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下需求,这个空间要满足的是:
第一,交流的需求
第二,演讲的需求
第三,如果有媒体传播的需求,如果知乎在这方面有更进一步,那最好。
最后要把“知友空间”这个品牌打出去。品牌才是关键。
推荐TED的那种模式,这模式我不用说,其实现在这种模式也挺常见的。
采取成熟的模式有利于减少试错成本。
要注重选题。
至于场景布置什么的,必须以实现上面的功能为核心,而样式其实不重要。
如果能把知乎的话题和知友空间的演讲进行有机互动,那是最好的。
不管什么社交平台,输出的人是有限的,绝大多数人是旁观者,一个人写答案,往往是100个,1万个人,甚至10万个人看。明白这一点,就明白为什么是要以这个方式来运作。
这样的方式也有利于降低知乎的运营成本。
同时,这种运作方式有利于媒体报道。
表面上看这种方式简单,但其实不是。
这里面有很多小细节:
我认为这种方式不妥。
周围太亮,而演讲人就无法凸显出来,应当是中心舞台是亮的,其他地方是暗的。
空间应当是封闭的。
整体亮度不要太高。
否则的话会让人分心。
演讲人应当和观众之间有一个明显的间隔,可以用一张桌子隔开,也可以用其他方式,但是必须要有。
知乎应当提供固定的,统一化的PPT模板,而演讲人尽量使用固定的模板。
表面上看统一化的PPT模板显得呆板,但是不要忘记了:“话题是最重要的”,在统一化的PPT模板后,一方面观众会直接忽略掉模式,直接关注话题本身,而同时也让PPT的质量能够统一化。花里胡哨的模板只会让人分心。
知乎应当为知友空间提供同步直播。
这里面又可以继续拆分成若干问题。
第一,什么样的话题是适合的,话题的挑选方式是什么?话题应当如何挑选才能保证质量的稳定性。
第二,演讲人是如何挑选出来的,演讲人的激励方式是什么?如果批量且稳定的生产演讲人。一旦演讲人出了问题,有哪些紧急应对措施。
第三,发起活动后,活动如何执行,如果进行广为传播,传播的方式是什么,如何协调。
第四,演讲人在讲完了以后,接下来采取何种方式进行收尾工作,如何继续扩大演讲的效果。
第五,适合采取辩论的手法吗?如果采取辩论的手段,如何保持话题平衡性。
……
我还可以提出一百个类似的问题。这需要 @知乎城市-武汉 揣摩。
我认为既然这是“武汉的知友空间”,而不是长沙的,郑州的,那么就要充分利用武汉的优势,武汉的优势是什么?
大学多,且大学异常集中,就那么一块。
99%的大学都集中在武昌区---洪山区。既然如此,外部宣传也是必须的,有时间去大学做演讲。
知友空间讨论的话题应当和前一次的演讲话题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