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十二指肠溃疡?[1]
十二指肠溃疡是指位于消化道十二指肠的溃疡,属于消化性溃疡的一种(另一种是胃溃疡),是由于消化液引起的十二指肠黏膜的炎症性缺损。典型表现为饥饿后上腹痛。在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但多发于青壮年(熬夜,吸烟酗酒,饮食不规律等)。
2. 病因及发病机制
十二指肠溃疡是消化性溃疡的一种,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袭作用与十二指肠黏膜的防御能力失去平衡,导致的消化液消化自身的黏膜组织产生的一种病理损害。
1)过高的胃酸和胃蛋白酶,导致对自身黏膜的消化
3)药物性因素(阿司匹林,糖皮质激素,抗血小板药物,化疗药物等)可以引起十二指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消化液侵袭十二指肠黏膜,导致溃疡。[4]
对于存在上述病因的个体,在受到应激,焦虑,熬夜,长期吸烟饮酒,不规律饮食时,会诱发十二指肠溃疡。
3. 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5]
1)腹痛
典型的腹痛特点为反复发作的上腹痛,可为钝痛,胀痛或灼痛,饥饿痛,多发生于秋冬或冬春之交
2)反酸
指胃内容物经食管反流到达口咽部,感觉到酸性物质。
3)烧心
通常与反酸同时或前后出现,指胃部或胸骨后的烧灼感,常由胸骨下端向上延伸
4)消化不良相关症状
表现为上腹胀,上腹部不适,食欲减退(不想吃饭),嗳气(打饱嗝)
5)体重下降
由于长期的反复发作,不及时就医进行治疗,食欲减退,可出现体重减轻
6)贫血相关症状
溃疡时,出现慢性失血,可有缺铁性贫血的相关表现
4. 并发症 [6]
1)出血
溃疡浅时,侵及表面的小血管,可有表面渗血,此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当侵及大血管时,可在胃内发现大量积血,严重时可出现呕血黑便,血压下降等。
2)穿孔
当溃疡进一步侵犯深层次的胃壁结构,突破浆膜层时,就会出现穿孔,此时消化道内部与腹腔相通,胃液及胃内容物流入腹腔,出现急性腹膜炎的表现,表现为突然剧烈和持久的腹痛,疼痛部位固定,可蔓延至全腹痛,或放射至背部。腹部平片可显示膈下游离气体,往往需急诊手术封闭穿孔位置。
3)梗阻
可分为急性梗阻和慢性梗阻。急性梗阻为暂时性梗阻,由于溃疡发作,局部炎性水肿,幽门平滑肌痉挛等,导致流出道充血水肿,一般经过药物治疗即可缓解。长期反复发作,未合理治疗,溃疡慢性化,出现慢性梗阻,表现为瘢痕形成和瘢痕组织收缩,与周围组织黏连导致幽门部位阻塞变性,出现持续性梗阻,患者可表现为大量呕吐,呕吐物为隔夜宿食。体检可见胃型。
4)癌变
十二指肠溃疡极少发生癌变,或几乎不发生癌变。
5 相关检查
1)胃镜检查
在胃镜直视下,可以清楚看到溃疡的位置,大小,深浅,同时进行活检取样可以做进一步的病理学检查和Hp感染检测,是十二指肠溃疡诊断的金标准
2)X线钡餐造影
对于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或其他不适宜内镜检查的患者,进行钡餐造影,也可观察到十二指肠溃疡的特征性表现(龛影,局部痉挛,球部变形等)
3)幽门螺杆菌检查
除外内镜这种侵入性的检查方式外,13C和14C尿素呼气试验以及血清检测幽门螺杆菌相关抗体,都能够提示幽门螺杆菌感染
4)胃液检查
高胃酸可以提示十二指肠溃疡可能
7. 治疗方式
1)一般治疗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避免食用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预防Hp感染,注意餐具消毒,使用公筷等。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保持愉快心情,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焦虑。
2)药物治疗[7]
使用抑制胃酸的药物(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和保护胃黏膜的药物(达喜,硫糖铝,铋剂等)
如Hp感染导致的,采用四联杀菌方案,根除Hp的感染
如为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引起的,停用相关药物
3)手术治疗
对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病人,如大出血和穿孔,需要进行急诊内镜下止血,钛夹结扎。如上述内科治疗无效,需要进行急诊手术。并发梗阻和癌变的病人,则需要手术治疗
8. 预后
十二指肠溃疡在经过合理规范治疗后,总体预后良好。但如若没有纠正病因,去除诱发因素,在治愈后,也可能会反复发作
9. 日常护理和预防
1)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预防Hp感染,注意餐具消毒,使用公筷等
2) 忌食机械性和化学刺激性强的食物(如粗纤维多的蔬菜水果,葱,大蒜,芹菜,韭菜和咖啡,巧克力,油炸食品)
2) 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3) 保持愉快的心情和积极的心态
4) 定期体检检查胃镜,呼气试验,筛查胃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