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说我坚持最久的习惯,除了吃饭睡觉,大概也只剩下写作了。
我大概是从上初中的时候,就开始随便写点东西。那个时候的写作,倒也没什么明确目的,只是因为平时看的书比较多,自然而然会有一些表达。到了高中的时候,开始慢慢地去模仿和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也靠这个拿了一些奖和奖金,并且也靠着这个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后来在大学的时候,也是因为写作方面的能力,老师会经常给介绍一些撰稿、文案、剧本之类的工作。在那个城市人均工资尚且只有一两千的时代,我的一篇普通的解说文案,就可以有这个价格。再到后来,之前的写作经历和已有的作品,也成为我联系博导时最重要的敲门砖之一。而在过去几年时间里,单单靠几块键盘,我挣到的钱也有两三百万了。
之所以说写作是个好习惯,倒也不是说因为我自己常码字,就觉得写作是好习惯,而是对于普通人来讲,写作的确是个低成本高收益的好事情。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写作能提升个人的表达能力,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而在工作和生活中,好的表达能力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多么重要,这就不用说了吧?
第二,写作这件事情可以形成能累积和直观展现的成果,只要你的书或者文章出版或者发表出来,不管过多少年,都可以直接拿出来给别人看。同时,如果你可以在一个领域持续输出质量还算不错的内容,写上几年你也就成了别人眼里的专家,这对个人的职业发展也很有利。
第三,尽管每个人的写作天赋不同,但只要努力,就会有结果。你要是打游戏,从全国排名前1万名打到全国前5000,对于个人的成长来说并没太大作用——因为如果你打不了职业,这个排名的提升意义并不是很大。而写作,哪怕写上几个月后,你只比之前进步了一点点,这个进步也依然有可能反映在你的工作和学习中。
第四,写作低成本高收益。在如今这个年代写作的投入成本很低,一台两千块钱的台式机都能很好地干活,而在收益上,写作却可以说上不封顶。我就算你有点基础的情况下,能写的都是千字50元左右的便宜稿子,一天写个2000字,一个月也得有3000块钱了吧?在很多二三线以下的城市,普通人一个月的工资才多少钱?
第五,从功利些的角度来说,近年来很多人都想进体制内工作,而体制内的很多岗位现在都已经是逢进必考。你写作能力好些,有这个底子再好好练一练,考试的时候写个作文、写个申论,总会比别人轻松点吧?
而实际上,除了上面提到的种种之外,写作也还有一种隐含的好处,那就是对一个人来说,想要长时间的输出必然离不开输入。这样,你也会去不断学习各种新知识来补充自己的能力。哪怕一个月只读一本书,一年下来十几本书的阅读量,也早已经超过一多半的人了。因此在现实中,不管在什么行业、什么领域,凡是喜欢写作的人,往往专业水平也不差。
当然,写作如同其他的习惯一样,良好的正反馈对于习惯的养成必不可少。我也在简书、公众号,头条等很多平台见到过一些自称是喜欢写作,但发出来的东西阅读量寥寥,最后选择了放弃的人。同时,我也见过一些一开始阅读量就还不错,然后作者水平慢慢提升,最后越写越好的情况。真正一开始写的很差,然后能继续坚持几年的人,真的不太多。所以,对于普通人里说,想要培养起写作的习惯,也不能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那么,怎样才能形成良好的正反馈呢?以我20多年的写作经验来说,注意以下几点就可以:
第一点,先从自己擅长和感兴趣的东西写起。这一点其实很好理解,越是自己熟悉或者感兴趣的东西,可以写的内容也就越多,同时也更容易获得别人的认可。很多人对写作的一个错误理解是,我想靠写作挣钱,所以什么火就写什么,其实完全不是如此。对于培养写作这个习惯来说,表达那些更能获得人认可的东西,要比蹭热点重要得多——因为对大多数人来说,如果长时间不能通过写作获得收入,很多人是会放弃的。
第二点,看到好的文章结构和表达方式,不妨直接借鉴。有句俗话说“天下文章一大抄”,这里所说的“抄”并不是指复制粘贴,而是借鉴那些写得好的东西的结构和表达方式。要做到这一点其实也不难,你在平时看到你觉得好的文章——不管是公众号上的还是知乎或者其他平台上的,在看完之后,可以对文章进行一下简单分析。比如这个文章分几部分、每一部分是怎么写的,每一部分具体分几段,每段之间怎么起承转合等等。根据我的经验,一个普通人拆上三五十篇这样的文章,写作能力就会有质的提升。
第三点,无论写的如何一定要发表,多了解读者的反馈。写作这件事情,既是自我的表达,也是与他人的对话。在过去,报纸杂志还有个编辑把关,普通人想发表东西不容易,但现在在各个平台上,你不管写什么都是可以发表的,而且大数据还会根据你的内容帮你寻找读者,这个时代表达的成本是在降低的。当然,这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意味着你的内容会被对这个东西感兴趣的人看到,如果你在文章中展现出来的是你对这个东西不怎么了解,那自然也不会受到读者的正面反馈,接下来的推荐也会变少,这样恶性循环慢慢地也就失去了对写作的信心。这也是为什么我一开始说要尽量贴着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方面写,而不是只会蹭热点的原因。
第四点,保持输入,不断学习,无限进步。“无限进步”是B站上我喜欢的UP主影视飓风老板Tim的solgan,因为写作需要不断的输入和输出,所以写作本身就是个无限进步的过程,指望着掌握了什么写作秘技就能一劳永逸是不可能的。当然,对于写作来说,如果有人带着,或者一开始就能了解一些技巧,给自己一个好的开端,肯定是有益的。
那怎么才能给自己一个好的开端,我觉得可以分两个方面具体来说:一是写的技巧,二是熟悉传播的套路。第一点很好理解,多看些相关的书籍,或者报一些班,找身边写的好的人讨教经验都没有问题。但第二点却常常被人所忽略。
大多数人都知道,在传统媒体时代,你写的文章能不能发表,既与文章本身的质量有关,同时也与杂志编辑的偏好有关,因此经常会出现一篇文章投给A杂志不能发,但B杂志却发了的情况。在当下这个自媒体时代,虽然没有传统媒体中那种可以对文章有生杀大权的编辑,但客观来说,不同的平台在调性上差异很大,而不同平台也有着各自不同的算法技术,这是属于一个平台的核心机密——去年今日头条被美国制裁的时候,商务部紧急发布的禁止出口清单里,就有“基于数据分析的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技术”一项,这也足见这个技术的重要。
这个差异更直观的体现,就是同一内容在不同平台的受欢迎程度可能会有天差地别的表现。像很多知乎上几十万粉丝的大V,到了B站、抖音可能就只有几千、几万粉。反之,一些B站的百大UP主,到了知乎很多也都是千粉、万粉的水平。所以,掌握平台的调性对作者来说很重要,而站在平台的角度,其实平台也希望创作者能创作更符合平台期待的内容,这样才好有双赢。因此,如今很多大的平台都有自己的官方培训课程,比如说西瓜的西瓜大学、B站的哔哩哔哩UP主执事等,都可以在短时间帮助创作者了解平台的调性和内容偏好,对各自平台创作者的成长都有很大帮助。而市面上类似的某某视频新人班之类的课程,价格甚至要数千乃至上万元。
而相对来说,知乎不管怎么说也算是当下中文互联网的大平台中内容输出质量相对较高的一个,并且大部分内容都是文字,理应是有官方账号和平台来帮助写作者的。不过,过去知乎一直缺这方面的内容,而最近知乎出的一个官方课程,就补上了这个缺陷。
这个课程主要针对的就是对写作这事有兴趣的新人。主讲人是知乎的官方人员,内容也是针对知乎这个平台,对于想在知乎发展的人——特别是那些在知乎写了很多东西,但又没多少粉丝的人来说,这也算是对知乎平台内容偏好的一个解密,掌握了平台的套路,自然也就能更快地写出东西。如果我早些年也能更详细的了解知乎的算法偏好,也许我的粉丝还能再多些。
另外,作为官方课程,除了解密平台的内容偏好,还有个有意思的地方是这里也带了一大部分变现相关的内容。尽管我从来不认为写东西就一定要挣钱,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挣钱总是个能让人养成习惯的动力。
我身边有很多坚持写作多年的人,往往都是因为一开始写了几个月,挣了十几块钱、几百块钱,慢慢有了动力而坚持下来,到现在很多人单靠写作就已经挣得比工资还高。而至于我自己,如果上大学的时候我还没有靠写作挣到钱,也许毕业后我也就放弃这条路了。所以,如今我也对变现这个事有所改观——如果一开始就能靠写作有点收入,哪怕并不多,但也是个很积极的正向反馈,也算是一件好事情。等到你真正坚持几个月乃至一两年之后,也许你就会发现自己的生活已经开始在慢慢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