算了一笔账,算出来的。
我这么说吧,这是像慢性癌病,早期发现的时候,医生说如果放疗也许能好,但会有后遗症,那时候没什么钱再加上怀有侥幸心理,于是选择保守治疗,结果没想到才几年时间,就迅速恶化成晚期,这时候去找医生,医生已经没办法了,只能说要不试试隔壁老王的办法,吃中药?你看隔壁老王喝了几年的中药,现在还活的好好的……
问题是谁也不知道隔壁老王能活几年,现在也只是能活一年是一年,死马当做活马医。
然而,只要还能干活,就不觉得晚期癌症怎么着了,大家都这样。
人口问题是世界性的问题,从目前来看没有任何一家根本性的解决过这个问题,能不能天佑中华,谁也不知道。
且看去年突然闹起来的那个外国人永居条例,就知道,引入移民这个法子目前看来是不适用的,我们也不具备移民国家的文化基础。
向外实行经济扩张,这条可行,国家现在拼了老命的在外面到处签合同,搞合作,就是这个意思。
但是癌症也有靶向治疗这种昂贵但是有效的治疗办法,大家也不要太悲观。
但是从根本性的提升生育率,我觉得目前来说还是一个不可说。
我多么希望能回到那个贫富差距小,没有什么商品房概念,虽然挣不到钱但是物价便宜,小孩子成群结队就能玩一整天的年代,那时候,咱们国家还讲求多子多福,男女没有什么对立观念,男孩子的初恋还是长发白裙的腼腆女孩,女孩子普遍喜欢兵哥哥,小卖部里还有五毛钱的冰棍儿的时代……如果我生活在那个时代,我会希望有三两个孩子,然后过着钱挣不多但是平和幸福的小日子。当然,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我们生活在一个贫富差距大,房子无比贵,教育就业内卷的时代,与此同时,我们也成为了世界首屈一指的工业强国,有钱造卫星,造核潜艇,几乎都已经衣食无忧的时代。在这个其他国家纷纷比烂的时代里,我们还在默默坚持努力着。
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我国还在经济上升期,那就不会像日本和老欧洲那样,经济和老龄化双螺旋往下走。而且我们从来不赌国运,我们是务实的,踏实的国家。
而且既然许多国家都面临着老龄化问题,那这个全球性的问题终将会迎来它的变革时刻,不是现在,那也是不远的未来。
让我们拭目以待。
ps,就我个人来说,我做好了工作到最后的打算,因为我们这代人不配有悠闲的养老生活。。。。。
现在的人太急功近利了。比如,欧美国家,有很多老工程师,而中国,35岁以上,就被各种嫌弃,那么,我们国家能培养的,只是外包工程师,而不是技能型工程师。所以,在一个以吃工程师红利,人口红利为傲,却不想着慢下来培养人才,只能在短期竞争中赢得优势,在中长期的发展,肯定要长久培养人才,而不是把35岁以上人像垃圾一样扔掉。
还在等人口普查报告的太年轻了。
我估计过俩月才会发布,配上大图加人口总数的数字,没有太多的细节了。
与此同时,碰巧发生其他较大的社会娱乐新闻。
就当无事发生。
生孩子要先结婚,结婚要有人有房,有房要有钱,有钱要有好工作,好工作要有个好学校,好学校毕业也就24,25了。
如果爸妈帮不上忙,靠自己赚钱,买房,找到对象,结婚,还能在适育年龄内生出两个或以上孩子,这个难度系数有多高?
两个孩子生出来,自己差不多也三十多了,工作要加班,孩子要照顾,父母的健康也是不如往昔,什么都需要自己,但自己的身体精力也在以看得见速度下滑。
这个时候,还能把孩子,家庭,工作,健康平衡的不出差错的年轻人,已经是凤毛麟角,非常优秀了。
问题的关键不是要不要移民,也不是妇女生育意愿不高,而是当下没有一个亲家庭,特别是亲年轻家庭的社会环境。年轻家庭是在一个崎岖的夹缝中求生存,压力大,出错的空间小,经历了第一个孩子的鸡飞狗跳后,再生的意愿就很低。
先不说生孩子的福利,补助,就当下这种病态加班的风气,这都遏制不住,就不要想着生育率能上去。就算华人传统重视家庭,就算老一辈催生,每天回到家九点十点,根本就没有照顾孩子的客观条件,怎么可能多生?
要生孩子,就要有一个亲家庭的社会环境,而不是一味的去亲资本,亲资源。
发达国家作为转型的先行者,其低估了人口的作用和老龄化、少子化的严重性,高估了教育科技、鼓励生育、完善养老的作用。
我国要认清人口形势已经改变,要认识到人口红利当时用得舒服,事后是需要偿还的负债;要认识到人口惯性是跨代际的巨大力量,其反作用力将导致人口反方向变化;要认识到教育和科技进步难以弥补人口的下降。
指出了一个事实——现在世界上没有国家知道,人口转型后世界格局会如何演变,未来路在何方,全人类都搞不清楚。
然后给了一些改革的策略,当然,策略都是老生常谈,没什么新意。
说白了,大家都知道,历史是螺旋上升,循环往复的。
但是那个“临界点”在哪?没有人清楚。
现在就是发达国家老大哥,少子化的问题也没解决,我们也没作业答案可抄。
然后客观指出了,美国在引进外来人口方面,确实比我们做得好,不论是人口数量,还是劳动力数量,还是养老负担,这个承认了,美国是在一些方面做得更好。
但是效果也有限,你照着抄也抄不了,第一要考虑本国国情,第二完全照抄,续到2050也不会解决。
总之,这事就无解,大家都在一辆高速下坠的云霄飞车上,你也不知道哪里是最低点,你也不知道过了最低点,是不是就开始上扬,是不是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
我们只能按照一些现有的经验教训未雨绸缪,做一些调整和准备。
但一定有效么?不一定。
就好像前阵子大家讨论鸡娃,有钱就不卷么?不是,大家都富裕了,其实有更多钱去卷。
生育意愿降低,是事实,而且你鼓励这个,我觉得是很荒谬的,就好像报告里写了:
人类高估了教育科技、鼓励生育、完善养老的作用。
归根结底,一句话总结,那就是——
那就是——
暂时没有归根结底,一句话能总结这种问题的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