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邀请。
昨晚刷朋友圈看到新闻了,挺激动的,心情不亚于莫言得诺贝尔奖跟三体得雨果奖。
安徒生奖_百度百科国际安徒生奖由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设立,是世界儿童图书创作者的最高荣誉。每两年举办一次,授予在世的一名儿童文学作家(1956年开始)和一名儿童插画家(1966年开始)。获奖者一生只能得该奖一次,目前只有26位作家和20位插画家获此殊荣。
这个奖跟诺贝尔奖一样,能够被提名就算是一个很高的荣誉。这么多年来获得提名的中国作家也仅仅只有六位:孙幼军(1990)、金波(1992)、秦文君(2002)、曹文轩(2004)、张之路(2006)、刘先平(2010)。
曹文轩就不用介绍了吧,近几年来最热卖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
他文笔细腻隽美,主题深刻,致力于描摹少年成长过程中的苦痛,尤其是被乡土自然风光浸润的生活,不被理解的孤独与爱,世事的变迁与无常……
对低龄孩子来说,稍微显得艰深了些,但他的作品是能够长大后再去重新品读回味的。
这次,曹文轩是二度被提名,首次进入五人短名单,竞争对手也都很强(多次提名并入围),所以完全是实力摘冠。
与他一同进入最终决选名单的分别是:来自丹麦的Louis Jensen,他曾被提名2000年和2010年的安徒生奖,并入围2010年的最终名单;来自德国的MirjamPressler,她的重要作品是《幸福来临时》,她曾被提名1996年和2014年的安徒生奖,并入围2014年的最终名单;来自美国的Lois Lowry,中文翻译为洛伊丝·劳里,她凭借《数星星》和《记忆传授人》两部作品曾经两度获得美国少年文学最高奖——纽伯瑞儿童文学奖;来自荷兰的Ted van Lieshout,是荷兰文学界众所周知的作家和诗人,代表作是《兄弟》。
之间回答过一个问题
为什么中国的童话文学不发达? - 知乎用户的回答其中我提到一点:没能文化输出。
我国并不缺乏好的作品,但相对来说国际知名度不高。国外很多畅销书能够迅速被翻译进入国内市场,但少有将国内作品推荐出去的。
1992年金波被提名安徒生奖。但当时他所有的书都没有被翻译成英文,而评委当中也没有一个懂汉语的,所以临时抱佛脚,从每一本书里摘录若干片断或者短篇临时翻译成英语。
评委本身对于中国儿童文学作家和作品的了解也很少。可想而知,如此仓促之下,对作品的观感多少会大打折扣。
从历届安徒生奖得主名单中可以看出,多数由西方人获得,事实上我国跟日本有许多非常杰出的儿童文学作品,大概语言问题确实是很大的影响因素。
而随着几个重量级奖项花落中国,除了作品本身实力之外,也说明了我们的文学作品正逐渐走向世界。
这一点需要多方努力,包括优秀的翻译家(中翻英/日/法……)、具有国际运作水平的出版社、更高层面的支持与推广等等。
关于国际安徒生奖,比较有趣的几点是:
它表彰的是获奖者一生的文学造诣和建树,所以不会授予年轻作家;
它授予的是在世的作家,因此很多已经去世的童话大师都没有得过这个奖;
它一般不授给从成人文学向儿童文学转身的作家,说到这里都会举《夏洛的网》作者E·B·怀特的例子;
它注重人文关怀,重视儿童心灵最易遭受的创伤问题,比如社会动荡与家庭破碎的不幸,帮助孩子去“发现用别的办法发现不了的东西”(林格伦语)。
最后,衷心希望中国儿童文学能借此契机,获得更多的关注与投入,从而有更好的发展。
------------夹点吐槽的私货------------
在国内写儿童文学真是太难太难了。
虽然有曹文轩、杨红樱、《查理九世》这种销售量很疯狂的数据,但行业整体是不太景气的,大部分书也是赚不了什么钱的。
赚不了钱,就没人愿意做,除了几个老牌的出版社,其他更愿意去做什么明星书,起码有粉丝保证销量。
没人做,作者就会饿死,不得不转型写别的,甚至转行。见过很多有才华的作者,还没来得及将才华发挥出十分之一,前面的路就已经被堵死了。
这几年有很多文化公司、出版社都喊着要做儿童文学,后来呢?要么做了一本做不下去了(系列书没有几本是看不出成果的),要么项目进行到一半毁约了(这种定制的项目也不可能由另一家再出)……从我自己到朋友,太多太多类似的事情,看着自己辛苦写出的文字最终只能躺在硬盘里,化为一堆无人问津的字节。
当然,把带动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希望放在一个奖身上,也是不现实的。
我也就是随便倾诉一下,到此结束,跑题太远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