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当前趋势而言,中国的生育能力衰竭已经不是值得怀疑的问题了,而是必然性事件,最终应该会趋向灭绝。
2019年本身并无亮点,生育率降低也是符合所有预期推测的合理变化,这本身就是众所周知的,并不存在黑天鹅事件。
出生人口是一个非常容易被预测的指标:生育行为有很强的计划性,10个月的分娩期足以让99%的人三思而后行。所以能看到,中国出生人数再次下降了:
得益于中国目前是贫穷落后的国家,所以出生率事实上高于周边的发达经济体,未来很多年都会如此。中国(1.048)高于日本(0.687)、韩国(0.588)、台湾(0.754)、香港(0.702)、澳门(0.882),不过也低于朝鲜、蒙古等国。
假设未来每年出生都是1465万,那么理想预期下中国人口规模为11.27亿,但就连扫地的老太太都知道,生的必然越来越少,所以11.27亿也只是镜花水月。按照联合国人口署的预测,2100年中国人口规模应该会在8.24亿左右。
随着移民海外的人不断增加(主要为育龄的年轻人),2024年后就不能再维持现有的出生人口规模,结构逐渐崩坏。
按照《中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中国的生育率(TFR)为1.7以上,当然众所周知这是假的,按照这个数字推估得出的结论必然偏离万里。生育率降低并没有什么大问题,中国花了49年的时间来限制出生人口,促使其减少。
如果担心抚养比、高龄化,那大可不必。从1990年起,预期寿命增长就非常缓慢,2015年后更是几乎停滞,预估未来也很难超过79岁(当前77.1)。全球都会面临这个问题,近年来许多欧美国家都开始出现预期寿命不进反退的情况,所以现有的高龄化预测是不完善的。
目前地球的环境污染、医疗保障不足、饮食习惯、社会压力都会降低预期寿命,而中国目前又缺乏完善的社会福利措施,80%的老年人事实上依然要劳动,否则就无法养活自己,这也会极大消耗他们的健康。而这些人很难活过75岁。
这种现状,让高龄化冲击远不如日本、韩国、欧洲强烈,毕竟这些发达国家必须承担老年人的大量福利开支,所以才需要大力鼓动生育,否则就会坐吃山空,愈发难以承担老龄群体的消耗。
退一步讲,出生人口的减少会造成社会逐渐空洞化,活力减少,经济凋敝。但是对于本就不堪重负的环境是有好处的,仅仅是目前就已经要过度依赖地下水灌溉了,长此以往的破坏是不可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