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气压是托里拆利发现的,并非马德堡半球实验。
马德堡半球实验(1654年)并没有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因为这个发现早在1643年就由托里拆利(Evangelista Torricelli,伽利略的关门弟子)完成了[1]。
托里拆利的实验很简单,把一跟一米出头的玻璃管子装满水银,然后倒置在水银盆中。倒立后的管子并没有被水银填满,相比盆中的水银,玻璃管中的水银只能维持在76cm的高度,剩下的部分则是真空。
次年托里拆利向他的朋友写信描述这个实验,信中他说道:“我们生活在空气之海的海底,而根据不容置疑的实验结果,这些空气是有重量的。”
托里拆利的开创性的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第一次定量的测量了大气压,为了纪念他的贡献,大气压的单位Torr(托)就是以他命名的,1托相当于1毫米汞柱的压力。
另外,即使没有托里拆利,气压也会很快被别人发现
在托里拆利的实验之前,已经有不少人对大气压的存在有了很多研究。例如,1630年,军方工程师Giovanni Galliano向托里拆利的导师伽利略写信咨询,表示他设计了一个能抽水致21m高度的泵,但结果却和他设想的相差很远,无论他怎么调整机器,水面最多只能上升9m左右。
伽利略此后也对大气压产生过很多深入的思考,他认为将物体断开形成真空也需要一定的力。这些思考想必也影响到了托里拆利,使得他最终找到了衡量大气压的正确方式。
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即使没有托里拆利,也很快会有其他人做出类似的工作。由于当年的信息交流并不方便,托里拆利的工作没有很快得到普及,另一个科学家Gasparo Berti也独立的设计并完成了类似的实验(准确的时间难以考证,但和托里拆利的实验几乎是同期的)。
Berti用的是水而非水银,为此他制作了一根11米长的铅管,装满水倒立过来,发现顶部并没有被水填满,水面停留在了大约10m的高度:
至于马德堡半球实验,我认为它主要是用令人记忆深刻的方式,大范围的普及了大气压的概念,其科普性远大于学术性。
PS:这个问题下我翻了几十条回答,都信誓旦旦的说马德堡实验发现了大气压,你们能不能先做个基本调查再来回答...
看到有不少回答认为没有马德堡半球实验,甚至不能发明蒸汽机,影响后世的工业革命,甚至人类社会会囿于农业文明……
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虽然,马德堡半球试验让世界相信:
大气压强是存在的,这也是人类第一次成功利用大气压来做功。
但是,并非马德堡半球试验才能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马德堡半球试验也并非,真正的“人类第一次成功利用大气压来做功”。
其实,无论人类的呼吸,还是古代兴起的“拔火罐”,都能体现大气压的存在,以及用大气压做功。
拔掉火罐的过程,其实和拉开马德堡半球并非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只不过,后者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力量远超人们的想象,对人心起到了极其震撼的作用。
另外,拔火罐,其实并非中国古代特有。
基本上古文明又都一定的可能性,通过火罐发现大气压的存在。
当然,限于古人的理解能力,人们会如同没有学过系统科学的孩子一样,认为火罐内存在吸力,而非大气压的缘故。例如,拔火罐在中国古代又叫做吸筒法。
实际,在马德堡半球试验之前,物理界大佬其实已经普遍认识到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
例如,被教会迫害致死的近代科学之父伽利略,通过望远镜对宇宙万物的观察发现,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物质观。
伽利略的科学体系,也帮助他认识了大气,认识了“真空”。
他发明了开放式的液体温度计,近似于温度计和大气压力计的混合。他还发现,抽水泵抽水不能超过10米。
虽然伽利略对大气压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但他的弟子托里拆利对大气压已经有了深度认识,否定伽利略提出的真空力,并1644年同维维安尼合作,发明了水银气压计。
1647年,帕斯卡根据托里拆利的理论,进行了大量验证性实验,轰动了整个巴黎。
1648年,帕斯卡通过测量不同高度的大气压,发现了气压规律。并在此前后,发明了,注射器、水压机,改进了托里拆利的气压计。
到1651年的时候,帕斯卡已经能利用大气压进行天气预报了。
至此,学界对大气压,已经有了近乎全面的认识。
发生于1654年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实际是一场近乎史无前例,盛世空前的大型科普现场。
这个实验,把学界新发现的知识,直接推广到了民间。通过一种反常识的操作,彻底颠覆人们的“三观”。
马德堡半球实验,的确有利于人们对大气压的全面利用。
但即便没有马德堡半球实验,蒸汽机也必然会出现,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其实,本问题的体面表达了这样的意思:马德堡半球实验帮助人们认识到了气压的强力之处。
但我前文也已经提到,即便没有发现大气压,人们也对大气压有最为朴素的利用。但没有马德堡半球实验,的确「可能」限制人们去想象——通过气压做更多的事情。
但是,想象力可能被限制,绝不会阻止人们的想象。
早在公元前100年,亚历山大里亚的希罗就利用蒸汽,发明了汽转球。
而中国古代的孔明灯和走马灯,则是对“燃气”最朴素运用:
1679年,法国物理学家帕潘发明了高压锅,发现了庞大的蒸汽压力,并使用蒸汽推动活塞。
虽然帕潘给蒸汽加上活塞,是在马德堡半球实验发生之后的23年。
但帕潘作为物理学家,他的行为是建立在伽利略、托里拆利、帕斯卡等前人的科学发现之上,几乎和马德堡半球实验无关。
哪怕人们没有认识到气压的强力,也迟早会发现蒸汽的庞大力量。
蒸汽有力量,比起气压的客观存在来说,前者对于大众来说,反而是极其直观的。即便人们不能深刻认识气压,也可以建立这样的朴素思想:烧火让水蒸气产生了强大推力。其实气压发现之前,人们就是这样想的。
退一步说,哪怕没有伽利略、托里拆利、帕斯卡等人对大气认识的贡献。
只要机械科技发展到一定的地步,人们有“烧火让水蒸气产生了强大推力”的概念,就会有人去付诸于实验。
14世纪,意大利佛罗伦萨城已经有了水驱动动力锤,毛织企业有300多个,工人已多达3万。
15、6世纪,德国已经有马力和水力驱动的抽水机,有了深坑采矿的可能。
只有机械科技发展到了一定地步,人类才有使用蒸汽动力的技术基础。
17世纪末,虽然帕潘已经能制造蒸汽机模型,但当时的机械科技依旧不足以支撑真正高效率的蒸汽机。
经过近100年的发展,瓦特才在前人的基础上,相继发明了:
分离式冷凝器、汽缸外设置绝热层、用油润滑活塞、行星式齿轮、平行运动连杆机构、离心式调速器、节气阀、压力计等等。
瓦特工业蒸汽机的发明,不仅仅是对蒸汽力量的认识,也不仅仅是对强大气压的认识,更是人类机械技术长达100年的积累。
可以这么说,即便没有发现气压,单单从蒸汽本身的认识上,也足以让早期资本产生扩张的强大需求上,令物理学家在蒸气上进行尝试,并最终促使蒸汽机的发明。
所以,单纯马德堡半球实验本身的重要性,在于科普的典型意义。但对物理学家在蒸汽方面的尝试,影响不大。即便连气压都没有发现,也只是会延后蒸汽机的出现,而不是令蒸汽机不能出现。
如果我们假设蒸汽机真的不会发明,又会有什么影响呢?
姑且假定,气压、蒸汽,以及内燃机相关的科技树被焊死了,科技树依旧会有发展的方向。
虽然深刻认识静电是18世纪的事情了,但其实有一定的偶然性。
电的客观存在性,令人们早期认识电可以完全不用依赖太高的科学技术。
没有蒸汽革命的位面上,在某个时间线上总会有富兰克林二号,认识闪电和摩擦电流是一模一样的本质。
也会有法拉二号,发现电磁感应。
以及特拉斯二号,发明理想的交流电系统。
当电磁理论发展成熟之后,机械技术迟早也会因相关的电磁实验而发展。
通过水力机械这条线,水力交流发电是能自然而然发明的。
当然,没有蒸汽机,会严重影响火力发电的出现,但科技树会往半导体热电机方向前行,并最终彻底解决火力发电的问题。
虽然没有内燃机,会严重影响汽车、飞机、轮船的出现,但纯电力机车,迟早会发明。
总的来说,人类科技是可能延后200~500年,夸过蒸汽革命,直接进入电力时代。
但由于没有内燃机,将会严重影响远洋轮船、飞机的出现,会大大影响世界交流和发展。
所以进入电力时代之后,没有内燃机的人类社会,早期发展也会较为缓慢。
但是,只要锂电池、高铁、电力机车、核电等技术达到一定的地步,就会彻底摆脱没有内燃机的束缚了。
总之——
科技树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蒸汽机、内燃机都并非科技树的主干,只是粗壮的大型枝干。
大型枝干砍掉,大树初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但大树其它部分,却是会因为吲哚乙酸的变化,有一定可能性快速生长的。(由于没有蒸汽机、内燃机,进入电力革命后,反而会促使电力更加高度的发展和运用)。
至于大气压的发现,可能影响蒸汽革命这个大枝干,但不至于决定这根枝干的存亡。
马德堡半球实验,只是为枝干起到了催生的作用。
当然,如果没有马德堡半球实验,因为混沌现象,当今世界也会彻底不一样。
马德堡半球实验就是科技史上的一只蝴蝶,且她扇了一次翅膀。
这两个游戏都有自己的问题。但严重程度完全不一样。
赛博朋克最大的问题是人力不够,没有人手把愿景在限期内做出来,导致后期狂砍。但从已有的成品来看,CDPR是完全有人才有能力把东西做出来的,只不过没时间做。光影效果,已有的垂直城市设计,以及主线和很多支线任务的演出都有毫不输巫师3的气质,尤其是日本城浮空平台那关,无论是游戏流程还是画面还是音乐,都把类似银翼杀手2047的那种气氛和感受做到了极致。有人说CDPR的人才都跑了,或者CDPR傲娇了开始放水,这并不客观。2077确实是个半成品,主机优化的问题尤其严重,但你关注已经完成的部分,用高配置PC玩,其质量并未令人失望,依然是巫师3的水准。
2077就像是一个优等生忘了做背后的几题的考卷,开天窗导致不及格,但已经做了的题目还是正确率极高的。
谈到E3的demo,单从画面上讲你很难说它缩水了。只不过CDPR没告诉你想要E3画面,就得上3080+光线追踪。。。
我猜想没有光追的话,游戏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是可以达到光追的效果的,只不过人工工作量会很大,有些地方需要离线烘培,而有些地方需要人工设置虚拟光源。CDPR可能发现项目后期工作量太大搂不住了,就上了光追这个大杀器。。。
至于无人深空,现在口碑很好,但我要不客气地讲,这个游戏到了今天依然是垃圾,只配卖$19.95,打折的时候卖2.95的那种。
Hello工作室自始自终都没有把初始愿景实现的技术能力。
你可以看无人深空进入大气层的技术实现。先是一段飞船进入大气层摩擦发红的特效,然后可以看见地形通过一种非常粗糙、视距很近的情况下刷新出来,并且刷出来的地貌和太空中看到的地貌完全不同。所以从头到尾,hello工作室都没有类似精英危险和星际公民的无缝行星登陆技术。
无人深空更新了十几次,并没有触动这个游戏除了机械刷就没有任何深度的本质。这是一个极其无聊的游戏。但它刷了两年的DLC,玩家也就给他点面子,没功劳有苦劳。它每次更新我都会进游戏看看,但玩不了半小时就会放弃。一是实在无聊,二是它美术设计和渲染水平有限,色彩及其刺眼。比如在母船机库里,到处都是亮瞎狗眼的点状光源,但这些光源不会照亮周围的任何东西,看的时间长了有种不带护目镜看焊接的流泪效果。你说更新了那么久,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解决,有什么用呢。游戏中随处可见低级设计的痕迹,比如说有很多行星上有一种可以卖钱的球,这种球没有任何贴图,只有亮瞎眼的纯白色材质,在HDR效果下极其刺眼,但它又不是个光源,放在地上不会照亮周围任何东西。这种打开Blender就存盘的建模初手垃圾素材居然也能放在游戏里,真是活久见。
所以无人深空就像是一个学渣冒充学霸,把期望提得无限高,却每题都答错结果接近0分,被骂,然后花了漫长的时间在那里订正,一题一题的改,最后终于接近30分了,然后获得了大家的赞赏,全然忘记了它改了那么久依然是不及格。
无人深空的贴图我就不贴了,首发的时候真是纯垃圾,基本上是2008年魔兽世界首发的那个水准。现在也依然是垃圾,开个HDR看着眼睛都疼。
第一反应:
52岁了还好意思叫姐姐,钞能力砸得小编七荤八素了吧?
第二反应:
不就是登个珠峰吗?
夏尔巴人向导都登了多少次了,里面又不缺50岁老人,不报道他们反而报导一花钱登山的凡尔赛素人游客。
吃饱了撑的吧。
第三反应:
又是辞职,
又是脱产锻炼,
又是登珠峰,
这阿姨钱很多啊?
我被工作压得,连想跟女朋友回趟娘家都不敢出来。房贷都要还不起了。
最后:
希望以后多一点这样的“正能量”报道。
什么翼装飞行啊,
什么甘肃探险啊,
什么珠峰登顶啊,
是吧。
福王是被马世英拥立的
鲁王只是监国
唐王素有大志,刚烈有谋,称帝但是被郑芝龙裹挟,郑芝龙投降后,唐王战死。
邵武帝是唐王的弟弟,唐王让他继位,他有不能退让的理由。
桂王是福王之外最名正言顺的,属于正常登基。
靖江王,这是一个野心家+傻缺
女人会不会出轨,主要考虑几个方面:
1)有没有男人来撩;
2)有没有未满足的生理欲望;
3)出轨的风险与利益权衡。
所以,性格的内向和外向与出轨本身没有关系,但是:
外向的性格,更加容易满足第一个条件,就是吸引男人来撩。
因此,在封建社会,我们把性格外向的女人戴了几顶帽子,例如:
水性杨花、招蜂引蝶等。
---
对于女人来说,年龄是个比较尴尬的问题,四十几岁的女人容易遇见的几个问题:
1)性需求的波动比较大,这个年龄的女人是个宝藏,就看男性是否懂得开发了;
2)被生活琐事牵绊,更加需要倾诉;
3)更加理性,对两性情感的需求程度降低,夫妻关系的衍生物太多,出轨的风险与成本太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