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Netflix 对日本动画的投资给行业带来了哪些看得见的变化? 第1页

  

user avatar   fcukdk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明显的地方在于网飞等流媒体的出现,与日本本土BD碟片销量的缩减是重叠性的,从而帮助了日本动画产业越过动荡期,让动画制作公司的转型完成了平稳过渡,并没有产生过多的震荡,比如说当年OVA时代的结束导致了大量动画工作室倒闭。

众所周知,日本本土BD碟片因为移动端游戏的发展被严重挤压了空间,尽管去年有《赛马娘 二期》这样用制作组厨力和“王之力”实现了现象级的销量,但是从总量上看,日本BD市场的萎缩是肉眼可见的,更何况《赛马娘》同样是个移动端游戏的改编动画。

因为有网飞这样国际资本的加入,无论是买断播放权还是独自投资作品,都让不少动画公司获利颇丰。典型的就是Wit Studio,从IG Port的财报能看到,如果没有《大欺诈师》这样网飞独资的作品出现,那么整个Wit Studio的账面肯定会更难看的。除了IG系的Production IG和Wit Studio之外,像科学猴、Bones、Polygon,还有GSC系的Trigger和三次元,以及大公司东映都得到了网飞的惠泽。

这样的过程中我们也能看到一种动画公司的良性循环:每个动画制作公司都想做出自己的品牌,来提升自己的号召力,无论是拓展海外市场也好,还是得到更多流媒体青睐也好,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这样的例子在这些年非常多,Aniplex系前A-1 Pictures高圆寺工作室品牌化成为Cloverworks,如今如日中天的Mappa,还有像KINEMA CITRUS、Studio Colorido。

Disney+拓展日本市场的《星战》短片合集,除了Production I.G ,几乎都是这些年新涌现且极为风格化的工作室:

Trigger、科学猴、神风动画、Studio Colorido、KINEMA CITRUS、GENO STUDIO。

目前像京都动画、PA works、UFOTABLE和Bones都开了自己的品牌店。如果说没有这些国外资本的进入,日本动画公司很有可能像庵野秀明“业界药丸”的言论一样进入振荡期乃至寒冬期,而如今很多公司都积极令自己“品牌化”,顺利转型,这与欧美流媒体的投资有着莫大的关系。如今制作委员会阵容普遍的数量减少,也与越来越多风格化的动画公司有着更大话语权息息相关,比如《电锯人》。

也就是说,我们能明显感受到日本动画公司变得越来越有追求——Mappa成立音乐公司并且在《电锯人》企划中担任制作委员会极为重要的位置;Studio Colorido积极参与《宝可梦》企划,包括《破晓之翼》和幼儿向动画《Poketoon》;科学猴这边在汤浅退位之后,也拉来了山田尚子、夏目真悟等名监督完成扩张。

另一方面,网飞全球策略,也让日本动画以更快的速度走出国门,也拓展了非常大的市场,要知道这几年的推广速度要比今石洋之从Gainax到Trigger的速度快多了。

尽管动画爱好者总说“网飞不懂日本动画”,但是很明显像很多作品并非是把日本乃至东亚观众当做核心受众的,最典型的就是在东亚互联网上被爱好者说“神山健治跌落神坛”的《钢铁奥特曼》,在欧美有着极大的人气。

因此,也有更多日本本土公司凭借这个东风走出去,东映与阿拉伯世界国家的合作、Aniplex积极地中国、欧美等地扩张,万代也通过相关动画、商品企划把《高达》送进了欧美。

这种双向的刺激,不能说全是Netflix的风潮,但是流媒体的存在也确实让动画公司得到了不少的收益。而如今因为Disney+开始涉足动画行业(《Ani-星战》《四叠半神话大系续作》),亚马逊Prime也高调拿下《EVA终》的播放权,流媒体的竞争显然会进一步刺激动画公司的转型。

剩下的故事,我更希望是动画人整体经济情况的改善,但愿这件事情能在接下来发生。毕竟任何工作室的“品牌”,都是由画师一笔一笔画出来的。


user avatar   lin-xi-63-55-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Netflix为首的欧美资本事实上将日本动画带到了新一轮全球化的浪潮上。

如果没有欧美流媒体的资本涌入,日本动画就不可能实现本轮的全球扩张。

不过话说回来....Amazon Prime Video才是最早开始布局日本动画(2014年)的境外流媒体,也是向日本投资最多的。

结果如今提起流媒体都是Netflix....

Netflix的亚洲制作中心在韩国,Amazon才是以日本为亚洲内容生产中心。

日本业界更应该感谢的是Amazon才对

其实重点并不是欧美流媒体投资了多少钱——日本企业自己也并不缺钱。

流媒体真正提供的是全球发行渠道

日本动画1990年代的海外市场泡沫就因为自身渠道上的不足,最终在本世纪初彻底破裂,导致业界一度面临大萧条。

2013年日本本土市场达到峰值,当时日本业界对于开拓海外市场全无对策。

这才有了著名的「日本动画还有五年」。

庵野秀明说这句话的时候,欧美资本尚未大规模进入日本,站在当时的视角下,日本动画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上限。

按正常的发展,接下来就是重演1990年代的雪崩,因为市场达到上限导致行业高度内卷,最终倒闭一大批动画会社。

结果欧美资本入局,打破了行业周期律。

本来由于产能从2006年开始的持续下降,到2015年已经出现不少接不到业务的小公司破产倒闭,从业者们被迫转行。

结果接下来几年由于ACG资本市场的迅速膨胀,以及海外市场的骤然打开....

到2021年已经导致业界的人力极度匮乏,原本因为从业者过剩要破产失业的这批人现在依旧要奋战在动画制作一线。

从2016年开始,动画质量明显回升。

许多本土市场商业反馈不好的动画,因为在欧洲、北美打开销路,从而能继续动画化下去,这种例子目前越来越多。

当然,这类动画可能本土口碑不好

不过这种趋势确实让原本不重视ACG的日本企业资本开始重视其海外影响。

毕竟日本人现在也很看重海外收入的。

日本企业Sony已经收购了Crunchyroll(全球)、Funimation(北美)、Wakanim(欧洲)、Animelab(澳洲)等动画平台。

再加上版权可以互通的Hulu,基本已经控制了近99%的海外日本动画版权。

这才有了近年来日本动画的全球扩张。




  

相关话题

  为什么90年代开始,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制作水准大不如前? 
  为啥日本动漫里主角喜欢帮路人做小事? 
  如何看待B站失去自审权这件事? 
  如何评价《高达G之复国运动》? 
  你看过的最令你震撼的漫画是什么? 
  新海诚《你的名字》有哪些泪点? 
  哪部动漫的某个片段让你至今难忘? 
  仅根据剧透就给作品下定论是否有失偏颇? 
  有没有什么动漫神作和巨人钢炼一个水平的,推荐推荐? 
  有哪些「制作中透露着富有」的动画? 

前一个讨论
没有本能寺,上杉毛利长宗北条岛津伊达该怎样求生?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信长之野望:新生》?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