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说吧,计算机在全世界都是一个比较容易不稳定的行业,所以这个行业中介外包的工作比例才特别大。
只是因为比较好找下一份工作,所以动态来看,计算机虽然失业容易但是也容易就业。
而据说国内的问题是35岁以后你一旦失业会比较难找一份工作。只要不失业就没事。
也没有吧。
其实在计算机这种新兴行业范畴里讨论“35岁失业”是存在一定问题的。
如果搁到世界范围内,大龄程序员坚守工作岗位或者焕发第二春的概念比比皆是,但在我国却针对“码农”专门出现了“失业问题”,虽然客观来说有这种现象,但真没那么明显。
因为“码农”这玩意火爆也就是这十几年的事,疯狂的高薪也就这10年左右的现象,而且由于互联网企业的特性,所以话语权较大罢了。
咱就不说别的,咱现在“50多岁”的码农多嘛?
如果把雷布斯也算作普通码农,雷布斯勉强摸到门槛了吧。
相对而言,码农在我国还算是一个比较新的职业。
你很难在我国找到很多大龄码农的样本,也就更不好讨论失业这个问题了...
所以码农的35岁失业更多地不是失业问题,而是程序员职业后续发展问题。
如果笼统来分,码农也算是高级生产工人类别。
如果咱把计算机,35岁失业这些带有强烈互联网隐喻色彩的词汇给去掉,我更倾向于把这个问题理解为“请问除管理以外的生产岗位到了35岁真的会失业吗?”
我的回答是很明确的,在目前我们的分配制度下,生产带来的收益是远比不上管理的。
但就题主想问的这个问题来说,不管是是不是计算机专业。
几乎所有专业(除个别几个特殊的)在没有涉及到后续进阶为管理的情况下都会面临失业问题。
这跟专业关系不大,这是由我们目前的社会分配制度决定出来的。
共产主义政党长期治理的喀拉拉邦在印度处于人类发展指数的前茅,这就是共产主义对印度的影响。
另外,南亚人是非常非常喜欢取经名的。这也是一个地域特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