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的问题就是,虽然我们现在有李子柒、网文、熊猫等等,
但是这种极少数例子,并不能起到多大作用,最多不过影响一小部分西方人罢了,
根本不能从整体上扭转外国人对我们的印象。
你可以想一想,西方人对我国看法上最大的改变是什么引起来的?
是不是我们越来越有钱,国家越来越强大了。
你问美国人,有几个知道李子柒的,就算知道熊猫的很多,但是没任何作用,
但是美国人基本上都知道,中国很强大了,都能威胁到美国了,
美国欠了中国很多钱,而且美国政府和议会天天都在讨论怎么遏制中国......
这就是根本所在,我们国家整体实力提升,才能够强行的扭转外国人对我们的看法。
从文化角度来说,美国19世纪末GDP就世界第一了,
但是他们的文化要到二战以后才逐渐风靡世界,这一方面是美国初期的外交策略原因,
但是从另个一方面也说明了,文化需要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才能体现出对外的影响。
当然,这些都是国家层面的事,我们老百姓涉及不到。
如果单独从民间角度来说,当然也是有很多可以做的,能影响一个是一个对吧。
这些年在油管爆火的中国UP主,这是一个方面,网络小说,这也是一个方面,
熊猫是一方面,TT也是一个方面......
我们还可以出现更多这样的“文化点”,希望能够在国家综合实力比肩美国之前,
以点带线带面,尽可能的影响更多的西方人。
至于具体的细节,有什么点子,我也想不出来,但是我国人那么多,
总会有人开创性从这样或那个角度开始对外输出咱们的文化,我很看好。
任何稳定的文化输出,都是「现代化」的产物,它必须符合工业社会的规律,只有完成工业化的国家才能做到。
中国目前处于农业向工业的过渡阶段,仅仅一代人之前还是个落后国家,落后国家只能充当文化殖民地。
显然这个国家目前是个文化荒漠。
中国文化输出的特点是昙花一现:
音乐、电影、文学作品、游戏,都是靠那几个领头羊撑着,余下的作品毫无建树,等这波影响衰退后直接清零。
直到今天,中国的符号还是熊猫、红色、功夫,和半个世纪前有区别吗?
问题不在于最好的作品,很多人经常说的那些「输出尖刀」无助于全局,要解决的是怎样提升整体竞争力。
换句话....文化输出的成果取决于最烂的那部分,看底线有多低。
优秀的作品,可以突破语言的障碍,而这恰恰是中国的死穴——中国绝大部分优秀作品都有很强的语言壁垒。
从二人转、相声、布袋戏到3D动画、电视剧、电影、流行歌曲,他们之所以能在西方文化的长期绞杀下存活,都是因为他们独特的语言护城河。
对他们而言,这条河既阻挡了对手,也绊倒了自己——他们出不去了。
虽然文化首先是民族的,但「世界性」的缺失会极大打击其输出能力。
文化输出依赖平台,而中国没有平台,所以任何努力都是徒劳的。
本身也并未做出任何努力,海外网站上的各类影视剧集的官方字幕惨不忍睹,未曾见他们有过一丝一毫的认真。
圈钱是资本的天性,但是圈到如此程度....文化怎么可能走的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