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哪一件文物能被称为国宝中的国宝? 第1页

  

user avatar   gu-dong-20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国宝金匮直万,国宝中的“国宝”,毕竟名字就叫国宝。

国宝金匮直万,是中国古代钱币的一种,铸造于王莽时期。字体优美,铸工精良,造型别致。上部为圆泉状,顺读“国宝金匮”四字;下连方座,中有篆书“直万”二字。该钱在昔日曾易金千两,堪称古泉魁首,其价值无可估量。关于此钱,曾有“存世真品仅有两枚半”的说法,但近几年来亦偶有发现,然数量亦少。华光谱编《中国古钱大集》将其标注为“一级 无定价”。


国宝金匮直万钱铸造于西汉居摄二年(公元7年),由王莽铸造(也有说法认为它铸造于公元14年王莽第四次货币改制期间)。其形制特殊,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为方孔圆钱形式,直径约2.6厘米,面文“国宝金匮”四字,旋读,悬针篆;下部为正方形,边长约2.5厘米,内有两条竖棱,中间直书悬针篆“直万”二字。据说还有在正面顶部加“天府”二字,背面顶部加“蟾宫”二字的版别,应为花钱或臆造品,待考。

有人认为该物为流通货币,因为折价太高而没有正式进入流通领域;也有另外一种意见认为其并非货币,而是藏金柜上的拉手或者装饰之类,象征着王莽拥金无数。

在我国长达数千年的货币史中,“国宝金匮直万”算得上是不可多得的精品了。《古钱大典》中称此钱乃绝品,可易黄金千两,曾有人作诗赞曰:“神入方孔乾坤鉴,悠悠长河觅古泉。昙花一现新莽在,国宝金匮直万钱。”长期以来,古钱学界对“国宝金匮直万”有着种种猜测与说法:

一说:此钱非流通所用的货币,而是代表王莽占有黄金的数量,是记载黄金数量的。

二说:在新朝第3次币制变革时,有“金货一品”的钱制,且规定黄金一斤值平钱一万。此钱中标有“直万”,则表明可兑黄金一斤。在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以钱币替换标明兑换黄金的情况,因而“国宝金匮直万”就可能是“金货一品”。

三说:该钱可能是试铸的样钱,因折值太高而无法实施,就没有进一步推行。

四说:“国宝金匮直万”是镇库之宝,所有的官府钱庄都备一枚,作为压库之用。

五说:该钱是一种兑换凭证。官府收集民间黄金,实行黄金国有制,而“国宝金匮直万”就是官府发给上缴黄金者的凭证,或为金库专用之凭证。

六说:“国宝金匮直万”是“以副符传”的“符节”,“金匮”就是“金匮石室”的“金匮”,经史学家多持这种观点。


user avatar   shangshi11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识字率

明代:

明朝对社学的入学年龄规定:“民间幼童十五以下者。”即15岁以下的孩子都可参加,入学时也不需要考试,招生数额也没有限制,凡是愿意读书的,都可以来参加。

《明史·杨继宗传》中记载了这么一句话,即:“成化初,用王翱荐,擢嘉兴知府.......大兴社学,民间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

明代小说出版业繁荣,有大量的人购买这种休闲通俗读物。

传教士记载:利玛窦等合法传教士的著作,他们不约而同地记载道:他们惊讶地发现明国老百姓识字率很高(而那个时候他们使用二十多个拉丁字母的西班牙葡萄牙母国的识字率可能还不如用几千个汉字的大明),并且把识字率高的原因归功于两点:1.中国人特别注重文化教育2.中国各地方言差异大,要互相理解必须靠文字作为桥梁。

清当局:

第一,生员不得言事;

第二,不得立盟结社;

第三,不得刊刻文字。

第四,大兴文字狱

第五,篡改历史文献

第六,禁毁和篡改汉语著作

通过以上手段,经过两百年黑暗统治中国人识字率终于达到历史最低的 1% (清当局学部在1909年的统计,当时中国人的识字率不足1%)





  

相关话题

  为什么会有老周这种对伪史论深信不疑的人存在?他们甚至做不到有逻辑地证伪? 
  哪位大神可以帮我解释一下:艳照和人体艺术、还有内衣写真(那种漏点的)有啥区别吗? ? 
  沐浴露最早起源于哪个年代?哪个国家? 
  人类能够彻底剿灭「四害」吗?如果能,应该用什么方法? 
  为什么历史课本中的李鸿章被写得如此不堪? 
  为何儒家思想主导的世袭封建王朝要歌颂禅让制? 
  为什么当年要抗美援朝? 
  如何看待台湾初二历史教材大幅删减中国古代史,三国等内容被删除? 
  如何看待「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的说法? 
  《地下交通站》中为什么石青山多次出现在鼎香楼并用真名而没被日军抓到? 

前一个讨论
什么样的长相(男)适合古装扮相?
下一个讨论
人体艺术较多是女性吗,为什么?





© 2025-02-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