堡垒战役发起前德军就已经推演过大战局势并认为德国不可能取胜了,没敢告诉洗头佬而已(暂未查到原始出处,待查)
至于为什么能坚持2年。首先,库尔斯克会战结束是1943年8月底,到德国战败不到2年。不过这一时间雀食还是很长。关于为什么消耗了如此多时间可以列出极多原因,内容量非常庞大,在此只罗列几个关键理由
为了直观展示几个战略重镇的位置只能把地图比例尺缩小,所以罗斯境内的重要城市只展示了列宁格勒、莫斯科,红点的位置是我勾选的斯摩棱斯克。此外还可以看到鲁塞尼亚的基辅、哈尔科夫,白罗斯的明斯克,波兰的华沙,德意志的柏林
之所以把比例尺放到这个位置是为了能展示列宁格勒、斯摩棱斯克、哈尔科夫的位置。1943年8月库尔斯克会战结束时,苏军刚刚在南路收复哈尔科夫;在中路正在实施解放斯摩棱斯克的进攻战役,到9月底才解放斯摩棱斯克;北路在年初恢复了与列宁格勒的陆地联系但很狭窄,彻底解除封锁是1944年初的第1次打击时候的事
1943年8月库尔斯克会战结束的时候,从莫斯科到柏林的路程红军只走了一小段,甚至连斯摩棱斯克都还在德军手中;到1945年5月柏林进攻战役结束时,红军已经前出到柏林以西的易北河。1943年8月底到1945年5月初期间,红军完成了莫斯科(城下)-柏林(以西易北河)轴线4/5的路程
因此最主要的原因是红军战争前2年欠债太多
往上可追溯到1941年中斯大林以己度人认为洗头佬不会贸然进攻苏联,事实上这一考量还掺杂了“苏联多准备一些时间就更有利”的先验论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希望洗头佬“配合”的因素,直接结果是1941年6月22日当天西部各军区损失了1200多架飞机,地面部队完全没有完成集结,因此即使在单个作战兵团内部也常常发生步兵与炮兵驻地不同被迫在相互没有掩护的情况下投入战斗;摩托化部队的汽车仍在国民经济系统中没有被召回军队,正如许多指战员也暂时没有被召回军队一样,结果坦克在缺乏摩托化步兵等单位掩护的情况下投入战斗;在后方的部队终于通过铁路抵达前线时,原先部署在前线的部队已经被歼灭或在撤退中损失了大量无法带走的重装备和辎重,结果被德军各个击破;仓库与部队驻地有距离,因此部队投入战斗时可能缺乏弹药和补给
斯大林关于军队建设犯的最严重的错误就是1941年夏禁止红军进入全面战备阶段,害怕实施大规模动员或秘密动员激怒德国促使德国提前发动进攻。事实是,德军之所以拖到6月22日才发动巴巴罗萨战役完全是因为刚打完巴尔赣部队还在转运,一旦基本抵达完毕就会立即发起进攻,才不管红军有没有战备或全面战备。假如斯大林能在6月22日前的一段时间大张旗鼓进入全面战备阶段,反而让德军陷入“趁苏军尚未集结完毕立即发起进攻赌一把首轮突击的最大相对威力还是等德军自身集结完毕再发起进攻追求首轮突击的最大绝对威力”的两难境地
而通过快速扩军组建的1941年苏军的训练程度本来就低,此外指挥员扩招从1940年才开始,军事指挥员也不足,1941年动员的部队训练程度更低。以上种种,造成战争前2年(零2个月)期间红军欠债过多,从莫斯科到柏林的路只走了不到1/4
但是如果考虑到德军在有不宣而战突然袭击的巨大加成下从现波兰-白罗斯边境附近出发冲到莫斯科城下也用了快半年,战争最后1年半多的时间里红军从斯摩棱斯克门口冲到柏林另一侧易北河的表现还是可以的
本问题下出现了众多“苏粉”或并非自称苏粉的人物的奇谈怪论,有必要逐个辟谣
可以说这几段话没几句对的,需要逐个辟谣
首先,苏联人力危机是个很宽泛的定义,所以很难说根本不存在,但究竟严重到何种程度是需要细究的。红军某部连续作战损失较大,但由于当面之敌处于溃退状态或其它即使自身艰难继续进攻也有利的原因导致该部缺编越来越多,补充兵来不及从后方前往前线加入该部也是一种“人力危机”,难道就可以论证红军将要打空人力?人力危机这个尚且算见仁见智,那么下面就全是扯淡了
可以看到,1943年期间,红军每个月的在部队兵力都接近甚至超过1000万人,此外还有100多万伤员。除红军以外,还有40多万红海军。另外再根据马克·哈里森的数据,内卫军也常年有超过50万人的兵力。克里沃舍耶夫还提到伟大的卫国战争期间国防人民委员会下属的民事机构的人数从1941年6月22日的7.49万人发展到战争结束后的40.32万人。因此“苏军总兵力下降至六百余万,这六百万兵力是算上了后勤部队,治安部队和中亚远东部队的,可以想象西线部队当时人力已经到了何等窘迫的状况”纯属扯淡,苏军总兵力如果包括治安部队(我姑且理解为NKVD下属的内卫军)、后勤部队,没有1200万能信?
600多万是前线部队的数量还差不多。而且按照格兰斯的《巨人重生》的论述,这600多万人不包括100多万伤员中的任意一人,虽然这些人有近一半都在方面军级及以下的医院当中;而且也不包括大本营预备队的几十万人,这些人会随时与前线部队轮换
“除去特殊人才和高级熟练技工,军事工业关键岗位工人,及不懂俄语的少民外,后方已无可征召适龄男子”(居然还好意思标粗体)和“苏联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可打赢了库尔斯克苏联还是没拿回这两块地”也是扯淡,苏联人口最多的加盟共和国首推罗斯。而且苏联人1941年大撤退的时候把年轻人集中带走了一大批,战时正好用上,何来后方已无适龄男
伟大的卫国战争初期苏联动员了31812158人次参军(其中2237300人次为重复统计),其中21187617人次来自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刚好占了66.6%,就问你6不6。而且从表格中也可以看到,1943年是出生于1925、1926年的苏联公民参军较集中的时期,1926年还有一小半是1944年参军。所以这些人参军时普遍是18岁,也有一些是将满18岁,这些人大多数来自罗斯SSR,何来后方人力已尽一说?
鲁塞尼亚独立以后发行的纪念小册子给的数据是边疆(俄语发音:Ukraine)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参军700万人(应该是包括战前的近500万苏军中的那些乌克兰SSR公民。另外说边疆组建7个方面军就扯了,都是苏军怎么分边疆、白罗斯、罗斯?),怎么就主要了。而且库尔斯克会战就是以苏军解放哈尔科夫,曼施泰因/劳斯让第11军赶紧跑路避免被合围告终的,怎么就没有拿回来了?
高级军官看到的是损失比XX还行。把曼施泰因回忆录里给自己辩解的说辞当真了属于是。高级军官当年是看不到苏军准确的损失数字的,能看到的是抓到的俘虏和缴获的武器(或武器残骸)。遗憾的是这2样指标上1943年起德军都干得不怎么样
倒是德军因为补充不上损失解散了不少掷弹兵团,1943年下半年到1944年初,中央集团军群第323、377、251、86、137、216、52、330、262、113、368、321步兵师;南方集团军群(原文如此,实际可能有的师来自A集团军群)第38、328、333、355、161、293、217、183、339、327、332、255、112、223、39步兵师,后来还有第387、125、123、62步兵师纷纷解散。以上步兵师不是缩编为1个师级集群(编制等同于1个掷弹兵团)加入另1个步兵师(有时是被解散的师缩编为师级集群和师属营,也就是后来的燧发枪手营;接收的师将3个掷弹兵团和师属燧发枪手营整编为2个掷弹兵团)就是3个师抱团缩编为1个军级支队(编制等同于1个步兵师),编余的分队也通常被补充到吞并自身的步兵师中(这些师也不满编),最后留下部分从营/支队到师各级指挥部撤到后方组建新的单位
打完科尔孙·舍普琴科斯基进攻战役又解散了第167、82步兵师和B军级支队
北路的第331步兵师也几乎相对于解散(靠吸收另1个师完成重建)。空军野战师也挂了好几个,包括空军第1、2、3、5、15野战师。后备陆军还直接解散了一票掷弹兵团补充给东线师
这还不算损失太大扔到后方休整的师。比如第16装甲掷弹兵师,跑路的时候还剩7000多人,其中步兵高达数百人,到髪国以后吞并了1个预备装甲师,顺势改编为第116装甲师等待盟军登陆
1941-2年冬季战局过后,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北方集团军群大多数步兵师把步兵3团9营改为2-3团6-7营(第7个营为师属),师搜索支队有的并入师反坦克支队组成快速支队,有的编入师属步兵营,炮兵也减少了1/4的火炮,运输车辆上交给上级司令部统一调拨;1943年夏季战局开始,连南方集团军群的步兵师也都改成3团7营了
不排除某些指挥官雀食自我感觉良好。但是高级指挥官真的察觉不到败军之兆吗?只怕未必吧
说苏联用决了所有方法也是扯,首先征召少民部队、组建惩戒部队和由囚犯组成的特殊部队是1942年甚至1941年的老黄历了,苏军不是没有民族部队也不是没有少数民族占比很大的名义上的一般部队事实上的民族部队,比如1941年的波罗的海三国民族部队(之后撤到后方整编,又参加了1942年底1943年初在中路的反攻),1942年保卫高加索的当地民族部队,等等等等。让少民参军虽然不能说杜绝了强征,但直接说强征少民完全是抹黑攻击,苏联对少民的征召整体上是符合程序的,少民在苏军中比重也很高,绝不是一句强征就可以概括,真是强征早就大面积哗变了
而1942年底火星战役中参战的斯大林志愿者射击兵第6军(стрелковый корпус,英语Rifle Corps,德语Schützen-Korps或Schützenkorps)就是典型囚犯组成的特殊部队
至于“大规模”征召的女性,其实也就50万人,而且还是1941年的老黄历。这个数字是个什么概念呢?德军虽然不招募女兵,但是用国防军女助手顶替男军人的岗位(包括但不限于电话接线员等等等等),也招募了50万。这还不算德意志红十字会的女护士顶替的男卫生兵(不过苏联也把伤员转到后方的非军用医院,相对于用一些女医护人员顶替了男兵)。苏联比德国更女权的主要是允许明显具有优秀战斗天赋的女性真正投入战斗岗位,并且从身份上也完全一视同仁称为军人,而不是使用女助手、女护士这种幌子
而且苏军集火曼施泰因也不完全是因为边疆(俄语发音:Ukraine)地区人口多,而是因为对着曼施泰因进攻有利可图。苏军在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进攻战役中以明显低于奥廖尔进攻战役的减员,以更快的速度收复了哈尔科夫(相对于收复奥廖尔的时间),而且一度包围了德军2个装甲师、3个步兵师,其中第255、332步兵师打了不到10天最多只剩1.2万人(战前相同统计口径下2个师分别有17119、14232人),虽然这种几个方面军一起上最后连第11军都围歼失败的战役放在1945年属于打得不怎么样,1944年属于打得只能说相对还行,但在1943年夏秋战局开头已经算相对最优良的表现了,集火曼施泰因肯定是最合理的选择
不仅第4装甲集团军有的单位损失很大,按照史蒂芬·牛顿引用的表格,第8集团军也有一票被打到不足万人的师,有的只剩五六千
苏军未必能得知准确的德军各部兵力统计数字,但清点俘虏、战利品数量,审讯俘虏大致了解各部状况还是做得到的,再对照一下自身历次战役减员,不打曼施泰因打谁?
评判苏军在进攻中是否高战损,不深究当面德军状态也就罢了,直接比数字不管单次战役用兵的规模和持续的时间也就罢了,居然把库尔斯克会战,注意,是会战,仅仅局限于库尔斯克防御战役,然后再去比较,显得损失超过库尔斯克的战役很多,借此迫真论证苏军损失严重,学到了学到了
众所周知,库尔斯克会战包括库尔斯克防御战役、奥廖尔进攻战役、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进攻战役,事实上还包括库尔斯克防御战役结束后、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进攻战役发起前在南翼的局部交战,3次战役明确记载的总减员是866303人,其中不可恢复损失是254470人,实际上苏军可能损失了90万人,不可恢复损失超过26万人。整个战役持续了大约50天,7月5日前事实上还有1-2天的局部交战。就平均每天的减员而言,苏军自此之后少有更激烈的战役,即使考虑到用兵的庞大规模以后算平均每个指战员一段时间内的伤亡概率也是如此
最骚的是这个泰伦居然把属于库尔斯克会战的一部分的奥廖尔进攻战役、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进攻战役也拿来和库尔斯克防御战役比损失,迫真得出库尔斯克会战比库尔斯克会战损失大的结论
苏军步兵每个师只有2000人这段有歧义。根据《巨人的碰撞》原文,大致是指红军射击兵师(стрелковая дивизия,英语Rifle Division,德语Schützen-Division或Schützendivision的战斗力量只有2000人或更少。而不是全师只有2000人。只有2000人连炮兵团、反坦克歼击炮兵营、后勤单位的运转都维持不了)
关于所谓的苏军无法控制进攻中的损失,再补一句。事实上1945年苏军4个多月平均每天战斗减员还比1944年下半年多,平均在前线用兵的规模比1944年下半年还低,这么一算1945年苏军伤亡率更高,难道还退步了?不考虑消灭敌人数量的变化?
粮食危机一向是老大难问题是一大苏联历史发明。类似1953年苏联粮食产量低于俄罗斯帝国特大丰收年1913年所以之前1940年等苏联粮食产量超过俄罗斯帝国极限产量的年份统统取消。其目的主要是给XX提供思想准备
勃总时期不够是瞎搞发达社会主义吃得(相对苏联自身水平而言)太多导致喂不饱,次要原因是国家往集体农庄甩包袱导致农机站缺乏维护,拖拉机等农用大型机械开工率暴跌,故障率暴增等行政层面瞎搞,可向上追溯到玉米搞不换路线就换人把苏联政府大裁员导致政府行政能力下降
德军自报伤亡36万,但是德军内部还有AVA、VWV、WASt等根据官兵姓名等身份信息重新回溯伤亡数量的机构,占用人力成千上万。根据1945年初WVW递交的报告(根据德帝二战史英译本卷5上P 1042,该报告编号为BA - MA RW 6/v.180),1939-40年陆军逐月死亡、失踪数字累加的结果,比被骂作往死里高估德军损失数字,但实际上是联邦德国军事历史研究所官方委托的重大课题项目研究人奥菲尔曼斯的研究结果还高,单独算死亡就已经更高,再算上失踪就更高。这些失踪里可能仍有少量事实上死亡的德军,所以战时按数字上报的统计存在遗漏再正常不过
具体而言战时按姓名回溯,认为1939年陆军(事实上包括党卫军)死亡20163人、失踪389,1940年死亡62865人、失踪1737人,合计死亡83028人、失踪2126人(可能仍有少量死亡混入其中)。而奥菲尔曼斯给的数字是1940年及以前陆军死亡7.6万人、党卫军死亡0.5万人,合计只有8.1万人,甚至比WVW战时按姓名回溯的数字更少一些。而奥菲尔曼斯给出的死亡数字是超过德军同标准下战时上报的阵亡、伤死、其它原因死、失踪的。假如给WVW更多时间,是不是可能给出个至少1945年以前各对应时期内超过奥菲尔曼斯的死亡数字犹未可知
而东线又是奥菲尔曼斯统计的数字相对于战时按数字上报数字差异的重灾区。苏军战斗减员90万,德军伤亡上报就36万,还漏报一部分阵亡、失踪(虽然在这个阶段漏报的阵亡、失踪也不会太多,相对于总伤亡比例不算太高但也不是没有),也没算上非战斗减员,苏德损失比如果拿库尔斯克举证,哪来的1:3
靠的不是德国人
是苏联人力危机
经过库尔斯克战役后苏军总兵力下降至六百余万,且除去特殊人才和高级熟练技工,军事工业关键岗位工人,及不懂俄语的少民外,后方已无可征召适龄男子。这六百万兵力是算上了后勤部队,治安部队和中亚远东部队的,可以想象西线部队当时人力已经到了何等窘迫的状况。
具体来说,苏联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可打赢了库尔斯克苏联还是没拿回这两块地。
此外,不是所有德军将领都深知败局已定,而是库尔斯克会战后这种思想在德军中下层军官里很常见,因为需要亲临一线指挥军队和苏联人拼命的他们,看到的苏联红军从战争中成长起来了,自己的老技巧很多不奏效了。而高级军官看到的是,按照苏联步兵和坦克与德军的交换比(步兵1—3,坦克1—7),德军只要再坚持下去,哪怕场场败仗,最后也是苏联的血就要被放干,人力灯枯油尽了
可是他们错了,错在哪?因为成长起来的苏联红军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乌克兰抢回来
苏联几乎用绝了所有方法,先是照贝利亚的建议释放监狱犯人编入惩戒营,强征了不会俄语的少民凑数,然后大规模征召青年妇女作为义务兵参加红军。这些女生主要被派往野战医院,后方治安部队,内务部队(蓝帽子小姐姐),城市防空部队,通信部队,后勤部队(开卡车),高学历女生还被补充进入空军(苏联空军的测试表明在没有合适人选的情况下,从高学历女生中培养飞行员比从低学历男子中培养要效果好得多,尽管当时的飞机极其消耗体力,女飞行员作战能力远差于男性),用以替换掉原来这些岗位上的男性士兵,并用这些男性士兵补充野战部队的缺额。
苏联是二战中唯一一个女性需服义务兵役的国家,其他国家女性均为自愿按需服兵役,没办法,苏联红军付出了过于沉重的伤亡
然而问题还是没有解决,所以最后
通过征召女性义务兵勉强使红军得到极其有限的补充后,苏联立刻发动了极其血腥惨烈的下第聂伯河战役,几乎不计代价的猛冲猛打把乌克兰东部这块人口稠密区抢了回来
然后危机化解,德国可以打出GG了
谁说的败局已定?我 埃尔茨·冯·维奇尔伊(way721) 第一个不同意。
30年代经济危机都能那么快恢复,奇迹已经发生了。是当年的经济危机严重,还是当下的局势严重?我们还在敌人的土地上呢,哪有乘胜投降的道理(镇南关大捷请无视)?不就是进攻失利了一次吗?
苏联一次次的被围歼几十万人,被打到莫斯科都能反推回去,苏联做得到凭什么我大德意志做不到?
厉害的武器不断投入战斗,说不定就能歼敌一亿,再回莫斯科郊外用望远镜看红星呢。
小胡子牛B,小胡子无所不能。兄弟们跟他干就完事了。我们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怕,微R@#%#$TERTEE%$TRFGW#@!TRI)()
很多老玩家应该看过一个视频“史诗级猛犸”吧
那个视频大火之后很多主播也跟风玩出了很多“食屎级猛犸”
然而这位猛犸短短一个Ti期间的操作集锦已经可以做一个“史诗级猛犸2.0”
而且背景板里lgd的画面绝对不少
成王败寇论的话,你说了一大堆理由,那你赢了没嘛?你夺冠了没嘛???
理性的讨论
一 赵公子觉得猛犸养怪物,然而决赛几盘猛犸的经济跟敌方一号位起码是五五开,有时候甚至能达到六四七三开,不论是ts的猛犸还是lgd的猛犸。
人家绝活猛犸的对线能力就是强,你说潮汐马尔斯打某些近战c线上是比猛犸强,可是英雄的强弱不仅取决于英雄本身还有使用者实力的因素.事实就是没有养出怪物阿.
二 赵公子的意思是打推进节奏压制发育。
人家猛犸对线水平强,10分钟打把跳刀就基本成型了,20分钟吃工资都够个魔晶了.你打推进然后没啥控制,推塔被拱进去怎么救嘛?他的猛犸只要有了跳刀魔晶就是高配蝙蝠,还不怕林肯莲花的那种.
虽说有舍有得,猛犸失去的是对线能力,换来的是中期双大哥有buff的极速发育+10几秒一次的强先手+无视魔免的大团控.此外这个英雄基本万金油.虽然r式bp很蠢,但是这个猛犸确实很好地扮演了发动机的角色.
第三 赵公子自己去针对猛犸
无抬手的瞬发控制确实可以针对猛犸,拉比克的举,天怒的沉默,lion小y的变羊等等.第三局我一度觉得只靠他反制猛犸是不是有点走钢丝,一不小心没举到就没了.可是赵公子发挥的很好,甚至逼得这个猛犸出了个林肯.
可是没了拉比克之后,用天怒去反制容错率是不是太低了呢?
我不知道赵公子的回复评论的初衷是什么
可能只是想给真正热爱的dota玩家讲一遍当时他们的心路历程
表达我们的思路是这样的,只是没执行好
同时也希望能打消假赛论,打消傲慢论
但是也表明了一个态度
正如一个评论说的
再给lgd一次机会他们还是不会ban猛犸
对于决策者来说
一个优秀的计划
并不是执行起来精确到分毫的
而是执行相对轻松
容错率较高的
如果lgd五个人都是最好的状态
我相信你们可以打出自己想要的效果
(理想中的情况应该是注意走位不被拱进去
又或者是拱进去了对面也打不过
也可以是拱的一瞬间把他打断留在己方阵地)
如果不是开局0比2被对手掌握三个冠军点
你们可以大胆的去试错
可事实并不是这样
ame肉眼可见的不在状态
莫言除开那把tk也发挥的并不好
剩下的包括小明鞭也都是工具人
很难打出胜决第二把那种四转三毁天灭地大牛的效果
不论到底是几个人参与了bp
这是一个失败的决策
不论是从结果论还是逻辑上
很多老玩家应该看过一个视频“史诗级猛犸”吧
那个视频大火之后很多主播也跟风玩出了很多“食屎级猛犸”
然而这位猛犸短短一个Ti期间的操作集锦已经可以做一个“史诗级猛犸2.0”
而且背景板里lgd的画面绝对不少
成王败寇论的话,你说了一大堆理由,那你赢了没嘛?你夺冠了没嘛???
理性的讨论
一 赵公子觉得猛犸养怪物,然而决赛几盘猛犸的经济跟敌方一号位起码是五五开,有时候甚至能达到六四七三开,不论是ts的猛犸还是lgd的猛犸。
人家绝活猛犸的对线能力就是强,你说潮汐马尔斯打某些近战c线上是比猛犸强,可是英雄的强弱不仅取决于英雄本身还有使用者实力的因素.事实就是没有养出怪物阿.
二 赵公子的意思是打推进节奏压制发育。
人家猛犸对线水平强,10分钟打把跳刀就基本成型了,20分钟吃工资都够个魔晶了.你打推进然后没啥控制,推塔被拱进去怎么救嘛?他的猛犸只要有了跳刀魔晶就是高配蝙蝠,还不怕林肯莲花的那种.
虽说有舍有得,猛犸失去的是对线能力,换来的是中期双大哥有buff的极速发育+10几秒一次的强先手+无视魔免的大团控.此外这个英雄基本万金油.虽然r式bp很蠢,但是这个猛犸确实很好地扮演了发动机的角色.
第三 赵公子自己去针对猛犸
无抬手的瞬发控制确实可以针对猛犸,拉比克的举,天怒的沉默,lion小y的变羊等等.第三局我一度觉得只靠他反制猛犸是不是有点走钢丝,一不小心没举到就没了.可是赵公子发挥的很好,甚至逼得这个猛犸出了个林肯.
可是没了拉比克之后,用天怒去反制容错率是不是太低了呢?
我不知道赵公子的回复评论的初衷是什么
可能只是想给真正热爱的dota玩家讲一遍当时他们的心路历程
表达我们的思路是这样的,只是没执行好
同时也希望能打消假赛论,打消傲慢论
但是也表明了一个态度
正如一个评论说的
再给lgd一次机会他们还是不会ban猛犸
对于决策者来说
一个优秀的计划
并不是执行起来精确到分毫的
而是执行相对轻松
容错率较高的
如果lgd五个人都是最好的状态
我相信你们可以打出自己想要的效果
(理想中的情况应该是注意走位不被拱进去
又或者是拱进去了对面也打不过
也可以是拱的一瞬间把他打断留在己方阵地)
如果不是开局0比2被对手掌握三个冠军点
你们可以大胆的去试错
可事实并不是这样
ame肉眼可见的不在状态
莫言除开那把tk也发挥的并不好
剩下的包括小明鞭也都是工具人
很难打出胜决第二把那种四转三毁天灭地大牛的效果
不论到底是几个人参与了bp
这是一个失败的决策
不论是从结果论还是逻辑上
这是我看到的最准确的总结。
总的来说,就是中国的高考相对公平,所以性价比极高,所以其他活动都可以适当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