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年在大学里问老师为什么咱们这没有几百米的超高层建筑,老师当时回答了两点。答辩时老师又给补了一点。
一,不均匀沉降,黑龙江土质不适合超高层建筑,因为冻融!黑龙江的冻土有春软冬硬的特点,一到春天升温,土壤的水份增多土质变软,而更致命的是,在冬天受光面升温快,背光面升温慢 ,不均匀沉降产生了。
二,钢的冷脆性,钢的强度很好,适用于高层及超高层建筑,但有一个致命问题,就是冷脆性,低温条件下的钢容易出现脆性断裂,这如果配合冬天的不均匀沉降,那更致命。
三,室内保温,黑龙江的墙体都很厚,虽然不在地震带上,但为了保温很多标准住宅都是三七墙,还有更狠的四九墙,外层还要加保温层。传统的超高层用的框架和框架-核心筒都适合于大面积玻璃幕墙,使建筑很漂亮,但玻璃幕墙不保温,所以这又限制哈尔滨高层建筑的发展。
总结,工程难度高,造价高,地理环境不合适,哈尔滨有足够的土地,不用造超高层建筑。
知乎小透明吓到了,竟然有这么多人看!那就在说一点吧~
有很多人在考虑玻璃保暖问题,由于这不是我专业的,所以我就说一下我的感觉吧。
从小到大,从烧炉子,烧炕的平房,在到长大搬进的楼房,我见到的玻璃都是双层的。
在小时候住平房的时候,我家每到冬天都会在窗户上封一层塑料,注意,不是直接粘在玻璃上,而是粘在窗户框上,膜有时会像像大棚一样鼓起来。目地就是保暖和防漏风。当然还有一重要功能就是给我们抠洞用(妈见打系列),在我们小时候,没有洞的膜都是不完美的,你只需贴上几个小时之后,必会有几个小洞,但并不影响啥,可能大家都被抠习惯了,也没人管。
所以我觉的玻璃肯定是不够保暖的,哈尔滨的外墙有很厚的保温层,我们在学校的施工和房建课程都有保温层施工的章节。
最右侧的带斜线和三角的那层就是砼外墙,左侧就是一层层的材料,最外层在打一层薄薄的砂浆,这层砂浆稍用力就能打透,里面是金属网和泡沫层,小时候抠外墙里的泡沫是也我们小孩子的乐趣之一(妈见打系列)
唉,童年啊~
我又去翻了翻其他节目,我觉得亮点还有这个
《东方为什么红》
啊这主旋律歌曲也选的的这么好?河南台真的用心了。
实话说我并没有看整个春晚,只看了河南共青团和七海悠仁up主搬运的片段。给我的感觉就是河南,中!
《唐宫夜宴》
这个舞蹈给我的感觉像是河南省博物馆里复活的唐俑,弹幕里有人刷像是文物在逃也是很形象了。尤其这一幕,很有那个感觉哈哈哈。建议名字改为《唐朝少女之博物馆奇妙夜》
截取了几个动图
《白衣执甲》
天波府里走出来的保国臣——巾帼英雄穆桂英。就像弹幕说的,不杀安王贼(新冠),不回家门!
抗疫夫妻双双把家还。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河南话),谁说女子不如男!
希望女拳师不要再煽动性别对立了,河南台把真正的女权榜样给你列出来了。无论男女都一样,想要获得尊重与独立,只有靠自己努力去争取。
真正的女权是像教员说的那样妇女能顶半边天,像穆桂英,花木兰一样,像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一样,像刘胡兰,申纪兰,张桂梅和抗疫前线的女战士一样。通过为国家,为人民,为妇女解放事业,为山区贫困女学生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来获得别人的尊重。
说的有点跑偏,最后我想说的是在中华文明体系里,河南是天下之中,华夏之源。说句中原文化是华夏正统没毛病吧,古代中国人都是以中原文化为尊的,一个朝代首先要占据中原才能说自己是正统政权。但是前些年河南人经常被人在互联网抹黑,名声很不好。这本就不正常,细细想来,河南的在国内的境遇犹如中国在国际之境遇,人口众多,从事农业人口占比高,工业门类全而不强,被某些人(西方发达国家)误解抹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是不是有很多相似之处?中国什么样,河南就什么样。建国初期东北被称为共和国长子,我认为河南算的上是中国远古长子。
现在河南人正在通过自己的努力,一点一点发展。让中原文化回到他历史上应有的地位,让那些谣言不攻自破。又恰如今日之中国,在奋力实现中国民族之复兴。
(额,话说燕赵大地啥时候能支棱起来啊?不说别的,咱梆子戏调门可是不输豫剧啊!咱也整一出漂亮的春晚搞一波文化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