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姜子牙一手缔造了周王朝和齐国,为什么周没落而齐国却称霸了?其中有没有必然性? 第1页

  

user avatar   li-lei-up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古代人就讨论过了(历史问题短期内最后一答,所以知友们,以后不污你们时间线了)

周朝的问题在于周公的治国理念。

淮南子记录了这样一段话(可能是淮南王穿凿附会的哈):

昔太公望、周公旦受封而相见,

太公问周公曰:“何以治鲁?”周公曰:“尊尊亲亲。”太公曰:“鲁从此弱矣!”

周公问太公曰:“何以治齐?”太公曰:“举贤而上功。”周公曰:“后世必有劫杀之君!”

其后齐日以大,至于霸,二十四世而田氏代之。鲁日以削,至三十二世而亡。故《易》曰:“履霜,坚冰至。”圣人之见终始微言。

大体译文如下

姜太公被封在齐国,周公姬旦被封在鲁国,俩人都倍感荣耀,且深有压力。有一天他们俩见了面,开始讨论应该怎么样治理好国家,与周王室一起将祖国发展得更加强大。

姜太公首先发表自己的观点,“我打算我们齐国以后的治国方针就是尊贤上功”。意思就是说,齐国将来治理国家的套路就是用人以贤,多用人才,尊崇有功劳的人,这种尊崇,不看中国籍和学历,没有老少的区分,不管来的白猫还是黑猫,只要有贤才,只要能抓老鼠、为我所用,都可以来齐国发展抱负,并且都可以得到合适的职位。

周公姬旦对姜太公的治国方针不以为然,因为他有自己的想法,他打从开始就想到了怎么管理齐国。“呵呵,你的说法我不认同喔,我要用‘亲亲上恩’的手段来治理齐国”,意思就是说,鲁国将来的治国方针就是任用亲人,鼓励他们好好发展祖国,多施与一些恩德。至于外来的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呀,当然不能用。

姜太公听完周公的话以后相当惊讶,如果按照周公的说法做,他似乎都能预见鲁国的未来了,“这样,鲁国恐怕就要衰弱了。”姜太公只说了一句,因为周公是聪明人,点一句就可以,何必指指点点?

周公姬旦马上就听明白了,大家都是聪明人。他其实心里也知道只任用亲人会将很多人才绝之门外,但他对姜太公的治国方针却也不认可,不仅不认可,他也看见了齐国的未来。所以,他当即就回话:“呵呵,鲁国这样的政策方针可能会使国家衰弱,但是,齐国以后的国君可能就不是你们吕氏家族了。”

最终呢,一语成谶,鲁国一直弱小,齐国虽然称霸,但是有田齐代姜。

周朝是周公辅政,按照自己的理念执行了周礼,所以最终周朝不过是一个放大版的鲁国。

周朝有五霸七雄,鲁国有三桓家臣




  

相关话题

  为什么吕思勉说西晋齐王攸觊觎大位,并认为齐王觊觎大位是西晋败亡的源头? 
  如何反驳鲁迅关于「国民性」的说法? 
  一些人说古代的中国文明一直落后于西方,怎么反驳这种观点? 
  如何简要地概括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 
  为什么两次世界战争都是德国发起的? 
  有一种说法,黑人从来没有建立过伟大的文明,也没有管好过一个国家。这说法成立吗? 
  为什么历史话题下人们戾气这么重,充斥着大量的逆向民族主义和反智主义? 
  为什么人们对清朝的评价大多数都是负面? 
  如果没有外敌入侵,清朝会一直延续下去吗? 
  战国时期的燕国是否实际上是郾国? 

前一个讨论
怎么看待【朋友说,只要不怕,老虎就不敢吃你】?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文明、玛雅文明」都集中出现在距今 5000-3000 年间?





© 2025-02-1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1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