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城建、内政,与征兵扩张究竟谁更重要,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杆秤。毕竟国内外历史中,既有“广积粮,缓称王”的案例,也有穷兵黩武、通过无数的战争来打造帝国的帝王将相。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没有粮草,那就不能扩张;反复扩张,内部资源就空虚。所以相信很多人都会说“两手都有抓,两手都要硬”。
但核心的问题是,每个统治者和管理者,其所面对的政治环境、生产力环境、敌人分布,包括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都是不同的。所以真正做到“两手硬”的,放眼历史上,也并不多见。
所以,究竟在当下的环境做出怎么样的决策,才是更为重要的,这方面就需要考量才能了。不妨我们先看看历史上著名的人物——秦始皇和拿破仑是如何做的。
秦始皇与拿破仑大帝
统一六国的秦始皇自然不必多说,拿破仑大帝其名也享誉世界。实际上我们发现尽管所处的时间不同、经济发展程度不同,但是两位“帝王”很多局面都是相似的。
两国都经历了政局上的变动:秦国是经历了商鞅变法,一下子提升了国力,逐渐让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最为强大的存在之一;而法国这边则是通过法国大革命建立了民主制度、资产阶级政权,之后拿破仑又变回了帝制。
两国也都是强敌环伺:秦国自不必多说,战国七雄虎视眈眈,战争反复不断,此起彼伏;而法国周边都是西欧强大的国家,北边是强大的英国,西边是西班牙,半年隔着地中海是意大利,东边则是普鲁士,每个国家都不是好惹的。
两国也都面临着强大的军事同盟:秦国面对的是六国多次“合纵”攻秦,而拿破仑那边则是屡次的反法联盟。
可是从现在来看,我们看到了两人选择了截然相反的道路——
秦始皇选择了先发展内政,再展开军事行动;而拿破仑这边即便有《拿破仑法典》这样的典籍,但是贯穿其一生的,都是反复的战争。
先建设的秦始皇
当我们讨论一个决策的时候,往往都要考虑到其所处的历史环境和社会环境。面对这些,帝王将相也是如此。
嬴政成为秦王之时,方才13岁。这对于一个帝王来说,未免有点年轻。而且秦国当时的大权为丞相吕不韦所把持。同时王弟成蟜也虎视眈眈地觊觎着王位。所以嬴政所面对的第一个敌人并不来自外部,而是内部。
也正因为如此,嬴政用了10年的时间,稳住内部的局势,逐渐把权力集中到自己身上,分别拿下了成蟜和吕不韦。用这个十年时间,嬴政所统治的秦国,尽管偶有反复的进攻、防御,但核心仍旧是延续着商鞅变法的政策,国力稳中有升,资源逐渐富足,为后续的征战建立了充足的物资保障和后勤保障,成为了战国七雄中当之无愧的最强国。
随着得益于持续发展内政,加上手中的精兵良将,秦始皇通过一系列的南征北战,最终统一全国,秦始皇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称“皇帝”的君王。
实际上,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实际上也是在战略上以基建、发展制度为主,在军事上也是以防守(主要是匈奴)为主。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同时制度上废除分封制,改成了由中央到地方的郡县制,通过一系列集权改革,让权力集中在帝王手中。通过一系列的政策,秦王朝逐渐抹平各个国家的差别,从政治、经济、制度、军事、法制和文化层面均完成了“统一”,秦始皇成为“千古一帝”,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基本格局。
而战争层面,面对匈奴的威胁,建设万里长城抵御匈奴的进攻,也是以防御层面为主。
从这也能看到,无论是“秦王”嬴政完成统一之前,还是统一后的“始皇帝”,这种战略上以内政为主,军事上立足防守,之后再完成进攻的策略,都一以贯之。
同时不要忽略的是,由于秦国处于战国时代的最西方,而自身的后方没有太大威胁,这都让秦始皇采取一个非常稳妥并不激进的建设策略和战争策略。
因此,复杂的政治环境、战国时代相对边缘的位置,让秦始皇最开始先立足于内政,再寻求扩张。
先扩张的拿破仑
可到了拿破仑这边,那就是另一番景象了。首先在地缘上,法国处于整个西欧的中心地带,可以说是强敌环绕。法国大革命时期,处死路易十六推翻封建政权,也让周边的封建国家感到警惕,因此成为反法联盟进攻法国。
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资产阶级政权“雅各宾派”提拔拿破仑之后,拿破仑就开启了南征北战。拿破仑崭露头角的战役正是土伦战役,土伦战役中以拿破仑为首的法军重创反法联盟联军,奠定了法国接下来几年的基调——如果想要守住新生政权和法国大革命成果,必须先行一步采用武力的手段来完成对周边的征服或是威慑。
之后拿破仑就开始为了保卫政权东奔西走。前期拿破仑发动战争核心还是不得已为之,因为反法联盟的成立让法国的新生政权岌岌可危,必须通过武力威慑甚至是征服来完成。拿破仑在过程中先进攻北方的意大利,之后前往印度、埃及等海外进攻以英国为首的反法联盟殖民地,去以守代攻。
通过屡屡征战的声望,拿破仑成为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执政官,宣告法国大革命的胜利。战争的初步成果尽显。这让拿破仑也利用自身强悍的军事才能,开始频繁发动战争,一方面巩固政权,另一方面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威望。
因此,在拿破仑执政的时期,即便是颁布了有深远意义的《拿破仑法典》,拿破仑依旧用战争的方式来完成对政权的巩固和资产阶级地位的巩固。以马伦哥战役为首的战役,代表着拿破仑的战略意图——尽可能地对周边进行武力威胁,减少外部威胁,以武力的方式震慑周边。而随着屡次战争的胜利,加之拿破仑改帝制,法兰西第一帝国在当时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欧洲霸主。
之后特拉法尔加海战、乌尔姆战役、耶拿战役、瓦格拉姆战役等重大战役,拿破仑屡次挫败以英国、俄国、普鲁士王国为首的反法联盟,让法兰西第一帝国当之无愧地成为欧洲霸主。
穷兵黩武所带来的问题也是如此。当战争成为了巩固政权、减缓矛盾的唯一手段的时候,言外之意就是,一个政权把所有的赌注都押到了战争上了,那么一场战争的失败可能就会带来连锁反应。而这就是对俄国的侵略以失败告终,最后经过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拿破仑的结局也就充满了悲剧色彩了。
当然,几百年后还有一个国家也走了同样的道路,也经历了同样的失败。
总的来说,法国脆弱的政权和腹背受敌的地理位置。让拿破仑和他所在的法国,必须通过战争为核心来实现巩固政权、威慑周边的错误,但是穷兵黩武也无异于在钢丝上行走,最后对俄战争的失败让拿破仑所统治的法兰西第一帝国,成为了仅有十余年的“短命”王朝。
实践出真知
归根到底,即便表面上,战国时期的秦国和法兰西第一帝国所面对的环境看似相同,但是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决定性不同,都促使了二者选择了截然相反的道路——秦始皇是先内政后扩张,而拿破仑则是先扩张后内政。
嬴政这边先集中权力、延续变法的成果,在积累之后完成爆发,统一全国;统一之后继续梳理内政,不光在军事层面完成统一,在政治、经济、文化也采取了统一政策。
而拿破仑这边因为法国地理位置和外部环境不稳定,不得不采取战争扩张的方式来巩固政权,凭借着拿破仑超高的军事才能,法国连挫敌人,建立起强大的帝国。而外部威胁逐渐打消之后,拿破仑颁布《拿破仑法典》,制定了保留至今的国民教育制度,经济上“大陆经济封锁”也保护了资本主义早期的发展。
当然,因为种种原因,大秦帝国和法兰西第一帝国都成为了短命的王朝:拿破仑诉诸战争,也因为战争的失败而毁灭;嬴政突出内政,但也因为帝国内部的原因,而导致了帝国内部崩坏。
核心还是要做好规划,内政重要,扩张也重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但我们不能不承认,即便是放到当时那个时代,无论是秦始皇还是拿破仑在战略上的选择都是正确的,尽管最后的结果都不尽理想,可是两个强大的帝国都在人类的历史上分外闪耀。
我们不禁要想,如果嬴政这边大兴土木稍微停下来,或许秦王朝也不会在秦二世的时候就走向灭亡;如果拿破仑能够停下来攻打俄国,逐渐稳定自己所统治的强大帝国,恢复生产,让资本主义早期的成果惠及到整个欧洲大陆,法兰西第一帝国会不会就不能只存在10年。
历史中没有如果,我们不能重现历史,但我们能通过游戏的方式走进历史。我们可以用我们的智谋,平衡内政与战争的关系,在游戏中征服辽阔的版图。
《征服与霸业》就是这样一款战争策略游戏。它能够让玩家体验到不同文明所代表的文化背景和战略场景——代表华夏文明的秦始皇、代表法兰西文明的拿破仑、代表不列颠文明的亚瑟王、代表罗马文明的凯撒和代表扶桑文明的织田信长。除了这些,玩家更有代表这些文明的百位文臣武将可以操控,助你驰骋沙场。此外,游戏独特的策略玩法也能让玩家真正体验到发展内政和扩张领土的不同抉择带来的局面区别。而区别于其他战争策略游戏,新的地貌改造内容也能让玩家对在有限的领地内,如何获取和分配更合理的资源组合提供更多可能。
总之,《征服与霸业》就是这样一款“实践出真知”的作品,玩家在游戏中做好每一步规划,之后展开行动,胸有格局,方能成就一番霸业!
战争策略盟战,真沙盘真公平,只靠大脑不靠钱!点击《征服与霸业》预约站,预约成为史诗风流人物,我在《征服与霸业》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