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 9 月 10 日华为开发者大会发布的 EMUI 11 ? 第1页

  

user avatar   mrzhu-zhang-shao-y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关于 EMUI 11 的内容,王博主要讲了四个部分,即 Harmony OS 2.0、全新 UX 设计、全场景体验以及隐私安全。

于我而言,最感兴趣的莫过于 Harmony OS 2.0 以及华为终端全场景体验的现在,与未来。

所以这篇文章,不聊 UX 设计和隐私安全了,跟大家聊聊两件事:

  • 华为终端全场景体验有哪些升级?
  • 鸿蒙系统想打造一个怎样的未来?

华为终端全场景体验

华为终端目前正在打造“1+8+N”战略。

即以手机为核心入口,以 PC、Pad、智慧屏、音箱、手表、耳机、眼镜、车机八大产品为全场景辅入口,而 N 指在移动办公、智能家居、运动健康、影音娱乐及智能出行各大场景下的无数 IOT 产品。

通过“1+8+N”的形式,为消费者提供全场景的智慧生活体验。

在 8 个辅入口中,最重要的莫过于 PC 以及 Pad,全场景体验最核心的无出三件套的部署。

但目前华为的三件套存在一个问题,即手机与 Pad 之间能够实现多屏协同,手机与 PC 之间能够实现多屏协同,但 Pad 和 PC 之间却看似较为割裂。

目前比较好的方法,是在电脑上下载华为云空间,通过云端的数据存储,来实现较好的信息传输。

不过,王博在演讲中提到了,EMUI 11 华为将会实现 Pad 与 PC 之间的多屏协同。华为的 Pad 和 PC 直接实现文件的双向拖拽互传。

虽然王博没有细聊,但我们可以大胆猜测,未来 MatePad Pro 和 MateBook X Pro 之间

  • 能不能实现 MatePad Pro 成为 MateBook X Pro 的扩展屏?
  • 能不能实现 MatePad Pro 成为 MateBook X Pro 的镜像屏?

当三件套实现全方位打通,不仅可以让用户在办公场景下带来效率的大幅提升,也逐步提升了华为在生态方面的壁垒,构筑愈发强大的护城河。

Harmony OS 2.0 Future

提问是 EMUI 11 可我这里为什么要提到 Harmony OS?

如王博所说,EMUI 11 相当于是打开鸿蒙的钥匙,分布式技术是鸿蒙的能力,而 EMUI 11 已经具备了。并且,在不久的将来,EMUI 11 是可以升级为 Harmony OS 的。

余总也说了,明年的华为手机支持鸿蒙系统。

之前有一个知乎热榜问题:即你愿意尝试华为「鸿蒙」系统吗?或许很多人没想到,这天其实并不远。

华为称,Harmony OS 为首个真正为全场景时代打造的分布式操作系统,其以分布式技术为基础,打造全场景智慧体验,重塑人、设备、场景之间的关系。

今天,我们避开生涩的技术语言(况且我也非技术专业出身)我用我自己的理解来跟大家聊聊,华为打造的鸿蒙,在我眼中,是想打造一个怎样的未来?

鸿蒙想打造的,是一个多设备的超级终端。

什么意思呢?华为用自家产品,再联合其他合作伙伴的 N 个设备,将这些所有设备都融合起来。

比如在家居场景下,手机和各种家用电器,就可以融合成一个在家使用的超级终端。又比如出行领域,手机、手表、汽车就可以组成一个出行过程中的超级终端。

不同场景下把所有设备和华为自家产品,特别是和手机融为一体,能够带来怎样的体验?

试想一下,我们家里目前有很多设备,比如美的的洗衣机、格力的空调、海尔的冰箱等等,我们打开去使用他们,但是对于这个设备目前的工作状态,我们却完全不知。

比如我使用美的洗衣机,我想知道洗衣机目前的状态,还需要几分钟能洗完衣服?甩干需要多久?目前滚筒内衣服的状态怎么样?

这些,我希望将其可视化,我希望对它做到完全的控制与调整,而鸿蒙的分布式技术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让原来这些完全不可见状态的 IOT 设备,都变成手机上可见的界面,在手机上完成对它的操作和处理。

目前,世界上有诸多 IoT 设备正在运转,但我们发现他们却智能不起来,为什么?因为消费者本来想联网用手机去对设备进行控制,但却发现他们难以联网。

不同的家电厂家生产的设备,它们WIFI模组差别非常大。如果设备不联网,那么智能化毫无价值。

所以,华在做的,就是在厂家层面,华为通过软件的方式,把所有的WIFI模组和蓝牙模组差异化都屏蔽掉;而在消费者使用层面,华为希望做到我们的用户只要拿手机一碰,就连把手机和设备连接起来,用手机对设备进行管理。

“一碰”这个动作,对于华为的老用户并不陌生。一碰多屏协同,把手机投屏到 PC 、Pad 上,一碰将音乐传输到智能印象上,一碰路由器就可以联网,等等。

假设,现在有个空气净化器,它搭载了鸿蒙系统,那么消费者拿手机碰一下它,空气净化器的界面就能呈现在手机上,这个设备连接成功了。

连上之后,这个空气净化器所有的状态在一目了然,滤芯使用寿命多久?目前电量多少?所有的状态,甚至各种维修服务都跃然纸上。

再比如,我买了个智能灯具。我目前做的就是开关灯,其他的内容概不涉及了。

灯泡的寿命多长?我不知道。如果用手机一碰,让设备的各种信息、状态跃然纸上,让它自动告诉我,这其中 A 灯泡的寿命还有三天,你得提前换了。而 B 灯泡目前表现很不错,还可以用很久,不用担心。

又比如我买了个饮水机,我轻轻一碰,就能控制目前的出水温度,我就可以安心泡茶,或者给孩子安心泡适合温度的牛奶。我也能在手机上查看目前滤芯的状态,到底什么时候还它也会自动提示我,甚至在界面上可以一键跳转官方商城。

那么,如此以往,所有设备都充满活力,而不再是一个个安静的黑匣子。设备的使用体验完全不同。如果所有设备都能实现这样的操作,我们生活的效率将大幅提升。

另外,掌控设备还只是一步,如果我们能让设备焕然一新呢?

今天的家电设备,很多时候买完就一直用,用到生活周期结束为止。

但如果有一天,各种家电设备都能像手机一样进行软件升级,随着一次次升级它的硬件能力可以随着软件不断升级而逐步地释放,那就更好了。

HUAWEI P40 Pro 最近每次升级的固件,都使得拍照上进行了一定的提升,如果智能家居也都类似如此,那就太有意思了。

国内的诸多摄像头,你用的第一年和你用的第二年体验上完全一样。

但有没有可能,通过软件的升级,让它开始学习识别人脸,或者是其他各种技术,那这个设备其实在软件升级的加持下又一次释放了硬件能力,这就能实现焕然一新。

聊完家居,我们聊聊出门运动。

EMUI 11 的分布式,在运动场景下,打造的又是怎样的超级终端?

目前,健身房内跑步机的数据大多数无法传输到手机内统一管理,因为手机里并没有跑步机的传感器。而华为希望,所有设备都会融入到手机里去。

所谓打造超级终端,就是想把跑步机装进手机,让跑步机上所有实时的数据,实时记录在手机中。而且,也不再需要安装各式各样的 APP 了,万物皆可一碰。

说完运动场景,这里再说一个出行场景。

简单以导航举例。当我们走到车内,我们在车载导航上输一遍地址,等我下车后,还得用手机再输地址,导航到目的地。

但如果有了分布式系统,会变成怎样的场景?

当你戴着手表或拿着手机到车上后,系统会自动把导航画面从手机切换到车上的屏幕,当你从车上下来要步行的时候,导航的画面会自动从车内切换到手表或手机上。

分布式的技术,把硬件能力组合在一起,融合成一个超级终端。再假设你用手机、手表播放音乐,回到车上,会直接跳到车载音乐进行播放,当你离开车内,音乐又会回到手表或手机里。

很多时候,只需要一次操作,就可以让服务跟着人走。

再补充一个小点,再假设我们回到家里继续播放音乐,我们嫌弃手机音质不好,我们可以直接把播放源切换到家里的 MatePad Pro,或者是音箱、或者是智慧屏,家里所有硬件设备的资源,都能被我们调用起来。

Harmony OS 2.0 总结

说了很多场景,是该来一点总结了。

Harmony OS 2.0 又或者 EMUI 11 想表现的是什么?想打造的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其实就是三个字:在一起。

华为希望,搭载 EMUI 11 的手机,相当于拥有无数只手,他们牵起了无数搭载分布式技术的 IoT 设备,将它们囊括其中,联合起来,形成一个超级设备。

从此,这些 IoT 产品不再是一座座孤岛,他们的状态均可视化,它们原是安静的黑匣子,现在则各个充满活力能说话;他们均能焕然一新,通过软件的推送升级进一步释放硬件的能力;他们都在一起,实现多设备之间各式各样的交互以及资源的调用。

在这个体系里,我们融合在一起,不再是一个人的力量,而是超级设备的力量,聚是一团火,单个设备的价值被无限放大,这是我理解的,鸿蒙想要打造的世界,一个在一起的世界。


user avatar   evens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关于EMUI11本身如何,看大会PPT就行了,我说点远期点的东西,这就是今天华为试图向大家展示和解释的两个核心问题:鸿蒙系统到底是什么玩意?以及EMUI和鸿蒙的关系是什么?

鸿蒙系统到底是什么玩意?是不是传说中的“哄蒙”系统?先别急着下结论,我准备用一两个小故事来科普这个事情。时间回到N年前,我参加了一个私人聚会,演讲的主人是时任微软大中华区主席的梁念坚。当时微软向业界推出了一个新的概念:UWP,这玩意大家今天已经很熟悉了。但是现在的UWP和当年微软想象的UWP并不一样。一次开发,全平台部署是微软给X86、ARM和其他物联网平台开发的伟大理念。UWP的概念,时至今日看,方向是对的,可惜微软智能家居、物联网和车联网领域的发展一直比较缓慢。目前的UWP,也只实现了一部分微软当初的愿景。但这个一次开发,跨硬件平台部署,对开发者无疑是革命性意义的举措。

很可惜,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和物联网的时代并不属于微软。那我们把目光转向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巨头:谷歌,和它主导的Android生态。我举几个例子来讲Android在智能家居,车联网时代的窘境。之前我去调研了好几个家电代工大厂,这都是具备开发冰洗基础平台能力的工厂。我们熟知的许多互联网品牌的冰洗产品,都是这些工厂出品的。这些产品有一些非常超前的应用理念,比如洗衣机除了可以智能估算洗衣的重量采取洗衣液智能配比之外,还可以根据洗衣液的多少建议用户进行补充购买。

但这里面有个致命的问题,所有的冰洗代工厂的硬件和软件服务都是割裂的孤岛。以智能冰箱来说,目前国内能写智能冰箱控制软件的供应商大概有三四家,而他们只管针对某个ARM内核的硬件平台编写该项目的控制软件和基于安卓6.0这样的早期版本编写应用层服务。在冰箱上实现一块屏幕这不难,但是要想实现接入京东、淘宝、薄荷健康这几乎不可能。因为这些应用层的公司没有精力针对你一个孤立的ARM平台去编写一个特别版的APP。所有的开发工作都压在了冰洗厂商——代工厂——控制软件及算法供应商身上。

如果你没明白上面这段话到底啥意思,就看一下华为画的这张图。

最底层的核心设备,超级场景,实际指的就是我们日常使用的手机、电视、笔记本、冰箱洗衣机、扫地机、净水机、汽车、灯光、空调等等。而这所有的硬件产品的核心硬件架构都不一样,电脑是X86,手机是最尖端的ARM技术,电视是中高端ARM技术,冰洗扫地机什么的相对弱一点。在这些不同硬件架构的设备上部署应用和体验,达到一致性,这是几乎不可能的。比如目前就没法打通冰洗和手机上共用一个京东账号。2020年了,微软提出UWP愿景这么多年,这件事依然没做到。

而这,就是鸿蒙系统的来源,也是鸿蒙系统的历史性任务。鸿蒙本身是一个分布式的跨硬件平台的物联网系统,它不是个手机操作系统,它和Android体系可以是并行关系,不存在排异。鸿蒙系统试图解决的是如下几个历史遗留问题:

1. 一次开发,全平台部署的终极难题。这意味着以后京东,腾讯,阿里,高德,爱奇艺他们只需要一次开发,就可以把他们的应用部署在搭载鸿蒙的所有终端上。如果说当年IBM选择了Microsoft和Intel,开启了X86开发者的大时代,开发者们只需要一次开发,就可以把软件部署在所有的X86计算机上的话,那么这次鸿蒙系统就相当于链接了开发者与繁杂彼此不相通的硬件平台,给这些开发者一次性到达所有终端的机会。

2. 如果鸿蒙系统发展顺利的话,能有DOS和Windows那个运气,我们可以看到鸿蒙可以解决当前Android生态无法解决的跨平台服务问题。最典型的案例——安卓智能手表。大家都知道Apple Watch的强大,但大家没看到这是苹果用一个完全封闭的生态实现了硬件和开发服务大一统的结果。而Android体系内,各自为战,谷歌也基本不管这些事情。目前在一个基于Android内核的魔改eSIM智能手表上部署软件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就像微信,只要腾讯不愿意动,我们就没法在手表上用微信。而腾讯不愿意动手的原因很简单,目前就那么三四个魔改的手表,系统还不一样,用户量也不多,腾讯没有动力干这事。而鸿蒙系统的存在,解决了这个难题,腾讯也不需要理会那些手表使用的什么硬件体系,只要按照规范开发一个版本的微信,就可以通过鸿蒙全部部署出去。

3. 解决了目前单一品牌因为硬件平台不统一,操作系统不统一导致的APP混乱的问题。举个例子,我买了个戴森的台灯,戴森开发了一个叫Link的工具,这玩意只能操控这个台灯,不能操控它的吸尘器。因为产品形态和用途的显著不同,很多公司都没有能力为旗下的产品开发一个独立的应用入口和应用平台,这也就给了目前华为和小米干AIOT的一个历史性的机会。而鸿蒙系统会解决这个问题,支持与鸿蒙系统互通的手机(目前看是华为,以后也不一定只有华为手机能互通鸿蒙),不需要装这些品牌商的APP,就可以直接操作这些家电产品。

好,关于鸿蒙系统到底是什么,大概就是这样的了。我们把话题转回到EMUI11。从远期看,EMUI11已经不能叫UI的,我也建议华为尽快把这名字改了。EMUI11有两个历史性任务:第一是做打通鸿蒙物联网分布式系统的先锋队;一个是为更换Android内核到鸿蒙,彻底在手机上实现鸿蒙做准备。

EMUI11加强了分布式计算的概念,把用户任务当作一个目标,而把手机和电脑作为分布式终端,用EMUI11把这些终端链接起来。比如,我想编辑和处理手机的文件,点开之后不需要再像原来这种方式发个邮件到PC里面下载、编辑完了再从邮件发回去再下载到手机里。现在基于EMUI11,在手机上点开这个文件,这个文件就显示在了PC上,PC编辑完之后保存就直接存到手机里,对系统来说它没有感知到这是两个分离的手机和PC设备,它看到的是一个物理设备,这是EMUI11相对于过去孤立的手机操作系统最大的区别。

如果我们今天看华为基于EMUI手机和Matebook做的这些场景交互,略加一点想象力的话,就会发现在X86架构之外,是更广阔的物联网。那些硬件平台不统一的设备,在华为这里都叫做分布式终端。而EMUI11和鸿蒙系统的任务,就是把这些终端链接到一起,去完成一个用户赋予的统一的任务,而不像过去还需要在无数的APP和存储空间中切换。以后你在可以在外地直接用EMUI11打印一份来自你电脑上的的文件,而不需要现在点击一堆云打印组件来实现。这就是华为所说的分布式计算的含义。

总结一下,EMUI11已经不是一个手机操作系统了,而是链接一个跨平台部署的物联网系统的钥匙。目前再用UI来命名已经不合适。而EMUI11应该也是基于Android内核的末期产品,今天发布会明确表示,下一代EMUI,就会迁移到鸿蒙内核。

今天最重要的宣告是鸿蒙开源计划的进行,以及未来开源社区的行程。严格意义来说,一个完全开源的,严格遵守开源社区运行的鸿蒙系统,即是华为的,也是整个产业链的,这才能真正意义上做到对华为的业务结构和战略进行根本性的进化。

当然,挑战也是很大的,华为目前面临全球禁运,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有一天,华为失去了所有的硬件,还剩下什么?现在看,也许有答案。华为没了手机,没了笔记本,没了智能音箱,还可以有鸿蒙链接的千千万万的智能设备厂商,如同一句振聋发聩的革命真理:人失地存,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华为的地,可能在芯片,但更广阔的地,在万物互联。我们也许真的有可能看到华为失去目前的所有,但我们也可能看到华为走向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


user avatar   liu-yan-14-9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对多屏互动很感兴趣,主要聊聊这个。

这次我觉得更像是一个生态系统,而不是一个单纯的os。

余承东在发言一开始讲到,华为在2016年到2019年开始走高端化,那么高端化面对的人群是什么样的?这群人需要干什么?这个其实是华为当时需要思考的问题。

高端化背后其实很大一块,是考虑如何在办公上支持。怎么能更方便一点

先聊多屏扩展。

我个人出门依然带着纸笔,纸笔除了稳定性,不用担心没电以外,更重要的是,本子可以随时2x显示区域,甚至3x 4x,只要把那页纸撕下来。

多屏扩展则是干这个的,把需要展示的内容通过多个屏幕,2x,3x甚至更多的扩展,提供信息参考。

拿我自己举例子,我的工作本是华为Matebook13,我平时拿来随手记的平板是iPad mini。日常DPI是100%,对于很多人来说,太小了,对我自己来说,信息量越多越好。我之前回答里头也提到过我的iPad mini,主要是给我拿来当一个随手用的记事本,但这个记事本的内容想要同步到电脑,只能通过Onedrive,而且在电脑上不太方便修改。

办公沟通的需求。

目前会议室里头通常大屏显示设备有三种状态,一种是投影,一种是近两年开始流行的LED或者大屏拼接,还有一种就是一个能写写画画的大电视。

最后一种其实是目前一个很大的趋势,但是在这个电视上,相对于平板或者手机来说,其互动做的并不算好。

怎么让小型企业用普通电视就达到多屏互动的效果?

这个就是这次的EMUI 11做的。

华为作为一家以消费电子为主业的厂商,在交互的成熟度上是依然比做电视板卡起家的 maxhub强。

再来说教育需求

小屏和大屏的互动也是目前主流的教育需求之一,如果你们仔细观察学校里头的教育用的电视大屏,你们会发现,其实没那么多厂商,主要就是seewo和鸿合。而他们的交互相对于目前主流的手机模式来说,同样也差得很远。

这次更多聊到的是和VIPKID合作的远程教育,但教育平台应该不止于此。通过平板、手机、智慧屏的系统,同样在操作熟悉度和易得程度上,远胜于Seewo、鸿合这类教育平台。

这两个市场多大呢?一点都不大。

教育这块叫IWB,一年销量也就一百多万;会议大屏显示一年销量不到一百万。

但这两个,是生态。

一个几百号人的公司,也就需要几个会议室。

一个几十号人的班级,也就需要一块大屏。

不需要多高科技,只是简单的方便、易得。

有意思


user avatar   ghostwolf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几年不管是IOS还是Android其实都已经进入了一个瓶颈期,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了,但是这次EMUI 11 的发布还是让我吃惊不少。EMUI 11的分布式超级终端的理念是超前的,他让手机不再仅仅是手机,谁能想到几年前还在被人讨伐的“中老年UI”在这一刻成为了手机操作系统的行业探索者?

EMUI11的特性可以分为三部分来讲,UX设计、隐私和安全以及分布式,UX设计和隐私安全很多人都在讨论,这里重点说一说EMUI 11的分布式超级终端。在说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想一下未来的世界是什么样的?相信很多人都会说未来是万物互联的世界,可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万物互联的世界应该如何管理和操控?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系统来跟我们进行交互?基于现在的IOS、Android、Windows肯定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EMUI 11在这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分布式系统更确切的说是基于分布式的超级终端,其实这个概念在去年的EMUI 10上已经有了雏形。

什么是基于分布式的超级终端?与其他系统的跨设备控制的有什么不同?这里先以大家非常熟悉和喜欢的多屏协同为例来说明。多屏协同是跨设备的链接,我很喜欢这个功能,因为它大大的提高了效率,这种广受欢迎的功能自然也有友商跟进推出,看似相似的功能如果实现方式不同也会造成扩展性的巨大差异,比如我们要在PC上同时打开3个手机应用并以三个手机界面呈现,这种操作以投屏的方式就无法实现了,但是华为的多屏协同可以。

在发布会上华为演示了PC与Pad间的连接,Pad可以作为PC的扩展屏,用户可以把一个文件夹整个拖到pad上,此时键盘和鼠标也是共享的,我们还可以用PC的键盘进行输入操作。反过来我可以用手写笔在Pad上作画,这个画在PC上就可以直接呈现。

手机与PC的协同还可以打开多个应用,Pad与PC之间的互联,这些都不是仅靠连接投屏这样的方式就能实现的,华为的多屏协同是如何实现的呢?软件抽象定义硬件,或者说这些相连的设备组成了一个超级终端,他们只是这个超级终端的不同组成部分,这需要从全栈的角度来考虑和实现,文件系统,数据库等都需要改变,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华为的多屏协同是EMUI 11分布式能力的一个体现,这是华为的“1”与“8”之间的协同,华为1+8+N的战略不仅仅需要华为自家产品间的系统,还需要扩展到更广阔的的IOT设备上,EMUI 11的分布式能力就是用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在不同的场景组成场景化的超级终端,不同设备间的协同性更强,用户也更加的方便。比如比较常见的导航场景,我们需要走到停车场然后上车开启导航,下车后可能还需要切换到手机导航走到终点,如果汽车的导航与手机甚至手表形成一个超级终端,那我们就不需要切换导航了,从出门去停车场的时候一次导航就可以在手机,车载屏,手表之间同步切换,大大的方便了生活。

这是如何实现的呢?以手机为例,手机的摄像头、触控IC、显示屏、听筒等硬件通过硬件接口连接在一起,当我们使用摄像头的时候系统会调用摄像头的驱动督促摄像头来工作,产生的数据通过硬件连接传输给处理器处理最后输出显示和存储起来。EMUI 做的是将硬件抽象成驱动从而变成超级终端的一部分,如果有厂商想连接进来,仅需要按华为开放的驱动架构来写就可以了。这种连接相比网络链路层的链接更加的底层,也正因为这种连接使得多个设备可以通过分布式技术组成一个超级终端,提升用户的体验

多年前,中移动的一个项目有非常巨大的数据需要处理,为了做好这个数据的处理公司最终决定搭建Hadoop分布式集群,我第一次接触分布式,我就坚定的认为分布式是未来。现在都在聊5G,聊万物互联的AIOT,更方便的使用体验,这些我在EMUI 11上看到了希望,EMUI 11的分布式是基于鸿蒙2.0的,期待鸿蒙2.0的发展。

从9月10日起,EMUI 11 将正式开启Beta,使用EMUI 11的手机未来可以升级鸿蒙OS 2.0.


user avatar   xiong-xiong-68-85-5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新-------------加--------------------------------------

又特意看了一下路牌指示.4条路全是直行,最左侧,根本就不允许掉头

-------------------------------------------新-------------加--------------------------------------

他是要去最右侧道路,出机场路.他掉头的位置到机场路出口,不到200米.只能直行到最右侧车道.所以直接撞击右侧2车门

下图个人结合视频,地图,照片等还原总结所画

红色路线(路虎理想回家路线) 蓝色(凯迪拉克路线)

凯迪拉克是在货车后方超车上来的.视频最后右侧的小轿车变道最左侧通行的(另一份视频应该是这个车录的)

声称滴滴的第一份录像车,没看到事发经过. 理论上货车和右侧轿车全都目睹了事情经过

借用下知乎某位大佬的视频

实际碰撞地点和车胎痕迹,红色箭头标出

视频的后半段大家都看到了.实际撞击位置是副驾驶和右后门. 这也印证了开始我的猜测.路虎确实是要横跨4车道去最后停车地点的匝道出口回家的

以上还原猜测,坐等更权威视频等信息发布打脸

欢迎千人斩




  

相关话题

  我想买新发布的华为荣耀10,预定怎么还要钱啊? 
  如何评价6月3号腾讯发布的轮腿式机器人Ollie? 
  如何看待MIUI禁止删除自带应用的手机开机? 
  如何看待江西一中学全面禁用手机,每班配备一部老年机供与家长联系? 
  如果我国要归化马斯克,可能存在哪些障碍?如何突破? 
  如何评价华为 P10 国内售价 3788 起步? 
  华为的机海战术是否在剥削消费者? 
  如何看待OPPO沈义人提出的Find X2是3K屏的概念,3K屏的说法是否合理? 
  如何评价2月25日发布的红米K40系列?有什么突出亮点和缺点? 
  华为有没有可能通过其它企业买芯片转卖给华为? 

前一个讨论
2020 年 9 月 10 日举办的华为 HDC 2020 大会,有哪些你所关注的内容?
下一个讨论
华为新发布的畅享20系列是割线下韭菜吗?





© 2025-02-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