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学历越高的人越容易不孝顺父母吗?为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melinda-luo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作为一个严谨的学术工作者,纠正一下:

是学历越高的人,越是愚孝的可能性会降低。其实也不能称之为“愚孝”,应该叫做“前工业化/城市化时期”的控制型血缘关系,它符合的是小农经济下乡土时代的道德。

但仅仅是可能。

因为学历高并不代表他一定有文化,不代表他有智慧,而仅仅代表他在某一领域的知识比较丰富。

我原来的工作单位有很多博士同事,每个月拿出一半的工资给农村的亲戚输血后夫妻反目,被父母寻死觅活拉回家乡小城市工作后极度不快乐,或者被父母挑拨得家庭关系鸡飞狗跳的例子,也有很多。他们可都是博士哎,面对家长里短束手无策的样子,和一般人也没什么不同。

但是学历高的人中有文化的比例,的确会高于学历低的人,这是个概率问题。

有文化的人,具有理性精神,可以自我认知迭代,会从纵向的历史角度和横向的跨文化角度,反思当下不合理的性别秩序、家庭秩序,意识到父母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反思并挣脱自己不幸原生家庭的桎梏,确立好人与人之间合理的边界,重塑自己的独立人格。

当然有独立人格和边界感的人,会让那些深受中国乡土社会血缘文化(不分你我)浸淫下的人,感觉比较“自私”和冷漠。这也是为什么会感觉现代化大都市的人会较小城镇更“冷漠”的原因。但农村和小城镇的“人情味”是通过人人都没有隐私获得的。

而我们过去所谓的那种“孝顺”——让父母深度参与和操控自己的生活,一定要把父母优先于自己伴侣和小家庭之前,对父母的话不分黑白的言听计从,一人得道要为所有亲戚输血……都是毫无边界感的表现,是让渡自己的独立人格的。已经被我们觉醒的自我意识在慢慢纠错中了。

要不然知乎上也不会有那么多的热点提问,比如“父母逼着女儿抚养幼弟该怎么办”、“父母有哪些让人不能接受的逻辑”,“嫁给伏弟魔/妈宝男要不要离婚”……每次都能点燃大众的神经。

说明开始反思的人,越来越多了。

其实理性的父母,也会更注重自己的独立人格,不会把自己的人生价值都依附于子女,会和子女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不是么?

记得很多年前我在吉大文学院读书的时候,张羽老师就在课堂上教育过我们“抚养子女,就是一个渐渐远离的过程。”

深爱父母,但有底线;重视亲情,但有空间。

虽然你可能改变不了父母太多,但你可以选择做什么样的父母。只要我们把更先进一些的观念传递给下一代,就是好的。

当然,要真正实现更先进的亲子关系,你要先做到可以“自我赋权”。经济独立,成熟理性,能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不用父母总是出来给你收拾烂摊子。

希望我们这一代青年,可以实现“孝”这个理念的与时俱进。

还有外一篇,是讲“顺从”的:


…………………………………………………………

随手一答的能有这么多赞,认认真真写的东西却没人看,总是这样……

看评论区的各种言论,深深感到,在输出价值观这件事上——“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无论你多么力求客观,阐述的东西也已经是在学术圈被说烂了的理论,都仍然会被曲解,被否定,被攻击,被污蔑。

参见我的其他回答:



user avatar   xiao-jin-yu-dou-dou-1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孝顺的人有两种:

  1. 与父母感情极好的。
  2. 被PUA的。

显然,学历越高的人 越难被父母PUA。


user avatar   pu-hua-de-l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学历越高越清醒,越有独立思考能力,越不受封建纲常的打压。

谈论孝顺的时候,有人常说父母于我们有生恩、养恩、所以我们要感恩、要孝顺。

芥川龙之介在自杀前写下《河童》,在河童国,产妇临产时,父亲会像打电话一样,嘴巴对着母亲的生殖器大声问道:“你到底想不想出生到这个世界上来,仔细想好后,再回答我。”要是胎儿愿意,就继续接生;要是胎儿不愿意,前来帮忙的助产妇就立即为产妇打一针,随之,“原本异常鼓胀的肚子,像泄了气的氢气球一样扁瘪下去了。”刘慈欣的《人生》也表达了类似观点,胎儿在了解人生的艰难后,选择了不再出生。

然而,异界与科幻只是一个美好的空想,从梦境中醒来,我们不是轻飘飘地在梦幻中遨游,而是沉甸甸地躺在枕席之上。

以前看过一个知乎问题,“我们真的欠父母一条命吗?”

以我们的科技和生理水平,我们尚无法征求胎儿的意愿,既然无自愿可言,那么生恩就是一个伪概念:父母有什么权利把我们生到这世界上来,这样做基于自然的哪些永恒法则?我生而有知,也意识到这个世界:父母有什么权利未经我的允许就把我生成一个有意识的人呢?既然我有意识,因此也就有痛苦,但是我不想痛苦——因为我凭什么要同意接受这痛苦呢?

我曾看过一篇英语文献,讲述中国的孝道,作者将孝顺称为Filial piety,这个词所蕴含的庄严崇高的宗教感着实引人深思。三纲五常向我们宣告,存在着某种总的和谐,于是人的意识便从这一宣告中生造出了孝道、生恩等若干宗教。

至于养恩,在购买宠物的时候,我们知道如果没有能力抚养,就不要买它,一旦买下它,就要为它的生命负责。那为什么主语转变为父母,就有人不能明白这一点呢?生育是人的权利,抚养是人的义务,本不存在恩情之说,更不应推导出“孝顺”。

更何况,你孝顺你的朋友吗?你孝顺你的同事吗?“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仔细想想,我们在怎样的关系中才需要感恩,才需要孝顺?“你爱我,我爱你”才是平等的关系,如果父母爱孩子,孩子自然会回报以爱。

就历史规律而言,在昔日的乡土中国,我们不得不听从长者的经验教训,才能学习如何生存;在现代的文明社会,文明与科技飞速发展,长辈开始向更能接受新事物的年轻人学习。过去的两千年中,“顺”即“孝”,“不顺”即“不孝”,一言以蔽之,孝顺只是父母操控你人生的借口。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与思想文化的解放,小农经济与乡贤秩序瓦解,社会结构趋向原子化,父母的威权正在面临消解,子女对父母言听计从的共生关系逐步消失。我们慢慢地意识到,父母说的不一定对,父母的经验不一定适合我们,父母的梦想不一定要由我们来完成。从知乎上的种种“如何评价父母修改高考志愿”等热点问题、网络上“妈宝男”“伏弟魔”“爹味”等盛行词汇,我们可以管窥一斑。

步入现代社会,我们应当提倡与父母的爱,而不是孝顺。爱不是将对方捧上神坛顶礼膜拜,爱的本质是激发出一个人的生命力。爱是平等的;爱是理解彼此的灵魂,尊重彼此的理念;爱是给予,而不硬塞;爱是从心灵深处满溢出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爱是知道你愚蠢、轻佻、头脑空虚,势利、庸俗,是个二流货色,但依然爱你。爱是永不止息。

我过去、现在、未来都不会孝顺我的父母。我只作为一个完整独立的灵魂,以平等尊重的姿态,去爱他们。

用孝顺形容我对父母的关心与爱护,就是在玷污我们之间的感情。


我是 @momo是只球,自由派兼人文主义者,愿你有光明的前途。


user avatar   witch95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既然要探讨孝顺,就要先定义孝顺,如同 @司马懿 老师将其定义为“reverence and submission”。

其实国内心理学学者也有专门研究“孝顺(filial piety)”的。

孝顺是传统儒家思想的中心概念,包含有关儿童应如何对待父母的重要思想,它涵盖从物质到情感的各个方面,例如支持,纪念,尊重,顺从,尊重和爱护。 传统上,向年轻人讲授孝道概念是教师和父母的基本职责。

但现代,孝顺对个人心理发展总体上是有益还是有害,研究上是有争论的。比如,有的研究认为,孝顺能带来更好的代际关系[1];但同时,孝顺观念也可能是不利于儿童表达、全面发展的[2]。所以,区分孝顺中的不同成分就格外重要。

于是,台湾学者提出了孝顺的双因素模型:互惠孝顺(reciprocity)和专制孝顺(authoritarianism)[3],或者更简单地来说,我们可以把这两个因素理解成“孝”和“顺”

互惠孝顺包括心里感激父母和在精神上关怀父母,以感谢他们为抚养自己所做的努力,以及为父母提供身体和经济照顾。 在先前的研究中确定的孝顺的有益方面,例如代际关系的提升,可能就是这部分在起作用,可以近似于感恩

感恩父母所做的努力,首先要感知到父母所做的努力[4]。青少年感知到父母的牺牲与青少年的心理弹性、认知能力是正相关的[5],而这两个因素都是取得高学历的助推因素。可以推测,学历越高的人,整体上也许会对父母更“孝”。

专制孝顺需要孩子遵守父母的意愿、压制自己的意愿,延续家族血统,保护父母声誉,因为父母地位更高,这部分突出等级性和顺从性,大概可以解释孝顺的负面影响,也可以近似于司马懿老师的定义。如老师所说,学历越高,越容易有高收入、高自尊、有主意、有替代方法,所以不必一味“顺”着父母了,从这个角度讲,学历越高的人,整体上也许会对父母更不“顺”

参考

  1. ^ Lawrence, R. H., Bennett, J. M. & Markides, K. S. (1992). Perceived intergenerational solidarity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mong older Mexican-Americans. Journal of Gerontology, 47, S55–S65
  2. ^ Ho, D. Y. F. (1994). Filial piety, authoritarian moralism, and cognitive conservatism in Chinese societies. Genetic, Social and General Psychology Monographs, 120, 349–365.
  3. ^ Yeh, K. & Bedford, O. (2003). A test of the dual filial piety model.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6(3), 215-228.
  4. ^ Leung, J. T. Y., & Shek, D. T. L. (2018). Parental sacrifice, filial piety and adolescent life satisfaction in Chinese families experiencing economic disadvantage. Applied Research in Quality of Life, 15(S1).
  5. ^ Leung, J. T. Y. (2017). Parent-adolescent discrepancies in perceived parental sacrifice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al outcomes in poor Chinese families.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28, 1-17.

user avatar   divinites 网友的相关建议: 
      

「孝顺」,我认为最接近的英文词应该是 reverence and submission,表示「发自内心的崇敬和顺从」。[1]那么学历高的人,较少的表现出这种「顺从」,是完全合理的,并且有大量的实证证据支持。

首先,虽然知乎上整天在劝退各种专业,但是从数据上看,高学历还是和高收入相关的。下面这个图明显的能看出来,从小学文化程度到大学以上,平均收入在不断增加。

而高收入意味着更能够从家庭的掌控下脱离出来,或者说能够在和父母的讨价还价中,获得稍微大一点的权重。而无论是讨价还价,还是决心脱离,都不是一种「孝顺」的表现——因为孝顺在行为上就是表现为「因顺称孝」为第一要义的。说到底,人只要自己比较弱,对对方有依赖,就更容易顺从。而相对强一点的,总是会更「不听话」一些。

其次,还有研究者通过对土耳其学校的学生调查发现,有天赋的学生,相比普通的学生,更少的在学校中体现出顺从行为和被凌霸[2]这种情况下,学生因为自尊相对较高,也会相对更少的对家庭产生依赖和顺从行为。显然,有天赋的学生更容易升学到高学历,从而最终体现为整体上更可能父母的不顺从。

第三,很多时候顺从来自于无知。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受:当自己没有主意的时候,一个来自外界轻微的扰动,就可以左右自己的决策。为什么说在清朝衙门都是由老吏把持的?因为堂官都是科举出身,智商虽然够,但是业务不熟,往往干几年又调到其他地方去了,那么如果不知道怎么开展工作,必然是衙门的积年老吏们想什么,自己就做什么——即便这种操纵表面上以一种非常恭敬的形式实现的。

在大家学历都很低的情况下,知识一般来自于生活阅历,显然父母的阅历大于子女,所以子女面对父母表现出孝顺,并非完全由礼法决定,从某种意义上甚至于可以说是一种理性的生活智慧。但是显然,现代社会不是这样的。即便都是高知父母,也存在和子女之间隔行如隔山,以及两代人之间观念的巨大差异。学历越高,意味着自己越容易在学习中形成更强的价值观,而不容易被父母所影响——而这也是不「孝顺」的表现。

第四,因为IT的发展,人们的人际网络已经被手机和电脑改变了。子女通过父母而形成的人际网络所提供的「效用」,包括不限于物质和精神等各个方面,都更多的可以通过市场的方式来获取。这种情况下,关系和市场是有替代的,如果关系所带来的「效用」不够高,那么子女就更倾向于从市场中来获取。这其实就跟网络媒体的兴起,伴随着传统媒体的衰落一样。[3]

诚然,从「孝经」里面具有辩证含义的孝,到明清民间极端化和简单化的孝顺,两者从意义上是不同的。但是,我不认为捡起来古籍来试图「正本清源」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一方面,几千年的宗法制社会,已经客观上形成了对「孝顺」的刻板印象,只要提起来孝顺两个字,含义已经基本固定了。任何试图从「孝经里到底认为父母和子女之间各自有什么权利义务」来进行辩驳的,最后往往只会在短暂的形成思想混乱之后,继续强化传统的「孝顺」理念。

另一方面,「孝经」作者自己也是两千年前的古人,要用今天的现代价值观去附会「孝经」的原意,本身就需要一定程度的加工,这是很难去撼动在民间根深蒂固的落后的「孝顺」观的。

所以我的建议是:新一代人在以后和子女的相处中,尽量少用或者干脆不用「孝顺」这个词,让它逐渐的成为故纸堆中的回忆。「孝顺」的的精华无非就是尊重、爱、理解和守护,这些人类本来就有的美好情感,也不需要借助于这个词才能传承下去。

参考

  1. ^ 有的文章会给出一个拉丁文的翻译:Filial piety。表示带有一种宗教意味的虔诚和敬畏。
  2. ^ Ogurlu, U., & Sarıçam, H. (2018). Bullying, forgiveness and submissive behaviors in gifted students. 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 27(9), 2833-2843.
  3. ^ Gagnon, J., & Goyal, S. (2017). Networks, markets, and inequali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07(1), 1-30.

user avatar   amirtemu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对的。

“孝顺”是改革开放40年来还留下来的裹小脚。我说的。

我要怎么孝顺?

我小时候,家里人告诉我的孝顺是:女孩子要早点嫁人,男孩子早点生孩子然后出去打工挣钱寄回来,儿女要骂不还口打不还手,要把婆家的东西带回娘家……

我以为这就是人生,直到我去了外地读书。

我身边的同学,17岁嫁人的女孩子,20岁孩子都打酱油的男孩子,还有出去读了大学后来去了阿里,因为父母身体不好辞职回家照顾却被家里人pua不生孩子不这样不那样就是不孝(生平第一次看到性格温和的她在朋友圈爆炸)。

从我刚毕业开始,24岁不结婚,就知道玩猫,是不孝。

结了婚,不生孩子,不继承香火,是不孝。

生了孩子不听爸妈意见就取名字了,不孝。

我30岁的时候我爸妈才50岁,亲戚就开始pua我不赡养老人。

要是搁古代我都在宁古塔定居了。

从买房到生孩子到买车都是我自己搞定的,百来万的贷款也是自己背,首付钱我都没要过。

我不张口要钱就好了你还要我怎么孝顺。

现在远在外地,每次视频通话还要被家里人远程教育怎么做人,怎么混社会,怎么过日子。

但凡听一句我现在已经在老家开拖拉机拉水泥去了。

我还庆幸我好歹读了点书永远不用回去了。

这哪是孝不孝顺父母的问题,这是你要不要像狗一样生活在牢笼里的问题。

而我,就背负着不孝的骂名在重庆吃烧烤喝啤酒打游戏不好吗?


user avatar   chen-wen-bin-97-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学历越高越不孝顺”为“真”。那么“”有远见的父母”应该逼孩子当文盲。

——————

1,学历越高的人,越不容易当传统的奴才。

2,学历越高的人,越不容易甘于被当做财产。

3,学历越高的人,选择的可能性越多。

4,学历越高的人,越容易被抹黑成不孝顺、不努力、低能、没价值。

谁在抹黑他们?

比如,由于2,不愿意当扶弟魔XX魔的,被某些利益人抹黑。比如,由于1,被所谓“老家”的亲戚街坊邻居抹黑。

最重要的是,很多人,不找点理由诋毁高学历的人,他就活不下去。

真相就是,这些人毫无用处,毫无价值,毫无尊严。

可怜。


user avatar   sanzan19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是,也不是。

我妈妈常说我老公冷漠,对父母无情,我公公也时常抱怨他。

具体表现在他非常不愿意回家,常年在外工作(也就是100公里外),凡是需要手脚的事情一概不沾,中秋端午也不上门。

但是他从工作开始,每年春节都会给父母两万红包,大小节也都是打钱,3-5000的样子。

我妈妈认为他人都不到,用钱打发老人,是侮辱长辈,非常没礼貌。

与此同时,我和他表妹(我同学)是另一种模式,我们赚钱没他多,但是人总是随叫随到,病了也都在床前,亲力亲为,过年过节买几百块的礼品,会和家人一起吃饭,帮他们包粽子饺子,甚至结婚前一直都还拿长辈的压岁钱。

我们的长辈觉得我们非常孝顺,到处夸,但我老公不这么认为,他觉得做这些有的没得有什么用,还在啃老,不如给钱让他们自己买。

就是在我老公眼里,我们不孝顺,只是会骗老人开心,是虚伪的,在老人眼里,我老公不孝顺,只是用钱打发人的自私鬼。

我老公985本硕,之后留美读博,五年后回国,从18岁离家就没有在父母身边生活过,他身上有很多明显的美国习惯,比如家里从不关灯,为了给厕所通风他会关紧门窗,开几天的排气扇(尽管他不知道那只是暖风机并不通风,说了很多次也不记得),对资源极尽浪费,一切以顺手为主。认识他以后,我补习了很多经济学知识(他主修西方经济)逐渐可以理解他的思维逻辑。

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一个是他父母都学历不高,我婆婆没有在外面工作过,公公是电工,但出于父母的强势,和很多其他父母一样也会喜欢对他多加干预,他无法解释,选择逃避。

第二,在他所有的事情里,工作和自己并列第一,其他并列第二,第一和第二之间隔一个马里亚纳海沟。所以在时间安排上,领导有一个风吹草动,都可以让他取消所有其他的计划,除了丧事。见父母比见我的优先级要低,而且我还经常被他用来做躲避父母的挡箭牌。

第三,不光是对父母,他对我也经常提钱,他会经常把催我赚钱挂在嘴边,他觉得大多事情都可以用钱解决,用钱解决的效率是最高的。老实说他的很多思想对我的个人发展启发很大,但我也有诸多不认同。我认为在家庭中,很多情感交流的事情,用钱反而是在走弯路。

可以看出来,我老公和我的观念分歧是很大的。

其实我老公在很多事情的见解上会看的更远,比如他非常积极地支持我提升学历甚至出国留学,他虽然不高兴但仍然支持我去上海工作,看到我创业非常开心到处炫耀,这些事情我绝对得不到父母的支持,但是他可以。他一直是拒绝和父母沟通,直接用他认为对的结论来执行,他总是对我说,你好不容易读了大学,还要听50多岁初中文化的人指点人生吗?

我略微参考了他的部分做法用在我自己父母身上,的确获得了一些成效,比如我妈总是认为吃素喝粥不吃肉可以减肥,在我坚持不懈的安利下学会了给自己做2:1:1的减脂餐,知道自己用app分析营养成份搭配饮食,她以前认为年纪大了心脏不好血压高不敢运动,我劝了一年,她终于开始坚持每天快走5公里,最近告诉我她上楼不喘了,明年想尝试跑步,我于是给她买了新的跑步鞋。

天知道刚开始说这些的时候她有多么激动,觉得我要害她,觉得我看不起她,尽说些老年人听不懂的东西。

老人的情感固然要考虑,我不完全赞成我老公的做法,但有时候该“狠心”还是要“狠心”,尽管名义上父母是家长,但独立了的成年子女才应该接过一家之主的担当。


user avatar   zhizhiwuwuminiz 网友的相关建议: 
      

学历越高越不需要“孝顺”这种PUA的方式来维系亲情了。

当孩子的学识和见识远超越父母的时候,亲子相处模式就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

我说服我爸妈的理由就是:你们应该停止对我的人生提出一些我根本就不会遵从的建议,而应该把我当作你们的资源,向我咨询你们自己的人生困惑,这才是我回报你们的方式。你们把我培养得这么好,不是为了到这个时候还要教我做事的吧?


user avatar   liquangaoy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任何现代家庭都不需要“孝顺”这种价值观。

感情好的话大家彼此相爱,不需要孝更不需要顺。

感情不好的话就更谈不上了。




     

相关话题

  第一次见公司高层,领导说“你就是XXX啊”,如何解读这句话? 
  世界上真的有「杀气」这一类的气场吗? 
  辽宁一男子被指家暴儿子,警方称家庭教育问题不算殴打,「家暴」的判断标准是什么?如何看待殴打类教育方式? 
  《叫魂:1768 年中国妖术大恐慌》适合拍成影视剧吗? 
  为什么中国心理咨询师缺口那么大但同时心理学专业的人很难就业? 
  有哪些时间管理的好习惯? 
  恐怖主义活动会产生哪些心理危害? 
  拖延现象(拖延症)的成因有哪些?如何应对? 
  女性群体在过去表达过对生育的恐惧和抵触吗,这个现象通常由什么导致? 
  这种情况可以帮我判断一下是否被迷奸吗?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一男子景区连踹 5 脚踢断仙人掌,同行母亲称:他还是个孩子?
下一个讨论
预算1500以内,有什么音质好的耳机推荐吗(重点音质!音质!颜值不重要)?





© 2024-11-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