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蒸馏酒(白酒)的习俗和技术,一般认为不晚于元代由中亚传入中国。
2.明代白酒开始普及开来,在《本草纲目》中就有“烧酒”。崇祯年间的《沈氏农书》记载了用黄酒糟来制作白酒的方法,可见当时白酒应是黄酒的副产品,在酒类市场上还属于从属地位。
3.清代白酒继续流行,尤其是在北方,白酒烧锅最多的地区是直隶、河南、山东、陕西、山西,有“北五省”之称,可以看做是白酒消费的基本盘。光绪年间的《畿辅通志》记载,北五省每县烧坊(白酒蒸馏作坊)多至100余座。此外,清代四川地区烧酒成了除北五省之外的另一个增长点,绵竹大曲、全兴大曲都是清代出名的,甚至远及贵州的茅台。
4.到了清末,中国的酒种分布呈现出“北白南黄”的趋势,这和原料、天气、区域经济都有关系。白酒度数高,以高粱为主要原料,可以御寒,价格较低,主要是底层人民饮用;黄酒度数低,以稻米为主要原料,价格较高,主要是中等阶层以上饮用。虽然白酒在清代产量和流行地区都提高了,但仍然没有改变在文化上以黄酒为主的局面。
5.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建立起了统计制度,我们就可以用数字说话了:
6.新中国成立之后,定期举办全国评酒会,从结果看,白酒的数量超过了黄酒,可以反映出白酒的文化优势是在新中国时期最终建立起来的。第一届全国评酒会评出白酒4种,黄酒只有1种;第二届评出全国名酒白酒8种,黄酒2种;第三届评出全国名酒白酒8种,黄酒2种;第四届评出金奖全国名酒白酒13种,黄酒2种;第五届只评了白酒。
7.从产量上看,49年白酒产量10万吨,黄酒只有2.5万吨,啤酒7000吨;而后啤酒产量越来越高,黄酒增长较为缓慢,我个人认为是经济性更强的啤酒取代了黄酒在低度酒领域的生态位,才导致黄酒的逐渐没落。而在饮酒需求上来说,高度酒和低度酒两个领域是同时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