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新华社更新 「敦煌毁林案」: 13300亩还是6000亩?有图有真相? 第1页

  

user avatar   yi-zhi-zhu-ding-l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按照前一个甘肃省调查问题下的回答,这篇更新如果不是新华社发的,境外势力和拜登经费的帽子已经戴上了。


user avatar   a-qing-32-9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更新一下.新京报写了一篇,个人感觉说的比较清楚客观.

新京报 - 好新闻,无止境

关于林地面积,这篇报道里是这么讲的

2004年国家开展公益林划定的时候,阳关林场认定为国家公益林的只有5500亩.
这5500亩公益林变成地方公益林,是2013年我们根据国家认定公益林的有关规定执行的。国家有规定,林木质量不高就要退出,省林业厅同意退出国家公益林成为地方公益林。

也就是说,1w3和2w都是错报误报,原因暂且不论.然后这0.55w也因为质量问题降级了.

公益林降级对地方是利空,因为补贴没了.

至于葡萄的面积,是这么讲的

2012年至2013年,公司先后4批次对承包地里枯死、老化的残次林进行采伐和更新。大致伐了4次,退化枯死的树伐了一部分,也进行了一些更新。总共栽了167亩地的枣树,种了400亩葡萄。
新京报:这400亩葡萄园是立项时就同意企业建设的吗?
敦煌市有关负责人:企业执行协议的过程和当时的立项还是有一点出入。400亩地种了葡萄,这在协议中是没有的。

突破立项项目,增了0.04w,有一点问题,但是问题不严重.


总结一下就是穷,而且惨.

树林质量问题,当地林场可能没什么办法.无性繁殖的杨树寿命也就四十年,病虫害传播起来情况很糟糕.解决方法是有的,用本土物种替代杨树,优化树种结构就可以,但是这么做需要钱.当地不一定拿的出来这个钱.

最大的问题,莫过于穷.


以下是原答案


个人感觉,这件事儿有一定概率是当地放卫星没放好,被人当真了....

新华社最初报道中,有几个数据很有意思.根据新华社手里的消息,林地面积应该有2w

'经过几代敦煌人的艰苦努力,移走大小沙丘300多个,移动沙石200余万立方米,平田整地2万多亩,栽植各类树木400余万株,造林约2万余亩'
'阳关林场场部宣传栏介绍说,其经营面积2.57万亩'

接着,新华社的实际调查结果,目前敦煌并不存在数据信息中所谓的2w

'2007年,林业部门界定阳关林场国家公益林面积0.5541万亩,地方公益林面积0.55万亩'
'目前阳关林场1万多亩林木都属地方公益林,正在重新申报国家公益林'
更有意思的是这里:'者找遍阳关林场,都没发现一处与公益林有关的标识牌、标志桩等'
记者追问林场原有2万亩防护林现在剩多少,刘汉江承认:应该还有7000亩林地。

所以,这些林地到底去哪里了呢?

新华社认为是被砍了.

可是啊,比起大范围毁坏防护林,还有一种情况可能性更高,那就是从一开始就不存在2w的公益林.

建议新华社好好查查这个2w的信息源是从哪里来的.

查一查,最开始到底是谁说阳关林场有2w亩的

再查一查,是国家公益林2w,还是国家+地方一共2w,还是公益林+经济林2w,还是所有形式的树林+葡萄一共2w.

最后,再查一查,2w这个数字有没有出现在某些政绩评奖或者补贴项目里= =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袁隆平让大家吃得太饱这种说法,杂交水稻出现前后农民收成发生了哪些变化? 
  埃塞俄比亚复兴大坝的建设会造成什么影响? 
  农民种粮食为什么不挣钱呢? 
  有人在拉萨种过大棚吗?5亩地搭两个冷热棚需要多少费用啊?后期维护成本高吗?能赚钱吗?想去西藏种菜? 
  人类在进化中是如何选择以谷物做为主食的? 
  豆类营养丰富,为什么没能成为主流粮食? 
  为什么中国不但每年花费巨资进口粮食,而且还通过进行巨额种粮补贴来鼓励农民种粮积极性? 
  如何学习现代化农业,马上就要去种田了不知从何下手? 
  无土栽培是未来精耕农业的趋势吗? 
  我爸经常要求我额外自己发灌水性质的论文怎么办? 

前一个讨论
人越有钱就会越快乐吗?
下一个讨论
成都一试用期员工提前 30 天申请离职被指无效,还被要求承担下任员工培训费,你怎么看?该怎么维权?





© 2025-0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