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鬟不是打工仔,丫鬟不是打工仔,丫鬟不是打工仔。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丫鬟是主子的物品。主子有权利决定你的命运归宿。我们来以主子身份做个题:
你的一堆丫鬟里有个长的不错,脾气性格你也比较喜欢的女孩,你欲念萌动,现在你可以决定:
1 要不要睡了她?
A 睡。跳转2。
B 不睡。跳转3。
2 你已经睡了她,想不想留她在身边睡一辈子?
A 想。给个名分,比如通房丫头、姨娘等。
B 不想。跳转3。
3 她年纪大了,你决定:
A 就让她一直做丫头,母胎孤寡直到老死。
B 把她卖给有钱人家当小妾,换点钱花。
C 在自家奴才里随便找个适龄的,把她嫁给奴才。跳转4
D 把她的卖身契还给她家人,让她不再当奴才,让她父母给她找个普通穷人嫁了做正房。跳转5
4 她生了孩子,长到八九岁,你决定:
A 让孩子继续干活伺候你们一家人。是个女孩并且长得好看的话,请回到问题1。
B 最近有点穷,把她孩子卖了换钱。
5 管家儿子看上了她,想娶她,但是管家儿子长得很丑,还喜欢喝酒赌博,这个丫头父母拒绝了。管家来求你做主,你决定:
A 对管家说,强扭的瓜不甜,算了吧。
B 对丫头父母说,给我个面子,把她嫁了吧。
(完结)
你要是这个丫头,你会希望主子怎么选择呢?不管你怎么期待,你的期待一定是对你自己最有利的。
如果你的主子长得很帅,年轻英俊,脾气又好,他想让你当他的妾,一辈子跟他在一起,你愿意吗?愿意你就是袭人。
如果你的主子是孙绍组或贾赦,就爱乱睡女人,睡了还不负责,不是脾气差爱打人,就是身体不行还爱搞,你愿意被他睡吗?愿意给他当妾吗?不愿意你就是鸳鸯。
丫头做的选择,换成你你也会那么选择。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你是贾赦房里的丫头,被睡了,反正已经被糟践了,姨娘太多自己也当不上,为什么不勾搭贾琏这个年轻少爷来爽一下?为什么不找二门的小厮调个情,有机会就约P?
当你生活在底层没什么机会时,你也只想自己爽了算了。跟主子偷Q还能有点好处,主子给买点漂亮昂贵的首饰,给钱花,为什么不干?这个时候的你就是多姑娘。
要脸的有自尊心的丫头,都是被主子抬举过,养得尊贵的丫头。比如金钏,打小在王夫人身边受宠,是一等一的丫头,忽然被贬入底层,心态崩了。比如鸳鸯,打小在贾母身边受宠,那地位一点不比主子差,世界上的好男人千千万,凭啥要嫁龌龊老头子?那肯定宁死不从啊。
经济基础决定了精神高度。没吃过在底层的苦头,就有自己的主见想法,也不太在意钱,在底层受苦,就只会选择最好的生活待遇,脸面是个P。
看看这些,赵姨娘不比丫头幸福吗?贾政不乱搞,王夫人也能容得下自己,不像凤姐夏金桂要把妾室都逼走弄死。要怪就怪赵姨娘自己眼界太低,没什么修养,贪小利,让奴才瞧不起。
——————补充———————
有评论说:“夸张了,你这是完全的奴隶制了,奴隶制已经结束几千年了[撇嘴]。而且宋代以后主人对奴仆的人身权被大大限制了,哪有那么大权利。红楼梦背景应该不会在宋以前。”
这是一篇论文,随便看看吧。
大概意思是:唐代到明代,主子睡婢女都是“临幸”,是不犯法的(不管婢女已婚未婚,都不犯法)。清代时,主子睡已婚婢女才算犯法,睡未婚婢女不犯法,并且早期是针对满人内部,对汉人是不生效的,后期才逐渐演变为对汉人生效,并且慢慢才有婢女的贞操顾虑。此前婢女是没有贞操可守的。
《唐律疏议》:“奴婢贱人,律比畜产”。
很多明清小说也能看出来这一点:主子睡婢女是天经地义的事儿。
贾宝玉睡袭人也是天经地义,不过作为没能当家做主的小屁孩,自然要顾虑父母长辈的感受。但金钏是母亲的奴婢,不经母亲同意睡金钏就不可以,是对母亲权利的无视和侮辱。所以“淫辱母婢”是罪名,但睡自己的女仆没罪。薛蟠睡了宝蟾也是一样的,是侵犯了妻子的财物。
这个道理就很简单,把奴婢当做物品,一切就能理解了。
你自己的床你想怎么睡怎么睡,但你跑你爸妈房间用脚丫子踩他们的枕头,被爹妈胖揍一顿那你活该。
《红楼梦》的作者描写丫鬟和姨娘的关系时,就是在进行批判,认为这是遗毒。
从阶级斗争上来说,鸳鸯宁死不从,正是一种反抗阶级压迫的精神。
然而从这个问题到回答,人们都很自然地站到了阶级等级制度的设计者角度思考,认为这是可以理解的。
丫鬟到姨娘这就是人格地位上升,改变命运了。
那么,我们换一个说法,
为什么公司里的员工都想做部门经理,比如赵经理过的也不怎么样,感觉很憋屈?
你从资本主义的合理性的角度来理解,这是完全符合逻辑,公司老板也希望人人都有这样的“野心”。
从人类社会的阶级等级制度的设计上来说,对于老爷们最为有利的统治局面,丫鬟最好人人的理想都是如此,拼着命去争取到姨娘的地位。
你在看待这个问题的时候,你想到的究竟是什么?
我很遗憾地发现几乎没有一个人在进行正面的批判,想到的就是如何去理解,认同,认为丫鬟能够上升成为姨娘,非常不错。
人类社会是要发展的,进步的。
作者将这段历史写出来,并不代表者作者就认同这个东西。
丫鬟不得不接受这个出路,并不代表着她们的理想就是如此。
在很公司里面干部门经理干到最后被HR约谈的也不在少数。
你说这是谁的问题?
“想”法这个东西,原本是可以天马行空的,你就从来没有过拯救人类的伟大理想?
可能很多人没有,但是我知道有那么一两个人有。
能不能实现那是一回事,但能不能这样想?
丫鬟的理想就是这么朴素无华吗?
读《红楼梦》读到最后,就是无奈接受现实?作者是不是写个寂寞?
伟大领袖就是一边读《红楼梦》一边下定决心一定推翻这个吃人的阶级等级制度,要建立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
70多年后,人们觉得能成为姨娘貌似还不错。
这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
丫鬟可以有不当姨娘的理想,这难道有什么不对吗?
这样想一想都错吗?
贾府的丫鬟确实阶级地位低下,有家养的,有买来的,有拐来的,有抵债的,有捡来的,有人孝敬的。但是丫鬟也是人,是个人就有想法。
想法和现实相抵触,想法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太大,那么想法就是错的吗?
那你们反抗996干什么?你们为什么不站到资本家的立场去看待问题?认为这是可以理解的?
你们不是一边996一边在心里咒骂,一边幻想着更好的生活吗?
落到自己身上,就想着匹夫不可夺志也。
谈到贾府的丫鬟,姨娘就不错了,你还想咋的?
说别人,阶级等级制度可以的。
说到自己,这就是压迫。
这是不是人格上的撕裂?
当年红军一边走,一边宣传,这支被敌人追着跑的队伍,穿的破破烂烂,但是只要给这些被压迫的人一说这支队伍的理想,这些人转身就加入进来,成为革命战士。
这些丫鬟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改变命运,但是这不代表着她们没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权利。
识字率
明代:
明朝对社学的入学年龄规定:“民间幼童十五以下者。”即15岁以下的孩子都可参加,入学时也不需要考试,招生数额也没有限制,凡是愿意读书的,都可以来参加。
《明史·杨继宗传》中记载了这么一句话,即:“成化初,用王翱荐,擢嘉兴知府.......大兴社学,民间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
明代小说出版业繁荣,有大量的人购买这种休闲通俗读物。
传教士记载:利玛窦等合法传教士的著作,他们不约而同地记载道:他们惊讶地发现明国老百姓识字率很高(而那个时候他们使用二十多个拉丁字母的西班牙葡萄牙母国的识字率可能还不如用几千个汉字的大明),并且把识字率高的原因归功于两点:1.中国人特别注重文化教育2.中国各地方言差异大,要互相理解必须靠文字作为桥梁。
清当局:
第一,生员不得言事;
第二,不得立盟结社;
第三,不得刊刻文字。
第四,大兴文字狱
第五,篡改历史文献
第六,禁毁和篡改汉语著作
通过以上手段,经过两百年黑暗统治中国人识字率终于达到历史最低的 1% (清当局学部在1909年的统计,当时中国人的识字率不足1%)
我觉得很多答案根本没分清,这几位当初力挺过吴亦凡的文人其实是两类,六六和李亚玲是一类人,燕公子和马薇薇是另一类。
六六在两性情感关系上,基本能用王夫人怒骂金钏的一句话概括,“好好的爷们,都被你们教唆坏了”。封建大婆教,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为模式基本是把老公当儿子宽容,把儿子当老公期待,儿媳妇/年轻或同龄漂亮女同事则是狐狸精。只是普通妇女只能在有限的一亩三分地对同性发泄恶意,消磨自己,她作为一位事业有成的编剧,会在更广的公众尺度传播这种不自觉的厌女。
高中的时候看过蜗居(暴露年龄了),宋太太金句迭出,因为家庭原因自己跟宋太太十分能共情,当时我觉得六六是看透了两性关系的人。直到有一次,她发微博影射朋友在哈佛就读的儿子被同校女生钓凯子,暗讽女生上哈佛只是为了金龟婿,emmm…这太子妈的选妃心态和对年轻女性的恶意真是赤裸裸。
六六和李亚玲的心态,在上一辈的女性很常见,我身边就有画像般的她们。其实她们往往特别符合社会教化的好女人标准,独立有经济能力、家庭责任感强、在教育孩子(哪怕是儿子)的时候也比较正派,对丈夫没有太多物质上的要求,也正因此……她们特别特别反感她们眼里的“歪门邪道”、“不正之风”。why?无他,她们非常愤恨,我做到了社会要求好女人做到的一切,就是这样回报我的?丈夫出轨养小三,工作上经常会被潜规则上位的女性挡道。但她们保守的价值观念又让她们在分配道德责任时将一分怪罪于男性,九分怪罪于女人。她们对其他年轻漂亮的女性的狐狸精假想的恶意是这种恨意的延伸。王夫人恨晴雯吗?不,她恨的是赵姨娘。晴雯是清白的,但晴雯这样的姑娘勾起的恨意是真实的。
燕公子和马薇薇力挺吴亦凡和她们一贯鼓吹的女性性解放非常一致。她们有小机灵,无大才气,没有真正持续创作的能力,因此惯于取巧。我关注了燕公子的微博好几年,个人认为她非常圆滑精明,一方面似乎想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开风气之先的女权争取者,但几乎在每次争议巨大的两性经济议题上都不表露真正的态度,以抖机灵的方式在实打实的互联网掐架中隐身。早期还有一些嬉笑怒骂的文人式才气,后来随着事业上升和相关利益捆绑加深,越来越中庸,但失去了这一点天赋的犀利灵气,真的只剩下庸俗的段子。
抛开女性的经济能力、权力关系鼓吹性自由根本是妄言,甚至只会害人,燕公子不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毕竟她在记者会上能摸自己喜欢的知名男星靠的可不是思想上的解放。对偶像和粉丝间完全的不对等关系带来的危险和胁迫可能视而不见,反而大肆鼓吹,真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坏。
四大名著之所以是名著,是因为他们只是给你讲了一个故事,并没有把自己的故事当做颠扑不破的真理来宣讲。
至于你如何理解故事中的人物是你的事儿,作者没有说故事里的人物 就是完美的,没有说故事里的事情是应该效仿的!
因此你能看到书中很多人物做了很多现实中不该做的事情,是因为作者要给你看,否则他作为一本书的上帝,要掩盖轻而易举!
拿《水浒传》为例,李逵劈小孩也好,李逵割李鬼的肉做烧烤也好,武松鸳鸯楼对着无辜的丫鬟们一通大开杀戒也好,这些作者不能掩盖么?就写李逵把小孩藏起来不行么?武松就说没有滥杀无辜,一个丫鬟都没死不行么?施耐庵又不是战地记者,他是小说家,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施耐庵就是告诉你,梁山上的好汉之前都是干啥的,孙二娘就是杀人卖人肉包子的,王英等人就是杀过路客人 做醒酒汤的,至于故事如何理解是你的事儿,他从来没说这是大宋 精神楷模集,没说大家一定要向武松学习,谁惹了你就杀他全家,连丫鬟都不能剩……
至于《红楼梦》看似最最玄幻,可是也是最最写实,现实中的那个男主就是这个样子,甚至不惜自黑,用两首西江月来讽刺宝玉“于国于家无望!”、“莫效此儿形状”等等。
作者从来没说,贾宝玉是完美的人,大家一定要向他学习!!!
同理现代也有很多类似的作品,描写一些有争议的话题,甚至专门以现实社会中的反派人物做主角的,比如《五亿探长雷洛传》、《跛豪》、《绝命毒师》、《大西洋帝国》等等。
因为曹雪芹是古今中外最不流俗的作家。
我们可以想象下,普通小说人物设定:
【正义女主】
仙姿绰约——必然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着装淡雅,不爱施脂粉也美丽动人。
多愁善感——必然是温婉内向型,说话做事温柔不带锋芒,不到迫不得已不会生气发怒。
【反派女二】
雍容华贵——服饰必然艳到极致,喜欢各种富贵的装饰,享受成为关注的焦点。
积极入世——性格肯定是活泼热烈型,为人处事积极、很有能量,表面乐呵呵暗地使绊子/或者明着就使坏。
这里坏不坏取决于是否设定反派,也有可能仙女型是反派,玫瑰型是正派,但总有一正一反且人物形象大体如上。无非是淡雅美女/浓艳美女两种刻板印象。而实际上呢?
首先《红楼梦》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双女主设定,前期黛玉戏份较多,后期(包括流失的后文)应该是宝钗戏份多,曹公对两位女主都是特别欣赏的态度,并不存在反派设定。其次,仔细看人物设定,完全不是流于世俗那种。
【黛玉】
仙姿绰约——但也是个爱美的小姑娘,很有生活情趣,收拾屋子&打扮自己都有一套,穿衣打扮并不朴素,美商很高。
多愁善感——但是言辞犀利,爱说笑打趣,有点傲气,性格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内向,相反善于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很享受成为关注的焦点。
【宝钗】
雍容华贵——却并不喜欢富贵装饰,也不爱打扮自己,住的屋子也跟雪洞一般,是真的天然去雕饰。
积极入世——性格并不算外向,不喜欢显山露水表现自己;虽然看起来八面玲珑,但内心很豁达、淡然,是君子范儿。
所以如果按照刻板印象,不好好读原著,get到黛玉宝钗几个关键词就先入为主,很大概率会误解甚至完全搞混两个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