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挺大众的呀……您这跟谁比?
围棋、象棋、国际象棋、五子棋……常见棋类当中,只有围棋有杂志吧?《围棋天地》
围棋几大赛事,央5经常转播吧?象棋、国际象棋、五子棋的转播时长能有多少?
你去大街上抓个人问问,能不能知道1个围棋高手,那老一辈儿知道聂卫平马晓春,刷微博的知道柯洁、看动漫的知道佐为、搞科技的知道阿尔法狗……我感觉你十个人里总有一个能说出个名字来的吧?
象棋高手呢?
要不你再去看看考级人数?
棋牌类当中,正经的“商业价值”,围棋算是做得最好的吧?
麻将群众基础好,你看看麻将有稳定的甲级乙级联赛没有?
你非要和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相比,这就是想不开。球类运动和棋类运动是一个先天条件吗?
球类运动随机性大,一个生瓜蛋子也能搞出一两个高手接起来费点儿劲的球。棋类运动不存在啊,永远被高手碾成渣啊
更何况哪怕是排球,怕是群众基础都不一定好得过围棋。“好歹知道围棋规则的人”,恐怕比“好歹能打两下排球的人”多不少吧?
围棋平时很少看人玩儿,跟它入门曲线陡峭是有严重的关系的。
我们带娃去线下的围棋集会点的时候,有老爷子表示,为了让孩子将来仍然可以把围棋当爱好,怎么也得学到业余三段吧。
好,那么我们来看一下,以北京的情况为例:
入门是15级或10级,参赛人数60~70%定15级;
--我们假设孩子只要努力,一定能通过多次考试完成定级,这个比例后面不计算:
10级升5级,50%
5级升2级,45%
2级升1级,40%
1级升1段,35%
1段升2段,30%
2段升3段,25%
--
来我们乘一下:2.3‰,意味着五百个孩子才有一个是从头到尾都顺利升级的。
就算考虑大家反复刷,那我们估算一百个孩子里才有一个升到业余三段,也毫不夸张。
1%什么概念?18年高考,全国平均985率大概是1.6%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69697136/)
意味着要达到爱好者口中“将来能当个爱好,跟人家下一下”的程度,这孩子起码得是个985水准,
你考虑一下还剩下多少基数?
能做成这样子,围棋真挺不容易了。
当然啦,您要是就想探讨一下,围棋怎么才能更上一层楼,其实也可以理解。
毕竟谁不希望自己的爱好更好一些呢。
那这个事儿就盯着发展更好的篮球足球看看呗:
你看人家那爱好者都讨论啥:球队风云、转会争端、输球到底是教练的责任还是球员的锅……
现场解说谈点儿啥:“啊球被断了”“啊犯规了让我们看一下慢动作”……
有人在足球解说的时候,跟你分析这个球曲线太高,主要是因为脚挫的这一下少了点弧度吗?
有人在篮球解说的时候,跟你分析这个球没投进,主要是出手高了,然后现场高手投篮给你看,告诉你手臂动作应该做成这样吗?
哪儿有几个人真的谈论技术呢?多数人是看个热闹。
围棋解说呢?
我们请高手来给我们摆一下,这个后续有多少种变化…………
我能理解这个跟围棋每一步的时间长很有关系,不然实在没的说。
但是这种技术性这么强的解说,就是很劝退啊……
看完棋魂,想要入坑围棋的天真少年少女并不少,但是买一本围棋杂志或者看十分钟围棋比赛,绝对就劝退了……
但是你可以看一下汪有写的三星杯战况,就很热血沸腾:
第 25 届三星杯决赛第二局,柯洁半目险胜申真谞夺冠成就八冠王,你有什么想说的?
所以你可以看到,在围棋比赛的整个讲解设计里,目标受众是没有“一知半解的观众”的。默认大家都是“半个专业人员”,只有学过围棋的才会来看围棋比赛。
然后就恶性循环了。
阿尔法狗事件没带来新的接触围棋的用户吗?柯洁没带来新的接触围棋的用户吗?《棋魂》网剧没吸引来新的接触围棋的用户吗?
然后他们有办法留下来吗?这个年纪当然不可能作为专业选手的备选了,但是他们有可能作为爱好者的身份,作为观众,留下来吗?
反正我没有看到什么可能的途径。
希望围棋圈能够有更多适合接引“普通爱好者”的场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