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我国的新一代大推力氢氧机YF-90首次成功进行氧涡轮泵与预燃室联动试验? 第1页

  

user avatar   rigel-9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别的不说了,牛逼!

涡轮泵和预燃室相当于一台火箭发动机相当核心的部件,技术难度可想而知,而大推力高压补燃氢氧发动机也是国际公认的极其先进的发动机,其技术难度不言而喻。美国的SSME,至今仍是世界火箭发动机的标杆,YF-90在比冲打平的情况下推力也能战平甚至超越SSME,一旦YF-90研制成功将标志着我国在航天发动机领域达到世界数一数二的领先水平。

另外,YF-90作为富燃补燃循环的发动机,补全了我国在补燃发动机上的另一个空白,结合YF-100和YF-130上积累的富氧高压补燃循环的经验,我相信其实很容易搞出一个全流量分级燃烧循环的玩意,毕竟甲烷这玩意可比积碳狂魔煤油和暴脾气的液氢好处理多了,不会比液态氧更加难办。

但是别着急,这里仅仅说了氧涡轮泵,那么我们还应该期待氢涡轮泵的突破,那才是更难逾越的技术巅峰——由于液态氢密度太小,氢泵的转速可以达到30000r/min以上,高压补燃循环发动机比闭式膨胀循环发动机的氢泵转的可能慢一点,但是这么大流量的氢泵还是第一次搞。

不管怎么说,只要啃下YF-90,YF-79和YF-130这三个顶着化学火箭发动机性能极限造的玩意这等硬骨头,中国航天就再也不是那个土鳖了,有了发动机技术,什么都好说,甚至借助YF-90和YF-130的技术条件立即山寨一个鳖版猛禽不是难事(可能掉一些性能),你鳖控制论是传统艺能,长5遥2单发失效都能不翻,而焊接不锈钢水塔……你懂的

然后星舰会被立即山寨(滑稽)(鳖打我)

不过对于目前相对保守的长9设计,我有点想吐槽,希望能用上一些更有前瞻性的设计,或者即使不用先进的设计理念能足够便宜也行。




  

相关话题

  问题有主观倾向,为什么SpaceX的火箭公司没有中国这样的举国倾力支持,反而超越我国的长征5这么多呢? 
  中国航天和日本航天技术谁厉害些? 
  长征五号发射成功并带回两千克月土,地球的重量会不会增加,并影响地球引力? 
  如何快速大量地在地月间运输百吨级物资与人员? 
  嫦娥五号为什么只能带回 2 公斤月壤? 
  神舟十三号发射成功,3 名航天员顺利进驻空间站,将驻留 6 个月,有哪些新挑战?你有哪些期待? 
  既然中国的国防军工岗位工资那么低,为什么还有人坚守岗位而不想办法离开? 
  怎么看待美国宇航局科学家在宇宙环境成功种植新鲜蔬菜? 
  中国航天雷达技术为冬奥会提供分钟级气象预报,你还知道哪些来自航天领域的「黑科技」护航北京冬奥? 
  太阳系未来可以怎么样开发? 

前一个讨论
火箭具体是如何点火的?
下一个讨论
袁崇焕和史可法谁才是真正的民族英雄?





© 2025-04-0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0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