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这种问题通常毫无价值,但是稍稍提醒一点:“欧洲战场”不等于“与欧洲国家的陆军交战”。
斯利姆在缅甸反复提到过这个问题。他是少数的在东非,西亚和缅甸战区都指挥过战斗的人;他的上司阿奇博尔德是前北非战区的指挥,一战中在弗朗德作战。此两位指挥过西非兵团,英印军,英军缅军和联邦各国的远征军;与美军,国府和荷军合作过,对手是法德日意,两伊,和轴心国伪军。大概没有人比他更适合评论这种问题。
而斯利姆的答案是:部队源头没有那么重要。任何部队,无论是印10师还是装7旅,不管是冷溪卫队还是巴勒斯坦志愿兵,只要有优秀的组织军官,就可以建立优秀的部队传统和战斗意识。部队的组成没有那么重要,无论是非洲步兵军还是皇家轻骑兵,任何人接受训练就可以成为优秀的战士——而更关键的,所谓的“工业实力”和“国家动员能力”也的意义也不能被无限放大。他用英缅军(Burma Corp)的印17师举例子:这个师装备精良,训练有素,部队也有优秀的指挥官,本计划前往沙漠地区对抗德意军。但是这不代表这个师就适合在缅甸战区作战。缅甸地区糟糕的路况和极差的补给情况下,大量机械化运输部队事实上并没有提高部队的机动能力,反而很容易暴露行踪。如果条件允许,他指出,最关键的就是要对部队进行重新训练。
用人话来说:“别管你是哪个部队的,之前受的什么训练拿的什么装备,到了新的环境下,那就要在这个战区里就事论事。”
部队的战斗效率,或者通俗来说“水平”,取决于其受到的训练和接收的装备是否与战斗环境契合。不能随便把一支部队单独拿出来,就希望其能够在完全没有准备的战区里作战。库尔斯克红军强大的装甲兵团在东非根本无需敌军就可以直接把自己饿死;反之南斯拉夫游击队也不可能在比利时战役里决胜。这件事说出来显而易见,但是——
IJA,并不是围绕着在人口极度密集,道路极其发达的欧洲战区作战而设计的部队。
问题不是“IJA和欧洲陆军的编制孰高孰下”。或者“IJA能否在欧洲战区有效运行。”问题应该是“如果在欧洲战斗的需求出现,IJA会如何适应这样的战区。”
Why am I doing this?
作为经典流氓霸权主义国家,这是正常操作啊。而且这就完了么?
有脑子的都知道这核污水不能排,你以为排了之后美帝不讹诈你钱去赔偿?谁让你他喵的把放射性物质扔到西海岸的?
虽然环保主义啥的现在没动静,等污染物随着洋流到西海岸之后你看还有没有动静?说讹诈你几千亿美元就讹诈你几千亿美元,说让你交钱你就得交钱。再讹出来个广场协议都不是事。
所以说光看在这一条,我要是菅义伟我都不敢排。脑子早就掉进马里亚纳海沟里面去了都。
这是我看到的最准确的总结。
总的来说,就是中国的高考相对公平,所以性价比极高,所以其他活动都可以适当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